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廷芳

沈廷芳

清朝(一七零二至一七七二),字畹叔,一字荻林,號椒園,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元年(一七三六)舉博學鴻辭,官山東按察使。乾隆元年以詞科授編修,官至按察使(正三品)曾掌教粵秀書院。

基本介紹

  • 本名:沈廷芳
  • 字號:字畹叔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仁和(今杭州)人
  • 出生時間:1702年
  • 去世時間:1772年
  • 主要作品:《隱拙齋文集》、《十三經註疏正字》
沈廷芳的介紹版本之一,沈廷芳的介紹版本之二,

沈廷芳的介紹版本之一

畹叔,一字荻林,號椒園,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元年(一七三六)舉博學鴻辭,官山東按察使。風流儒雅,詩筆亦同,書法在蘭亭、丙舍間。卒年七十一。著《隱拙齋集》,見《湖海詩傳小傳》、《清朝書畫家筆錄》。
沈廷芳(1692—1762),字畹叔,號椒園,清仁和(今杭州)人。初以國子生為《大清一統志》校錄。乾隆元年(1736)舉博學鴻詞科,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出任山東道監察御史。在任7年,開常平倉賑濟淮、徐、鳳、泗四府饑民,深得百姓擁護。又以古代諫臣自勉,朝廷起用原尚書彭惟新為侍郎,他就上書諫阻。八年改巡江南道,巡視山東漕運,兼理河務。次年,奏請原先被官府圈占的東平湖地的十分之二給貧民耕種,又將衍聖公300頃地劃給湖旁貧民。十年,在兗州建祠立碑,紀念唐代詩人杜甫。後轉任登萊青道,招集流民,給予資金,讓他們墾荒種糧以自給。當地小清河河道狹窄,遇到山洪暴發,常常決口淹沒良田。他就發動民工疏寬河道,增築堤堰。官至山東按察使,由於他為政清正、有功於民,離任之日,當地父老鄉親數千人相隨遠送。
廷芳出身世家,從小篤志於學,先後隨查慎行學作詩文、桐城方苞學作古文,能詩善文,尤精於古文。晚年曾掌教於粵秀、敬敷等書院。著述有詩文集《隱拙齋詩集》30卷、《隱拙齋文集》20卷,還有《輿蒙雜著》4卷、《古文指綬》4卷、《鑑古錄》16卷、《下學淵源》10卷、《十三經註疏正字》80卷、《續經義考》40卷等。此外,與桑調元合輯有《餘山遺稿》。

沈廷芳的介紹版本之二

沈廷芳,(1702~1772)清學者、藏書家。字畹叔,一字萩林,號椒園。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元年(1736年)舉博學鴻詞科,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遷河南按察使,以母老乞歸。再補山東按察使,以老致仕。他以經學自任,古文宗方苞,詩效查慎行,於經學多有闡述。嗜藏書,建有藏書樓名“隱拙齋”,藏書豐富。他以“古柱下史”自稱。後家境漸貧,藏書散失。藏書印有“古杭忠清里沈氏隱拙齋藏書印”、“古柱下史”、“購此書甚不易,遺子孫勿輕棄”等。
著有《十三經註疏正字》、《續經義考》、《古文指授》、《鑑古錄》、《理學淵源》、《隱拙齋詩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