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荔枝

泉州荔枝

八閩荔枝久負盛名,宋代蔡襄的《荔枝譜》記述甚詳:“閩中唯四郡有之,福州最多而興化軍最為奇特,泉漳時亦知名。”泉州荔枝之所以知名,有其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荔枝
  • 別稱:丹荔、麗枝、離枝、火山荔、勒荔、荔支
  • 二名法:Litchi chinensi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無患子目
  • :無患子科
  • :荔枝屬
  • :荔枝
泉州荔枝頗知名,形態特徵,話說泉州《荔枝譜》與《茶錄》,

泉州荔枝頗知名

荔枝,列為《福建物產志》果類之冠,堪當果中之尤而無愧。
時令早上市。《荔支話》述:“泉郡佳荔類多,其知名者曰蚤紅熟;最先曰桂林,一名野種,又名柳鐘,系出粵東。”這種最先成熟的荔枝,據《泉州志》記:“晉江多荔枝,五月熟者為火山,肉薄味酸。”後來早紅的“桂林”良種代替之,成為令人讚賞的佳品。
品種多佳良。據方誌所載:“荔支品類數十,殼多粗厚佳者,良有風韻”。以“桂林”為例,俗稱“過貢子”,其瓤不濕。生長在阪田的傅會元家,稱“狀元紅”。有名的“陳家紫”,見於蔡譜中所云“小陳紫”,平泉郡七縣有產,許多鄉村家植一二,相當普遍。《閩產錄異》述及:“泉州之宋家香,蒂實皆香,為上。”
名荔有奇木。陳鼎的《荔支譜》多介奇特異荔,泉州的亦有名樹。如“保和枝產泉郡北陳岩山蓮花峰,共十本,實大色黃,甘美異常,啖之,可消胸隔煩悶、調逆氣,導榮衛。其核燒灰,酒下可己痢止腹痛。後為海寇砍伐,殆盡。”又如“太極圖產泉郡壺公山,山形方銳如圭,上有盤陀石,法流泉濯纓沼,沼畔太極圖產焉。形圓而扁平,半紅半綠,如太極圖狀,味甘性溫,多啖不熱,舊止三株;今已無矣。”於生泉州紫帽山下的“長生棗”,皮色黑紫,肉如黃金,味甘香,每株只結八十一枚。不知還有舊跡否?
泉州荔枝正的擴種,希望精心培育良種,恢復奇木名樹的栽植,為歷史名城“復其舊觀”,增添風采。當然古老的品種難以尋覓,不過,以科學育苗,總能移植、引種和新育若干異荔,亦可補“千篇一律”的缺陷吧。因為,荔枝除了上市供應外,還有賞荔,啖荔,品荔和詠荔之長。隨著旅遊事業發展,這種“七月荔枝任君賞”的盛況,將要再現。所以,提倡新栽培名荔和異荔,是一項值得關切的工作。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通常不超過10米,有時可達15米或更高,樹皮灰黑色;小枝圓柱狀,褐紅色,密生白色皮孔。葉連柄長10~25厘米或過之;小葉2或3對,較少4對,薄革質或革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有時長橢圓狀披針形,長6~15厘米,寬2~4厘米,頂端驟尖或尾狀短漸尖,全緣,腹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麵粉綠色,兩面無毛;側脈常纖細,在腹面不很明顯,在背面明顯或稍凸起;小葉柄長7~8毫米。花序頂生,闊大,多分枝;花梗纖細,長2~4毫米,有時粗而短;萼被金黃色短絨毛;雄蕊6~7,有時8,花絲長約4毫米;子房密覆小瘤體和硬毛。果卵圓形至近球形,長2~3.5厘米,成熟時通常顯暗紅色至鮮紅色;種子全部被肉質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樹高可達30m,胸徑1m。樹皮灰褐色,不裂。偶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2~4對,長橢圓狀披針形,長6~12cm。花小,無花瓣,成頂生圓錐花序。果球形或卵形,熟時紅色,果皮有顯著突起小瘤體,種子棕紅色,花期3~4月,果5~8月成熟。喜光,喜暖熱濕潤氣候及富含腐殖質之深厚、酸性土壤,怕霜凍。

話說泉州《荔枝譜》與《茶錄》

《荔枝譜》與《茶錄》是蔡襄撰寫的兩部學術專著。它以泉州乃至整個福建在荔枝和茶葉的生產、製作和食用方面的豐富實踐為背景,作了比較系統的闡述和科學的概括。直到今天,它還是研究荔枝和茶葉方面必不可少的資料。
泉州在北宋年間,是我國荔枝的主要產地之一,晉江、南安最多,其他各縣也有種植,而且品種繁多,分五月熟、六月熟、七月熟三大類。五月熟者肉薄味酸、質量較差;六月熟者有早戲、桂林、金鐘、白蜜、狀元紅等,肉厚味甘、俱屬佳品;七月熟者為山荔枝,品類亦有數十種。蔡襄在《荔枝譜》中,分為七篇三十二品,比較詳細地記述了福建等地荔枝的本源、品種、佳品、栽培護理以及果脯製法等,亦著重介紹了泉州的“藍家紅”和“清石白”等兩大佳品的產地、特性,用途以及主要栽培者,是研究泉州荔枝史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南宋的王十朋就任泉州太守,在吃了火山荔枝後寫詩讚道:
前年夔州食荔枝,同僚共賦新紅詩;
妃子名園世所貴,不似詩史堂前奇。
春冬分符來南土,半月身行荔枝圃;
三州嘉木消眼見,更閱君謨向來譜。
至於茶葉生產,泉州在北宋時也是很有名的,特別是泉州的清源、南安的英山、安溪的清水、留山等,所產最為著名。據《泉南雜誌》稱:“吾閩清源山茶,可與松蘿、虎邱、龍井、陽羨角勝,而所產不多”。關於茶葉的專著,以唐代陸羽的《茶經》為最早,其次為北宋丁謂的《茶圖》,但陸羽的《茶經》不載閩產,丁謂《茶圖》不但論采造,又及烹試。蔡襄是抱著彌補上述這兩部著作之不足,才決定撰寫《茶錄》一書的。書分上下二篇,上篇論茶,下篇論茶器,兼論烹茶之法。從《茶錄》的論述看來,我們泉州人在吃茶方面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是比較講究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