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孩子命運的12個習慣

決定孩子命運的12個習慣

《決定孩子命運的12個習慣》是2007年1月1日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養成教育課題組 編。該書提供了培養孩子的“21天訓練方案”以及評估方案。

基本介紹

  • 書名:決定孩子命運的12個習慣
  • 作者:養成教育課題組 編,林格 主編
  • ISBN:10位[7302141525] 13位[9787302141525]
  • 定價:25.00 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1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參考書目,養成教育意義,養成教育方法,

內容提要

人才這個參天大樹的根基就是好習慣,樹在種的時候就要扎好根,人在小的時候就要訓練出好習慣。嘴皮磨破了,眼睛盯酸了,人也累瘦了,孩子還是沒管好。培養孩子光有熱情可不行,手法強硬還會適得其反。本書打破了以往枯燥的說教,而是以一種活潑的方式,充分調動學校、家長、孩子三方,在短短21天內就培養一個可以使孩子終身受益的好習慣。使您科學見證訓練效果,每個習慣還都配有“主題延伸閱讀”,是一篇篇連續劇般的班級小故事。您的孩子是他,還是她,如何才能成為優秀的“她”,相信通過本書您能得到滿意的答案。
決定孩子命運的12個習慣
實踐證明,真正的教育不在於說教,而在於訓練。本書的序列化訓練方案,本著科學、實用的設計理念,將使您在輕鬆、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完成關乎孩子一生命運的大事業。

作者簡介

林格,學者,教育專家,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國家社科基金申報項目——養成教育課題組組長。學術興趣涉獵兒童教育、青少年發展戰略、巨觀經濟研究、管理分析等。著或主編有20部原創作品,如《怎樣培養習慣》、《怎樣提高智力》、《全部都是愛——中國親職教育8講》等,總發行量起過200萬冊。

目錄

第一部分 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意義重大
一 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
二 養成教育改變孩子一生
養成教育的四種方法
一 榜樣法
二 訓練法
三 層次目標法
四 家校合作法
第二部分 12個習慣
習慣一: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一 導入部分
二 21天訓練方案
三 主題延伸閱讀
習慣二:孝敬父母
一 導入部分
二 21天訓練方案
三 主題延伸閱讀
習慣三:做事有計畫
一 導入部分
二 21天訓練方案
三 主題延伸閱讀
習慣四:堅持每天鍛鍊身體
一 導入部分
二 21天訓練方案
三 主題延伸閱讀
習慣五: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一 導入部分
二 21天訓練方案
三 主題延伸閱讀
習慣六 乾乾淨淨迎接每一天
一 導入部分
二 21天訓練方案
三 主題延伸閱讀
習慣七 耐心聽他人說話
一 導入部分
二 21天訓練方案
三 主題延伸閱讀
習慣八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 導入部分
二 21天訓練方案
三 主題延伸閱讀
習慣九 微笑待人
一 導入部分
二 21天訓練方案
三 主題延伸閱讀
習慣十 說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
一 導入部分
二 21天訓練方案
三 主題延伸閱讀
習慣十一 認真寫字
一 導入部分
二 21天訓練方案
三 主題延伸閱讀
習慣十二 在錯誤中反思自己
一 導入部分
二 21天訓練方案
三 主題延伸閱讀

參考書目

前言  培養良好習慣是素質教育的歸宿。一個中國的博士曾對德國的酒鬼做了細緻的觀察:他發現在德國即使是一個喝醉了的酒鬼,也不會隨地亂扔酒瓶;而是搖搖晃晃,為手裡的空酒瓶子尋找垃圾箱;找到後還會努力定定神,仔細看一下垃圾分類,再把瓶子放進去......這就是典型的習慣行為。
德國人以認真聞名世界,可能正是因為細節的養成所致。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你一輩子都享受不盡它的利息;如果你養成了壞的習慣,你一輩子都償還不盡它的債務;壞習慣能以它不斷增長的利息讓你最好的計畫破產......"
習慣是養成教育的結果,養成良好的習慣是行為的最高層次。習慣是經過反覆練習而養成的語言、思維、行為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們頭腦中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條件反射,這種條件反射是在重複出現且有規律的刺激下形成的,並且在大腦中建立了穩固的神經聯繫,只要再接觸相同的刺激,就會自然地出現相同的反應,所以說習慣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反覆強化的產物。從心理機制上看,它是一種需要,一旦形成習慣,就會變成人的一種需要,如果不這樣做,就會感到很彆扭。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林崇德曾對習慣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描述:習慣就是心裡痒痒的感覺。好比愛逛街的女人看見商場就產生一種心裡痒痒的感覺,就想趕緊去逛,不讓她逛,她心裡就會難受。
因為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果,因此必須經過長期、反覆的訓練才能形成。嚴格要求、反覆訓練,是形成良好習慣最基本的方法。實踐證明,真正的教育不在於說教,而在於訓練。如果只重視道德認識的提高,只強調道德標準和規則的掌握,而忽視行為實踐,不引導和要求學生切實付諸行動,我們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沒有生命力,孩子就容易養成言行不一致的惡習,從而背離教育目標。
養成教育的內容很廣泛,怎樣舉一反三,怎樣從小處著手,是最重要的問題。這12個習慣的提出,參考了由孫雲曉教授主持的"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關係"課題的系列成果,還參考了由關鴻羽教授撰寫的《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一書中關於習慣內容的分析與選擇方面的內容。這裡的任何一個習慣都滲透了多種重要的教育思想,很多幾乎可以成為一所學校的校訓,或者孩子的座右銘。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書的部分文字整理工作由我的學術助理吳賢春協助完成。另外,為了使之更加具有可讀性,特邀請賈洪濤老師創作了"主題延伸閱讀"。
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家庭、學校、學生合作互動,完成學習、訓練、評價一體化的科學操作規程,按照對比表格來實現,簡單易行,舉一反三。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所有的訓練應當以家庭為中心,家庭是習慣的學校。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習慣進行一個概括性的闡述;第二部分是12個重要習慣的序列化訓練方案。

養成教育意義

一、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
養成教育,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教育。
習慣是養成教育的產物,它往往起源於看似不經意的小事,卻蘊含了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巨大能量。好習慣常常讓人受益終生,壞習慣往往使人深陷泥潭。
要抓好養成教育,應當從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入手。而全面了解有關習慣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這裡為大家做一些介紹。
1.習慣的定義
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國兒童心理學家朱智賢教授認為,習慣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動化地去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或傾向。例如,兒童養成在飯前、便後或遊戲後一定要洗手的習慣後,完成這種動作已成為他們的需要。他同時指出,習慣形成就是指長期養成的不易改變的行為方式。習慣形成是學習的結果,是條件反射的建立、鞏固並臻至自動化的結果。
美國心理學家阿瑟S.雷伯在其所著的《心理學詞典》中將心理學中關於習慣的含義概括為四種:①一般指一種習得的動作。本義是指運動模式、身體反應,現在已不限於此,人們也常說知覺的、認知的、情感的習慣。②通過重複而自動化了的、固定下來的且無需努力就輕而易舉地實現的活動模式。③對藥物的癖嗜,常用術語是藥物依賴。④指特定動物物種的特徵性行為模式,如"狒狒的習性"。他特別指出,最後一個意思與前面的幾種意義是大不相同的,它的內涵通常是指一種天生的、物種特有的行為模式,而其他幾種意思都明確含有習得的行為之意。
從心理學的解釋中,可以認識到:習慣是自動化了的反應傾向或活動模式、行為方式;習慣是在一定時間內逐漸養成的,它與人後天條件反射系統的建立有密切關係;習慣不僅僅是自動化了的動作或行為,還可以包括思維的、情感的內容;習慣滿足了人的某種需要,由此習慣可能起到積極和消極的雙重作用。
2.習慣的特徵
關於習慣的特徵這一問題,著名教育專家關鴻羽在《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一書中進行過論述,在此結合他的論述進行簡要說明。
(1)後天性
習慣不是先天的、遺傳的,而是人在後天的環境中習得的,是一種條件反射。人們可以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良好習慣,克服不良習慣。
(2)穩固性和可變性
習慣是一種定型性行為,一般而言,一旦形成就較難改變。但這種穩固性也不是絕對的,只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強化訓練和影響,即使是已經形成的較為牢固的不良習慣,也是可以改變的。有一個孩子時常生悶氣,父親就對他說:"假如你不希望自己脾氣暴躁,就不要培養這種習慣,不要做出任何可能助長怒氣的事。"這位父親首先讓孩子設法保持安靜,然後讓孩子計算自己有多少天沒發脾氣。從原來的天天生氣,到後來兩天生一次氣,然後三天一次,再後來四天一次......這個孩子愛發脾氣的習慣起初只是減弱,後來則漸至消除。
(3)自動性和下意識性
習慣是一個行為自動化的方式。所謂自動化,就是穩定的條件反射活動,甚至是下意識的動作。行為習慣形成以後,就不需要專門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
從心理機制上看,習慣是一種需要。如果不這樣做,就會感到很彆扭。因而它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具有自動化的作用,它不需要別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種省時、省力的自然動作。比如清晨喝一杯白開水,如果是在父母的提醒下才去喝,只能算是一種行為,而非習慣;如果想都沒想,自動地去喝一杯白開水,一天不喝就感到十分彆扭,這樣的行為就叫做習慣了。
(4)情境性
習慣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現的相同反應,因而有情境性。養成了某種習慣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場合,習慣就會表現出來。比如有的小孩子只在學校愛勞動,在家裡就不行了,就是受到情境的制約。
二、養成教育改變孩子一生
1.養成好習慣終生受益
在《成長的智慧》一書中,有一則故事講到誠實的習慣能帶給人幸運,大意如下。
一位非常富有但脾氣古怪的老紳士想找一個男孩服侍他的飲食起居,幫他做事,唯一的要求就是這個年輕人必須誠實正直。他常說:"向抽屜里偷看的孩子會試圖從裡面取出點東西,而在年輕時就偷竊過一分錢的人,長大後總有一天會偷竊一元錢。"
很快,老紳士就收到20多封求職信。他決定對這些孩子進行考核,四個精幹的小伙子來參加最後的面試。紳士提前準備了一間房子,要求四個人逐一進去,只要在裡面的椅子上安靜坐一會兒就行。
第一個孩子看見桌子上擺放著一個罩子,很好奇,他掀起了罩子,裡面的羽毛被氣流吹得滿房間都是。第二個孩子一進去就被一盤誘人的、熟透的櫻桃吸引了,還拿了一個最大的放進嘴裡,可是裡面全是辣椒。第三個呢,看到桌子上有個抽屜沒有鎖,就想拉開那個抽屜,結果剛把手放在抽屜把手上,就響起一陣鈴聲......前三個孩子都被趕了出去。
只有最後進入房間的男孩哈里在房間的椅子上靜靜地坐了20分鐘,什麼也沒有動。半個小時後,老紳士滿意地告訴他被錄取了。老紳士問他:"屋裡那么多新奇的東西,難道你不想動一下嗎?"哈里回答說:"不,先生。在沒有得到允許之前我是不會動的。"
後來,哈里一直服侍老紳士,老人去世時留給他很大一筆遺產,他一直過著充實富裕的生活。
無論這個故事真實與否,都說明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好的習慣能改變我們的人生。一旦養成,便可終身受益。
青少年時期正是學習的關鍵時期。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表明,學習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信心、意志、習慣、興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關,其中習慣占有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有所建樹者,無一不具有良好的習慣。
2.養成壞習慣終生受害
在《讀懂人生》一書中,作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理髮的師傅教徒弟理光頭。開始時在冬瓜上練習,用理髮刀刮冬瓜皮來模仿理光頭,徒弟每次練習都有一個壞習慣:把理髮刀往冬瓜上一紮。師傅見後說:"請你改變這一習慣。"徒弟笑曰:"這又不是真頭,沒關係的。"三個月後,徒弟出師。給第一位顧客理光頭,理完後,他又照例把理髮刀往頭上一紮。結果可想而知。
壞習慣常常讓人們與幸運失之交臂,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一個人如果養成了不良的習慣,便會終身受害。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大哲學家柏拉圖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訓斥了一個小男孩,因為這個小孩總在玩一個很愚蠢的遊戲。
小男孩不服氣:"您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譴責我。"
"但是,你經常這樣做就不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了,"柏拉圖回答說,"你會養成一個終生受害的壞習慣。"
人的行為習慣不好,直接影響自己的成長,給自己的形象造成陰影。不少人在公共場合不管不顧地摳鼻子、掏耳朵、打噴嚏,甚至隨地吐痰,往往給人"這個人真沒修養"的感覺,直接影響他們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這難免影響人際關係,為生活帶來不必要的尷尬和麻煩。

養成教育方法

一、榜樣法
1.解釋
19世紀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榜樣對兒童的心靈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陽光,而這種陽光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的。"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美妙的故事。
18歲的少年海格里斯,正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這時,他碰見了兩位女神,一個叫"惡德",一個叫"美德"。惡德女神千方百計誘惑他去追求能使人享樂一生、卻有害他人的生活;美德女神則勸導他走為人除害造福的道路。最後,海格里斯聽從了美德女神的呼喚,拒絕了惡德女神邪惡的誘惑,選擇了始終為同胞做好事的人生之路。後來,海格里斯成長為希臘人千古傳頌的英雄。
海格里斯從美德女神身上看到了美的品質,把美德女神作為榜樣,自己也成為了英雄。如果他以惡德女神為榜樣,可能會出現完全相反的結果。看來,古希臘寓言學家說"榜樣是最好的老師"並不過分。
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都需要一個好的榜樣,好的榜樣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很強的,會成為他們前進的目標和動力之源。孩子以什麼樣的人為榜樣,他也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當他們以英雄人物、偉人、智者、科學家等為榜樣,就可能找到動力和方向,成為有用的人;當他們結交小人、盲目追星、盲目攀比、從父親那裡學會吸菸等,結果將非常糟糕。
《蘇氏家語》說:"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所能然者,生而善教也。"父母是孩子天然的榜樣,但是,父母除了給孩子當好榜樣,也要給孩子尋找別的尤其是同齡的榜樣。為什麼呢?
仔細觀察會發現,孩子長大一些後,常常喜歡模仿同齡人中比較優秀的、自己喜歡的人,模仿他們的言行舉止。這是正常的現象。美國學者哈里斯提出的"群體社會化發展理論"認為,到了孩子的兒童期、少年期,家庭的影響漸漸在減弱、淡化,群體的影響漸漸增強。所以,每一個兒童都應該參與並認同一個社會群體,從而在群體中學習在社會公眾中的行為方式。
2.案例
很多人憶及學生時代時,最難以忘懷的往往是那些可愛的夥伴。很多事實也證明,孩子有一個好的同齡榜樣,終身受益。
有一位學生回憶自己高中時的同桌時說:
我高中的同桌叫趙連城,他和我住一個宿舍,我們每天形影不離,學習、吃飯、睡覺......所有的事情都在一起。我們是當年中考的前兩名,他只比我高1.5分。我們是好朋友,也是競爭的對手。他的英語和數學比我好,我的物理和化學比他好,所以我們經常在一起討論問題。我們在學習上互相幫助鼓勵,當有一個人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另外一個總是鼓勵對方。
和連城同桌兩年時間,其中經歷了無數的考試。記得我們的班主任數學老師經常在晚自習的時候突然進來,一臉嚴肅地對大家說:"先把手上的東西收起來,咱們考一下!"每當這個時候,就是我和他的一次較量。我們總是在考試的過程中暗暗賽著速度,在考試的結果上賽著分數。一般的時候都是我的速度比他稍微快一點,而他的成績比我稍高一些。
因為有了這個競爭對手,我在高中枯燥的學習中才更有動力。大學四年和連城的聯繫並不是很多,但是每每打電話時,都感覺到和他的友誼之誠、之真,那些情誼和關愛正是我們的進步之源。
這樣看來,榜樣(尤其是同齡榜樣)在孩子學習、生活中的位置十分重要。蕭伯納曾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每個人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劉邦也曾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如果孩子能與自己的榜樣(尤其是同齡榜樣)充分共享有利條件,就能營造出一種你追我趕的氛圍,形成海納百川的胸懷。這不僅是一種學習和競爭,也是一種高層次的人生境界。
3.要求和原則
"孟母三遷",為的是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榜樣也是孩子身邊環境的一部分。給孩子選擇榜樣應遵循什麼原則呢?
父母是孩子最天然、最近的榜樣,運用榜樣法,父母首先就要"正己",想方設法從各個方面為孩子做出表率來。
除了父母外,其他人的榜樣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也許有人說,那就"擇優為鄰",找那些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異的人作為孩子的榜樣。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但是不是一定要這樣呢?
其實,孩子身邊的夥伴,哪怕他身上有一點值得孩子學習的地方,比如學習特別認真、特別守時、很有禮貌、遵守交通規則等,都是值得孩子學習的榜樣。如果刻意尋找那些最優秀的同齡人做比較,由於目標太高,反而不利於孩子的進步。因此,選擇合適的目標,應當成為尋找榜樣的一個重要原則。
4.操作方法
父母自身給孩子樹立榜樣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養
現代教育家陳鶴琴說:"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謹慎,務使己身堪有作則之價值。"父母不管做什麼,不管有意無意,對孩子都是榜樣。孩子最善於模仿,父母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小節,言行舉止不當,很容易給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
(2)欲正人,先正己
就是說,父母要求孩子做到什麼,自己首先要做到。一個言而有信的父母才能培養出講誠信的孩子,一個邋裡邋遢的父母也很難培養出喜好整潔的孩子。無論做人、做事還是學習、生活,都應該先用同樣的要求去要求自己,再去要求孩子。否則,讓孩子做這做那,自己卻得過且過,孩子怎么會願意聽你的話呢?
(3)身教重於言傳
很多時候,孩子更願意看看父母是怎么做的,而不是聽父母說。因此父母最好少"說"多"做",父母做了什麼比說了什麼更重要。比如要教育孩子誠實,父母首先做一個誠實的人,比說一千遍、一萬遍的大道理有用得多。父母身體力行,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再也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情了。
而父母在為孩子選擇好的榜樣時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把握好交往的"度",找到合適的榜樣呢?
(1)全方位了解孩子
這一點是很重要的。父母要明確:孩子有哪些優點?哪些不足?在哪些方面有待改進?對什麼更感興趣?比如孩子在清潔衛生方面有待改進,不妨讓孩子交一些衛生習慣很好的朋友作為榜樣;孩子喜歡閱讀,不妨讓他們與那些同樣具有閱讀興趣的夥伴多交往,在交往中交流讀書心得,等等。
很重要的一點是,了解對方的情況。條件允許的話可以了解一下對方的家庭背景。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重要,通過他的家庭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朋友。
(2)與孩子多溝通
一般情況下,父母不應輕易反對孩子的正常交往,不過很多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與"好孩子"多交往。但是,孩子的衡量尺度可能和父母有所偏差,但他們的意見也值得考慮。如果孩子不聽父母的意見,父母應該怎么辦呢?
首先,要讓孩子理解父母的出發點是為他們好。
一般而言,父母覺得孩子的朋友壞,無非是因為他們身上缺點較多,怕他們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父母完全可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說明自己的擔憂,表明立場,只要態度真誠,孩子是會考慮父母的意見的。
其次,可以見見孩子的朋友。
也許你並不喜歡孩子的朋友,但硬要強行阻止他們交往是不好的。你可以請孩子到家裡來,近距離地了解他,然後還可以結合具體的情況給孩子的行為加以指導。
(3)為孩子規定一些行為原則
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還有限,而父母又不可能一直跟著他們,所以,父母有必要告訴孩子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比如,父母不在家的時候,可以請朋友到家裡來玩,但是不要隨便翻家裡的東西,要注意用電安全,等等。
(4)鼓勵孩子和自己的榜樣共同進步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由於孩子各自的局限,常常是你在這點比她好,她在那點比你強,大家各有優勢,不相上下。這種情況下,孩子們可以互為榜樣,學習他人身上的優點,克服自己身上的缺點,同時以自己的優秀之處影響別人,幫助別人進步。父母既要鼓勵孩子進步,也要提醒孩子,千萬不要被別人身上的缺點或壞毛病影響,好習慣沒養成,壞毛病又形成了一大堆,這就背離了初衷。
二、訓練法
1.解釋
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說過這樣的話:"兒童不是用規則教育可教育好的,規則總是被他們忘掉。你覺得他們有什麼必須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時機,甚至在可能的時候創造時機,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這些練習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可以使他們養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以後,便不用藉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發生作用了。"
這段話非常明確地指出了練習(也就是訓練)的作用。可以說,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習慣必須經過長期的、反覆的訓練才能形成。
籃球巨星喬丹曾為了一個單手投籃習慣而靠牆苦練三個月,時裝模特為了一個台步習慣甚至苦練終身。"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形成良好的習慣,首先要經過嚴格的訓練。
訓練對於小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小孩子常常不大能明白一些大道理,但這時若能給予他們很好的訓練,讓他們在實踐中逐漸體會那樣做的好處,等到他們長大了,自然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此時,良好的習慣也已經養成了。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強調訓練的重要性。因為習慣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果,而訓練恰恰是最合適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實踐證明,再好的理想,一味地空想而不去腳踏實地地做,永遠不可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2.案例
歷史上,大凡有所成就者,無不與足夠的訓練有關。
曾獲得196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英國有機化學家巴頓,小時候就得益於父親將他從"蜜罐"送入"火坑",接受了嚴格系統的訓練,最終得以走向成功之路。
巴頓出生於一個富足之家,是全家寵愛的獨子。上國小時,他被送進一所走讀學校,但因為那裡環境與家裡完全不同,老師也不像家中長輩那樣百般呵護他。小巴頓很不適應,學習很糟糕,與同學關係也緊張。父親感覺這對小巴頓的成長不利,於是在他剛剛10歲時,把他送到一所寄宿制學校。
這所封閉式學校實施軍事化管理,學生們都過著軍營型的生活。早晨,只要鐘聲一響,學生們就要以最快的速度起床、穿衣服、疊被子、刷牙洗臉、出操跑步,日日如此。如果跟不上節奏,就會受到懲罰。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要用涼水洗漱。一伙食也就勉強算得上是"粗茶淡飯"......小巴頓簡直是從天堂掉進了地獄。
由於條件確實艱苦,小巴頓對這所寄宿學校更不適應,每逢星期一早晨送他去上學時,他就大哭大鬧,不願意去上學,希望父親能給他重新換一所學校。折騰了幾個星期,小巴頓瘦了很多。母親和姑姑對他父親的做法很不理解。但父親仍然堅持,始終認為磨難和鍛鍊對巴頓不是壞事,反而是一道十分有益的"營養劑"。
這段生活為巴頓日後事業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此,巴頓成名之後十分感謝父親當年給自己吃的這些苦頭。可以想像,若是一點苦頭都不能吃,一點委屈都不能受,他怎能承擔起科學研究的重任?怎能耐得住科學研究的辛苦和寂寞呢?
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被稱為"二王"。他們的故事是人們耳熟能詳的。
王獻之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攻草書隸書,也善畫畫。由於眾人的誇讚,他不禁有些飄飄然起來。
一天,獻之問母親:"我只要再寫上三年就行了吧?"母親搖搖頭。"五年總行了吧?"母親又搖搖頭。獻之急了:"那您說究竟要多長時間?""你要記住,寫完院裡這18缸水,你的字才會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會站得直,立得穩。"獻之回頭,原來父親站在了他背後。
獻之不服,啥都沒說,一咬牙又練了5年,把一大堆寫好的字給父親看,希望聽到幾句表揚的話。誰知,王羲之一張張掀過,一個勁地搖頭。掀到一個"大"字,父親現出了較滿意的表情,隨手在"大"字下添了一點,然後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
獻之仍不服,又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母親認真地看了3天,最後指著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個點兒,嘆了口氣,說:"吾兒磨盡三缸水,唯有一點似羲之。"
獻之聽後泄氣了。母親見他驕氣已經消盡,鼓勵他堅持不懈地練下去。功夫不負有心人,獻之練字用盡了18大缸水,在書法上突飛猛進。後來,他的字也到了力透紙背爐火純青的程度,和父親王羲之的字並列,被人們稱為"二王"。
倘若沒有這樣嚴格艱苦的訓練,恐怕歷史上就沒有"二王"的出現了。
3.要求和原則
(1)"苦練"與"趣練"相結合
孩子養成良好習慣以後是非常愉快的,但要養成好習慣,把不經常出現的行為訓練成經常出現的行為,則是一個十分艱苦甚至是"痛苦"的過程,需要咬著牙戰勝許多困難,更要經過許多枯燥單調的練習。特別是針對已經形成的不良習慣,矯正起來頗有些"難於上青天"的味道,要克服很多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少人半途而廢,功虧一簣
雖然如此,我們並不提倡苦行僧式的訓練,如果孩子光是苦練,過不了多久就會感到厭煩。所以,不妨"苦練"與"趣練"相結合,採取一些有趣的形式,如通過遊戲、活動、競賽、繪畫等途徑,不斷變換形式來進行訓練。
例如培養使用禮貌用語的好習慣,就可以在不同的場合來進行,抓住去商場購物、乘車買票、外出遊玩等機會,提醒和訓練孩子在不同的場合使用好禮貌用語。如乘車時不小心踩到了別人的腳,要誠懇地向對方道歉,說聲"對不起";售票員遞過來車票,最好道一聲"謝謝";中途下車跟朋友分別,要記得說"再見",等等。這種自然的生活場景對孩子培養良好習慣十分有利。
(2)嚴格遵守,不能放鬆
訓練的過程是痛苦,即使孩子不願意,也要鼓勵他咬著牙堅持下去。訓練需要一個過程,因為好的習慣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來鞏固,不可能一蹴而就
嚴格的訓練要避免情緒化。千萬不要一高興就放鬆了對孩子的要求,或者是因為心情不好而對一個小細節斤斤計較。沒有相當的磨鍊,很難養成好的習慣。不同行為習慣有不同的標準,確定標準之後,就要嚴格遵守,不能放鬆。
(3)持之以恆,堅持到底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一切存在美的東西其本性都是在嬌弱的時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長硬以後就不容易改變了。""前緊後松"、"一曝十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等在習慣培養中都是不可取的。
習慣培養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如果不堅持,今天訓練,明天放假,行為就難以變成自動化的習慣。培養習慣是個長期工程,一個好習慣的養成,往往需要漫長的時間。
由於人的行為往往具有慣性,在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如果稍加放鬆,孩子就會出現反覆。所以,在進行訓練時,一定要反覆抓,不能放鬆,即使孩子在某種行為上已經表現很好了,也要反覆抓。
4.操作方法
關於如何運用訓練法,關鴻羽教授在《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一書中曾作了詳細的闡述,這裡結合該書進行說明,供大家參考。
(1)目標明確,要求具體
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通過反覆的分解操作練習,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貫的、穩定的動力定型,有些操作過程較複雜的行為要求,可採用分解操作。
如學習洗衣服這項訓練內容,要求較高,過程較為複雜,在訓練時不妨分為四個步驟:一浸泡,二揉搓,三漂洗,四晾曬。在進行訓練之前,最好是先讓孩子觀察父母是怎樣洗衣服的,父母洗衣服的時候應給孩子講解洗衣服的要領,然後再讓孩子自己動手,這樣形成的印象往往比較深刻。
再比如使用文明禮貌用語時,說"謝謝"二字,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要注意的細節其實很多。這時,不妨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給孩子一些適當的建議,如:
首先,說"謝謝"時必須誠心誠意,發自內心,要讓人聽起來不做作,不生硬,不是為應付人家,而是真心實意地感謝,只有真心才能使"謝謝"二字富有感情。
第二,說"謝謝"時要認真、自然,要讓人聽清楚,不要含含糊糊,不好意思,更不要輕描淡寫地湊合,好像不太情願、應付差事。
第三,說"謝謝"時要注意對方的反應。如果對方很高興,就是達到目的了;如果對方對你的致謝莫名其妙,就要說清謝人家的原因,以使對方感到你的真情實意
第四,說"謝謝"時要用整個身心說,除了嘴裡說以外,頭部要輕輕地點一下,眼睛要注視著對方,而且要伴以適度的微笑。
第五,別人幫助自己解除了困難之後,應表示謝意。表示的方式可以說"謝謝"、"多虧您幫助",也可以握手致謝,還可以贈物致謝。
表達謝意的方式因人、因場合而異,一定要根據實際,選擇最恰當的行為方式,這樣的訓練才能既規範又不機械。
(2)層次分明
由於青少年年齡層次不同,各個年齡段掌握良好習慣的要求也就不同。如養成"文明乘車"的習慣時,最好是先訓練孩子上車能主動買票、乘車時不向窗外扔雜物、不把頭伸出車廂外等較為基礎的要求,然後再進一步要求孩子能主動為乘客讓座、為乘客傳票等更多的要求。
(3)及時檢查
只有要求而沒有檢查,要求就容易落空,因此檢查和評價必須堅持經常性。比如訓練做作業仔細認真就要天天檢查,哪天寫不整齊就要求哪天的作業重做,一點也不能馬虎,最好是準備一個專門的本子,對作業的情況進行登記,以便一個階段作一次總結。再比如讓孩子養成每天早晨自己疊被的好習慣,就要每天檢查他的被子疊了沒有,疊得整不整齊,發現沒有疊或疊得不好,一定要及時糾正,這樣訓練才能形成好的習慣。這些工作雖然比較瑣碎,但是必須長期堅持。
三、層次目標法
1.解釋
循序漸進,按步驟進行,是我們做事情要遵循的基本規律。所謂層次目標法,就是在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時候,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按照層次將較大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這樣孩子便能由淺入深、由簡到難地漸漸養成好習慣。
有的父母過於心急,恨不得孩子在朝夕之間就能變個模樣。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要求孩子去做到,豈不可笑?一會兒讓孩子做這個,一會兒讓孩子做那個,甚至想讓孩子一步登天,這非但不能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反而讓孩子無所適從。時間久了,還會引發孩子對父母的反感和不信任,養成好習慣難上加難。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張梅玲研究員曾經指出:習慣之間不能機械地用年齡劃分開,比如幾歲到幾歲培養學習習慣,幾歲到幾歲培養做人習慣,只能說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特點,在不同年齡階段要有不同的要求,在要求、水平、層次上要有差異。
孩子不是"標準件",習慣培養要注意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特點,要考慮到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要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而不是用同樣的標準要求不同的孩子。
2.案例
"天下大事必成於細,天下難事必成於易。"從最簡單的開始做起,往往能幫助我們獲取更多的自信,同時使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熱情。
有一個小故事。
一位著名的大學教授多才多藝,當有人問他為什麼能把曲子拉得如此流暢時,他說:"我是這樣來練習的。每當練習曲目前,必定先了解曲目是由幾小節構成。比如,準備練習30小節,一天練習一小節,一個月即可練習完畢。不過,我並非從頭到尾依次練習,而是從最簡單的一小節開始,第二天,再從所剩的29節中挑選最簡單的練習。用這種方法練完整首曲子,不但輕鬆自如,而且還在練完之後找到了各個小節之間的呼應關係,從整體上理解了這首曲子的境界。"
從心理學上看,這位大學教授的練習法是非常合理的。因為人總是具有惰性,往往會找出各種藉口逃避學習和工作,尤其是有一些難度的學習和工作。而這位教授的方法恰恰滿足了人的成就感,每完成一小節,就增加一份信心。
設定一個正確的目標不容易,實現目標更難。把一個大目標科學地分解為若干個小目標,落實到每天中的每一件事上,不失為一種大智慧。
兩次在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奪冠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在比賽中,就運用了一種十分巧妙的目標分解方法。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么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
當時許多人都認為這個偶然跑到前面的矮個子選手是在故弄玄虛。馬拉松賽是體力和耐力結合的運動,只要身體素質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奪冠,爆發力和速度都還在其次,說用智慧取勝確實有點勉強。
兩年後,義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在義大利北部城市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加比賽。這一次,他又獲得了世界冠軍。記者又請他談談經驗。
山田本一性情木訥,不善言談,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這回記者在報紙上沒再挖苦他,但對他所謂的智慧還是迷惑不解。
10年後,這個謎終於被揭開了,他在他的自傳中是這么說的: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四十多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么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起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40多公里外終點線上的那面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里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很多時候,孩子做事之所以半途而廢,往往不是因為難度較大,而是覺得成功離自己太遠,確切地說,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為倦怠而失敗。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稍微具有一點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許就會少許多懊悔和惋惜。
3.要求和原則
我們看看北京教育學院關鴻羽教授結合青少年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徵而提出的幾條原則。
(1)運用"循環說"理論
行為習慣的形成需要長時間的循環反覆,是螺旋上升的。低年級訓練過的,到了中高年級還要經常重複訓練,否則很難鞏固。因此,如果孩子小的時候已經培養過某些習慣,父母依然不要放棄,可以選擇不同的時間進行循環,每過一段時間就有意識地強化一下。
(2)運用"階段說"理論
習慣形成各有不同的關鍵期,國小低、中、高年級有各自的訓練重點,可以抓住各種習慣形成的關鍵期來進行教育。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要選擇適合本年齡階段的習慣進行培養,不能心急。
(3)運用"中心擴散說"理論
行為習慣是一個紛繁複雜的體系,要把所有的行為習慣都在短時間內培養好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培養孩子的習慣時,就要抓主要的習慣進行培養。重點習慣培養好了,就可以帶動其他好習慣的形成。
4.操作方法
(1)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
孩子的成長是有一定規律的,父母在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時候,不能只根據自己的主觀願望辦事。
《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一書對此進行了舉例說明。
根據兒童心理學研究,左右兒童觀念的形成和發展需要經過3個階段。第一階段,5歲~7歲。兒童以自我為中心辨別左右,因此能夠分清自己的左右手。直到7歲左右才可以分清站在他們對面的人的左右手。第二階段,7歲~9歲。兒童能對直觀、形象的事物分清左右空間關係,形成直觀表象,並能初步掌握左右方向的相對抽象性,但對非直觀、抽象的空間關係還比較模糊。第三階段,9歲~12歲,兒童能夠形成左右方位的抽象概念,能根據表象、記憶建立其空間關係。從上面的發展規律來看,兒童從小到大,對空間和距離的知覺是逐漸完善起來的。因此,對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如果要他們理解幾何圖形結構及其空間關係,要他們理解圓形,老師要先講解皮球,理解長方形,老師要先講解電視機等,這樣把實物和概念連線起來,他們才能逐漸理解。
孩子的成長和認知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要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父母在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時候,一定要講究科學性,了解、尊重、利用好孩子的成長規律,少走彎路。
(2)分層次確定目標
例如,同樣是要培養小學生"認真寫字"的習慣,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就要求他們保持正確姿勢,一筆一畫地認真寫清楚;對於中年級的孩子,就要求他們不但要認真寫,還要儘可能做到整潔美觀;對於國小高年級的孩子,就要求他們樹立一定的漢字意識,做到寫出的字有一定的"藝術性"。有了這樣的要求和層次,孩子就比較容易一步一步去做,容易達成目標。
(3)目標分解要具體
山田本一的成功表明,目標不僅要分解,而且要具體。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人隨機分成兩組,讓他們去跳高。兩組個子都差不多,先是一起跳了1.2米,然後把他們分成兩組。對第一組說:"你們能跳過1.35米。"而對另一組說:"你們能跳得更高。"然後讓他們分別去跳。結果,第一組由於有1.35米這樣一個具體要求,他們每個人都跳得很高。而第二組沒有具體的目標,所以他們大多數人只跳了1.2米多一點,不是所有的人都跳過了1.35米。由此可見有沒有具體目標的差別。
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時,我們要幫助孩子學會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把遠目標變成近目標,把模糊的目標變成具體的目標。
四、家校合作法
1.解釋
大家都知道,教育不只是家庭的事,也不只是學校的事,所以光靠父母和老師某一方的力量,要想教育好孩子是不夠的,必須要聯合父母和老師的力量,讓家庭和學校的步調一致,勁往一處使。在這樣的環境裡,孩子會成長得更好。
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時,我們也提倡"家校合作"。尤其提倡父母和學校主動配合。父母只有及時與學校溝通,並相互做好配合,才能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2.案例
在《不輸在親職教育上》一書中,有一則《家務勞動承包契約》的案例,大意是這樣的:
四年級學生正在與家長舉行《家務勞動承包契約》的簽訂儀式。在班主任的協調下,全班學生與家長一一對應,認真商討起來。有的學生選擇了洗衣掃地,有的選擇了揀菜、燒飯,大多數學生都選了兩三個項目作為承包內容。雙方在契約書上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姓名。校長和大隊輔導員應邀擔任了雙方的見證人,在每一份契約上蓋上了公章。
老師說:"這次家務勞動承包為期3個月,主要是為全班同學提供一個勞動崗位,促使大家學本領、練毅力、盡義務,從小懂得信守自己的諾言。我們也希望各位家長積極支持,幫助和督促子女學做家務,同時也應避免給子女過重的負擔。希望雙方共同履行契約。"
在這個基礎上,學校還印發了"家務承包中期聯繫卡",請班主任走訪部分家長,督促家長履行契約。
從此,全班同學的家務勞動熱情高漲起來,不少人除了堅持完成契約規定的家務外,還主動幫父母做其他力所能及的事,還有人悄悄地學會了幾手"絕活"......
看,很多父母為之頭疼的問題,通過家校合作,就變得十分輕鬆了。父母和老師在教育孩子方面是站在一條線上的。父母和老師對孩子有著共同的愛心,教育目標也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好,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形成合力,爭取最大的效果了。
其實,上面的這個案例也是前面"行為契約法"的延伸。通過家校合作,契約也發揮了最大的效用。
3.要求和原則
父母與學校溝通配合,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要注重協調,並形成教育合力。
20世紀70年代,德國科學家赫爾曼哈肯創立的"協同論",不僅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裡取得了矚目的成效,在教育領域裡也得到了廣泛認可。該理論認為:任何一種事物都是由許多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要素組成的系統,當各種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關聯要素彼此協調、合作、同步一致、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地向同一目標運動時,就會形成整體合力,就會產生大於各個要素孤立相加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協調效應。
1+1不會簡單地等於2,必須形成合力,才會產生協調效應,也才可能使1+1>2。有很多人常說"5+2=0",就是講學校和家庭的教育相互抵消,沒有發揮出作用。
4.操作方法
父母該怎樣主動和學校溝通呢?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冉乃彥研究員給父母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議,具體如下。
(1)主動聯繫
父母往往認為老師很忙,如果總是和老師聯繫,老師會因為工作繁忙而沒有時間接待,或者感覺被打擾。其實,老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教育孩子,如果父母主動與老師聯繫,老師會感到非常高興的。因為通過溝通,會更方便老師了解孩子的全面情況。一個班主任整天要面對幾十個孩子,任務很重,不要說是家訪,就是給每個孩子的父母打電話,也要耗費好多時間。父母與老師溝通,重要的是把孩子生活、學習、發展中出現的重要信息告訴老師,及時與老師交流,或者了解孩子在學校里的情況,及時與老師配合,或者獲得老師的有效地配合。
(2)經常聯繫
父母千萬不要忽視針對孩子的點滴進步與老師交流,更不要等問題成了堆再去和老師聯繫。平時,孩子的發展是一種平穩的量變過程。但是質變就孕育其中。要想發現微小的變化,抓住閃光點,在萌芽狀態時實施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須與老師經常聯繫。
如果可能,父母最好能夠與老師定期保持聯繫。這樣,每一次聯繫就會變得越來越簡單,時間短而且有效果。由於是經常聯繫,不必每次都介紹前面的情況,只需突出主題,交流新情況,研究新措施即可。
經常聯繫,還可以使雙方增進了解,發展友誼。很多父母在和老師的交往過程中,成為了很要好的朋友。
(3)適時、適度聯繫
父母與老師溝通的頻率,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來定,但也要尊重老師的意見。一般一周或兩周聯繫一次就可以了。如果聯繫過密,會給老師增加負擔。聯繫過疏,則不容易了解孩子的情況。
父母與老師的聯繫方式,一般可以通過電話進行。何時打電話,要根據老師的工作和生活規律來定。如果是課間10分鐘打進去電話,老師急著準備上課,匆忙說兩句,效果肯定不好。最好打通電話後先詢問:"我現在準備和您交談幾分鐘,您看方便嗎?"父母也可以與老師商量一個固定的時間。
與老師交流的時候,父母要有所準備,儘量避免東拉西扯的聊天,最好直奔主題。父母不要光顧著自己說,還要注意聽老師的意見,不僅要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還要提出自己的措施,也徵求老師的建議。
(4)對交流內容要進行教育性的加工,化消極為積極
雙方交流的內容,父母切記不要簡單地、直接地傳達給孩子。有些內容只是教育者了解就可以。必須讓孩子知道的,也不要給孩子一種"告狀"的感覺。比如,老師提到孩子最近上課走神,父母就應該對這個信息進行加工,對孩子講:"老師真喜歡你,他發現你最近上課有時走神兒,可為你著急了。老師覺得你從來都是專心聽講的,是不是沒休息好?"
(5)如果出現了誤解,解決的原則是--有利於孩子健康
成長
老師也不是神仙,難免出現失誤,例如老師誤解了孩子,或者解決問題的方法不當。這時父母首先要做到誠懇地承認並重視孩子自身確實存在的缺點,而不是急於大講孩子的優點;二要在理解老師的基礎上去看問題;三要擺出事實,語言委婉但觀點鮮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四要給老師改正失誤的餘地。
習慣三:
做事有計畫
一、導入部分
1.理念
做事有計畫的人才會贏得信任。
有些孩子每到期末複習就一團亂麻,做作業時總是被別的事情打亂,早晨起床上學常常找不到襪子,零用錢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您的孩子會被這樣的問題困擾嗎?您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避免這些麻煩嗎?
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學會做事有計畫,即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具體的時間規定,有準備,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驟。
做事有計畫,不僅能幫助孩子有條不紊地照料自己的生活,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和處理各種事情。那些取得傑出成就的人,常常得益於做事有計畫:
福井謙一上學時化學測驗總是不及格,曾因此打算放棄學業。在父親的鼓勵下,他制定了學習計畫,從頭補起,從不及格到及格,成績扶搖直上。1981年,他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竺可楨上中學時身體瘦弱,為了強健體魄,他制定了詳細的鍛鍊計畫,並手寫了"言必信,行必果"的格言時時提醒自己。此後,他聞雞起舞,從不間斷。自從鍛鍊身體後再也沒有請過一次病假......
小到身邊的點點滴滴,大到一生的目標追求,計畫都是不可缺少的。做事有計畫不僅是一種習慣,更反映了一種態度,它是能否把事情做好的重要因素。
2.描述
(1)時間像流水,抓起來就是金子
狄更斯曾說過,延宕是偷光陰的賊。一天24小時,為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散的人空留一片悔恨。有成就的人,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鐘,絕不虛度年華。
《故事時代》收錄了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個人從26歲開始,即從1916年元旦那天起,每天都要核算自己所用的時間,每個月底做小結,年終做總結。他56年如一日,直到1972年去世的那一天。
他靠的是記日記。沒有什麼能打亂他的這一習慣--休息、看報、散步、剃鬍須......甚至女兒找他問問題,他都要在紙上做記號,一絲不苟地記下用了多少分鐘。
他想方設法利用每一分鐘"時間下腳料":乘電車時複習需要牢記的知識;排隊時思考問題;散步時兼捕昆蟲;在那些廢話連篇的會議上演算習題......讀書時間盤算得更細,"清晨,頭腦清醒,我看嚴肅的書籍(哲學、數學方面的);鑽研一個半小時或兩個小時以後,看比較輕鬆的讀物--歷史或生物學方面的著作;腦子累了,就看文藝作品。"他算出自己一個小時的看書進度是:數學書4~5頁,其他類書20~30頁。最令他自己滿意的是1937年7月,"這個月我工作了316小時,平均每天7小時。如果把純時間折算成毛時間,應該增加25%~30%。我逐漸改進我的統計。"
他統計自己1966年所用的基本科研時間為1906小時,超出原計畫6小時,平均每天工作5小時13分;與1965年相比,超出了27小時。1967年他77歲,他對這一年時間的統計是:讀俄文書50本,用去48小時;法文書3本,用去24小時;德文書2本,用去20小時;游泳43次;娛樂65次;同朋友、學生交往用去151小時......
他認為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甚至是唯一有價值的東西,他將它視為神的賜予,於是時間也就給予了他豐厚的回報。這個牢牢駕馭了時間、創造出"時間統計法"的人,就是當代傑出的昆蟲學家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柳比歇夫。
可是很多人卻無視時間的流逝,沒有時間概念。在他們眼裡,半個小時很短暫,浪費一天也沒什麼關係。但如果你不認真對待時間,時間也不會認真對待你。時間抓不住就像流水匆匆,抓起來卻像金子般沉甸甸。
(2)冷靜思考,有條理地安排事情
遇到事情不是冷靜地思考,做出合理的安排,而是想到哪裡就做到哪裡,常常會讓人陷入尷尬的境地。
《新家教》中有一則故事:
威爾遜和同學要到山裡去參加為期兩天的野營活動。學校向他們介紹了營地的一些情況,並為他們的準備工作提出了建議,讓孩子們自己回家去準備營地生活用品。媽媽問威爾遜是否需要幫忙,威爾遜說自己能夠照顧自己。在他出發前,媽媽檢查了他的行李,發現他沒有帶足夠的衣服,因為山里要比平原冷得多,顯然威爾遜忽視了這一點。媽媽還發現他沒有帶手電筒,這是野營時經常需要帶的東西。但是媽媽並沒有給他更多的提示。
威爾遜高興地走了。過了兩天,他回來了,媽媽問:"怎么樣,這次玩得開心嗎?"
威爾遜說:"我的衣服帶得太少了,而且由於我沒有帶手電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別人借,這兩件事搞得我好狼狽。"媽媽說:"為什麼衣服帶少了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