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

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

布達佩斯-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英文:Budapest Titanic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匈牙利文:Budapest Titanic Nemzetközi Filmfesztivál.)成立於1993年,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二十一屆,由匈牙利政府文化部和匈牙利電影基金會主辦,是匈牙利最大的國際電影節。

布達佩斯-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設立了“衝浪人”獎(Breaking Waves Award),旨在獎勵最佳、最有創新意識和最大膽的影片。電影節每年吸引來自美國、英國、德國、丹麥、法國、西班牙、冰島、中國、韓國、日本、愛沙尼亞、墨西哥、瑞典和俄羅斯等30餘個國家近百部獨立電影參展。

布達佩斯-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更加關注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元化的電影視角,更多的從人的生活狀態、社會的發展等人文的角度通過電影語言介紹給匈牙利和歐洲的民眾,是歐洲最重要和具影響力的獨立電影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達佩斯-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
  • 外文名:Budapest Titanic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獎項性質:歐洲重要獨立電影節之一
  • 舉辦地點:匈牙利 布達佩斯
  • 創辦時間:1993年
  • 最高獎項:衝浪人獎 Breaking Waves Award
基本簡介,“衝浪人”獎,三人評審團,匈牙利文化周,歷年獲獎影片回顧,第13屆,第15屆,第17屆,第21屆,華語影片2010年“虎”單元,

基本簡介

“衝浪人”獎

布達佩斯-鐵達尼號國際電影的主要獎項是“衝浪人獎”,英文是Breaking Waves Award。
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
”衝浪人獎“是布達佩斯-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設立的最高獎項,是由三人組成的陪審團頒發給最佳影片的導演的獎項。該獎項頒發給那些年度最佳創新和最大膽的影片,旨在鼓勵電影製作人的創新意識和大膽思維。

三人評審團

三人評審團是布達佩斯-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設定的權威評審團,歷年成員有所不同。
2014年,暨第21屆電影節的三人陪審團介紹如下:
1、Santa Lingevičiūtė - 藝術總監
畢業於瑪麗皇后學院,倫敦大學,並獲得了電影研究的碩士學位。她是維爾紐斯國際電影節“Kinopavasaris”的藝術總監,同時也是致力於歐洲電影的Artscape項目的程式設計師和協調員。她寫影評和書評,並刊登在立陶宛涵蓋電影節的各種雜誌和報紙上,其中最主要的是立陶宛唯一的電影雜誌“Kinas”。同時她也是立陶宛影評人協會的會員。
Santa LingevičiūtėSanta Lingevičiūtė
2、Andy Starke- 製片人
經過十多年的電視後期製作行業的發展,以及五年在迷幻搖滾“Regular Fries”樂隊的經歷,斯塔克與獲獎作家、電影史學家皮特·湯姆斯成立了”布姆製作“。 2008年,斯塔克和導演本·惠特利成立魯克電影 - 該公司的首部原創影片《下降的露台》,該影片由本·惠特利執導,並獲得了多個獎項。魯克電影系列與本·惠特利合作的接下來三部重要影片分別是《黑名單》、《觀光遊客》和《英格蘭田野》贏得了多個獎項,並在世界各地收到一致好評。
Andy StarkeAndy Starke
3、JánosSzász- 評審團負責人
出生於1958年,布達佩斯,電影和戲劇導演,是布達佩斯戲劇影視藝術學院的教員,主要在教授電影藝術和輔導影視表演。是哈佛和劍橋影視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2001年至2003年任麻省理工大學的主任。同時,他是歐洲電影協會的會員。
JánosSzászJánosSzász
18歲起,他在匈牙利國家劇院做了四年送道具的人,之後,他在布達佩斯國家電影及戲劇學院學習戲劇和電影戲劇編劇,之後他也參加了電影方向的培訓課程,1987年他以電影導演專業畢業。後來他製作了一些兒童電視節目,多數是科幻節目,也有一些是紀錄片,也只做過一些匈牙利當地紀錄片類型的電視節目,主要是針對社會時下現狀的主題。
他的銀屏處女秀《Büchner’s Woyzeck》 (1994)贏得了最佳新歐洲電影獎的歐洲獎,而這部電影則代表匈牙利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亮相。此後不久,《The Witman Boys》(1996年)在坎城首映,他的重磅影片《一個瘋女人》(2007)在眾多電影節上迅速傳開。他的紀錄片《大屠殺的眼睛》(2000年)是由史蒂芬·史匹柏為大大屠殺中的倖存者而製作的。他的《筆記本》在2013年贏得卡羅維發利最重要的獎項。

匈牙利文化周

自1951年7月中匈兩國在北京簽署文化合作協定以來,中匈兩國的文化往來一直相當密切。1989年10月,中國曾經在匈牙利舉辦首屆“中國文化周”,時隔十六年,2005年,匈牙利大使館與中國文化部在北京合辦了“匈牙利文化周”,除了具有匈牙利民族特色的音樂、舞蹈、繪畫之外,重頭戲就是在國際上屢獲殊榮的匈牙利電影的展出,繼文化周中放映了五部曾獲得國際大獎的匈牙利電影后,再一次把不太為中國觀眾所熟悉的匈牙利電影推到了幕前,中國觀眾藉此可以深入了解匈牙利當代社會的文化和生活。
2013年12月,重慶舉辦了首屆匈牙利文化周。匈牙利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海博表示,匈牙利與重慶的地域面積相似,重慶人口比匈牙利多三倍,因此作為歐洲小國與重慶合作會給匈牙利帶來無限的機遇,這次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讓重慶市民多多了解匈牙利的風景、旅遊景點、傳統文化。
重慶首屆“匈牙利文化周”重慶首屆“匈牙利文化周”
據了解,匈牙利作為唯一一個在重慶可以申請、發放申根簽證的國家,匈牙利駐重慶總領事館還可以發放瑞士、奧地利、愛沙尼亞、立陶宛等7個申根成員國的簽證。

歷年獲獎影片回顧

第13屆

第13屆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於2006年在布達佩斯的烏拉尼亞國家影劇院開幕,中國導演顧長衛執導的《孔雀》成為9部參賽影片之一,參與角逐電影節最高獎“衝浪人獎”。據報導,此屆是布達佩斯-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首次舉行電影評比。第一名將獲得“衝浪人獎”,並可獲得8000 歐元的獎金。
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
電影節將持續期間在布達佩斯的4家影院放映了31個國家的61部影片,其中有50部故事片、8部紀錄片和3部短片。在這些放映的影片中,有9部參賽影片,包括獲得2005年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的《孔雀》和2005年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廣受好評的韓國影片《親切的金子》。
第13屆泰坦尼克電影節評審會由3人組成。評審會主席是愛丁堡電影節藝術總監沙恩·丹尼爾森,2位委員分別是挪威電影基金會主席尼爾斯·奧斯和匈牙利電影評論家巴龍·哲爾吉。
電影節開幕式上放映了美國演員湯米·李·瓊斯執導的首部影片《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瓊斯2005年曾憑藉該片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作為回顧影展,電影節放映了比利時電影人讓-皮埃爾·達爾代納和呂克·達爾代納兄弟的5部電影作品——《孩子》、《兒子》、《羅塞塔》、《一諾千金》和《我想你們》。影片《孩子》在2005年奪得坎城電影節的最高獎“金棕櫚獎”。·

第15屆

第15屆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上,由冰島導演巴爾塔薩·科爾馬屈爾執導、冰島和德國聯合攝製的偵探片《罐子城市》榮獲最高獎“衝浪人獎”,電影探討的是基因信息的濫用問題。
《罐子城市》《罐子城市》
影片《罐子城市》探討基因信息的濫用問題,有兩條情節主線:一條圍繞遺傳研究所的一名工作人員展開,講述他尋找女兒大腦病因的故事;另一條圍繞一名偵探展開,講述他調查一樁謀殺案的經過。
電影節國際評審團認為,這部冰島影片中的角色獨具特色,寓意深刻,具有民族風格和獨創性,視角獨特。它同時提供了關於今天冰島社會既真實又具有諷刺意味的畫面。
由觀眾投票產生的電影節最受歡迎影片是冰島音樂片《SigurRos:Heima》。該片記錄了冰島著名樂隊在全國免費巡演的情景。
丹麥恐怖片《另一個愛情故事》獲得匈牙利全國學生評審團最高獎。學生評審團認為,這部作品運用了各種表現手法。
在第15屆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上,放映了65部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其中美國、丹麥、法國、冰島、日本、墨西哥、瑞典和俄羅斯8部影片參加“衝浪人獎”角逐。

第17屆

第17屆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獲得“衝浪人獎”的影片是由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執導的卡通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2010年的電影節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武裝衝突”,另一個則是“中國”。電影節不僅為中國電影設立了專門的一個單元,而且中國導演陸川的《南京!南京!》也入圍競賽單元。
在2010年的電影節上,觀眾可以欣賞到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61部電影。入圍競賽單元的共有9部影片,分別是中國的《南京!南京!》、西班牙的《沒有鋼琴的女人》、荷蘭的《切膚之痛》、伊朗的《關於艾麗》、瑞典的《合理方案》、丹麥的《R》、越南與法國合拍的《慾念起錨》、法國的《白色物質》,以及芬蘭與愛沙尼亞、德國、英國合拍的《拜訪者》。這9部影片將角逐最高獎“衝浪人獎”和1萬歐元獎金。

第21屆

第21屆布達佩斯-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於2014年4月12日在布達佩斯開幕,此次布達佩斯-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的評審團由藝術總監Santa Lingevičiūtė、製片人Andy Starke-、評審團負責人JánosSzász三人組成。
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
此次電影節入圍競選“衝浪人獎”的作品有《漫長歸途》、《馬與人》、《湯姆的農場之旅》、《盲女》、《維多利亞》、《葡萄牙修女的信》、《七天》、《約翰先生》、《天注定》、《少年林肯》等幾十部作品。

華語影片2010年“虎”單元

“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是匈牙利最大的電影節, 2006年顧長衛導演的《孔雀》參加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此後中國電影與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的合作也日加緊密。
2010年,暨第17屆布達佩斯-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武裝衝突”,另一個則是“中國”。電影節不僅專門為中國電影設立了“虎”個單元,而且中國導演陸川的《南京!南京!》也入圍競賽單元。“虎”是電影節為中國電影設立的獨立單元的名稱,這裡面既有中國內地影片,也有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影片,分別是《麥田》、《重來》、《停車》、《李米的猜想》、《鬥牛》和《陽陽》。其中,《重來》為中法匈合拍片。
《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在2010年的電影節上,觀眾可以欣賞到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61部電影。入圍競賽單元的共有9部影片,分別是中國的《南京!南京!》、西班牙的《沒有鋼琴的女人》、荷蘭的《切膚之痛》、伊朗的《關於艾麗》、瑞典的《合理方案》、丹麥的《R》、越南與法國合拍的《慾念起錨》、法國的《白色物質》,以及芬蘭與愛沙尼亞、德國、英國合拍的《拜訪者》。這9部影片將角逐最高獎“衝浪人獎”和1萬歐元獎金。
 從2016年-2018年,泰坦尼克國際電影節將每年設立獨立的中國單元,選取8-10部電影和20-30部短片進行展映,將更多富有代表性的中國優秀影片介紹給匈牙利和歐洲觀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