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亞(服飾風格)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波西米亞為Bohemian的音譯,原意指熱情豪放的波西米亞人吉卜賽人)和頹廢派的文化人,在浪跡天涯的旅途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哲學。波西米亞風格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熱愛自然與和平的嬉皮士通過波西米婭風格的輕鬆與浪漫以及叛逆的生活方式來表達他們對自由的嚮往,後來這種對社會秩序的挑戰演變為一種單純的時尚,主要表現為印度風和吉普賽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希米亞
  • 外文名Bohemian
  • 類別:服飾風格
  • 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
基本介紹,發展歷程,裝飾做法,風格特色,化妝髮型,

基本介紹

如今的波希米亞不僅象徵著流蘇、褶皺、大擺裙的流行服飾,更成為自由灑脫、熱情奔放的代名詞。波西米亞風格的主要特徵是流蘇塗鴉,如果用一幅畫來比喻,就是畢卡索晦澀的抽象畫和斑駁陳舊的中世紀宗教油畫,以及迷離錯亂的天然大理石花紋,雜蕪、凌亂而又驚心動魄。暗灰、深藍、黑色、大紅、橘紅、玫瑰紅、玫瑰灰便是這種風格的基色。然而在今年的時裝界甚至整個時尚界中,波西米亞風格代表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浪漫化,民俗化,自由化。濃烈的色彩、繁複的設計,會帶給人強勁的視覺衝擊和神秘氣氛—實際也是對這兩年簡約風格的最大衝擊。 就是混合搭配!波西米亞風格的裝扮,在總體感覺上靠近畢卡索的晦澀的抽象畫和斑駁陳舊的中世紀宗教油畫,還有迷綜錯亂的天然大理石花紋,雜蕪、凌亂而又驚心動魄。暗灰、深藍、黑色、大紅、桔紅、玫瑰紅,還有網路上風行一氣的“玫瑰灰”便是這種風格的基色。沒有底氣的人一穿上便被無情地淹沒在層層疊疊的色彩和錯覺中。

發展歷程

上世紀60年代,“波希米亞”一度成為歐洲青年向循規蹈矩的中產階級主流生活挑戰的招牌。不過這種對立關係在大衛·布魯克斯的《天堂里的布波族》一書中碰撞並融合在一起,定義出一個新興上層精英階層——“布爾喬亞波希米亞人”,簡稱為“布波族”。波希米亞在這裡被解釋成追求自我、實現心靈滿足的生活態度。到了21世紀初,或許是人們厭倦了工業化冰冷的直線條以及過於嚴謹、精緻的現代生活,時尚舞台上猛烈吹起了被定義為隨性不羈、溫暖熱烈的波希米亞風:層疊蕾絲、蠟染印花、皮質流蘇、手工細繩結、刺繡和珠串,都是波希米亞風格的經典元素。無領裸肩的棉質短上衣、低胯的疊紗大擺長裙,還有滿是繡花、釘珠、流蘇等繁複裝飾的皮靴、挎包,連續幾季流行於潮流巔峰。

裝飾做法

這種豐富多彩的波希米亞風格,應該歸功於吉普賽人在流浪中善於收集當地特色的做法:亮片、彩石的首飾大概來源於印度;小花邊、多褶大擺裙是斯拉夫和俄羅斯民族的特色;而流蘇和墜飾則可能出自中東的伊朗和北非的摩洛哥。難怪世界各地的服裝設計師沉醉其中,不能自拔。而對於嚮往著波希米亞式自由生活的都市人,“波”式裝扮也確實可以在8小時之外讓人輕鬆一下,圓自己的“流浪”夢。
而作為當今的流行風,這種波西米亞潮流也已經漸漸深入到時尚生活的各個領域,穿衣打扮,髮型配飾,都以波西米亞風為傲。
波希米亞風格波希米亞風格

風格特色

因為波西米亞人行走世界,服飾自然就混雜了所經之地各民族的影子:印度的刺繡亮片、西班牙的層疊波浪裙、摩洛哥的露肩肚兜皮流蘇、北非的串珠全都熔為了一爐。令人耳目一新的“異域”感也正符合了當代時裝把各種元素“混搭”的潮流。
波希米亞
所謂波西米亞風格的主要特徵就是“流蘇、塗鴉”。
波希米亞波希米亞
波希米亞波希米亞
波希米亞波希米亞

化妝髮型

化妝 在妝容上應多運用金棕、綠,藍等接近大自然的色澤。 雙頰採用帶有珠光效果的底霜,呈現整體自然的透明質感。不要塗帶有光感的唇彩,這樣才能體現妖艷和冷淡。
髮型 髮型是很重要的一環,波希米亞風格的髮型最典型的就是——辮子。誇張一點,可以用彩線或皮繩把滿頭的頭髮都編成細辮兒;自然一點,可以挑起前額的頭髮編織成一縷固定在耳後;或者直接做個大波浪,隨性浪漫。
波希米亞風格 髮型波希米亞風格 髮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