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丞

沈子丞

沈子丞原名德堅,別名之淳,號聽蛙翁,1904年10月出生於浙江嘉興。早年就職於上海中華書局,任編輯所圖畫部主任。1949年後曾任中共一大紀念館副館長。1957年後一度於蘇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任顧問。1976年曾在江蘇省東台縣(現東台市)工藝品總廠工作。擅長人物、山水,筆墨靜雅,氣格清和。精通畫理,長於鑑賞和圍棋。書法學鐘繇,體勢在隸楷之間,奇崛而有靈氣。曾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中國畫院畫師。出版有《歷代論畫名著彙編》、《沈子丞書畫集》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子丞
  • 別名:之淳
  • 出生地:浙江嘉興
  • 出生日期1904年
  • 逝世日期1996年
  • 職業:畫家
  • 代表作品:《花仕女圖》、《圍棋圖》
個人經歷,人物作品,

個人經歷

沈子丞父親在嘉興北門大街上開了一家書畫店,小子丞一有空就到店裡臨摹畫畫。讀國小時,家藏豐富的圖畫老師對這位頗有繪畫天賦的學生也很是喜歡,不僅細心指導他作畫,還常常將他帶到家裡觀賞自己的藏畫。沈子丞也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 17歲那年以優異成績考取上海中華書局編輯圖畫部,並因此機緣得識龐萊臣、鄭午昌等許多藝壇老前輩。鄭午昌對沈子丞很是鐘愛有加,悉心指導他學習山水畫。除此而外,沈子丞還精心研習各類名畫法貼,並從著名學者張獻之學習詩詞。
天資聰穎加上勤奮好學使沈子丞在二十歲前就已在人物(包括工筆、寫意)、山水、書法、詩詞、古代畫論等多方面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繪畫作品也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因工作需要沈子丞離開了工作31年的中華書局,調任中共一大紀念館並任副館長。新的崗位雖然工作繁忙,但沈子丞從未放下手中的那桿畫筆。他深入生活,創作了大量反映新中國建設體裁的優秀作品。其中《分得了農具》入選全國展覽,《西郊即景》入選華東地區美術展覽會。
1958年沈子丞從中共一大紀念館調入上海中國畫院,反右鬥爭開始後,沈子丞離滬來蘇,在工藝系統從事繪畫工作。雖然在反右鬥爭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但這並未影響沈子丞的藝術創作熱情,來蘇半年即創作了《拙政園全景圖》《百美圖》等大幅作品,深得同行和觀者好評。

人物作品

他創作的《踏青圖》《桃源送別圖》《醉僧圖》參加上海“密蜂畫社”舉辦的展覽時當即被人訂購收藏。作品《花仕女圖》《圍棋圖》入選第一屆全國美展,並得到著名革命家、畫家何香凝的賞識,親自撰文予以推介。他創作的另一幅作品《無量佛壽》也被選送參加了中日繪畫展覽。畫家劉海粟對這位畫壇後起之秀也很是關注,1933年在德國舉辦畫展時特地帶去沈子丞創作的《霧》《梅花》兩件作品,其中《霧》還被柏林博物館購藏。
沈子丞擅詩詞,工書法,精畫藝。所作人物、山水、花卉、蔬果,能工能寫,蒼勁渾厚,無不精妙。其中人物畫也是沈子丞較為給力的一個創作領域。他的人物畫創作不打底稿,隨手畫出,勾勒線條,人物造型不因襲前人,突破了傳統人物的程式,仕女童叟憨態可掬,氣息高古。他筆下的《童趣圖》、《曉妝圖》等作品生活氣息濃郁,造型準確,動感強烈,人物面部表情及心理特徵的描繪惟妙惟肖。1947年,上海出版的《美術年鑑》在介紹沈子丞時稱:“擅人物畫,以老蓮筆意,取法新羅,古樸可愛,異於時流,偶作兒童小景,另饒風趣。
《群雄大戰黃天盪》是沈子丞人物畫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這幅洋洋大觀十米長卷描繪的是上紀世紀60年代初數萬名知識青年參加黃天盪填湖造田情景。圖中人物多達1998人,船隻千餘艘。在這幅作品創作中,沈子丞使用的線條在傳統人物畫十八描的基礎上又融合了金石味。人物造型準確,姿態各異,表情豐富,且人物之間既呼應唱和,又各自獨立,人物與環境融為一體。《群雄大戰黃天盪》不僅是沈子丞在中國畫創新道路上的代表作,也是建國以後中國畫家在國畫創作上最高水平的代表作之一。
沈子丞之所以將人物畫畫到這個份上,這也是他長期不懈努力的結果。早在16歲時,沈子丞就曾拜老畫師潘雅聲學仕女畫,僅就工筆仕女一項上他就持續不斷地花費了五、六年的時間,臨摹了大量的傳統傑作。及至60歲以後的他還臨摹了唐寅《仕女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李公麟《維摩演教圖》等工筆人物畫。沈子丞一生好游,注重從大自然中吸取創作營養。20世紀70年代中期,,年逾古稀的沈子丞歷時月余遍游黃山、泰山、洛陽、華山、西安、成都、重慶,並經三峽至廬山,創作了大量寫生稿。1980年沈子丞又應國家文化部邀請去北京中國畫研究會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創作。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沈子丞又兩次應邀赴新加坡辦畫展,展出200餘幅作品均被訂購一空。
沈子丞晚年作品無論是山水、花果,還是人物渾厚高古、蒼勁圓拙、筆情縱恣,意趣生動。濕筆、枯筆、濃墨、淡墨相雜運用,氣韻生動,老健中自有瀟灑,給人以獨特的藝術享受。出版有《歷代論畫名著彙編》、《沈子丞書畫集》等。1996年6月,沈子丞病逝於蘇州,享年93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