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

禹州是華夏民族之根。早在原始社會末期,這裡就是黃帝部落活動的中心 區域之一。後來黃帝成為部落聯盟首領。曾在此“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 以治民。風后、力牧、常先、大鴻這四位大臣都是當時比較強大的部落首領, 其中兩位居住在今禹州市西北部和北部山區。漢代黃帝常與他一起講武,研討 軍事和戰術。在黃帝與蚩尤大決戰時,因大霧瀰漫,黃帝的部隊全都迷失了方 向,被困在涿鹿。是風后幫他製造了一台“指南車”,車上站一個鐵人,手臂 始終指向南方。從而使黃帝部眾辨明了方向,衝出了迷霧,打敗了蚩尤。今禹 州市無梁鎮西部部有風后山,也叫風后頂。山南麓(今無梁鎮胡樓村北側)原 有風王廟,後來廟圮建土寨,叫風王寨,成為一個自然村,建國後諧音為“封 王寨”,傳為當年風后部落聚居處。禹州市城關過去有一座“迎風閣”位於今 武裝部東側十字口。以迎風閣為中心,南北東西輻射四條街,分別叫迎上街, 迎下街,迎東街,迎西街。建“迎風閣”的本意,一說是因為風后輔佐黃帝有 功,封其食邑於此,特建閣以紀念;一說是“迎送風后”之意。
大鴻也是一位部落首領,據說就居住在今禹州西北19公里淺井鄉境內。方 志認為現在淺井鄉的鴻寨就是黃帝大臣大鴻部落的屯兵處。
莊周《徐無鬼篇》說:“黃帝將見大隗(wei衛)於具茨之山。”具茨也在 禹州境內,長40分里,寬12公里,位於禹州北部,呈西北、東南走向,綿亘萇 莊、淺井、順店、朱閣、無梁、古城、郭連等七個鄉鎮。正因為黃帝曾在此訪 問大隗,後世便以人名山,稱此山為大隗山,把禹西北一帶群山叫“大隗層巒 ”,為禹州八景之一。近年出土的唐、宋石刻也證實,今無梁一帶在唐、宋時 期仍叫“大隗鄉”。
由此向東南,距城12公里的古城寺,古為氏城,雍梁城,本是軒轅黃帝命 雍父做杵、臼之處,後來成為雍父的封地。
《莊子·有宥篇》說,黃帝十九年,“聞廣成子在於崆峒之上,故往見之 ”,求問“修德習武”、駕馭諸部落的“至道”,據傳廣成子是上古時期非常 有頭腦的“哲人”,居於今禹州城西北20公里的崆峒山上。該山東西走向,長 1.5公里,寬1公里,崗嶺交錯,古木疊翠,山水相宜。因此,黃帝暮年,帶了 元妃嫘(lei累)祖娘娘,在淺井鄉散駕村辭別群臣,散駕登山,再訪成子,退 隱逍遙觀。至今這裡還留有黃帝“問道處”、“得道庵”,“廣成子廟”和黃 帝暮年與廣成子在此修道的“大仙觀”。
(二)
堯舜時期,禹州稱夏,是夏部族聚居與活動的中心。大禹為夏部族首領, 是黃帝的玄孫。《世本·帝系》說:“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zhuan xu) 專須),顓頊生鯀(gun滾),鯀生高密,是為禹。”當時,中原洪水泛濫,五 谷不收,堯乃求賢良治水。舜薦鯀。鯀以築堤修壩為主,堵水無狀,被殺於羽 山。舜又推薦鯀之子大禹繼續治水。禹總結了他父親治水的經驗教訓,改用開 挖疏導為主,居外十三年,終於使洪水東注,治水成功,被封於夏(今禹州市 ),史稱“夏禹國”。禹被稱為“夏伯”,即分封方國國君。禹雖為封國國君 ,卻倍受舜的寵信,使禹“統領州伯,以巡十二部”,有大事由先與禹商量。 後來又讓禹直接代替自己攝政,長達十六年。癸西四十八載(約公元前2208年 ),舜崩於蒼梧(今源南寧遠縣),天下諸侯不服舜之子而擁戴禹。於是,禹 在夏邑(今禹州市)即天子位,並用自己的封號“夏”為天下之號,稱“夏朝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中原地區諸夏民族為主體,容納吸收周邊夷夏各 部族共同創立的多民族統一的大國。它“鹹有九州”,“協和萬邦”,是我國 從原始社會進入奴隸制社會的第一朝代,被稱為“華夏第一國”。大禹則是中 國歷史上第一位帝王,後人稱之為伯禹、夏禹、神禹。禹州就是因為大禹初封 於此,故稱“大禹之州”。後因夏王朝創立並建都於此,又稱“夏都”或“華 夏第一都。”
禹在夏都(今禹州市)執政八年,號令全國實行統一的夏時制,俗稱“夏 歷”,也叫“農曆”。並且定車制,立貢法,建學校,作夏樂,提倡養老,令 行薄葬,實行“五音聽治”,凡告禹以治國之道者,請撞鐘;凡曉大禹以義者 ,請擂鼓;凡有事情通報者,請搖鈴;凡告以憂患者,請擊磬(qing慶);凡 在冤情要伸訴者,可揮(tao桃),即撥浪鼓。加上其它許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將一個新生的夏朝治理得井井有條,殷盛富庶,“公家有三十年之積,私家有 九載之貯”。
約公元前2198年,禹百歲,巡狩江南,死於會稽,就地埋葬。其子夏啟“ 大饗諸侯於鈞台”,四方諸侯都擁護夏啟繼禹之位,是所謂“父傳子,家天下 ”的開始。啟在位十年,傳給其子太康,太康在位二十九年(有記四年),傳 給其弟仲康。仲康名義上在位十三年,傳統給其子相。相在位二十八年,被寒 浞(zhuo捉)逼殺。夏朝從此中斷四十年。直到相的遺腹子長康長大後,居於 綸邑(今禹州西北16公里康城村),招集夏遺民,聯絡夏舊臣,經過十年準備 ,終於在不惑之年消滅了寒浞勢力,“整威儀東南行,求陽翟(今禹州)夏王 之故都”,“坐鈞台而朝諸侯”恢復夏朝基業,史稱“少康中興”。此後,夏 朝又傳十一主,至夏桀,共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累計維繫了四百七十一年。
(三)
鈞台也叫夏台,原在禹州城南,距城十里。《水經注》載,在三峰山東南 ,大陵之西,陵上有“啟筮亭,啟享神於大陵之上,即鈞台也”。有隅水東南 流,經陵下,積為坡,坡方十里,稱鈞台坡。一說,鈞台在“潁川城郭之陰” ,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舉行“開國大典”和“國宴”的地方,也是夏桀囚禁商 湯的地方。後商湯強盛,聯合各諸侯國攻夏,縛住夏桀,放逐於現巢亭山(今 安徽境)。三年後,夏桀憂憤而死,商湯便建都於亳(bo薄,河南商丘東南) ,但仍封禹之後代於夏亭。夏亭舊址在今禹州市鴻暢鎮夏寺村。後又將諸侯歷 封於夏地,所以商末和西周初期,禹州一度稱“歷”地,或“櫟”地。
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北方翟人(亦稱狄人)入據櫟地,困其地 在嵩山之陽,改稱陽翟(音狄)。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韓景侯將 韓國國都自平陽遷至陽翟。公元前375年,韓國攻滅鄭國,遂將國都遷新鄭。僅 五年,即公元前370年,韓懿侯便將國都城重又遷回陽翟。此後歷秦、漢、三國 、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等二千餘年,禹州稱陽翟不變。所以,許多 文獻史籍在記述歷史事件及地地域時,習慣將上古時期尚無陽翟名稱的夏、夏邑、歷地、櫟邑等統稱為“陽翟”,比如“禹都陽翟”,其實應為“禹都夏邑 ”。
明洪武年間,因禹州有“鈞台”故,改陽翟為鈞州。明萬曆三年(公元 1575年),避避神宗朱翊鈞的“鈞”字,改鈞州為禹州。民國元年(公元1913 年)四月,由河南省令改為禹縣。1988年6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撤銷禹縣,設立禹州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