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土木建築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河南大學土木建築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始建於1988年,其前身為河南大學建築工程實驗室,2003年成立建築工程實驗中心,2008年將建築工程實驗中心分為土建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和土木建築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土建基礎實驗教學中心2012年獲批為河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3年獲批河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經過20餘年的發展,土木建築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已成為以教學為主,科研與社會服務相結合的綜合實驗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木建築虛擬仿真教學中心
學校簡介,師資力量,學術成果,

學校簡介

河南大學位於七朝古都開封,是河南省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重點高校之一,土木建築學院是河南大學重點發展的一個工科學院,設有土木工程、建築學和城鄉規劃三個本科專業,具有土木工程、材料學、設計學碩士授予權,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建築歷史與理論二級學科為河南省重點學科。
河南大學土木建築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始建於1988年,其前身為河南大學建築工程實驗室,2003年成立建築工程實驗中心,2008年將建築工程實驗中心分為土建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和土木建築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土建基礎實驗教學中心2012年獲批為河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過20餘年的發展,土木建築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已成為以教學為主,科研與社會服務相結合的綜合實驗中心。

師資力量

中心現有成員42人,其中正副教授和高級實驗師32人,18人具有博士學位。中心主任鮑鵬教授長期從事工程結構數值分析方向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承擔科研課題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承擔省級以上教學質量工程2項,先後獲得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開封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中心現擁有建築面積8000多平方米,固定設備資產1600餘萬元。中心下設計算機製圖室、建築設計仿真實驗室、土木工程仿真實驗室、仿真系統虛擬展示室。
計算機製圖室建築面積1000餘平方米,共有計算機200台,配置了Auto CAD等當前主流製圖軟體,承擔建築學、城鄉規劃、土木工程等專業的計算機製圖實驗工作,實驗室設有專門的局域控制網路,實現了師生互動的實時動態管理。本室承擔教學實驗40項,年均完成實驗70000餘人時。
土木工程仿真實驗室建築面積3200餘平方米,實驗室擁有高性能圖形工作站、計算工作站等實驗設備共409台。擁有PKPM、ABAQUSANSYS、SAP 2000等結構設計與分析軟體。主要承擔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實驗教學工作,並為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提供實驗條件。本實驗室能夠進行工程結構的設計和計算分析及設計成果的多視點展示,並能能夠實現地震、強風、火災、爆炸等災害條件下工程結構的損傷、破壞、倒塌全過程的分析與模擬,同時根據分析結果可以進行建築物安全評估、地質災害預測等工作。實驗技術處於國內先進水平,年均完成實驗30000餘人時。
建築設計仿真實驗室面積2600平方米,擁有各類實驗設備609台套,配有天正、PHOTOSHOP、3DMAX、Sketchup等專業軟體,主要承擔建築學、城鄉規劃專業學生的建築及規劃的設計實驗,通過三維場景的構建與漫遊演示,實現設計作品直觀完整的展現。本室承擔教學實驗20項,年均完成實驗30000餘人時。
仿真系統虛擬展示室擁有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配有Multigen VegaMultigen Creator、DI-Guy 特效模組等虛擬現實軟體;擁有中視典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虛擬現實仿真系統”,系統包含三通道環幕立體投影、配套圖形設備、虛擬仿真軟體三個部分,實現了建築物與周圍環境多視點的完美展現,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通過三維實體的拾取來接受或輸入信息,進行模型參數修改,實現仿真決策。本室承擔教學實驗10項,年均完成實驗15000餘人時。

學術成果

近五年來,河南大學土木建築虛擬仿真實驗中心人員共承擔科研及教改項目60餘項,其中國家、省部級項目10餘項,橫向課題50餘項,各類科研經費800餘萬元。發表學術論文800餘篇,其中SCI、EI、ISTP收錄論文200餘篇,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及教學成果獎共10餘項,出版各類專著和教材15部。
實驗中心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指導實驗項目的設定,探索實踐性學習規律,強調主動實踐模式,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積極開展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近五年來,學生在全國及河南省挑戰杯、結構力學、結構模型、建築模型、建築設計等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150餘人次,完成大學生創新試驗項目3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對高校培養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具備較堅實的專業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本中心全體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導下,發揚河南大學優良的校風和辦學傳統,積極開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