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汭嚴關

始建於清代。為防城郊“刀客”入城所建。二層磚石結構,進深5米,寬6米,高近7米,大青磚所砌,二層起樓為守夜者把望。關口南、北上方各嵌1*0.5m石碑一方,書“洛汭嚴闗”、“ 郊保”。該關舊時所處位置為洛河南關碼頭,傍晚碼頭收船後即閉關門。現關門無存,僅存兩側碗口大門閂臼。

北面二字為“邨保”,南面的四個字為“洛汭嚴闗”,是繁體字;因兩字中間損壞,只能從筆畫走勢推測。“汭”(rui 四聲),是指河流匯合或彎曲之處。“洛汭嚴闗”意義明顯。北面石匾題字為“邨保”,非“郊保”,“洛汭嚴關”位於老城區雷家口街和城城街交叉口附近,距離洛河河堤不足50米。這是一個古舊門樓,上面是房屋,下面是過道,門樓的北面過道上方有一塊石匾,上面題有兩字。但遺憾的是,由於中間部分被毀,兩個字都已不太完整。
洛陽市民俗博物館館長王支援給出了“邨保”的解釋:在古漢語裡,“保”與“堡”屬通用字,《漢語大詞典》對 “邨堡”的解釋是四周有防禦性城垣的村寨,這一說法最早出現在《晉書》中。王支援認為,這種解釋與門樓在古時作為防禦關卡的作用非常吻合,應當是準確的。“洛汭嚴關”究竟建於何時?由於現有資料較少,沒人能說得清楚。王支援等人經過仔細辨認和查閱相關資料後,初步斷定,這座古建築所建年代為明崇禎七年,即公元1634年。“洛汭嚴關”石匾的右側有一排題詞,由於年代久遠,許多字已模糊不清,其中第二個字從字形上判斷應為“禎”,第一個字可能是“崇”從字形上看,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人認為是“光”。若照此理解,題字的年代有可能是崇禎年間,也有可能是光緒年間。
究竟哪種說法較可靠呢?石匾題詞的另外幾個字給出了答案,這幾個字依次為“甲戌年孟春吉旦”,甲戌為古代紀年方式,孟春即陰曆正月,吉旦即好日子。翻閱了古代紀年表後,王支援斷定,“洛汭嚴關”建於崇禎甲戌年即公元1634年正月,因為光緒在位期間,並沒有出現甲戌年。
“這座古建築距今已有378年的歷史。”王支援說,在市區的古建遺存中,除了祖師廟大殿的主要建築建於元代外,這座古建築就是市區現有的最早的古代建築遺存了,歷史價值非常大。
地面被抬高 大門閂臼位置證實門樓曾經很雄偉,由於年久失修,“洛汭嚴關”現在看起來相當破舊,常人很難想像它曾經是何面貌。在門樓下方的過道兩側,有兩個兩個圓洞,王支援他認為,從這兩個圓洞的位置和大小判斷,應是大門閂臼即用來插門槓的。“當時這裡是一個南來北往的關卡,晚上關閉大門後,門槓正好插在兩個閂臼里,這樣才更安全。”王支援說,通常情況下,門槓都插在大門的中間位置,按照閂臼現在的位置推斷,當時的門樓過道應再高出1.5米左右,這在當時是相當雄偉的。附近的一些住戶肯定了這一判斷。在2012年80歲的馮大媽回憶,在她年輕的時候,門樓過道確實很高,後來因為漲水,泥土沙石慢慢淤積,過道的地面漸漸被抬高了。82歲的謝根堂老人也表示,門樓過道早期確實很高,抗戰時期,日本軍隊的小型坦克還從這裡開往洛陽城內。除了門樓高大外,門樓的東側還有一部分被毀的樓梯,樓梯下面有大量的鵝卵石。王支援認為,這些鵝卵石極有可能是門樓東側城牆的建築材料。據推測,該城牆至少有1.5米寬,王支援認為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印證了門樓的恢宏氣勢。
老人們回憶這裡曾是洛陽城最熱鬧的貨運碼頭高大的門樓,見證了洛陽城昔日的繁華。王支援說,“洛汭嚴關”距離洛河河堤不足50米,位於老城南關和洛河之間,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貨運碼頭。謝根堂老人回憶說,他小時候,這個碼頭十分熱鬧,人來車往,很多從外地運至洛陽的貨物或是從洛陽運往外地的貨物都走水路,在南關碼頭進行集散。運輸的貨物,有木材、竹子、煤,也有布匹、洋火(火柴)等。謝根堂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從洛寧運來的竹子都紮成一排排的竹筏,到碼頭後卸下來拆開運到城裡。路途遠的,還有人在竹筏上生火做飯呢!馮大媽說,當時“洛汭嚴關”附近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木材廠和煤廠,這些廠都是靠這個碼頭運輸貨物。
因為老城區南關地勢低下,且處於瀍河入洛口以西,這裡歷來就是老城區的防汛重點。南關地區每年的防汛指揮部便設在“洛汭嚴關”的門樓上。“洛”指洛河,“汭”指河流會合拐彎的地方。“嚴關”,重要的關隘。自1998年洛神浦公園建成以後,洛河大堤可抵禦百年一遇的洪水。“洛汭嚴關”再也起不到原來雄關要隘作用了。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洛汭嚴關”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