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皮影戲

河間皮影戲

河間皮影戲是河北省河間市一個獨特稀有的戲種,也是冀中皮影戲的重要代表。冀中皮影戲是中國西部甘、陝皮影傳入華北的落腳點,它也是北京西城皮影戲的前身。冀中皮影戲主要流布於河北的保定、滄州、廊坊、石家莊一帶,後來在保定、廊坊等地基本消失,而在河間還有著比較完整的保存。

河間皮影戲在皮影人子造型、劇本、唱腔、演出形式等方面,體現出中國西部皮影的一些特徵,與北京西城皮影同宗同脈,與冀東、冀南皮影戲有很大差異,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2011年底,河間皮影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第六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間皮影戲
  • 俗稱燈影影戲驢皮影
  • 起源:明代甘肅、陝西移民帶到華北平原
  • 興盛時期:清乾隆年間
  • 流行地區:河北河間
  • 代表劇目:《拿蛛蛛》、《混元盒》等
歷史淵源,傳承譜系,藝術特點,代表劇目,傳承意義,非遺保護,

歷史淵源

民間相傳,冀中皮影戲是明代由甘肅、陝西遷民帶到華北平原上來的,民間藝人稱之為“蘭州影”,主要流行於河北的保定、滄州、廊坊、石家莊一帶。河間位於冀中平原的中心地區,緊鄰大運河,是南北交通的要路,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民間文藝非常興盛。得天獨厚的地理、歷史條件,使得當時河間皮影戲班社眾多,盧村、石家村、趙家莊、西堤、邊莊、北寨、王莊村、君子館、西呈各莊等地,都曾經有過皮影戲班社,演出活動遍及河間各個鄉村。
河間皮影戲河間皮影戲
民間班社有資料佐證,在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皮影戲在河間景和鎮王莊村就非常活躍,而且還有合夥重新購置道具的契約存在。當時,由邵氏等15人組建了皮影班子,並多次集資購買各種演出設備,經常在周邊地區演出,影響很大。皮影戲在民間演出,一般是在夏季“掛鋤”(農曆七月底至九月初)之後,尤其是在天旱等雨時,在農村廟會上,以祈雨為名搭台唱戲,名為敬神,實為娛樂民眾。或者是在冬閒和春節期間,以唱戲來祈福、酬神,作為鄉民的娛樂。除在本村演出,皮影戲班還經常應邀到鄰村或外地收費演出。
到了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每年夏秋之交,或冬閒季節,河間皮影戲的班主們就開始組織藝人們排練。在本村和鄰近村莊演出,不吃飯,不收錢,義務演出。有時即便到十里以外的村莊應邀演出,也只用飯,不賣票,不收禮。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老藝人們冒著挨斗、抄家乃至生命危險,才使這些民族瑰寶得以保存下來。

傳承譜系

按照地理位置,河間皮影戲大致可分為東支(景和)、西支(九吉)兩個支系。其中東支在景和鎮王莊子,西支是西九吉鄉盧村。
河間西支皮影傳入盧村,據說是明永樂定都北京以後,最初由身兼多藝的9人組成,當時的班主和傳人,已經無從知曉。從清末民初開始,盧村皮影戲班主已傳至第六代,前三代只知姓盧,不知其名,第四代班主吳老喜,第五代班主盧景明,第六代班主是盧國林、盧保宗。
東支王莊子班主從有記載開始,也已傳至第六代。第一代邵德順,第二代邵德友,第三代為邵常祿,第四代為邵常庚,第五代為邵明山,第六代班主是邵繼朋。
因為皮影戲流入河間日久年深,先輩藝人大都沒有文化,劇情、劇詞、操人子,都是靠師傅口對口傳、手把手教,他們只傳授、傳承演藝、道具等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缺乏留存皮影戲史料的觀念,所以,皮影戲“傳入時間”尤其是歷代傳人都沒有留下詳細資訊。
歷經幾百年的風雨剝蝕,“文革”浩劫,東西兩支後來共存皮影人子4箱,除少數“道具”稍有破損,基本保存完好。西支盧村鼓樂齊全,東支王莊子存有邵氏與他姓合夥出資購置道具人子“立此存照”清單(協定書)。
從皮影人子的高度到樂器的配備,從演出唱腔到表演技巧,兩支皮影大體相同或相似。
在皮影道具中,兩支皮影除生、旦、淨、末、醜以外,根據劇情表演需要,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各種動物一應俱全,且雕工精巧,造形雋秀、逼真。這些既是皮影戲演出時的道具,又是一件件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手工藝品。

藝術特點

河間皮影戲樂隊分文武場文場板胡二胡等,武場板鼓陰陽板。演出時,扯開幕布,打開燈光,鑼鼓開場,表演藝人在幕後操縱皮影人子,尺把高的小人跳躍開來,一舉一動,一招一式,惟妙惟肖。再配之以河間地方獨有的唱腔和鼓樂伴奏,人操影行,動、畫、唱諧調一致,亦真亦幻,詼諧幽默。
皮影人子皮影人子
河間皮影戲的唱腔叫“老虎調”,唱腔風格粗獷、奔放、樸實,與當地語言結合緊密,行腔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鄉土味。河間皮影戲演唱聲調板眼不同於其他傳統劇目,運用的是安板、手鑼穩、一鼓開,唱腔上又分平調聲調琴調、大悲調、小悲調、疙瘩調。文武場所用的手鑼、鈸鑔、牛皮小鼓、笙蕭、陰陽板、二胡、板胡等與其他傳統劇目基本相同。

代表劇目

河間皮影戲保留著豐富的口傳的劇目,東支王莊村演出的傳統劇目有《拿蛛蛛》、《混元盒》、《五鼠鬧東京》,西支盧村演出的傳統劇目有《四大名山》、《白蛇傳》、《繡花燈》、《絲鸞帶》,他們演出的共同劇目還有《大妖書》、《小妖書》、《劉仁掃北》、《蝴蝶杯》、《豬八戒鬧媳婦》、《荊木疙瘩造反》、《定唐傳》、《白雁捎書》、《金滕玉箸》。新中國成立後,又增添了現代皮影戲,如《劉胡蘭》、《白毛女》選段。民間雖有少量演出劇本,但主要靠口授心記,演出時不看本。

傳承意義

河間皮影戲,其皮影人子有很高的工藝價值,其音樂獨樹一幟,能夠使中國民族音樂更加完美,此外,皮影戲的唱詞有較高的文學性,其內容宣傳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村民深受教益。河間皮影戲,做為古老稀有的劇種,有著很高的聽視藝術價值。整理、研究河間皮影戲的造型、口傳劇目、地方唱腔、民俗觀念,對於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中國當代民間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非遺保護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民間藝人們讓塵封多年的皮影人子重見天日,他們渴望重新恢復演出皮影戲,讓有生之年再見皮影戲的風采。但是村中懂皮影藝術的老藝人越來越少,健在的老藝人也都年過花甲,只能憑著記憶口傳,讓他們重操皮影人子演出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之皮影人子多年不用,修補需要時間和資金。隨著經濟的發展,電視、電腦的普及,青年一代視角發生了變化,大都忙於掙錢,下海經商,對古老的皮影藝術,有人不感興趣。面對這種狀況,河間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在河間市舉辦的文藝匯演中,有關部門熱心操辦,組織盧國林、盧保宗等幾個皮影老藝人提前進行了排練,使這一瀕臨失傳的傳統優秀戲種重現舞台。
盧寶宗教孩子們學皮影盧寶宗教孩子們學皮影
挖掘整理、搶救保護河間皮影戲,成為河間文化局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為將河間皮影戲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傳承下去,文化局還做好舉辦皮影戲培訓班、編創新劇本、下鄉演出等工作。
河間市自2012年開始,啟動瀕臨失傳的冀中皮影戲的代表、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間皮影戲中,唯一能表演的傳統劇目《繡花燈》的搶救保護工作。
河間皮影戲原有一批豐富的口傳劇目,但隨著演出市場日漸萎縮,演出陣地逐漸減少,老藝人們的陸續去世,大量口傳心授的珍貴劇目也隨之消失。河間皮影戲藝人們唯一能夠表演的傳統劇目只有《繡花燈》了,並且只會演唱《繡花燈》部分唱段,有些情節銜接不上,劇本也殘缺不全。由於已經近60年沒有正式演出過,藝人們對白生疏,樂隊文武場已湊不齊,有些角色已沒人能勝任。另外,這些藝人年事已高,再加上皮影人子年久失修,破損嚴重,挖掘整理、搶救保護河間皮影戲,成為河間文化工作的當務之急。
為將《繡花燈》這一傳統劇目儘量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河間市組織專人,在多次走訪老藝人、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對所有皮影人子進行拍攝,製成影集,並按照儘量起用原班人馬,缺什麼角色補什麼角色,邊整理劇本邊排練,邊排練邊錄製,成熟幾場錄幾場,先錄音、後配人子表演,最後製成光碟原則,組成了以原先藝人和傳人為主的12個人的河間皮影戲排練隊伍,開始了對《繡花燈》這一傳統劇目的搶救保護工作。
自2012年10月份開始,經過不懈努力,共完成《繡花燈》全劇24場,長達8個小時的錄音和錄像資料,並整理成文字,使這一古老民間戲曲獲得重生。《繡花燈》劇本和光碟也已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