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一角

泰山一角

《泰山一角》屬於近代畫家徐悲鴻之作,現藏故宮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泰山一角
  • 類別:書畫
  • 年代:近代
  • 文物原屬徐悲鴻作品
信息,介紹,與泰山的故事,作者介紹,藝術之路,相關出版物,奠基者,

信息

名稱:泰山一角
類別:書畫
年代:近代
文物原屬:徐悲鴻作品
文物現狀:現藏故宮博物院

介紹

紙本,設色,縱95cm,橫33.5cm。自題:“壬申之春追憶泰山一角,寫奉叔平老友雅賞。悲鴻。”鈐“悲鴻”朱文長方印。泰山一角在構圖和筆墨技法上均與作者在36歲時所作《晚秋棲霞圖》相仿。
畫幅為縱向布勢,一側繪懸崖陡壁,一側繪富有頑強生命力的松木。山石的刻畫與傳統的淺絳設色或用濃墨枯筆皴擦點染的畫法不同,它以潑墨、潑彩來表現溫潤華滋的石面,以粗獷、方折的線條表現石之堅硬。徐悲鴻時年37歲繪於1932年。

與泰山的故事

1931年(民國20年),時年37歲的徐悲鴻大師任中央大學藝術科美術教授。5月初,徐悲鴻同潘玉良帶領中大藝術科畢業參觀團由南京出發北上,先至曲阜孔廟孔林,並聽了孔德成的講演,於5月10日,帶領參觀團登泰山。徐悲鴻對經石峪的大字情有獨鐘,併購買了不少的拓片。
徐悲鴻先生將經石峪大字集了一副對聯;上聯是“獨持偏見”,下聯是“一意孤行”,並畫了一幅《古柏》,將其掛在了畫室的正面牆上,表現了他不媚強權剛正不阿的品德與性格。當時國民黨軍政要員常到他家裡,會看到這幅十分醒目的古柏圖及對聯,但態度自若,無所畏懼。這猶若他早時常對人講的“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作者介紹

徐悲鴻(1895—1953年),江蘇宜興人,原名壽康。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之一,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徐悲鴻父親是個小有名氣的畫家。自幼承襲家學,研習中國水墨畫
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留學法國,後又轉往柏林比利時研習素描和油畫。學習畫畫、素描,觀摩、研究西方美術。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新中國建立後,任首屆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
徐悲鴻堅持現實主義藝術道路,創作了《田橫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對現代中國畫、油畫的發展有著巨大影響的優秀作品,在中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巨大作用,是我國偉大的愛國畫家。

藝術之路

江蘇省宜興縣內有條河叫塘河,河上有座石拱橋名屺亭橋。徐悲鴻於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屺亭橋鎮的一個平民家庭,原名壽康,年長後改名為“悲鴻”。父親徐達章是私塾先生,能詩文,善書法,自習繪畫,常應鄉人之邀作畫,謀取薄利以補家用。母親魯氏是位淳樸的勞動婦女。
徐悲鴻9歲起正式從父習畫,每日午飯後臨摹晚清名家吳友如的畫作一幅,並且學習調色、設色等繪畫技能。10歲時,已能幫父親在畫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還能為鄉里人寫“時和世泰,人壽年豐”等春聯。13歲隨父輾轉於鄉村鎮裡,賣畫為生,接濟家用。背井離鄉的日子雖然艱苦,卻豐富了徐悲鴻的閱歷,開拓了其藝術視野。17歲時,徐悲鴻獨自到當時商業最發達的上海賣畫謀生,並想藉機學習西方繪畫,但數月後卻因父親病重而不得不返回老家。志向高遠的徐悲鴻在20歲時再度來到上海,開始了新的人生起步。在友人的扶助下,他考入法國天主教會主辦的震旦大學,為日後的赴法留學打下了一定的法語基礎。其間認識了著名的油畫家周湘、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高奇峰、高劍父,在畫作上得到了他們的讚許和指點,增強了繪畫創作的信心。
徐悲鴻還結識了維新派領袖康有為,在其影響下確立了自己的創作思路。在康氏“鄙薄四王,推崇宋法”的藝術觀念影響下,他對只重筆墨不求新意的“四王”加以貶薄,認為只有唐代吳道子、閻立本、李思訓,五代黃筌,北宋李成、范寬等人的寫實繪畫才具精深之妙。在康有為的支持下,他觀摩各種名碑古拓,潛心臨摹《經石峪》、《爨龍顏碑》、《張猛龍碑》、《石門銘》等,深得北碑真髓,書法得以長進。後獲得赴日本東京研究美術的資助,在日本,徐悲鴻飽覽了公私收藏的大量珍品佳作,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畫家能夠會心於造物,在創作上寫實求真,但在創作上缺少中國文人畫的筆情墨韻,無蘊藉朴茂之風。
徐悲鴻從日本歸國後受聘為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在京期間,相繼結識了蔡元培、陳師曾、梅蘭芳及魯迅等各界名人,深受新文化運動思潮的影響,樹立了民主與科學的思想。
在北洋政府的資助下,24歲的徐悲鴻到法國學習繪畫。抵歐之初,他參觀了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國家畫廊、皇家學院的展覽會以及法國的盧佛宮美術館,目睹了大量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優秀作品。徐悲鴻深深感到自己過去所作的中國畫是“體物不精而手放佚,動不中繩,如無韁之馬難以控制。”於是,他刻苦鑽研畫學,並考入巴黎美術學校,受教於弗拉芒格先生,開始接受正規的西方繪畫教育。弗拉芒格擅長於歷史題材的人物畫,其畫作不尚細節的刻畫而注重色彩的和諧搭配與互襯,對徐悲鴻日後油畫風格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
徐悲鴻每日樂此不疲地進行西洋畫的基本功訓練,上午在巴黎美術學校學習,下午去敘里昂研究所畫模特兒,有時還抽空去觀摩各種展覽會。此期間他有幸結識了著名畫家柯羅的弟子藝術大師達仰,每星期日攜畫到達仰畫室求教。達仰“勿慕時尚,毋甘小就”及注重默畫的藝術思想對他影響較大,使得他沒有追隨當時法國日漸興盛的現代派畫風,而是踏踏實實地鑽研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學院派藝術,在繼承古典藝術嚴謹完美的造型特點的同時,掌握了嫻熟的繪畫技巧。留學4年之後,徐悲鴻的繪畫水平已達到可與歐洲同時期的藝術家相媲美的地步,其油畫作品《老婦》入選法國國家美術展覽會(沙龍)。
徐悲鴻被迫轉至消費水平較低的德國柏林。在那裡,徐悲鴻仍然不放過每一個學習的機會。他求教於畫家康普,到博物館臨摹著名畫家倫勃朗的畫作,並且常去動物園畫獅子、老虎、馬等各種動物,以提高自己的寫生能力。
徐悲鴻重新獲得留學經費後,便立即從德國返回法國繼續學習。他抓緊每一寸時光,在名師們正規而系統的訓練和他本人孜孜不倦的努力鑽研下,繪畫水平日漸提高,創作出一系列以肖像、人體、風景為主題的優秀的素描、油畫作品,如《撫貓人像》、《持棍老人》、《自畫像》等。
徐悲鴻在旅歐的最後階段還先後走訪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義大利的米蘭、佛羅倫斯、羅馬及瑞士等地。美麗的異國風光令他陶醉,歐洲繪畫大師們的佳作令他受益匪淺。長達8年的旅歐生涯,塑就了他此後一生的審美意趣、創作理念和藝術風格。
徐悲鴻的作品,無論是油畫國畫還是素描,在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油畫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使印象主義的光與色的表現與古典主義嚴格而完美的造型相結合。在早期中國油畫家中,傑出者首推徐悲鴻。在素描方面,徐悲鴻成績卓著。他的素描既是繪畫訓練的習作,為他的國畫和油畫創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同時又是具有欣賞和研究價值的藝術品。其一生中,僅畫人體素描就不止千幅。徐悲鴻在國畫方面的造詣也很深厚。
徐悲鴻是國畫創新的藝術實踐者,在繼承傳統繪畫的基礎上第一個把歐洲古典現實主義的技法融入到國畫創作中,創製了富有時代感的新國畫。以人們熟知的畫家的馬畫為例,從這類作品中既能欣賞到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線條造型和筆墨之美,又能觀察到物象局部的體面造型和光影明暗。徐悲鴻憑藉著他的天才智慧、堅毅的精神和畢生的努力,成為近現代中國畫壇上少有的能夠全面掌握東西方繪畫技法的藝術大師。

相關出版物

名 稱 作 者 出版單位 出版時間
《悲鴻繪集》 徐悲鴻繪 中華書局 民國十九年
《悲鴻畫集》 徐悲鴻繪中華書局民國二十一年
《悲鴻近作》 徐悲鴻繪 中華書局 民國三十年年
《悲鴻素描選》 徐悲鴻繪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53年
《畫家徐悲鴻》黃苗子著 北京出版社 1957年
《徐悲鴻素描》 徐悲鴻繪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58年
《徐悲鴻的油畫》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60年
《徐悲鴻:1895—1953》 范曾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62年
《徐悲鴻——中國近代寫實繪畫的奠基者》謝里法蔣勛著 (台灣)雄獅圖書公司 1980年
《徐悲鴻素描》 徐悲鴻繪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0年
《徐悲鴻畫集》(第一冊中國畫部分) 徐悲鴻繪 北京出版社 1981年
《徐悲鴻研究》艾中信著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1年
《徐悲鴻彩墨畫》 徐悲鴻繪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1年
《徐悲鴻一生》 廖靜文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82年
《徐悲鴻——回憶徐悲鴻專輯》 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 文史資料出版社 1983年
《徐悲鴻畫集》(第二冊中國畫部分) 徐悲鴻繪 北京出版社 1984年《徐悲鴻畫冊》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4年
《徐悲鴻研究》 艾中信 上海美術出版社 1984年
《悲鴻畫選》 徐悲鴻繪 四川美術出版社 1985年
《繪畫大師徐悲鴻》鄭理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5年
《徐悲鴻年譜》 李松編著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5年
《徐悲鴻的故事》 鄭理著 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5年
徐悲鴻傳記資料》朱傳譽主編 (台灣)天一出版社 1985年
《我與徐悲鴻》蔣碧微著 嶽麓書社 1986年
《徐悲鴻畫集》(第三冊) 徐悲鴻繪 北京出版社 1986年
《徐悲鴻評集》 王震編 灕江出版社 1986年
《徐悲鴻藝術文集》 徐悲鴻著 (台灣)藝術家出版社 1987年
《中國繪畫大師徐悲鴻》 [蘇]波斯特列洛娃 (蘇聯)科學出版社 1987年
《徐悲鴻畫集》(第四冊) 徐悲鴻繪 北京出版社 1987年
《巴黎歲月——徐悲鴻早年素描》 徐悲鴻繪 (台灣)藝術圖書公司 1988年
《徐悲鴻畫集》(第五冊) 徐悲鴻繪 北京出版社 1988年
《徐悲鴻畫集》(第六集) 徐悲鴻繪 北京出版社 1988年
《徐悲鴻油畫集》 徐悲鴻繪 馮法祀編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8年
《世界名人傳記——徐悲鴻》李榮勝編著 (香港)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8年
《藝術大師徐悲鴻》 金山著 (台灣)雄獅圖書公司 1990年
《徐悲鴻研究》 王震著 江蘇美術出版社 1991年
《徐悲鴻年譜》 徐伯陽 金山編 (台灣)藝術家出版社 1991年
《徐悲鴻藏畫選集》(上卷)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1年
《徐悲鴻藏畫選集》(下卷)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2年
《徐悲鴻在南洋》 楊作清 王震著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2年
《傲骨錚錚的畫家——徐悲鴻》李偉科編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2年
《中國現代名家畫譜》 徐悲鴻繪 徐慶平著文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3年
《當代名家中國畫全集》 張瑞林主編 徐悲鴻繪 古吳軒出版社 1993年
《徐悲鴻的藝術世界》 王震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94年
《徐悲鴻書信集》 王震編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4年
《徐悲鴻廖靜文》 廖靜文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95年
《徐悲鴻評傳》王澤慶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5年
《悲鴻畫集——紀念徐悲鴻一百周年誕辰》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5年
《美的呼喚》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 中國和平出版社 1995年
《藝壇巨匠——徐悲鴻》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 中國和平出版社 1995年
《紀念徐悲鴻誕辰一百周年展刊》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5年
《中國藝術大展作品全集——徐悲鴻卷》 中國藝術大展組織委員會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95年
《徐悲鴻誕辰100周年紀念文集》 王震編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5年
《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 劉建平 穆美華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錦繡文化企業聯合出版 1996年
中外名人傳記故事叢書》 鄭理編著 中國和平出版社 1996年
《中國藝術大展作品全集》(徐悲鴻卷) 徐慶平大展組委會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97年
《中國名家法書》許禮平蘇士澍主編 文物出版社 1997年
《中國巨匠美術叢書》 劉曦林著 文物出版社 1998年《篳路啟藝林》 董德興著 山東畫報出版社 1998年
《中國素描經典畫庫素描集》 徐悲鴻繪 廣西美術出版社 1998年
《走進藝術大師生活叢書》 李曉傑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8年
《中外著名藝術家的故事》 水真 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8年
徐悲鴻藝術隨筆》 王震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9年
《徐悲鴻畫論》裔萼編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藝術大師叢書》 徐建融著 古吳軒出版社 1999年
《徐悲鴻與讀書》 李鈺玲編著 明天出版社 1999年
《篳路啟藝林——徐悲鴻》 董德興著 (香港)中華書局公司 1999年
《徐悲鴻的青少年時代》王連敏趙琳琳編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9年
《大師談藝叢書·徐悲鴻談藝錄》 張玉英編 河南美術出版社 2000年
《徐悲鴻藝術文集》 王震 徐伯陽編 寧夏人民出版社 2001年(重印)
《中國畫名家作品真偽》 謝小銓著 上海書畫出版社 2001年
《徐悲鴻一生:插圖珍藏本》 廖靜文著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1年
《徐悲鴻繪畫全集(第一卷)——藝術論述》 王庭玫主編 (台灣)藝術家出版社 2001年
《徐悲鴻繪畫全集(第二卷)——油畫素描作品》 王庭玫主編 (台灣)藝術家出版社 2001年
《徐悲鴻繪畫全集(第三卷)——中國水墨作品》 王庭玫主編 (台灣)藝術家出版社 2001年
《徐悲鴻與讀書》 李鈺玲編著 (台灣)婦女與生活社文化事業公司 2001年
《世界偉人傳記叢書一代畫師徐悲鴻》 孟校丹編著 延邊人民出版社 2002年
《中國近現代名家精品叢書徐悲鴻作品精選》 徐悲鴻繪 天津楊柳青畫社 2002年
《鑑識徐悲鴻》 潘深亮著 福建美術出版社 2002年
《藝徐悲鴻畫集(素描畫稿油畫部分)》 徐悲鴻繪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2003年
《藝徐悲鴻畫集(中國畫部分)》 徐悲鴻繪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2003年
《中國名畫家全集(近現代部分):徐悲鴻》 陳傳席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
《藝術大師之路叢書徐悲鴻》 莊庸編著 湖北美術出版社 2003年
《中國書畫家經典作品集徐悲鴻十二生肖冊》 王驍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
《世紀豐碑——新世紀首屆徐悲鴻學術研究會論文集 范保文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4年
《中國美術家作品叢書:徐悲鴻(上)中國畫》 徐悲鴻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4年
《徐悲鴻——478幅作品堪比大師作品全集》(上下冊) 紫都 霍艷文編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4年
徐悲鴻藝術世界沈培新主編 安徽美術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鴻畫集》 龔繼先主編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鴻畫集》 徐悲鴻繪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鴻講藝術》 徐悲鴻著 九州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鴻文集》 王震編 上海畫報出版社 2005年
《中國近現代書畫真偽鑑別徐悲鴻卷》 楊新主編 大象出版社 2005年
《現代書畫投資徐悲鴻卷》 史樹青主編 北京出版社 2005年
《中國書畫名家畫語圖解·徐悲鴻》 徐冀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鴻生平與作品鑑賞》 紫都 霍艷文編著 遠方出版社 2005年

奠基者

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屺亭橋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徐悲鴻出身貧寒,自幼隨父親徐達章學習詩文書畫。1912年17歲時便在宜興女子初級師範等學校任圖畫教員。1916年入上海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並自修素描。1917年留學日本學習美術,不久回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33年起,先後在法國、比利時、義大利、英國、德國、蘇聯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
抗日戰爭爆發後,在香港、新加坡、印度舉辦義賣畫展,宣傳支援抗日。後重返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現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為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徐悲鴻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於一爐,顯示了極高的藝術技巧和廣搏的藝術修養,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典範,在我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
他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他的創作題材廣泛,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歷史、神話,無不落筆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畫《田橫五百士》、《徯我後》、中國畫《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懷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表現了人民民眾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達了對民族危亡的憂憤和對光明解放的嚮往。他常畫的奔馬、雄獅、晨雞等,給人以生機和力量,表現了令人振奮的積極精神。尤其他的奔馬,更是馳譽世界,幾近成了現代中國畫的象徵和標誌。
徐悲鴻長期致力於美術教育工作。他發現和團結了眾多的美術界著名人士。他培養的學生中人材輩出,許多已成為著名藝術家,成為中國美術界的中堅骨幹。他對中國美術隊伍的建設和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無與倫比,影響深遠。
1953年9月26日, 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8歲。按照徐悲鴻的願望,夫人廖靜文女士將他的作品1200餘件,他一生節衣縮食收藏的唐、宋、、明、清及近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1200餘件,圖書、畫冊、碑帖等1萬餘件, 全部捐獻給國家。次年,徐悲鴻故居被闢為徐悲鴻紀念館,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來總理親自題寫“悲鴻故居”扁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