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堂家

汪堂家

汪堂家,男,1962年5月21日生,生於安徽省太湖縣,1983年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專業,師從尹大貽攻讀碩士,1986年留校任教。1988年起師從王玖興在職攻讀外國哲學史博士,並於1992年獲得學位。1993年晉升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0年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1979年考入安徽勞動大學政治系,先後在安徽大學復旦大學、德國康斯坦茨大學學習,並在瑞士、法國、奧地利、義大利、韓國等國進行學術訪問。現任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外國哲學史教研室主任、復旦大學杜威研究中心副主任、套用倫理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衛生部衛生技術評估重點實驗室成員、上海肺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委員。另任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法國哲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倫理學會理事、哲學學會理事、副秘書長、青年論壇主席等。2014年4月23日17時05分,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汪堂家因患肝癌在龍華醫院去世,享年52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汪堂家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省太湖縣
  • 出生日期:1962年5月21日
  • 逝世日期:2014年4月23日
  • 職業: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 主要成就:哲學教育;研究西方哲學等
  • 代表作品:《自我的覺悟》、《十七世紀形上學》、《哲學的追問》等
  • 翻譯著作:《論文字學》、《活的隱喻》等
主要學術兼職,主要研究領域,主要研究成果,最新報導,

主要學術兼職

《美中社會與文化》(American-Chinese Society & Culture) 雜誌(美國)編委;《中外醫學哲學》(Chinese & International Philosophy of Medicine)雜誌(香港)編輯顧問委員會成員,並擔任三個基金會評審組成員。

主要研究領域

近現代西方哲學,尤其是法國哲學和德國哲學及其相互接受史,元倫理學、生命-醫學倫理學和比較哲學。

主要研究成果

一、主要著作(含編著)和譯著有(Main Works and Translations):
1. 《哲學的追問——哲學概念清淤錄之一》(Inquiry into Philosophy—De-depositions of Philosophical Concepts,vol.1)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2. 《思路心語-生活世界的哲思》( Speaking of Mind on the Way to Thinking—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Life World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 《汪堂家講德希達》( Discourse of Tangjia Wang on Derrida),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4.《17世紀形上學》 ( Metaphysics in 17 Century)(合作),人民出版社,2006;
5.《自我的覺悟》( Reflection on Ego),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
6.《人生哲學》(Philosophy of Life)(合作),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7.《生命倫理學》(Bio-Ethics) (合作,沈銘賢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心靈的秩序》( Order of Mind)(合作,陳根法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9.《面向未來的抉擇》(Alternative toward Future)(主編者之一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2;
10.《華夏百科大辭典》( Hua Xia Encyclopaedia, 于光遠主編,主要撰稿人之一,華夏出版社,1997;
11.《外國哲學大詞典》( Great Dictionary of Foreign Philosophy, 主要撰稿人之一,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7;
12.《論文字學》(De la Grammatologie by J.Derrida, 德希達著, 汪堂家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2005;
13.《無賴》德希達著(Voyous by J.Derrida),汪堂家、李之哲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14.《承認的過程》(Parcours de la reconnaissance , by P.Ricoeur, 利科著,汪堂家、李之哲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15.《活的隱喻》 (La Metaphore vive by P. Ricoeur, 利科著,汪堂家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16.《春秋大義》 (The Spirit of Chinese People by Ku Hongming ,辜鴻銘著,收入《亂世奇文-辜鴻銘化外文錄》(汪堂家 編譯並點校《張文襄幕府紀聞》、《讀易草堂文集》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7.《清流傳》(The Story of a Chinese Oxford Movement by Ku Hongming,辜鴻銘著),同上;
18.《尊王篇》(Papers from a Viceroys Yamen: a Chinese Plea for the Cause of Good Government and Civilization by Ku Hongming,辜鴻銘著),同上;
19.《尼採在西方》(Nietsche in The West, 劉小楓、倪為國主編,主要譯者之一),上海三聯書店,2003;
20.《杜威全集.早期著作》(The Collected Works by J. Dewey——The Early Works )中文版 (共5卷,劉放桐主編,俞吾金、童世駿副主編,汪堂家常務副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0年;
21.《杜威全集.中期著作》(The Collected Works by J. Dewey——The Middle Works),中文版(共15卷),劉放桐主編,俞吾金、童世駿副主編,汪堂家常務副主編並主譯第15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22.《新黑格爾主義哲學論著選輯》(Selected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Neo-Hegelism),下卷,張世英主編,主要譯者之一), 商務印書館,2002;
23.《弗洛姆哲學著作精選》(Essentials of Philosophical Works by Fromm, 黃頌傑主編,主要譯者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4.《西方宗教哲學文選》(Selected Papers of Western Philosophy of Religion, 張慶熊、胡景锺主編,主要譯者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5.《杜威、實用主義與現代哲學》(Dewey,Pragmatism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俞吾金主編,張慶熊、汪堂家副主編), 人民出版社,2007;
26.《現代外國哲學》(Contemporary Foreign Philosophy)叢刊, 第二輯,俞吾金主編,張慶熊、汪堂家副主編),2011;
二、代表性論文(Selected Papers):
1. 多重經驗中的身體——試論“身體”概念對於杜威哲學的 意義( Body in Multi-Experience——On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 of Body for Philosophy of Dewey),《復旦學報》2012.4;
2.意志現象學的轉折(The Turn of Phenomenology of Will),《外國哲學》(第23輯,商務印書館)2012.6;
3. Ritual: Meaning and Recognition, in: Ritual and Moral Life ( ed. by David Solomon el) Dordrecht: Springer, 2012;
4. Towards a Proper Relat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Renaissance of Confucian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 ed. by Ruiping Fan) , Dordrecht: Springer ,2011;
5.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Individualization of Treatment, Philosophy and Medicine, Vol.74( Bioethics and Moral Content). ed. by T. Engelhardt and L. Rasmussen.Dordrecht / New York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2002;
6.The Concept of Death in Levinas and Heidegger.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ed.by Chung-ying Cheng, Supplement to Vol. 35, 2008;
7. Excellence through Honor in Management (Co-author) ,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4, No.3, 2007;
8.死亡概念的綜合考慮 ( Synthetic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Death),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 Comparative Philosophy of Medicine(《中外醫學哲學》) . Vol.4,No.1, 2005, New York:Global Scholarly Publications;
9.隱喻:翻譯與詮釋( Metaphor: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現象學與當代哲學》(Phenomenology&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Hongkong / Taipei, 香港、台北)Vol. 2,2008;
10. 文本、間距化與解釋的可能性(Text,Distanciation and Possibilities of Explanation),《學術界》2011.11;
11. “進步”概念的哲學重審(Philosophical Re-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rogress),《復旦學報》2010.10;
12. 科學、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杜威眼中的科學對於精神生活的意義 ( Science,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zed Spirit ——Significance of Science in the Eyes of Dewey for Our Life of Spirit )《學術月刊》2009.11;
13.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哲學教育( What Kind of Philosophical Education do We Need?),《探索與爭鳴》2009.8;
14.世俗化與科學的詮釋學因素——加達默爾與愛爾蘭根學派 (Secularization and Hermeneutical Elements of Sciences——Gadamer and Erlangen School ) 《世界哲學》2008.1;
15.“啟蒙”概念及其張力( The Concept of Enlightenment and Its Tension),《學術月刊》2007. 10;
16.代際倫理的兩個維度(Two Dimensions of Ethics of Inter-Generation)《中州學刊》2006.3;
17.道德自我、道德情境與道德判斷(Moral Self, Moral Situation and Moral Judgment ),《江蘇社會科學》2005.2; 18.哲學的邏輯表達與邏輯的哲學分析(Logical Expression of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Logic),《復旦學報》2005.5;
19. 隱喻詮釋學:修辭學與哲學的聯姻( Hermeneutics of Metaphor: Marriage of Rhetoric and Philosophy),《哲學研究》2004.9;
20. 技術語言的泛化與技術的倫理效應( Extension of Technical Language and Ethical Effect of Technology),《江海學刊》2004.6;
21. 記號、符號及其效力( Sign, Symbol and their Effect),《復旦學報》2004.5;
22.解構策略的可能性(Possibilities of Deconstruction as a Strategy),《河北學刊》2003.3;
23.梅洛.龐蒂與知覺現象學( Merleau-Ponty and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中國學術》2002.1;
24.利奧達與“後現代”概念的哲學詮釋( Lyotard and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ost-Modernity”),《復旦學報》2001.5;
25. ““文化”釋義的可能性( Possibilities of Explanation of Culture),《復旦學報》1999.5;
26. 確實性的追求與哲學數學化的失敗( Search for Certainty and Failure of Mathematization of Philosophy),《學術月刊》1998.9;
27.現象學的懸置與還原( Epoch and Reduction of Phenomenology),《學術月刊》1993.9;
28.安樂死:社會學的考察(Euthanasia: A Consideration of Sociology),《社會學研究》1991.3;
29. “我思故我在”新探( New Inquiry into Cogito ergo sum”,《學術月刊》,1989.6;
30. 論笛卡爾的自我概念(On Descartes’ Concept of Ego),《中國社會科學》1988.5;

最新報導

原標題:“從未見過那么多人守護一個老師”
2014年4月23日17時05分,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汪堂家因患肝癌在龍華醫院去世。汪堂家去世後,很多師友、學生紛紛追思這位普通的哲學老師。
汪堂家1962年5月21日出生於安徽省太湖縣,1979年考入安徽勞動大學政治系,1983年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專業,師從尹大貽攻讀碩士,1986年留校任教。1988年起師從王玖興在職攻讀外國哲學史博士,並於1992年獲得學位。1993年晉升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0年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自任教以來,他先後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了十幾門課程。
汪堂家潛心學術,著有《自我的覺悟》、《汪堂家講德希達》、《十七世紀形上學》、《哲學的追問》等,翻譯了如德希達的《論文字學》、科利的《活的隱喻》等多部西方學術著作。其中,《論文字學》的翻譯,將晦澀哲人德希達的成名力著引介到漢語學界;而《汪堂家講德希達》則幾乎是學習德希達公認的最合適的入口。
“堂家的西學功底人盡皆知,他的中學造詣就未必人人知道。”學院同事、中國哲學教授徐洪興如此評論他。除研究西方哲學外,汪堂家還曾編譯辜鴻銘的《春秋大義》、《清流傳》、《尊王篇》等文章。
“追求真理的勇氣,相信精神的力量。”汪堂家上課時經常引用黑格爾的這句話。他曾坦言:“我佩服德希達獨立的人格,以及利科對傳統的尊重。前者一直游離於歐洲的主流學術圈,卻對自己的理論信仰堅持不懈;而後者則堪稱歐洲傳統的真正代言人。”基於這種對文化傳統的尊重,汪堂家曾表示:“作為中國人當然要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傳統,因為這是我們的文化身份。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培養世界眼光與人類情懷。” 作為中國的一名知識分子,在汪堂家老師看來,一定要關注中國社會所產生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從大的方面來講其實也是人類的一些根本問題,我們是“站在中國,面向世界”。
汪堂家還認為,科技是現代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現代文化的本質,承認科技進步表征人類能力的進步,但也對科技帶來的結果表示遲疑,“只有倫理的定向才能使科學進步的悖論有克服的希望”。
他反感當今缺乏親和性與美感的城市建築,“將高架路引入城市中心是20世紀世界城市建設的最大敗筆”,應當“在有條件的地方把地上的運能漸漸放到地下去”。他和海德格爾一樣,審慎地看待工業文明,而渴望一種天地人神統一的狀態。
汪堂家對於哲學教育的理念和危機有很深入的思考。在他看來,哲學教育應該以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作為理念。因此,哲學教育要使學生學會如何發問,並對“問”本身的合理性進行發問,即不僅要就世界總體、人的總體、生活總體和知識總體問一個“為什麼”,而且要問“為什麼要問為什麼”。
哲學無限制的提問方式體現了哲學的自由性,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形成批判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勇氣。汪堂家指出,“正如德希達曾經指出的那樣,總有一些人害怕哲學。我們至少可以發現,一些不願變革的人害怕哲學,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害怕哲學,一些思想懶惰的人也害怕哲學,他們害怕自己苦心經營的攤子在哲學的挑剔目光下破綻百出。講到底,他們害怕真正的哲學提倡的批判精神,這種精神要求我們不要承認萬古不易的教條,並且要勇於批判自身和超越自身。”
汪堂家是個讀書人,他有書生的特徵,他所做的“點點滴滴”,也讓師友佩服。
有一次上班途中,坐在公車上的汪堂家見兩名乘客吵了起來,一個罵另一個“神經病”,爭吵越來越厲害。為了化解爭吵,汪堂家笑著說:“罵人也得科學點。你本意大概不是說別人有神經病,而是說別人有精神病吧?”車廂里其他人都笑了起來,吵架雙方也停歇了,一場爭吵就這樣被化解。
汪堂家常說,生活中的許多爭吵、糾紛都是因為彼此心態不好導致的,往往並不存在什麼過不去的原則問題。
“我是一個比較平淡的人。在精神生活方面,我希望以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聽聽音樂,練練氣功,讓自己變得更有耐力的同時,擁有更平和的心態。”在汪堂家看來,人活著一定要豁達,“不要因為有點心事想不通就失眠,生氣發怒也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
汪堂家在學院裡曾經開設過黑格爾的《小邏輯》課程。因為課程總是最早,所以很多同學沒吃早飯就上課。汪堂家在課間休息時去辦公室拿了很多朱古力來分給同學吃。擔心朱古力太甜,他專門從辦公室拿了電水壺到課堂中燒水給大家喝。
據學院同事邵強進介紹,學院曾有一名學生情緒不佳,輔導員十分擔心。汪堂家認為,要用平和的溝通而非針尖對麥芒的方式去引導學生。之後,汪堂家多次帶這名學生練氣功、喝茶、聊天,直至這名學生重新進入正常生活。
汪堂家在2013年5月的體檢中查出了肝部腫瘤,但堅持上課到學期結束,並將成績全部錄好之後才去做手術,這時已是7月份了。術後,他又馬上開了兩門本科生的課,主持了三次學術討論會,直到10月病情復發為止。
學生們也將心比心。在汪堂家患病住院期間,吳猛等18位他的學生24小時輪班照顧。長海醫院、中山醫院的醫生見此場面,感慨道:“從來沒看過一個病人被這么多學生圍繞守護。”
在汪堂家病重期間和過世之後,有許多的同事、朋友、學生向汪堂家表達了哀思。
“在汪老師病重期間,在面對如潮水般湧來的同事和朋友們的情誼時,他是無法平靜的,淚水總是悄然現於眼角。汪老師珍視每位同事和朋友的情誼,直到去世前一晚還要來他的手機吃力地反覆翻看通訊錄。”汪堂家的學生、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的吳猛副教授回憶說。
汪堂家不用微信,但微信在其生命中最後日子裡給其帶來巨大的精神支持。在微信中,各位老師表達的祝福和關心,學院師生都轉給汪堂家逐條看過,“汪老師每一條都細細地看、反覆地看,眼中含著淚水,手指不停顫抖。”吳猛說
“生是短暫的,死是永恆的,套用海德格爾的話說:死亡是存在之家。”復旦大學哲學教授王鳳才在寫給汪堂家的悼文中如此寫道。而作為一名哲學教授,汪堂家早已思考過死亡的問題。
在題為《死與思——死亡現象的文化分析》中,他寫道:“人的死亡並不僅僅在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他在書中解釋說,正因為人是精神的存在,他就可以藉助感性個別性而上升到概念和普遍。當精神達到一定的階段,反而更能接近實在性。因此,我們不能把具有精神的存在者的死簡單地歸結為沒有精神的存在者的死,因為在精神里可以看到由死產生的不死的可能性。“死亡作為生命的最高限界和可能性不僅從反面規定了生命的意義,而且本身就包含著人的自然規定和文化規定。”(本文感謝袁新、邵強進、吳猛、莊國雄、王鳳才、李之喆、樊麗萍、周羽極等提供材料)
汪堂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