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尼亞戰爭

波士尼亞戰爭

波士尼亞戰爭,是原南斯拉夫解體時的內部戰爭,是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發生在1992年3月和1995年之間和塞爾維亞之間的武力衝突。在舊南斯拉夫開始解體時,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亦在1992年宣告獨立。獨立當時約430萬人口,民族的組成為33%的塞爾維亞人,另外有17%的克羅地亞人及44%的波什尼亞克族想要和塞爾維亞人分離。因此從1992年4月開始進行了長達3年半以上的戰爭。兩者紛爭的結果造成了約20萬人死亡,難民和逃難的民眾約有200萬人。

基本介紹

  • 名稱:波士尼亞戰爭
  • 地點:波士尼亞與黑塞哥維納
  • 時間:1992年4月1日 — 1995年12月14日
  • 參戰方: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軍,塞族共和國軍,克羅地亞軍
  • 結果:簽訂《岱頓協定》
  • 傷亡情況:波赫32723名平民死亡,31270名士兵死亡
    塞族共和國軍和南斯拉夫人民軍3555名平民死亡,24206名士兵死亡
    克羅地亞軍1903名平民死亡,5439名士兵死亡
  • 主要指揮官:阿利雅·伊澤特貝戈維奇,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弗拉尼奧·圖季曼
背景,戰爭開始,開始,轉折,結束,民族淨化,和平會議,其他信息,

背景

在舊南斯拉夫開始解體時,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亦在1992年宣告獨立。
獨立當時約430萬人口,民族的組成為33%的塞爾維亞人,另外有17%的克羅地亞人及44%的波斯尼亞克人想要和塞爾維亞人分離。因此從1992年4月開始進行了長達3年半以上的戰爭。兩者紛爭的結果造成了約20萬人死亡,難民和逃難的民眾約有200萬人。部分的日本教科書稱此次戰爭是二次大戰之後歐洲最糟的戰爭。
英國空軍特種部隊在波士尼亞執行任務英國空軍特種部隊在波士尼亞執行任務

戰爭開始

開始

克羅地亞戰爭作為契機,想要尋求獨立的克羅地亞人波士尼亞克人和反對獨立的塞爾維亞人之間的嫌隙加深。在這種情況之下1992年2月29日到3月1日之間該國進行了獨立公投,因為多數的塞爾維亞人抵制投票,結果投票結果有90%以上的票贊成獨立。根據此次投票,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宣布獨立,到4月6日並得到歐洲共同體的承認。但是對於獨立表示不滿的塞爾維亞人,以此事件為契機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4月7日波士尼亞塞爾維亞議會發布塞族共和國的獨立宣言。

轉折

內戰開始之後不久,因為裝備的數量和品質塞爾維亞人占優勢。因為波士尼亞克人裝備的品質較差,克羅地亞人人數較少等理由居於劣勢。而且波士尼亞克人和克羅地亞人並非一直都是緊密的同盟關係,所以塞爾維亞最初的攻勢時就占領了全國六成的領土,並且包圍首都塞拉耶佛進行圍城。克羅地亞人此時以守住赫塞哥維納地區西部為主,波士尼亞克族人則是僅守住包含塞拉耶佛、斯雷布雷尼察、哥拉謝迪傑巴等主要都市在內三成的範圍。國際社會雖有進行對於塞爾維亞的制裁和對塞拉耶佛進行人道救援行動,但是尚且無法影響大局,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92年中。
1993年春,波士尼亞克人和克羅地亞人之間產生嫌隙。而且因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所爭奪的勢力範圍較少,甚至和塞爾維亞人結盟。而因為爭奪莫斯塔爾(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地區的南部中心都市),波士尼亞克人和克羅地亞人產生激戰,至此波士尼亞克人的處境更為悽慘。
1994至1995年春對塞爾維亞人勢力的包圍網和破綻
1994年之後,因為美國施以壓力克羅地亞人和波士尼亞克人再度結成同盟。3月1日在華府波士尼亞克羅地亞方決議組成聯邦,這是美國削弱塞爾維亞方勢力的第一步。4月10日到11日之間北約小規模的對塞爾維亞方實行轟炸。8月5日塞爾維亞方攻擊了聯合國的武器庫,因此北約開始進行轟炸,入秋之後美國對波士尼亞克克羅地亞方也展開了的軍事援助。在這樣的助力下,10月下旬波士尼亞克人在席哈奇附近轉為攻勢,這個攻勢一度成功但是在11月初就遭到塞爾維亞方的反擊而不得已只好撤退。
為了支援所以11月21日和23日北約發動第三波的空襲行動,不斷的空襲之下塞爾維亞方轉為用少數士兵輕裝行動去監禁聯合國維和部隊士兵作為手段。因此派遣士兵的英國和法國和想要使用轟炸的美國意見紛歧對立,北約無法正常運作陷入糾紛的情況下,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總統展開媾和行動。因此從1995年1月1日起停戰四個月。

結束

1995年春,四個月的停戰期限一過,兩方再次展開激戰。塞爾維亞方發動總攻擊,7月時斯雷布雷尼察傑巴被攻陷。塞拉耶佛和哥拉謝迪也展開激戰。此時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方之間,克羅地亞方因和克羅地亞軍合作開始占得上風。此時的戰鬥已經不只在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也擴大到克羅地亞境內的塞爾維亞人居住區(詳見克羅地亞戰爭條目)。這段時間之間的6月3日為了保護聯合國維和部隊設立了緊急應對部隊,開始展開救援被塞爾維亞方囚禁的人質。
1995年8月28日,薩拉耶佛中央市場被炮擊,造成37人死亡,因為這個事件北約展開自此最大的轟炸活動,從1995年8月30日自9月14日之間除了2日到4日之間暫時停止之外不斷地攻擊。因此塞爾維亞方不只在對克羅地亞方面開始敗退,連對付波士尼亞克人的反擊也無法應付。至此塞爾維亞人也決定正式參與和平會談。1995年10月13日停戰,波士尼亞戰爭終於落幕。

民族淨化

1995年,波士尼亞克人的武裝團體攻擊塞爾維亞人居住區的布拉圖納茲,造成塞爾維亞男女老幼多人犧牲。布拉圖納茲西南方十公里處的斯雷布雷尼查當時是聯合國維和部隊指定的安全地區,但是北約開始轟炸塞爾維亞居住區的時候,塞爾維亞人為了對抗所以擄獲了該地的聯合國士兵。
7月6日,穆拉吉奇率領的塞爾維亞方為了報復波士尼亞克人對塞爾維亞人的虐殺,於是開始進軍斯雷布雷尼查,11日進占市中心。12日開始塞爾維亞方將在斯雷布雷尼查居住的波士尼亞克男子全部屠殺光不留一人。剩下的波士尼亞克女子則遭到輪暴,而且強制收容一定期間讓他們不得不生出孩子,史稱斯雷布雷尼察屠殺事件。
因為經歷這樣的事情,在這兩地區之間的波士尼亞克人和塞爾維亞人依舊有著無法抹滅的隔閡和心結。

和平會議

當地因波士尼亞三成分割提案等提議在摸索和平的方向,但最後是因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塞爾維亞方的攻擊介入戰事導致停戰。最後各國聯合調停在1995年12月簽署了岱頓協定(Dayton Agreement)。最後的決議是讓克羅地亞人和波士尼亞克人共組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聯邦和塞爾維亞人塞族共和國在國內並立。兩國各自有著各自的主權和軍隊以及警察、高度的分權化。
和平方案的實行和民生方面則是經由上級代表事務所(OHR),軍事方面則是由多國籍部隊(SFOR)分別擔任。因為軍事方面維持得尚可,於是戰後的治安大致上來說是安定的。

其他信息

斯洛維尼亞戰爭(十日戰爭)(1991年)
克羅地亞戰爭(1991年–1995年)
波士尼亞戰爭 (1992年–1995年)
科索沃戰爭(1999年)
馬其頓紛爭 (2001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