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之戰

洞庭湖之戰

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二月至五月,在鐘相楊么起義作戰中,南宋高宗趙構岳飛率軍入洞庭湖,平定楊么義軍的水上作戰。

基本介紹

  • 名稱:洞庭湖之戰
  • 地點洞庭湖
  • 時間:1135年二月至五月
  • 參戰方岳飛楊么
  • 結果:岳家軍獲勝
具體過程,岳飛平亂,評價,失敗原因,遠離宗旨,不顧民族統一,

具體過程

岳飛平亂

建炎末,湖南義軍首領鐘相被俘殺後,楊么等率領數十萬人占領洞庭湖區,瀕湖置寨,據湖為險;兵農相兼,陸耕積糧,打造車船,練兵水戰,繼續與官府抗衡。紹興元年至四年,先後在鼎口(今湖南常德東,沅水入洞庭湖處)、下沚江口(今湖南漢壽東北)、陽武口(今湖南嶽陽西洞庭湖中)抗擊官軍圍剿,屢戰獲捷。社木寨之戰中,以車船水軍反攻,盡殲守寨宋軍,兵勢日盛,使官府懼之為心腹大患。五年二月,高宗命宰相張浚為諸路兵馬都督,岳飛為荊湖南北路制置使,劉延年為隨軍轉運使,率領號稱20萬大軍前往鎮壓。軍抵潭州(今湖南長沙),張浚布陣:分兵封鎖湘陰(今屬湖南)、橋口(今湖南湘陰西南湘江西岸)、益陽(今屬湖南)、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南陽渡等湖區諸要津;令岳飛率軍趨鼎、澧(今湖南常德、澧縣),自上游襲取楊么、夏誠等寨。五月,岳飛至鼎州,先遣降人楊華為間,入寨潛結楊么屬下,誘降義軍;同時,置寨列艦,實施軍事威脅。六月初二,義軍龍陽(今湖南漢壽)汛州村大寨首領楊欽領所部3000人及戰船出降;尋其餘大寨首領劉衡、金琮、劉詵、黃佐等亦舉寨相繼就招。義軍大部被瓦解,惟楊么、夏誠仍據寨自固。岳飛知湖區地勢艱險莫測,且舟師水戰不及義軍車船水軍,遂先遣人開堰閘泄水,放木筏堵塞湖中諸港,散青草於湖面,以滯車船。繼以楊欽為嚮導,率軍進圍楊么寨。楊么率眾突圍,力戰失利,被俘,殺,餘眾被殲殆盡。夏誠死守其寨,亦被官軍攻破。至此,楊么之亂被官軍平定,就連都督張浚也不得不讚許道:“岳侯殆神算也!”。因岳飛巧智神算,從此名揚洞庭“徒有王躞數年之勞,未聞岳飛八日之捷。”

評價

洞庭湖之戰是楊么起義的終點。楊么之所以仗著強大的水軍和地理的優勢還會落敗,這和岳飛高超的謀略和統帥能力自然是割不開的,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他自身:楊么雖然提出了“等富貴,均貧富”的口號,但他真正卻未能實現,不止如此,他更在抗擊官兵之餘擄掠百姓財物以充軍備。他的起義是不正義的,自然會遭到人們的反對;而且,在民族危機的背景下,這種內部變亂也是不為人所接受的。他的不得人心,才是他落敗最根本的原因!楊么的覆滅,增強了南宋抗金的力量,延續了宋廷的壽命,同時也為岳飛提供了新的戰鬥力,為岳家軍的完善奠定了基礎。
「謹按國史,紹興間,楊么寇洞庭,連跨縣郡,大將王躞不能制,時偽齊挾虜使李成寇襄漢,么與交通,朝廷患之,始命岳飛,措置上流。已而逐李成,擒楊么,而荊湖平。……徒有王躞數年之勞,未聞岳飛八日之捷。」————《文山先生全集》

失敗原因

遠離宗旨

楊麼起義後期,其農民起義軍領導層早已背叛“等貴賤、均貧富”的宗旨,他們衣食住行無不窮奢極欲,連睡覺的床都要用金玉鑲嵌,而部下士卒和治下百姓卻困苦潦倒,楊麼大失人心,以至於岳飛大軍一來,楊麼部下就爭相投奔岳家軍。
而楊麼不但自己享樂,更濫施兵威,焚燒無數宅院廟宇,濫殺官吏書生僧道,把濫殺無辜稱為“行法”,將野蠻燒殺與反抗朝廷壓迫混為一體,給洞庭湖地區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害得洞庭湖地區民不聊生。

不顧民族統一

另一方面,南宋初年,在外敵侵略攻殺不斷,國家處於危難困境的艱難時代和非常時期,在華夏民族一致對外、保家衛國,抗擊外敵侵略的大背景下,楊麼竟然置國家民族大義於不顧,不僅不接受朝廷招安,繼續割據一方,甚至還暗中與偽齊漢奸相互勾結,企圖南北夾擊,扼殺南宋政權!
偽齊政權頻繁聯絡楊麼,楊麼也暗中勾結偽齊漢奸李成、許約等,甘願充當走狗,配合金人南侵。據《宋史》記載“偽齊遣李成挾金人入侵,破襄陽、唐、鄧、隨、郢諸州及信陽軍,湖寇楊么亦與偽齊通,欲順流而下,李成又欲自江西陸行,趨兩浙與么會。帝命飛為之備。”
《三朝北盟會編》卷209記載“自後李成侵擾不已,既招誘德安。又結楊么欲裂地而王之,上遂遣岳飛收復襄鄧等州故地。楊么之賊,名微眾,寡據湖山之險,路阻吳蜀之通,流跳梁不息,或招外援患,雖微圖之,不可緩比之於身咽喉之疾也 ”
紹興四年,江西布衣方疇上書宋廷:“方今之大患有三:曰金寇、曰偽齊、曰楊么。而楊么正在腹內,不可不深慮之,若久不平滅,必滋難圖。”
抗金將領李綱也說:“楊么廁金人、偽齊之末”“據重湖之險”,故“此賊不可輕”。
針對楊麼暗中勾結偽齊漢奸李成等,配合金人南侵,準備南北夾擊、扼殺剛建立不久的南宋政權的這一嚴峻局勢,岳飛在紹興四年初的奏章中明確指出:“今外有北虜之寇攘,內有楊么之竊發,俱為大患,上軫宸襟。然以臣觀之,楊么雖近為腹心之憂,其實外假李成,以為唇齒之援。今日之計,正當進兵襄陽,先取六郡,李成不就縶縛,則亦喪師遠逃。於是加兵湖湘,以殄群盜,要不為難。”
所以於公於私,楊麼的部眾都沒有任何理由跟著楊麼走到底。當然革命理論家們可以給黃佐、楊欽等戴上一頂“農民起義叛徒”的可笑帽子,然而實際情況就是,除了那些真的相信“聖母臨人”、“天父下凡”的傻瓜之外,參加“農民起義”,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當該“農民起義”顯見得已經毫無前途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跟著走下去呢?招安招安,在他們看來根本就和跳槽一樣平常,就像楊家將里的穆桂英,說岳里的牛皋一樣。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岳家軍是一支仁義雄師,而岳家軍統帥岳飛又是執德布義之人,岳飛帶兵作戰注重“仁、信、智、勇、嚴”,岳飛從來都不想濫殺無辜,岳飛企盼的是收復舊山河、驅逐侵略者、平定內亂,從而救民於水火,讓國家重新安定強盛!岳飛在對待所謂的“內寇”(即以曹成為代表的軍賊游寇勢力和以楊麼割據集團為代表的農民起義軍勢力)與對待“外患”(即金國女真侵略者及其扶植的漢奸傀儡政權)的根本態度是不同的,對“內患”,岳飛主張盡力用招降的方式來平定但不可濫用武力,更不能濫殺無辜;而對於“外患”,岳飛主張堅決抵抗,決不妥協,更不手軟。
對待洞庭湖楊么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岳飛採取儘量招安、少流血原則的策略。當時參政席益就對岳飛的做法產生了嚴重懷疑,並對張浚說:“岳侯得無有他意,故玩此寇?”張浚了解岳飛的用心,故而笑答說:“岳侯忠孝人也,足下何獨不知用兵有深機,胡可易測?”這次被俘的農民起義軍近二十萬人。魯莽的牛皋主張“略行洗盪,使後人知所怕懼”。岳飛堅決不同意,他說:楊么之徒,本是村民,先被鐘相以妖怪誑惑,次又緣程吏部(昌宇)懷鼎江劫虜之辱,不復存恤,須要殺盡,以雪前恥,致養得賊勢張大。其實只是苟全性命,聚眾逃生。今既諸寨出降,又渠魁楊么已被顯誅,其餘徒黨,並是國家赤子,殺之豈不傷恩,有何利益?況不戰屈人之兵,而全軍為上,自是兵家所貴。若屠戮斬馘,不是好事。但得大事已了,仰副朝廷好生之意,上寬聖君賢相之憂,則自家門不負重責,於職事亦自無慚也!岳飛說罷,連聲喊道:“不得殺!不得殺!” 牛皋心悅誠服。
岳飛挑選了好幾萬精壯的起義軍戰士編入軍隊中,大大增強了部隊的戰鬥力,加強了抗金的力量。十幾萬老弱,按照他們自己的意願,“給米糧”,歸田就業。
岳飛平定鐘相楊麼之亂,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擁護,甚至得到了楊麼部眾們的擁護,符合當時人民的利益,符合當時國家民族的利益。我們應該理直氣壯的宣布,岳飛平定鐘相楊麼之亂,既不是什麼“污點”,更不是什麼“罪孽”,而是岳飛在抗金之外的又一大功績!
岳飛在平定楊么割據集團之後,就立即率軍北上,“進軍屯荊襄,以圖中原”,把岳家軍的兵鋒指向偽齊漢奸和金國侵略者。
所以從以上這些方面看,楊麼是當時的整個國家和華夏民族的罪人,而岳飛平定楊麼割據勢力,則是為了鞏固抗金後方,穩定內部,解除後顧之憂,以全力抗擊金人侵略的順應人心民心的正義之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