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教育史(遠古至清朝)

泉州教育史(遠古至清朝)

全書基本採取按歷史朝代分章闡述的體例,對遠古至清朝時期泉州教育的背景、概況、特點等方面進行多視角的研究、闡述,比較全面地展示了歷代泉州教育的基本風貌,揭示了歷代泉州教育對泉州乃至全省所產生的影響,使讀者對歷代泉州教育有比較全面的了解。

基本介紹

  • 書名:泉州教育史(遠古至清朝)
  • 作者:王映輝
  • ISBN:9787533468262
  • 類別教育
  • 頁數:356
  • 定價:49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06月
  • 開本:16開
書籍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書籍信息

作者:王映輝 著
編輯:林雲鵬
ISBN:978-7-5334-6826-2
出版時間:2015-06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

全書基本採取按歷史朝代分章闡述的體例,對遠古至清朝時期泉州教育的背景、概況、特點等方面進行多視角的研究、闡述,比較全面地展示了歷代泉州教育的基本風貌,揭示了歷代泉州教育對泉州乃至全省所產生的影響,使讀者對歷代泉州教育有比較全面的了解。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遠古至隋朝——歷經漫長歲月的原始教育
第一節原始社會的泉州教育
一、原始教育的產生
二、原始教育的發展
第二節私學的肇始
一、中原漢人南遷泉州
二、萌芽狀態的私學
第二章唐、五代時期——儒學教育的崛起與歐陽詹的貢獻
第一節學校教育的崛起
一、存有爭議的官學
二、私學的崛起
三、“破天荒”的科舉業績
第二節儒學教育的傳承
一、崇尚儒學政策的施行
二、舉業的延續
第三節歐陽詹及其對福建教育的影響
一、主要生平事跡
二、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第三章宋朝——州縣學、書院的設立與科舉業績的鼎盛
第一節官學的普遍設立
一、州縣學與宗學的設立
二、州縣學管理體制的建立
三、州縣學生員的管理
四、教學內容與教學管理
五、辦學經費的來源
六、武學與國小的創立
第二節朱熹與書院的創立
一、朱松、朱熹父子及其創立的書院
二、在朱熹影響下創立的書院
三、書院的教育與管理
第三節私學的繁榮
一、迅速發展的經館
二、蒙學的興盛
三、武館的初創
第四節科第的鼎盛
一、解試與省、殿試
二、空前絕後的科舉業績
三、武舉的初興
四、輝煌的樹人業績
第四章元朝——儒學教育的延續與書院的官學化
第一節官學的恢復與發展
一、儒學的修葺與續辦
二、儒學的管理
三、其他官學的興辦
第二節書院的官學化
一、屈指可數的書院
二、納入官學範疇的書院
第三節私學的延續
一、芝山書塾與經館
二、難窺概貌的蒙塾與社學
第四節科第的式微
一、黯然失色的科舉業績
二、舉業衰微原因初探
第五章明朝——官學的發展與清源學派的形成
第一節府縣學的重建
一、三級管理體制的確立
二、府縣學規制形態的完善
三、儒學生員的管理
四、學田制度的建立
第二節其他官學的設立
一、永寧衛學的創設
二、醫學和陰陽學的發展
三、分布城鄉的社學
第三節書院的興衰
一、消亡狀態中的書院
二、書院的復興
三、處於逆境中的書院
四、講會制度的建立
第四節經館、蒙館、武館的興盛
一、切磋學術為主旨的經館
二、廣設城鄉的塾館
三、民間武學的發展
第五節蔡清與清源學派
一、明朝中葉以前的易學研究
二、蔡清的主要生平事跡
三、名聞全國的清源學派
第六節李贄的教育思想
一、主要生平
二、反假道學為特徵的教育思想
第七節科第的重興
一、科舉制度的恢復
二、不斷攀升的鄉試業績
三、登科進士的盛況
四、難定位次的武科業績
五、可觀的樹人成就
第六章清朝——書院地位的提升與私塾的興盛
第一節府州縣學職能的蛻變
一、清初兵亂下的儒學
二、儒學管理體制
三、學額與童生試
四、月課、季考與歲、科試
五、生員的待遇
六、貢、監生的考選
七、經費來源
第二節書院的興盛
一、復辦新辦數量空前
二、奉旨設立的正音書院
三、熱心書院教育的地方官
四、組織管理
五、招生
六、教學制度
七、經費籌措、開支與管理
第三節社學、義學與塾館的普及
一、進一步發展的社學
二、官辦為主的義學
三、遍及城鄉的私塾
四、為數眾多的經館
五、廣設鄉間的武館
第四節科名地位的保持
一、鄉試舉人位次的提升
二、進士科名位次的保持
三、業績斐然的武試
四、樹人成效多可圈點
第七章明末至清朝——對台灣教育的深刻影響
第一節泉州民眾移居台灣
一、晚明以前的渡台活動
二、大規模東渡台灣的形成
第二節泉台教育關係的開啟
一、番社鄉塾的設立
二、儒學教育制度的移植
三、科舉考試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節台灣府縣學中的泉籍學官
一、台灣府縣學的設立
二、任職儒學的泉籍學官
三、泉籍學官多有建樹
第四節台灣書院中的泉籍儒士
一、書院的發展
二、掌教書院的泉籍儒士
第五節泉籍移民的向學風尚
一、積極興辦各類塾館
二、慷慨捐輸儒學、書院
第八章晚清時期——救亡圖存下興起的新式教育
第一節教會辦學
一、教會辦學的目的
二、初成體系的教會學校
三、教會辦學的主要特點
第二節近代新學的初創
一、新學制的確立
二、新式學堂的創辦
三、新式學堂的主要特點
第三節華僑捐資辦學
一、華僑的形成
二、捐資興辦舊學
三、捐資興辦新式學堂
四、華僑捐資辦學主要特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