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不撓

不屈不撓

不屈不撓是一個成語,讀音是bù qū bù náo,比喻在壓力和困難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出自《漢書·敘傳下》。

基本介紹

解釋,出處,用法,示例,典故,

解釋

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困難、威脅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出處

語本《漢書·敘傳下》:“ 樂昌 篤實,不橈不詘。”
毛澤東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二章第一節:“ 中國 人民,百年以來,不屈不撓、再接再厲的英勇鬥爭,使得帝國主義至今不能滅亡 中國 ,也永遠不能滅亡 中國 。”
馬南邨 《燕山夜話·文天祥論學》:“至於 文天祥 的強烈愛國思想和正氣凜然、不屈不撓的偉大風格,永垂千古,更非 韓愈 所能比擬的了。”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頑強

示例

一百多年來,我們的先人曾跟國內外反動勢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

典故

漢成帝時期,丞相王商為人正直,敢於同惡勢力在不屈不撓的鬥爭,他力勸漢成帝不要聽信大將軍王鳳的謠言帶頭去避難,受到漢成帝的表彰。他不惜自己的官位也要將玩忽職守的琅玡太守楊彤罷免,因此得罪了他的親戚王鳳,因此被陷害
王商,字子威,繼承父親的封號為樂呂侯,是漢成帝的丞相,他為人耿直,作風正派。
漢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長安城中忽然有傳言說要發大水了,長安城就要被水吞沒了。剎時間,整個長安城的老百姓都驚慌起來大家扶老攜幼,爭相逃命。
訊息傳到宮中,漢成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到宮中議事,商量對策。成帝的舅父、大將軍王鳳也驚慌失措,勸成帝、太后趕快躲到船上去準備撤離。大臣們也紛紛附和王鳳的意見。只有孫丞相王商堅決反對,他認為大水不可能突然而來,一定是謠傳,在這個關鍵時刻更不能輕易撤離,這樣只會使人心更加慌亂。成帝採納了王商的意見,過了一會,城裡也沒見大水來,謠言不攻自破,城裡的秩序也慢慢恢復了。調查下來,確實是傳言失實。成帝對王商能力排眾議很讚賞。王鳳卻認為是王商使他下不了台,因此心懷不滿。
王鳳有個親戚叫楊肜,是琅那太守,因為沒有把他管轄的地方管理好,王商要辦他的罪,王鳳為此親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楊肜說情,為他開脫。王商堅持原則,免去了楊肜的官職,王鳳更加懷恨在心,千方百計想要打擊報復。於是他勾結了同夥,誣陷王商。漢成帝最後聽信了讒言,罷免了王商的丞相職務。
但是,是非自有公論。《漢書》的作者班固在撰寫王商的傳記時對王商的評價是:為人誠實公正,不屈不僥。這樣的評論是很客觀公正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