洪銘范

洪銘范

洪銘范,男,醫學碩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原安徽中醫學院神經病學研究所附屬醫院副院長。中國中西醫結合神經病學會委員、安徽省神經病學會委員、秘書。 擁有眾多著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銘范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醫師
  • 畢業院校:安徽中醫學院
  • 主要成就:省級科技成果2項
    2000年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個人履歷,學術成就,主要研究方向,參編著作,科研論文,科研項目,科研成果,

個人履歷

2003年評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神經病學與神經康復》雜誌編委,《安徽醫學》雜誌特邀編委。2004年12月調入廣東藥學院臨床醫學院。現為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西醫結合學會中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廣東藥學院臨床醫學院神經病學與康復醫學教研室主任,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1985年安徽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本科畢業,1990年安徽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神經內科專業研究生畢業。從事中西醫結合神經內科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19年,承擔碩士研究生、本科生的神經病學、神經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等多門學課的教學任務,在臨床及科研工作中,參與了本專業近6屆部分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實驗、論文撰寫的具體指導工作。在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工作期間,與研究生共同完成學位論文的實驗工作。

學術成就

參與編寫著作4部。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主持2項,在研5項。發表學術論文26篇,獲省級科技成果2項,2000年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003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排名第二)1項。

主要研究方向

重點研究肝豆狀核變性、神經免疫性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的研究。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肝豆狀核變性,頭痛、頭暈,睡眠障礙,神經免疫疾病、帕金森等錐體外系疾病。

參編著作

1 肝豆狀核變性 楊任民等主編 合肥 安徽科技出版社 1995
2 常見綜合徵的良方妙法 吳大真主編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92
3 全身疾病的神經系統表現 韓仲岩主編 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1
4 安徽省繼續教育教材-內科學 楊任民主編 合肥 安徽科技出版社 2000

科研論文

[1]彭忠興,黃旭明,洪銘范,余青雲,蘇全喜,張明興,桀驁. 血漿一氧化氮水平和腦血管反應性與進展性卒中的關係研究[J]. 腦與神經疾病雜誌,2010,(4).
[2]桀驁,洪銘范,張明興. 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心理狀況與腦電圖的關係研究[J]. 現代醫藥衛生,2010,(3).
[3]彭忠興,黃旭明,余青雲,洪銘范,蘇全喜,張明興,桀驁. 一氧化氮和TGF-β1的血漿水平與進展性腦卒中的關係[J]. 卒中與神經疾病,2010,(1).
[4]劉愛群,洪銘范,蘇全喜,胡蘇華,武衡. 層粘連蛋白與腦微血管內皮細胞對神經幹細胞分化的影響[J]. 南華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1).
[5]張明興,洪銘范,桀驁. 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心理狀況分析[J]. 熱帶醫學雜誌,2009,(4).
[6]危智盛,王曉輝,洪銘范,蘇全喜,余青雲,臧林泉,潘雪刁. 甲潑尼龍對實驗性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大鼠SRp30c的影響[J]. 廣東藥學院學報,2009,(3).
[7]危智盛,洪銘范. Wilson病的基因及細胞移植治療的研究進展[J]. 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誌,2009,(3).
[8]危智盛,洪銘范. 多發性硬化患者糖皮質激素抵抗機制的研究[J]. 醫學綜述,2009,(18).
[9]桀驁,洪銘范,張明興. 52例肝豆狀核變性患者的心理狀況研究[J]. 廣東藥學院學報,2009,(5).
[10]桀驁,洪銘范,蘇全喜,黃旭明,余青雲,張明興. 多發性大動脈炎並腦梗死1例[J]. 廣東藥學院學報,2006,(2).
[11]余青雲,黃旭明,洪銘范. 再發生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分析[J]. 廣州醫藥,2006,(3).
[12]余青雲,黃旭明,洪銘范. 腦分水嶺梗塞臨床分析[J]. 現代醫院,2006,(7).
[13]許力,楊任民,洪銘范. 肝豆狀核變性患者的免疫功能監測[J]. 蚌埠醫學院學報,2006,(5).
[14]蘇全喜,洪銘范. 培養實習醫師診斷神經系統疾病的思路[J]. 現代醫院,2006,(10).
[15]劉玉華,洪銘范,蘇全喜. 神經病模擬情景教學探索[J]. 醫學教育探索,2007,(6).
[16]周昭遠,程樺,洪銘范,黃鳳,蘇全喜,葉健華,馬承紅,朱平. 橋本腦病(文獻綜述及一例報導)[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2007,(6).
[17]周昭遠,程樺,洪銘范,黃鳳,蘇全喜,葉健華,馬承紅,朱平. 橋本腦病一例[J]. 中華醫學雜誌,2007,(39).
[18]程楠,洪銘范,胡紀源,王訓,韓詠竹,楊任民. 套用雙重PCR-SSCP檢測Wilson病患者的基因突變[J]. 醫學研究雜誌,2008,(10).
[19]許力,楊任民,洪銘范,胡文彬,韓詠竹,翟志敏. 驅銅治療對Wilson病免疫功能影響的觀察[J]. 中華全科醫學,2008,(8).
[20]叢時兵,呂有奎,吳君霞,洪銘范,韓詠竹,楊任民. 肝纖維化血清學指標對肝豆狀核變性家族中無肝豆狀核病變診斷依據的同胞兄妹的臨床診斷意義[J]. 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08,(4).
[21]彭忠興,洪銘范,黃旭明,余青雲,蘇全喜,張明興,桀驁,劉愛群. MCA區不同部位腦梗死腦血流動力學改變的研究[J]. 廣東藥學院學報,2008,(5).
[22]李凱,楊任民,張志,洪銘范,程楠. 慢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31例臨床與病理分析[J].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03,(4).
[23]張利軍,白宇,洪銘范,楊任民. Segawa病3例報告[J].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誌,2003,(3).
[24]楊廣娥,洪銘范,楊斌,楊任民. 肝豆狀核變性患者異常骨代謝機制研究[J].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2003,(3).
[25]王共強,洪銘范,楊任民,李凱,韓詠竹. 肝豆狀核變性骨密度測定與骨關節症狀的研究[J]. 中國基層醫藥,2005,(3).
[26]呂達平,韓詠竹,王訓,胡紀源,洪銘范,李凱,胡文彬,楊任民. 肝豆狀核變性患者肝細胞中P型ATP7B酶水平及功能的研究[J]. 臨床神經病學雜誌,2005,(3).
[27]呂達平,韓詠竹,王訓,洪銘范,胡紀源,楊任民. 肝豆狀核變性患者肝細胞銅代謝的研究[J]. 中華神經科雜誌,2005,(7).
[28]呂達平,韓詠竹,王訓,洪銘范,胡紀源,楊任民. WD患者肝細胞中P型ATP7B酶和CP存在及相關性的研究[J]. 現代預防醫學,2005,(10).
[29]胡紀源,洪銘范,蘇增鋒,程楠,韓詠竹,楊任民. 1200例肝豆狀核變性的肝脾膽腎聲像圖表現及臨床研究[J]. 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03,(2).
[30]叢時兵,洪銘范,韓詠竹. 肝豆狀核變性患者肝纖維化程度與臨床分型及B超聲像圖分型的關係[J]. 安徽醫學,2004,(1).
[31]呂達平,韓詠竹,洪銘范,李凱,胡文彬,楊任民,王本和. 慢性腦供血不足並發神經症48例臨床分析[J]. 安徽醫學,2004,(2).
[32]呂有魁,洪銘范,韓詠竹,楊任民. 肝豆狀核變性患者肝纖維化水平與其臨床表型、Child分級關係的研究[J]. 中西醫結合肝病雜誌,2004,(2).
[33]叢時兵,洪銘范,韓詠竹. 驅銅治療對肝豆狀核變性患者肝纖維化干預作用的研究[J]. 安徽醫學,2004,(4).
[34]王共強,洪銘范,楊任民,胡紀源,韓麗. 甲基強的松龍衝擊療法中心電圖監測的套用價值[J]. 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04,(1).
[35]王共強,胡紀源,洪銘范,李凱,楊任民. 急性腦梗死並發肩手綜合徵115例:相關因素回顧分析[J]. 中國臨床康復,2004,(22).
[36]胡紀源,王共強,程楠,王訓,洪銘范,韓詠竹,楊任民. 肝豆狀核變性合併癲癇的表現和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4,(9).
[37]胡紀源,楊任民,韓詠竹,洪銘范,王訓,李凱,胡文彬. 六種金屬中毒解毒藥治療肝豆狀核變性的臨床研究[J]. 安徽醫學,2004,(5).
[38]嚴永興,程楠,洪銘范,胡紀源,韓詠竹,楊任民. 中國人WD基因12號外顯子突變研究[J]. 腦與神經疾病雜誌,2004,(4).
[39]嚴永興,程楠,洪銘范,胡紀源,韓詠竹,楊任民. 中國人Wilson病WD基因12號外顯子突變研究[J].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誌,2005,(1).
[40]楊廣娥,洪銘范,楊任民. 路易體痴呆1例報導[J]. 腦與神經疾病雜誌,2005,(2).
[41]洪銘范,張志,胡紀原,任明山,韓詠竹,楊任民,琚雙武. 肝豆狀核變性患者ATP7B基因第14外顯子突變的研究[J]. 安徽醫學,1999,(3).
[42]楊斌,胡紀源,洪銘范,楊任民. 中國人Wilson病ATP7B基因Arg778Leu/Gln點突變與中醫證型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2,(4).
[43]洪銘范. 急性腦血管病的分子生物學研究[J]. 安徽醫學,2002,(3).
[44]張利軍,洪銘范,楊任民. 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1例[J]. 安徽醫學,2002,(3).
[45]洪銘范,琚雙武,任明山,張志,范玉新,胡紀原,韓詠竹,楊任民. Wilson病基因第18外顯子多態及突變研究[J]. 中國臨床神經科學,1999,(3).
[46]王共強,洪銘范,楊任民. Goodpasture綜合徵合併胼胝體出血1例[J]. 腦與神經疾病雜誌,1999,(4).
[47]湯其強,楊任民,韓詠竹,任明山,洪銘范,王小平,蔡永亮,胡紀原,李俊,丁莉麗. 肝豆湯對肝豆狀核變性皮膚成纖維細胞模型銅代謝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0,(1).
[48]洪銘范,王共強,楊任民,胡紀源,王曉平,呂達平. 中西醫結合治療對肝豆狀核變性患者肝硬變及肝臟功能的改善作用[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0,(12).
[49]王共強,洪銘范,楊任民. 肝豆狀核變性首發症狀與誤診相關性分析[J]. 實用醫學雜誌,2000,(4).
[50]張志,洪銘范,任明山,胡紀原,韓詠竹,蔡永亮,楊任民,琚雙五,范玉新. DNA測序證實的Wilson′s病ATP7B基因第14外顯子一種新型移碼突變[J].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誌,2000,(1).

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本人職責 經費 (萬元) 起止時間 鑑定單位
1、肝豆湯治療肝豆狀核變性療效的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排名第3 9.0萬元 1996.1-1998.12
2、肝豆湯對肝豆狀核變性患者肝細胞銅含量及溶酶體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學研究基金
排名第3 9.0萬元 98.1-2000.12
3、中藥新藥肝豆片的研製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學研究基金 主持 9.0萬元 98.1-2000.12
4、肝豆狀核變性基因突變熱點及臨床表型關係的研究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排名第3 2.0萬元 97.1-2000.12
5、肝豆湯水提物對HLD培養肝細胞銅鋅含量及超微結構的影響 安徽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科研課題 主持 1.0萬元 98.1-99.12
6、中國人肝豆狀核變性中醫證候分型與基因突變關係的研究安徽省教育委員會自然科學研究項目 排名第3 0.9萬元 2000.1-2001.12
7、HLD肝細胞銅轉運及ATP酶功能的研究 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排名第3 5萬元 2001.1-2003.12
8、不同劑量甲基強的松龍對EAN豚鼠脫髓鞘及免疫功能的影響 省衛生廳課題 主持 0.3萬元 98.1-99.12
9、HLD患者肝纖維化程度評價及驅銅治療的干預作用 安徽省衛生廳科研課題 主持 2.0 2002~2004 2002A020
10、HLD患者肝纖維化程度評價及驅銅治療的干預作用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 主持 3.0 2003~2005 2003kj236

科研成果

1. 肝豆狀核變性基礎與臨床的研究 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0
2. 肝豆狀核變性的中西醫結合基礎與臨床研究 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 200303 LC-04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