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之尊

治世之尊

治世之尊,這句辭彙,最早出現在中國明代著名小說家吳承恩創作的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和第八十六回《木母助威徵怪物,金公施法滅妖邪》中的相關語句。

在《西遊記》中,被說成“治世之尊”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第六十六回《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彌勒佛幫助孫悟空降伏黃眉老怪時,彌勒佛說自己是“治世之尊”,一個是第八十六回《木母助威徵怪物,金公施法滅妖邪》從孫悟空口中說出了如來佛祖是“治世之尊”。

基本介紹

相關出處,治世的含義,三大治世,道家治世之道,

相關出處

西遊記》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中彌勒笑道:“我在這山坡下,設一草庵,種一田瓜果在此,你去與他索戰。交戰之時,許敗不許勝,引他到我這瓜田裡。我別的瓜都是生的,你卻變做一個大熟瓜。他來定要瓜吃,我卻將你與他吃。吃下肚中,任你怎么在內擺布他,那時等我取了他的搭包兒,裝他回去。”行者道:“此計雖妙,你卻怎么認得變的熟瓜?他怎么就肯跟我來此?”彌勒笑道:“我為治世之尊,慧眼高明,豈不認得你!憑你變作甚物,我皆知之,但恐那怪不肯跟來耳。我卻教你一個法術。”
彌勒佛彌勒佛
西遊記》第八十六回《木母助威徵怪物,金公施法滅妖邪》中:孫悟空對南山大王豹子精說道:“這個大膽的毛團!你能有多少的年紀,敢稱南山二字?李老君開天闢地之祖,尚坐於太清之右;佛如來是治世之尊,還坐於大鵬之下;孔聖人是儒教之尊,亦僅呼為夫子。”

治世的含義

治世,儒家的政治概念,意為太平清明之世,與 “亂世” 對舉。
《荀子·天論》:“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儒家把政通人和、社會安定之世稱為治世,把政治昏暗、社會動亂之世稱為亂世。

三大治世

成康之治”、“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是中國古代最具典型意義的三大治世。三大治世的形成軌跡有著驚人的相似:盛極一時的殷商、大秦和強隋的覆滅,使西周、西漢和大唐初期的統治者產生了極其強烈的憂患意識。在憂患意識的作用下,三個王朝初期的統治者自覺地以前朝興亡為借鑑,全面實施以惠民政策為核心的基本國策,高度重視以勤政廉潔為準則的吏治建設,從而造就了三大治世的輝煌成就。而西周禮樂、"漢武盛世"和"開元盛世"則是由三大治世孕育而來的文明景觀。三大治世歷史成因的一致性,顯示了治世締造和盛世形成的過程存在著某種共同的規律。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從周秦至明清,相繼有十個統一的王朝。其間,王朝治世和盛世的出現,作為歷史畫卷中的亮點,歷來備受人們的關注。人們談論的中國古代治世當中,最具典型意義的應是“成康之治”、“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而西周文明、“漢武盛世”和“開元盛世”,則是三大治世合乎邏輯的歷史發展。在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西周、西漢、大唐三個王朝文明的成就與影響是輝煌而久遠的。西周禮樂、漢族、漢人、漢語、漢字、漢學和唐人、唐服、海外唐人街,即是西周、西漢、大唐文明流傳至今並得到世人認同的文化符號。
以上參考資料

道家治世之道

老子的哲學思考,從天道問題講起,最後還是落實到人道問題上。他提出“道”的觀念,有現實的針對性,那就是要為當時的亂世找到一條解救之道。
太上老君太上老君
  • “為腹不為目”的聖人人格
老子關於聖人的說法是:“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並作焉而不為始。”(第二章
老子從“道不可說”的本體論出發,不承認形式美的有用性。同時,他也不承認道德規範的有效性。老子認為,世俗世界中的所謂美、所謂善,只具有相對的意義。他要求超越相對,進入絕對,領略真正的美和真正的善。真正的美是與道為一的淳樸之美、內秀之美,真正的善是與道為一的淳樸之善、內秀之善。以道為基礎,真善美統一起來,這就叫做“復歸於朴”、“返璞歸真”。老子所倡導的純樸之善、內秀之善,主張為人樸實無華、真情相待、無為灑脫,成為傳統倫理思想中抨擊偽善之風的利器。老子敬慕的聖人,與儒家有別,乃是一種“得道”的人格、達觀的人格、瀟灑的人格、超脫的人格。借用方東美的話說,儒家敬慕的聖人是“時際人”,道家敬慕的聖人是太空人。
  • “無為而治”的基本原則
有些研究者常常批評道家,以為道家不重視實行,只喜歡玄談冥想、坐而論道,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道家在許多問題上同儒家有分歧,但在重行這一點上,同儒家並沒有分歧。眾所周知,道家非常重視“道”的觀念。他們所講究的“道”,就內含著“行道”的意思。他們歷來反對僅僅把道當做言說的對象而不去實行,故而老子才提出“絕學無憂”、“絕聖去智”、“道不可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等警世之論。在《道德經》五千言中,我們透過那些貌似玄虛的話語,很容易發現老子對實際問題的關注、對治世之道的關注。老子治世之道的基本原則就是“無為而治”。我覺得,“無為而治”的原則包含著三層意思。
首先是低姿態。老子認為,掌權者不要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在下層面前,應當採取一種低姿態。舉個例子來說,“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第六十六章)掌權者千萬不能擺架子,千萬不可剛愎自用;那樣做,不會有好結果,因為“強梁者不得其死”。君王應該懂得“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的道理,把自己當成“寡人”。老子的本意是想讓君王以寡人自謙,保持一種低姿態,沒想到“稱孤道寡”後來卻成了君王的專稱,成了實際上的高姿態。這是老子所始料不及的。
其次是不擾民。老子主張“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講究切實可行的治國策略。他建議掌權者不要瞎折騰,應當像煎小魚那樣小心謹慎。煎小魚時如果老是翻來翻去,非把小魚弄得不成樣子,治理國家也是如此。老子提出的“無為而不為”的原則,並不是要人們什麼事都不做,而是要求人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要僅憑主觀的想像為所欲為,必須“道法自然”(即遵循客觀規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子的這些思想至今仍然受到政治家們的重視。
第三是無常心老子主張“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第十九章)這句話今天就是“以人為本”的意思。老子強調,掌權者要為百姓著想,不能只為自己著想,不能有常心、有私心。在重視民心、民意這一點上,儒道兩家是一致的,但各自施政方針不同。儒家要求掌權者施仁政於民,老子覺得沒有必要,他的主張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第五章),君王不要以救世主自居。
  • “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
老子提出治世之道,目標是造就一個理想社會。老子設計的理想社會就是“小國寡民”:“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八十章)有的論者指責道家搞復古倒退,要把人類拉到遠古的蒙昧狀態,恐怕是一種誤解。他們僅從字面上解釋老子,沒有了解老子這樣說的真意。在他所描述的社會裡,人民的生存得到很好的保障,人與自然和睦相處,與他人和睦相處;由於沒有交往,因而也就沒有衝突,沒有君子小人之分;大家和平相處,從來也沒有戰爭的發生。這樣的社會,無疑是一種道家式的小康社會。
以上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