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道戰

河北地道戰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式,是廣大民眾在黨的領導下創造的堅持平原抗日游擊戰爭的一種形式。從保定清苑的冉莊開始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單一的躲藏成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並逐漸形成了房連房、街連街、村連村的地道網,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使無堅可守的冀中平原成為阻擊日本侵略軍的重要地段。

基本介紹

  • 名稱:河北地道戰
  • 地點:河北省
  • 參戰方:中國民眾,日本軍隊
  • 結果:中國民眾取得勝利
簡介,戰爭事跡,

簡介

在殘酷的鬥爭中,抗日軍民很快總結出經驗教訓,地道功能日趨完善,到1943年,已經出現“三通”(房上、地面、地下)、“四能”(能打、能走、能攻、能守)和“五防”(防水、防毒、防煙、防火、防破壞)的戰鬥堡壘,不少地道里有秘密會議室、廁所、給水處,並有防毒、防火、防煙等設備,猶如地下村莊。此外,為了更好地打擊敵人,地道還與地上工事連線,各村街口、街道都有隱蔽槍眼,在遼闊的華北平原上形成可攻可守的“地下長城”。以正定縣高平村為例,當時村內地道長30多千米,戶戶通、街街連,能打能防,號稱“地上一個高平村,地下一個高平村”。
這種“升級”後的地道戰令敵人舉步維艱,日軍戰報中稱:“部隊在行動中經常受到來自住房的視窗、牆上、丘陵樹林中的突然射擊。偶爾發現敵人,緊追過去,卻無影無蹤。以後得知他們挖有地道,地道的入口設在倉庫、枯井、小丘的洞穴等處,地道四通八達,甚至有地下集合的場所……我軍總像是和鼴鼠作戰,曠費時日,真想舉手服輸。”在“掃蕩”中,日軍處處感到人民戰爭的威力,他們坦承:“沙河、木道溝河(均為地名)沿岸一帶地區,素有中共平原根據地模範區之稱,交通壕、地道建築非常普遍,幾乎所有村莊都有地下設施,甚至有相距七八千米的三個村莊用地道連線起來。而且農村的老百姓抗日意識很強,形成半農半兵狀態,因此各部隊在推行‘肅正工作’(實為‘掃蕩’)時極為困難。”
1945年5月4日凌晨,正定、靈壽、行唐、新樂等地日偽軍千餘人集中偷襲高平村,該村民兵早有察覺,立即將全村劃分為五個戰區。戰鬥於當天拂曉打響,民兵進入戰鬥崗位,剩下的男女老幼則鑽進地道。日偽軍先由東北口發動進攻,守衛在這裡的民兵突然從地道鑽出來,爬上房頂制高點,用手榴彈斃傷敵人14名。待敵人進入高平村內,一發發子彈又從牆角、街邊、土堆、馬廄等隱蔽處同時射出。在“影子對手”面前,日軍火炮、機槍完全派不上用場,只能落荒而逃。據統計,1943年春至1945年5月,日軍曾多次進攻高平村,其中較大合圍進攻就有5次,但沒有一次能夠消滅高平村民兵。

戰爭事跡

清苑縣冉莊的地道戰鬥爭更是抗戰期間的典範之一。冉莊的地道主體以十字街為中心,順東西南北大街走向的四條幹線,和向不同方向延伸的24條支線,包括通向鄰村的三條聯村地道在內,全長約15千米。1945年6月20日,駐保定日偽軍進犯冉莊,30餘名民兵先在村邊阻擊,爾後迅速轉入地道,通過瞭望孔觀察到一群偽軍衝到村東,企圖破壞地堡工事,當即拉響地雷,炸死偽軍數人。與此同時,村北老母廟、南口地平堡、東街碾子堡和十字街的民兵,也紛紛從暗室和高房工事等向日偽軍射擊,經數小時激戰,斃傷其29人,日偽軍被迫撤退。23日,日偽軍又調集2000餘人進攻冉莊,他們用迫擊炮掩護步兵沖入村內,一群偽軍剛進至東街,一名偽團長就被小廟工事裡的民兵擊斃,一名偽軍去拖曳屍體,又被擊斃。當大批日偽軍進入村北布雷區時,守候在暗室里的5名民兵立即拉響11顆地雷,炸死日偽軍多人。接著,民兵又用步槍斃其10餘人,日偽軍亂作一團,分頭潰逃。數十分鐘後,20餘名偽軍前來收屍,民兵再次拉響地雷,炸死其5人。經13小時激戰,冉莊民兵僅以輕傷1人的代價斃傷日偽軍33人,打退了日偽軍的進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