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上的木船

沙灘上的木船

《沙灘上的木船》是當代著名詩人李尚朝的一首現代詩歌。在這首詩歌中,詩人旨在用自己的體驗來排除生命的悲劇感,讓人感受到現實與現在的可貴,從而策略地表達出詩人心中的希望。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沙灘上的木船
臥在沙灘上的木船
三千年前的模樣
嚴肅認真
和三個木匠呆在一起
一任春水東流去//
時光如箭,箭落河邊
我看見三個生鏽的箭頭被河沙埋沒
玄弓無跡,將軍已經走失//
這時我坐在木船上
不動的木船,不動的我
像一次小小的咀嚼
我是被吃剩了的骨頭

作品賞析

生命總是存在於巨大的歷史長河之中,這種歷史長河由於時間的作用,造成了生命個體在集體中的無意識生存狀態,在這種無意識之中,人們生活著,為生活所累,為俗事所累,對人身的諸種問題缺乏反觀與自省。只有具備智慧的思想者,才會透過現象和時間的縫隙,看到生命的渺小與卑微,看到人生的短暫與無常,於是生出種種喟嘆。因為絕對與相對、靜止與流動、生存與死亡、青春與衰老之間的傷痛,生出“逝者如斯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詩歌主題。
這首《沙灘上的木船》也正是詩人在歷史之河、歲月之河、時空之河中,感受到的人的渺小、無助,人無法把握自己的傷痛與不安。
時間是無情的,但有時歷史又是荒誕的。“沙灘上的木船”雖然經歷了無數的風雨,但它們還是“三千年前的模樣”,包括木匠,也沒有多大的變化,這是形式上的保留與延續。
與之相對比,在同一個環境,卻見出了時間的無情。“我看見三個生鏽的箭頭被河沙埋沒/玄弓無跡,將軍已經走失”,在這種對比下,詩人為歷史與時間的無情感到傷痛與不安,“像一次小小的咀嚼/我是被吃剩的骨頭”,這種表達是何其醒目與深刻。
詩人是“用傷口唱歌的人”(余光中語),詩人面對時間的創痛,旨在用自己的體驗來排除生命的悲劇感,讓人感受到現實與現在的可貴,從而策略地表達出詩人心中的希望。(蘇小青)

作者簡介

李尚朝,本名李尚晁,中國當代著名詩人,重慶文學院簽約作家,出版有詩集《天堂中的女孩》、《風原色》、《大三峽那光》三部,散文集《那流光一幻》、《時光之羽》等,著名詩評家蔣登科主編有學術專著《李尚朝詩歌品鑑》對其詩歌作了系統鑑賞。詩歌《月上中天》入編大學中文專業教材《20世紀中國文學作品選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