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陽市博物館

沁陽市博物館

沁陽博物館是國家三級文物博物館,位於沁陽市覃懷東路,是在原天寧寺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天寧寺歷史悠久,創建於隋代,時名長壽寺,唐武后時易名為大雲寺,金代又更名為“天寧寺”,至明清達到鼎盛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沁陽市博物館
  • 地點:沁陽市覃懷東路
  • 館藏精品:青花百壽瓶,雙龍尊
  • 建築面積:10600多平方米
  • 票價:免費
  • 開館時間:1984年11月
發展歷史,拆遷難題,幹部培養,班子領導,職工風采,文物徵集,新館建設,建築布局,基本陳列,館藏文物,

發展歷史

河南省沁陽市博物館為一縣級小型博物館,幹部、職工不到20人,自1984年創建以來,在文物保護、宣傳教育、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館藏文物由建館初的200餘件增至現在的近2萬件,未發生一起文物被盜、被毀事故;陳列展覽推陳出新,先後舉辦“沁陽石刻陳列”、“沁陽革命史跡陳列”、“沁陽文物圖片展”、“沁陽出土文物展”、“國防教育展”等陳列展覽80多個,接待各類觀眾近百萬人次;科研工作碩果纍纍,先後撰寫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流散文物徵集、文物庫
房管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等多項工作更是走在全省縣級館之前列,被作為典範在全省推廣,先後榮獲全國文物博物館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省“繼往開來·百年文物”徵集先進集體等殊榮。為確保博物館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縣裡專門成立了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由一名副縣長任主任,下設辦公室,與博物館合署辦公,無形中把博物館建設納入了領導責任制,同時,也確立了博物館事業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院內景色院內景色

拆遷難題

由於種種原因,博物館建成後,原在拆遷範圍內的博物館東南角的幾戶居民一直未動,致使規劃中通向館內的消防通道無法修建,直接危及館內古建和文物的安全,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博物館的環境風貌。為解決這一久拖未解的難題,1990年,時任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的王錫柱,親率公安、文物、土地、城建等相關單位主要領導,現場辦公,終使民居拆遷這一難題得以解決。原建文物庫房
為五間磚造平房,面積僅80多平方米,許多珍貴文物因無處安放,不得不堆放在櫃架間的空地上,有的只好暫存在其他地方,嚴重影響了藏品的安全。1995年,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及時研究決定,將原市委機要室、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天主堂醫院舊址——三層磚造樓房移交博物館作為文物庫房使用,解決了更多文物的安全存放問題。
辟邪瓷壺辟邪瓷壺

幹部培養

沁陽博物館在建館初期,不僅經費短缺,且人才匱乏,大多數幹部職工為半路出家,缺乏必要的專業理論知識,開展業務舉步維艱。博物館班子清醒地認識到:事業要想有發展,關鍵是人才。遂果斷決策,克服經費緊缺困難,制訂詳細的人員培訓計畫,把提高人員素質作為建館、興館的根本。20多年來,先後選派講解員、保管員及保衛人員等業務人員赴國家、省、市舉辦的專業培訓班學習深造達30多人次,不少同志經培訓後成為業務骨幹,並在本職崗位上屢創佳績。像保管員靳愛萍,進館前為影院售票員,進館後,經學習培訓,很快成為保管工作的業務帶頭人,不僅為單位贏得“全省縣級藏品總賬評比第一”等多項殊榮,自己也多次被省市主管部門評為優秀保管工作者。

班子領導

90年代中期,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沁陽博物館和全國大多數博物館一樣,一度出現門庭冷落現象,不少幹部職工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和肩負的職責開始懷疑和動搖。在博物館事業興衰之際,該館班子大膽決策,一改計畫經濟條件下坐等靠的工作模式,在不斷更新、充實館辦陳列、展覽的同時,走出去、請進來,組織小分隊深入學校、部隊等單位演講,邀請老紅軍、老革命入館做報告,與學校、部隊等單位建立共建機制,利用流動展覽深入偏遠鄉村學校進行巡迴展出,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廣大人民民眾尤其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這不僅使博物館在短時間內擺脫了門庭冷落現象,宣教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同時也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注入了新的生機。

職工風采

建館初期,雖然縣裡在資金方面盡力傾斜,但仍有較大缺口,為節約開支,全館幹部職工和建築工人一道吃住在工地,充當小工角色,搬磚、卸瓦、拉運木材,整天一身泥一身汗,有時乾到深夜。剛開始,由於不少同志以前從未乾過如此重累之活,一天下來,滿手打泡,腰疼腿酸,兩眼發黑。經過兩年苦戰,昔日的臭水坑終於變成了古塔倒影、碑碣林立、樓台亭廊、蓮池拱橋、集古建與園林風格於一體的綜合博物館,成為當時縣裡的一個亮點。
在1996年深秋的一個夜晚,傾盆大雨半夜突來,使地處低凹的博物館院內水位急劇上升,眼看就要漫入文物庫房和展室,在這危急時刻,正患感冒在家休息的館班子成員李建興,強支虛弱的身體,組織搶險人員採取緊急措施,圍堵沙袋,疏通地下排水管道……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奮戰,險情得到了排除。
在創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過程中,按計畫需增加“沁陽革命史跡”和“沁陽文物圖片”等四個陳列展覽,而展覽製作的關鍵在於擬定陳列方案,這一重任落在了年近六旬的文博副研究館員鄧宏里身上。為制定出一套集科學性、真實性、藝術性、趣味性於一體的可行性展陳方案,他整日查閱資料、伏案筆耕,起草、討論、修改,再討論、再修改……由於長時間坐寫和過度勞累,在三易其稿之時,原有的頑疾腰椎間盤突出再次復發,疼得他直不起腰來,只好住進了醫院。住院治療期間,他不能坐著寫,就趴在床上寫。經過一個多月的辛勤努力,終使四展陳方案提前完成,並通過專家論證。

文物徵集

1999年沁陽開展首次近現代文物普查徵集工作,因博物館經費緊張,基本上沒有任何補助,普查人員始終任勞任怨,不計個人得失。為節約開支,他們不吃食堂飯,自己騎腳踏車,帶乾糧,起早摸黑,深入三百多個村莊,走街串戶進行普查。常平鄉是沁陽的一個山區鄉,離城60多里,道路陡峭難行,普查隊員杜景利和楊麗霞,沒向單位反映困難,三次借用朋友車輛上山。由於暈車,兩位女同志每次上山幾乎粒米未進,在忍飢挨餓的情況下,堅持工作。經過普查隊員兩個多月的艱苦努力,徵集各類近現代文物16000多件,其中“‘耕者有其田’土地證”、“抗美援朝捐獻賬”等珍貴文物2111件,徵集文物的質和量位居全省縣級榜首,河南省文物局專門在沁陽召開了“近現代文物徵集工作現場會”,推廣他們的做法並給予表彰。

新館建設

計畫沁陽市博物館新館位於沁陽市新區,為沁陽市文化藝術中心主體建築之一。新建博物館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建築面積約6500平方米。其設計以中國現行《博物館建築設計規範》為準,建築結構設計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設計基準期50年,抗震設防烈度7度。館舍集文物庫房、陳列展廳、文物鑑定、裝裱、修復室、辦公室、接待室等於一體,充分滿足文物收藏、保護、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功能的需求。預計新館2009年建成,屆時,“沁陽革命史跡陳列”、“沁陽出土文物陳列”、“沁陽民俗陳列”等基本陳列展覽將入列新館。
該館位於沁陽市覃懷東路,是在金代天寧寺舊址上建立起來的。1979年文管會成立之後,在此建立了文物保護區,集中搬遷了散存在轄區內各地的石刻文物,並通過周圍居民搬遷逐步建起了文物庫房,陳列展室、辦公用房、山門、石刻廊房等建築
1984年11月正式建立沁陽博物館。中國書協主席啟功親題館名。沁陽博物館是一處古建與園林相結合的建築群體。主要布局由兩部分組成。
博物館現有面積10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沁陽市博物館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三聖塔為主體。館中設苑,石苑內150米的長廊內陳列著歷代石刻造像,書法碑碣和墓誌石(《河內石苑石刻藝術陳列》)200多件,上自漢魏,下迄明清,以其寶貴的史料價值,卓越的造型藝術和精湛的書法技藝為國內外學者、藝術家和廣大書法愛好者所珍視。此外沁陽市博物館還有另外兩個基本陳列:《沁陽革命史跡陳列》、《唐代大詩人李商隱陳列》。
沁陽博物館位於沁陽市覃懷東路,是在原天寧寺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天寧寺歷史悠久,創建於隋代,時名長壽寺,唐武后時易名為大雲寺,金代又更名為“天寧寺”,至明清達到鼎盛時期。民國之後,由於連年戰亂,該寺才逐步衰落,解放後僅剩後部的三聖塔和唐代刻立的《大雲寺皇帝聖祚之碑》,寺內其餘建築皆蕩然無存。1979年開始將這
天寧寺三聖塔天寧寺三聖塔
里闢為文物保護中心,並徵集搬遷了一大批文物,修復了山門、兩廂、碑牆和河內石苑,這裡已成為一處人們休憩、遊覽和接受知識教育的場所。在此基礎上於1984年正式建立了沁陽博物館,館內除基本陳列展覽外,還有石刻藝術陳列。二百餘年的滄桑巨變,覃懷書院已蕩然無存,該法帖也散於民間。經文物部門多年的調查徵集已收集到五十餘塊,1994年石苑建成將其存於此間。

建築布局

沁陽市博物館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三聖塔為主體,前有雕樑畫棟的仿宋式山門,後有大雄殿之台基,兩側為仿古建築的展廳和辦公用房,院內碑碣林立,錯落有致,環境優雅,景色宜人。館中設苑是沁陽博物館的一大特色,苑內玉泉翠蔚,魚躍荷池,中有古建與園林相結合的樓台亭榭,圍建150多米的長廊內陳列著歷代石刻造像,書法碑碣和墓誌石。其中許多都是國內比較珍貴的精品和孤品,琳琅滿目的石刻文物上自漢魏下迄明清,各以其寶貴的史料價值,卓越的造型藝術和精湛的書法技藝為國內外學者、藝術家和廣大書法愛好者所珍視。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三聖塔,建於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居河南三大金塔之首。
天寧寺三聖塔天寧寺三聖塔
三聖塔總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剎頂三部分組成。方形基座占地140多平方米,高6.5米,其上置邊長8.6米的須彌座,承托著十三層密檐式塔身。三聖塔外觀仿唐,內結似宋。龐大的石造基座內為雙環體壁,兩壁中間設迴廊走道。塔內為豎井式的方形通道,通道兩壁有腳窩,可供遊人攀登,通道至九層後從外部攀沿而上,才可登上十三層極頂。三聖塔最珍貴的是塔內保存了豐富的石刻資料,門額上有“玉泉龍宮藏”半月形刻石,左右線刻雲龍和花卉圖案,塔身第一層正中有銘石一方,具體記載了建塔者的姓名、簡歷、磚匠、木匠、泥匠以及燒磚的地點和人名,為金大定十一年六月一日刻。塔內有“隱瑞洞”、“騰雲洞”還有泥石造像多尊。三聖塔是目前中國金塔中保存狀況最好、形體最大、石刻資料最豐富的一座,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基本陳列

沁陽市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為《歷代石刻藝術陳列》、《沁陽革命史跡陳列》、《今日沁陽展》、《江總書記在沁陽》等。歷代石刻藝術陳列包括三部分內容:一為歷代石刻藝術品,以漢代石辟邪、石棺床、北魏石刻
解放戰爭時期陳列解放戰爭時期陳列
造像、北朝線刻石棺床等20多件石雕文物,展示了從漢到清歷代石刻文物精品;第二部分為書法藝術品,展示了王鐸延香館碑貼、康熙點翰堂御書法貼,兩大部分書法藝術精品;第三部分為歷代墓誌,展示了從北魏至民國年間的各種墓誌百餘塊。《沁陽革命史跡展》通過
實物、照片、文獻資料反映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沁陽人民為爭取民族解放,抗擊侵略,為建立新中國而浴血奮鬥的光輝歷程。《今日沁陽展》通過150米長的展線展示了沁陽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工業、農業、鄉鎮企業、城市建設、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全面實施改革開放,加速兩大文明建設的情況和取得的輝煌成就。《江總書記在沁陽》主要通過圖片展示了江總書記1996年6月3日在沁陽視察的具體情況和場景。
此外館內還製作了《沁陽歷史文物圖片展》、《沁陽國防知識教育展》、《沁陽英烈展》、《迎香港回歸祖國圖片展》、《國情黨史、愛國主義教育圖片展》、《書畫展》等流動展覽,深入工廠、部隊、學校、農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1997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沁陽博物館現有三級以上文物藏品1600多件,主要分為陶器、瓷器、石器、銅器、玉器和書法繪畫及近現代文物等。其中以王鐸書的書法碑帖最為著名。王鐸書法碑帖由創柏香鎮善建城碑銘、延香館仿古碑帖、楊公景歐生祠碑三部分內容,共24塊橫長方形青石組成,有“宗伯學士”、“王鋒之印”圖章各一枚,張爾楫鐫字。王鐸書法碑帖不僅有格調古峭、遒逸俊美、蒼勁有力的大楷,又有縱橫跌岩、自然出奇的行草,還有筆法縱逸揮灑自如的大草,該帖草中有楷,縱中有斂,錯落有致,韻味無窮,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是王鐸晚年書法藝術的重要代表作,也是目前保存最好、數量最多的王鐸大楷作品。
河內石苑河內石苑
《河內石苑》
《河內石苑》,沁陽古稱河內,故名《河內石苑》。石苑內集中搬遷沁陽境內的石刻精品二百餘件,按其內容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是歷代石刻造像。陳列石刻文物20多件,其時代上迄西漢,下至民國,其中的石辟邪、石棺床、佛教造像等都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由於漢代厚葬之風盛行,棺床作為葬具屬新興產物,所以比較簡單。中國古代由於身份等級的不同,隨葬品也有明顯區別,帝王貴族墓葬中隨葬品除有大量衣、食、住、行的明器或實有器外,還在墓葬中和地面上雕造一些假想的鎮妖驅邪物來保衛死者的安全和太平,帝王用麒麟、貴族用天祿辟邪。辟邪是飛廉的別名,也是神話中的猛獸,由於漢代道教比較盛行
河內石苑河內石苑
,人們迷戀得道升仙,於是飛廉便成了升仙上天的工具,墓前的辟邪一是表明墓主人身份顯赫,二是象徵墓主人死後即可上天成仙。這件石辟邪雖是半成品,但它頭上生角,身生雙翅,昂首鼓腹的雄偉外形已展示在人們面前,它為研究漢代石雕藝術提供了實物依據。從漢代到北朝,經過五百多年的發展演變,石棺床已日臻完善,在形體上不僅增加了床腿,床圍,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繪畫雕刻藝術。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內容為書法藝術品。其一為明清之際著名書法家王鐸所書的《延香館帖》。王鐸,字覺斯,號痴庵,河南孟津人,曾歷任明清兩朝禮部尚書,其一生博古好學,精史學,通繪畫,尤長於書法,後人譽為神筆,王鐸的傳世作品很多,最著名的有《擬山園帖》、《琅華館帖》和《延香館帖》。《延香館帖》楷書部分字字骨力潤達,縱逸豪邁,格調高雅,既有顏公的深厚含蓄,結構端莊之狀,又有柳公遒勁剛健,神氣清雄之感,它是王鐸一生楷書的代表作。王鐸所書行草,既風神灑脫,又揮斥剛勁,在結構上,縱中有橫,險中見下,跌宕起伏,錯落有致,富於變化,他擬張旭帖、筆法流暢,一氣呵成。王鐸一生與沁陽結下了不解之緣,多次居住懷慶,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書法墨寶,目前發現最早的是王鐸為鄭王朱載堉撰寫的神道碑,書於明天啟四年(1624年),全碑1774字,現收藏於朱載堉紀念館。其二為康熙《點翰堂御書法帖》。康熙作為清朝的一代帝王,不僅在治國安邦上是一位有所作為的皇帝,而且在書法藝術上也有很高的造詣。他自幼愛學功書,前期作品多為臨歷代名家之作,以習董為主,兼臨米芾趙孟頫,其作品俊逸秀美,和諧優雅,中年以後書法日臻成熟,揮灑自如,不失為金石之精品。
抗戰時期陳列抗戰時期陳列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內容為歷代墓誌石。陳列著魏至民國墓誌石80餘方,內容涉及人文、地理、邊關等重要文史資料,尤其是曹謹墓誌,詳細記載了曹謹一生在台灣興修水利,抗擊英軍,興辦教育其一生的政績,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這些墓誌石是研究地方名人名跡的珍貴史料。

館藏文物

王鐸《延香館帖》
延香館仿古碑帖,明 崇禎14年(公元1641)。長100-120(厘米),寬34厘米,厚12-14(厘米)。青灰質地,一套10方,每方為橫長方形,碑面平磨陰刻,全套由
延香館帖延香館帖
行、草、楷書多種字型構成。每塊24-30行不等,每行6-10字左右,臨有王獻之張旭等書家字型,內容有“思崧澗書舍柬友”、“春詠”、“思牛首山”、“登滕王閣”等,落款處有“王鐸之印”和“宗伯學士”圖章兩枚。延香館仿古碑帖為明末清初著名書法家王鐸所書,內容多為其崇禎十四年飽覽懷慶山水之後,抒發情懷的詩篇。其中既有格調高古、風韻逼人的楷書,又有縱橫跌宕、自然出奇的行草,還有筆法縱逸揮灑自如的大草,其作品草中有楷,縱中有斂,錯落有致,韻味無窮。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是研究王鐸晚期書法藝術成就的重要參考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青花百壽瓶
1985年徵集。清 乾隆,高81厘米,口徑32厘米,底徑28.5厘米.
青花百壽瓶青花百壽瓶
喇叭口,束頸上有兩壽耳、圓肩、鼓腹、下部收斂,
八字形底足,頸部飾變形如意紋和花卉紋,肩飾纏枝卷草紋、回紋和如意紋各一周,腹部滿飾120個形體各異的“壽”字。下部飾蓮瓣紋和回紋各一周,足部飾蕉葉紋一周。體形龐大,造型精美,端莊規整,釉面光潤,肥厚勻淨,白釉閃青,為清乾隆年間官窯燒造,特別是120的個形體各異的“壽”字,集中國歷代對“壽”字傳統寫法之成,是研究中國“壽”字型源流的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也顯示了當時制瓷技術的水平。
雙龍尊
1992年3月23日沁陽市文物隊在水南關騰飛製革廠發倔出土。
唐代,高41.5厘米,口徑7.7厘米。底徑10.7厘米。盤口,束腰,鼓腹,下收斂,平底,肩上雙龍系高出盤口,繫上各有四個凸乳釘,頸部有凸弦紋一周;施青釉至半腹,釉面有冰裂紋,不平整,紅胎。造型、釉質為唐代鞏縣窯典型特徵,出土於唐代墓葬,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雙龍尊雙龍尊
八仙人物爐
1985年7月20日徵集。
明代,高13.2厘米,口徑18.2厘米,底徑16厘米。筒狀,直口,三乳足,平底泛火石紅。腹部有凸棱一周,棱上飾格線紋和花卉紋,棱下飾八仙人物和雲紋,口沿飾青花弦紋四周。青花料採用國產平等青,釉面柔和、淡雅均勻,其上部青花採用筆點法仿進口蘇泥勃青,但無其凸凹不平之效果,具備明代晚期的特徵,為研究明末瓷器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