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塞冬宮

波塞冬宮

兩千多年來,關於大西洲的神話傳說一直刺激著全人類的想像力。關於這個神話傳說已寫了數千本書、上千篇文章以及科幻長篇小說和話劇,還創作了戲劇和電影。全世界的科學家已經分析對比了各種不同的歷史資料,關於大西洲似乎已沒什麼新東西可說了。但是考古發掘資料和地中海地質學研究卻為從另一角度研究大西洲問題提供了可能。新的科研事實更能真實地證明阿特拉斯是什麼,他們住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樣的地質災難,以至於他們的國家也毀滅了。

基本介紹

歷史認識,柏拉圖的認識,背景,加固,克萊托-波塞冬廟,建築,

歷史認識

沿著北緯30°線尋覓,我們不能不提到距今12000年前於“悲慘的一晝夜”間沉沒於大海中的“阿特拉斯“多譯為”“亞特蘭蒂斯”(另譯“阿特蘭 提斯”或“亞特蘭特提斯”)大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西洲”。傳說中沉沒的大西洲,位於大西洋中心附近。大西洲文明的核心是亞特蘭蒂斯大陸,大陸上有守護神——波賽冬的壯麗宮殿,所有建築物都以當地開鑿的白 、黑、紅色的石頭建造,美麗壯觀。首都波賽多尼亞的四周,建有雙層環狀陸地和三層環狀運河。在兩處環狀陸地上,還有冷泉和溫泉。除此之外,大陸上還建有造船廠、賽馬場、兵舍、體育館和公園等等 。這就是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的景象。
人類首次認識大西洲是從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對話集《蒂邁歐篇》和《克里提阿斯》開始的。關於大西洲的故事是由柏拉圖的祖先祭司、旅行家兼哲學家梭倫從埃及傳過來的。這個故事一開始是一代代口授相傳的,付諸書面記載已是梭倫到訪埃及後兩百年的事了。 從此之後,這座理想之都,成為眾人心目中永世嚮往的神聖樂土。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逐步深入, 英國學者史考特·艾利歐德指出,亞特蘭蒂斯在當時已經到達人類文明的巔峰期。
很多歷史學家認為亞特蘭蒂斯是一個神話,柏拉圖只不過借它比喻雅典社會的價值觀,但不少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都希望找到,還它一個真面目。
公元前15世紀地中海東部的巨大災難已不可能在古老的傳說和歷史文獻中找到線索。有的人毫不懷疑大西洲的存在,有的人則完全否定它的存在。亞里士多德的著名論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恰好與大西洲有關,因為著名的哲學家並不相信大西洲的存在。在柏拉圖講述了古老的事實或叫傳說後,歷史學家普盧塔克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思考。但古代的科學家也沒達成一致意見:老普林尼和地理學家斯特拉波認為柏拉圖的故事是杜撰出來的;而波塞唐紐斯卻在自己的《地理學》中提到了大西洲;歷史學家阿米亞努斯·馬爾塞利努斯卻把大西洲的毀滅作為一件真實歷史事件來描寫。

柏拉圖的認識

背景

在敘述埃及祭司時,柏拉圖在《蒂邁歐篇》對話中寫道,在大西洲島上有一個偉大而恐怖的國王專制王國,它的勢力範圍不僅覆蓋大西洲島,而且也覆蓋了其他島嶼,還統治了一部分大陸。該島本身的歷史是從宙斯哈得斯波塞冬三兄弟神分割土地開始的。波塞冬抓鬮抓到了大西洲島。
柏拉圖將希臘共和國共和國賢人之一梭倫 從埃及祭司那裡所聽到之事寫成了故事介紹給世人。
在這個故事中,柏拉圖說,亞特蘭蒂斯島位於“海格力斯之柱”(直布羅陀海峽)的外側,亦即有“真正的海”之意的大 西洋中心左右的地方,其面積則比北非和小亞細亞合起來還更寬廣。至於其強大的權力則並不僅限於周邊的大西洋諸島,而是遠達歐洲、非洲及美洲。
但是當時爆發了恐怖的地震和洪水,亞特蘭蒂斯島也沉沒于海中,從地上消失了。這是發生於距今12000年前的事。
柏拉圖做此記述以後,理想之都亞特蘭蒂斯就成了眾人所嚮往之地。尤其是當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就更加加深了柏拉圖所記述之事的可信度。因為在“真正的海”的對面,果真是有“真正的大 陸”。許多進入美洲大陸探險的探險家認為,在那裡所看到的就是亞特蘭蒂斯。
柏拉圖的亞特蘭蒂斯預言與埃德加·凱西的預言有些細節非常一致,但也有相異之處。特別是 有關亞特蘭蒂斯的滅亡有很明顯的不同。柏拉圖認為,亞特蘭蒂斯的滅亡是在“一日及悲慘的一夜”發 生的;而凱西卻認為亞特蘭蒂斯的滅亡是經過前後三次(從時間上來說是公元前50000年至10000年間) 大激變所造成的。首先,在公元前50000年時發生了最初的異變。雖失去了大陸的一部分,但還持續著亞特蘭蒂斯的繁榮文明。接著是在公元前15650年所發生的第二次異變。這時大陸被分成數座巨島,人民紛紛遠走他鄉。
在公元前10000年,最後的異變發生了。以超文明為譽的亞特蘭蒂斯 ,終於經不起如此大的激變而消失了。但是,在第一次、第二次激變後的移民及逃過最後異變大難的亞特蘭蒂斯人,卻廣布在世界各地。亞特蘭蒂斯超文明的遺產渡過了遠海,促使了埃及文明和瑪雅文明的興盛。

加固

為使敵人不能侵犯島嶼,波塞冬是第一個進行島嶼加固工作的人。在一個平緩隆起的小土丘周圍,一個接一個地挖了三個水圈和兩個土圈①。大西洲人在島上做了大量工作。在挖這些環繞古老母親城的圓圈之前,他們架了很多橋,修了通向王宮的路。他們由海邊開始到最外面的圓圈挖了一條寬30米、深40米的運河,他們就這樣開通了從海邊到最外面那個圓圈的通道,就像通往港灣一樣,而出口被加寬到即使最大的船也能駛入。
環繞大西洲及環繞被同心圓圈包圍的內島的三堵石牆都用金屬鑲了邊:外面圓圈的牆用的是銅,中間圓圈的牆用的則是銀錫製品,而最裡面環繞衛城的牆則包了一層閃閃發光的金。

克萊托-波塞冬廟

傳說中,創建亞特蘭蒂斯王國的是海神波賽冬(Poseidon)。在一個小島上,有位父母雙亡的少女,波賽冬娶了這位少女並生了五對雙胞胎,於是波賽冬將整座島劃分為十個區,分別讓給十個兒子來統治,並以長子為最高統治者。 因為這個長子叫做“亞特拉斯”(Atlas),因此稱該國為“亞特蘭蒂斯”王國。
與柏拉圖的敘述相同的是在衛城的正中央有一座金牆圍繞的寺廟——克萊托-波塞冬廟。該神廟有40米長,30米寬,高度則是長寬之和的1/2。廟的外表覆蓋了一層銀,角上的柱子則包了一層金。廟的裡面也同樣富麗堂皇:天花板是象牙做的,並刷上了金、銀和釩。
廟裡有一座巨大的金色神像。神像站在戰車上,頭觸及天花板,駕馭六匹飛馬,飛馬周圍全是騎在海豚上遊動的沙蠶。這是波塞冬山丘上最古老的建築物,被當作最寶貴的聖跡保存了下來,只有國王和他們的近親才能進到裡面。
在王宮修建之前,寺廟是克萊托和波塞冬的住所。在一開始還沒有任何其他建築物的時候,寺廟是不可接近的,因為它建在非同一般的高處。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大小遠遠超過寺廟的新建築,但寺廟仍然處於中心地位。它已成為太陽的化身、偉大的聖所。當日月星辰照耀寺廟時,其外圍的金牆與光線交織發出的光暈,不僅首都居民能看得見,而且從大洋彼岸來的客人也能看得到。
後來在衛城上建起了王宮。柏拉圖在他的對話集中並沒明確指出宮殿的位置。“宮殿一開始建在神和他們的祖先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在離克萊托-波塞冬廟很近的地方。宮殿的主樓很可能位於寺廟的西南面。而宮殿的第一批房屋可能是從南面開始修建的,因為這一面朝向無垠的大海和大西洲的主要港灣。

建築

宮殿的所有建築都彼此相連,成為一個整體。它們形成一座巨大的迷宮:開放的與封閉的小院,寺廟,蓄水池,接待大廳,住房和儲藏室。除了基本的防護牆,宮殿所有的建築還有不高但卻堅固的圍牆加以保護。因此,宮殿不僅是“城中城”,而且也是“堡中堡”。
宮中還有很多需要加以保護的地方。護衛既可以安排在大門塔樓附近,也可以安排在衛城構造繁複的上坡處,也可以安排在樓梯下,還可以安置在附加防禦牆旁,而王宮大門的保護是最集中、最主要的。由此柏拉圖寫道:“忠誠一些的長矛兵被安排在更靠近衛城的地方,而他們中最可靠的則會被派到緊靠國王住處的內衛城去。”
每一位新國王都會擴建和修飾王宮,他們每個人都竭力要超越自己的前一任國王,因此,當人們看見這座建築物時,都不得不驚嘆於它的宏大。
當然,大西洲的國王是不可能不沐浴的,因此,他們在衛城內修建了無數的浴室。寺廟的附近開鑿了兩眼取之不盡的泉水:南面的那眼是熱水,北面的那眼為冷水。水量充足豐富,不僅味道甘甜,而且能防病治病。每一眼泉水四周都修有圍牆,泉水四周種上了“適合在這種水質中生長的樹木”。每個浴室都根據其用途進行裝飾和布置。許多浴室都是露天的,它們主要在夏天使用,並專門辟出了男用和女用浴室,另外還有馬和馱畜的專用浴室。這些浴室稍有點兒像閣樓,因而它們同時也就成了日光浴室、休息室、運動室和娛樂室,多餘的水用來澆灌波塞冬的聖樹林,由於土壤肥沃,樹林長得“異乎尋常的高大和美麗”。
在其建築文明中,令人注目的科學成就就是能源系統。能源系統的中心是磁歐石。它是六面體(橫斷面是六角形)的巨大圓柱體狀的玻璃樣物質,它能吸收陽光,將其轉變為能源。它被設定在波塞迪亞(亞特蘭提斯的首都)太陽宮的中央能源所內,創造出20世紀人類尚未了解的“宇宙能源”,將它集中、增強,以不可直視的強光向世界傳播。在1968年,在比米尼島附近海底發現了兩座石造建築。這就是今天被稱為“比米尼大牆”的海下遺蹟。1969年7月,人們又在北比米尼發現了古代希臘樣式的裝飾用大理石圓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