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那鎮

江那鎮

江那鎮,壯語名為 Mowngz Zaeng Naz ,地處硯山縣城,是硯山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位於東經104°20′—29′,北緯23°36′—50′之間, 東至本縣者臘鄉、南至盤龍鄉、西至文山市秉烈鄉、北至本縣乾河鄉,水系分屬珠江紅河兩大流域,鎮域國土面積266.1平方公里,壩區面積為80平方公里,城市面積7.5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那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文山州硯山縣
  • 電話區號:0876
  • 郵政區碼:663199
  • 地理位置:硯山縣城
  • 面積:266.1平方公里 
  • 人口:98908人(2017年) 
  • 氣候條件:北亞熱帶氣候
  • 機場:文山普者黑機場
  • 車牌代碼:雲H
歷史沿革,地理境域,氣候條件,行政區劃,人口民族,城市建設,農業,旅遊,工業,經濟,衛生,文化教育,基礎設施,新農村建設,特色產業,

歷史沿革

“江那”系壯語,江:中間;那:指田,意為田壩中間的村莊。
康熙六年(1667年)為開化府江那裡,
江那鎮江那鎮
道光三年(1823年)設江那縣丞,治所在郊址城,
宣統一年(1909年)為文山縣東區江那鎮。
民國元年(1912年)為江那縣佐,治所仍於郊址。
民國六年(1918年)遷至江那。
1933年為硯山設治局江那鎮,
1935年為硯山縣第一區江那鎮。
1950年為硯山縣江那鎮,下轄江那、子馬、郊址、羊街四個鄉。
1952年為盤龍四區江那鎮。
1958年撤銷硯山縣併入文山縣為上游公社江那大隊。
1959年為硯山公社江那管理區。
1961年恢復硯山縣為盤龍區江那公社。
1962年為江那鎮。
1970年為江那公社。
1971年恢復江那鎮。
1988年元月區鄉體制改革,將原子馬區併入江那鎮,由原來的3個辦事處增加到11個辦事處,1個居民委員會。

地理境域

該鎮鎮區所處地理位置優勢明顯,普者黑機場離城區僅有 5公里,323國道橫穿其間,硯文、硯丘、硯西公路穿越全境,硯文、硯平高速公路在境內交接,交通便利,是州縣通往省城昆明及兩廣等地的必經之路。

氣候條件

轄區海拔在1400-1630米之間,氣候溫和,屬北亞熱帶氣候類型,年平均降雨量990毫米,年平均氣溫在15℃—16℃之間,無霜期303天。
街心花園街心花園

行政區劃

該鎮轄8個社區居委會、5個村民委員會,63個自然村,107個村(居)民小組。轄區內有144個 省、州、縣單位。

人口民族

居住著漢族、壯族、彝族、苗族等共12個民族,總戶數15809戶,常住人口98908人(2017年),民族中以漢族、壯族、苗族、彝族為主。

城市建設

鎮人民政府按照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的把硯山建成文山衛星城和建設“文硯平”城市群的要求,以縣委、縣人民政府打造“山水園林城市”為目標,積極協助配合有關部門啟動和續建了興城大街延長線、江那北路、市政中路、雲錫山水康城、盛世興城、幸福家園等一批重點項目。隨著七鄉大道、民航路、興城大街等一批市政道路設施的投入使用,與硯華路、龍頭街、通廣路、建設路等主幹道形成了縣城交通網路的主體骨架;沿七鄉大道、民航路兩側開發建設雲錫山水康城、七鄉花園、金福人家、幸福家園、建華小區等一批優質房地產項目,代表著新的開發模式正在形成;以創建“甲級衛生縣城”和“山水園林”城市建設為契機,墨山山體景觀改造工程已啟動實施;雲錫山水康城及蔑茂塘公園開發建設正在實施一期工程;不斷完善七鄉大道以北基礎設施,興城大街二期工程基本完工;2006年開通的公交專線將硯山縣城與普者黑機場、重點工業區及縣城周邊各村寨緊密相連,這些項目的建成標誌著江那鎮中心城鎮的建設已經邁上了新的台階。
江那鎮街道江那鎮街道
縣城已建成三縱三橫的道路網路體系,城區總面積從2002年的5.2平方公里擴大到7平方公里,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6.2%,城鎮化率27.6%。為進一步改善城區人居環境,鎮政府加大了舊城區道路建設力度,發動民眾,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完成了城區大新街、小新街、嘉禾一路等共十餘條城區道路的建設和書院社區,秀源社區大外革、小外革的亮化工程。同時多方籌措資金,加大農村規劃建設投入。完成了路德、羊街、銃卡、蘆柴沖、子馬等村級活動場所的建設,共投資80餘萬元,完成道路改造工程104.7公里,通達工程12公里。積極引導村集體利用村集體資金搞好村集體公益事業,羊街村民委、子馬村民委等各村集體累計投入資金300萬元,修建了村集體道路、村寨街道總計五萬平方米。

農業

1、鎮人民政府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鎮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中央各項惠農政策深入貫徹到各村各寨,全面取消了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認真落實良種補貼、農機補貼、農業生產資料增支補貼和退耕還林補貼、能繁母豬補貼等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廣大農民民眾實實在在得到了實惠,從2002年到2008年來累計兌現各種惠農補貼7343萬元,發放聽湖水庫後期移民扶持資金104.37萬元,兌現了腳側龍水庫土地淹沒補償費44.28萬元。全面完成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補發工作和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擴寬了農民的經營範圍,促進了農林業的穩定發展。
江那鎮農業江那鎮農業
2、鎮人民政府加大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從2002年開始累計投入資金17483萬元,實施了蘆柴沖商品蔬菜基地、子馬綜合農業示範園區、煙水工程等建設項目,新建水窖水池2485口,新建和改造水渠12.2公里,維修病險水庫6座,完成大小水利工程建設5207件,改善灌溉面積28978畝,切實解決了2萬餘人3萬頭大牲畜飲水問題。在銃卡和舍木那冰雹重災區建立了固定人工防雹作業點5個,共投入資金66萬元,年均為民眾挽回經濟損失近1000餘萬元。
3、農村信息化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全鎮12個村委會(社區)54個自然村享受到了數位化帶來的便利。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目的,加大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全鎮已建立了萬畝烤菸、萬畝蔬菜、萬畝辣椒種植基地,圍繞硯平、硯文高速公路,引導培育了葡萄、晚蜜梨等水果種植,農業種植業由常規性種植向經濟效益性種植轉變。積極要項目爭資金,養殖、農產品加工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進一步加強,有力地帶動了烤菸、辣椒、三七、花生、畜牧、林業等重點特色產業發展,農村經濟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烤菸標準化示範建設項目取得明顯成效,2007年全鎮烤菸種植面積達1.04萬畝,完成菸葉收購2.7萬擔,均價11.54元;中上等煙比例為59.13%;實現菸農收入1557.81萬元,戶均收入達12002元。
江那鎮農業江那鎮農業
4、緊緊圍繞“技、資、物”配套服務發展畜禽商品生產等重點項目,共投入800餘萬元,加快優良品種和改良技術的推廣,共建成牛凍精改良點6個,推廣牛凍精改良配種6000餘頭,推廣豬人工授精配種20000餘頭,為農戶辦理能繁母豬保險1000餘戶,發放能繁母豬補貼13萬元。全鎮累計實現畜牧業產值22202萬元,畜牧業收入占農民收入50%以上,有力地促進了民眾增收。通過林改民眾增強了造林護林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累計完成造林面積16.4萬畝。2007年底,全鎮森林覆蓋率達到28.73%,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6%。

旅遊

浴仙湖位於江那鎮西42公里323國道南側。景區總面積109平方公里。浴仙湖海拔1506米,湖體呈盆形東西長275O米,南北寬2250米,水域面積2.27平方公里,湖內有小島3個,湖水平均水深7米,最深處14米。湖平如境,水鳥翱翔,一陣微風過後,湖面波光鱗鱗,來到鯉魚島冬季可看到成群的紅嘴鷗在水面嘻鬧戲水、爭搶食餌,其他季節可見山雞畫眉雲雀杜鵑喜鵲等數十種鳥類。浴仙湖,沿岸共有3個村寨,分別居住著彝族、壯族、苗族。逢苗族花山節,壯族三月節,彝族火把節,各民族都穿上絢麗多彩的民族服裝,唱起悠揚的民歌,跳起歡快的舞蹈,這時,便可一睹苗族蘆笙舞、彝族弦子舞、壯族草人舞的風采。
江那鎮街道掠影江那鎮街道掠影

工業

江那鎮始終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鎮”戰略,牢固樹立“工業興則百業興,工業活則全盤活”的思想,強化“工業首位”意識,按照“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要求,以工業園區建設為載體,促進支柱產業的聚集和延伸,紮實構建江那工業體系,走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冶煉、建材等傳統產業,切實提高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積極支持水泥頁岩磚等建材企業的發展,做強做大建材產業。
全鎮已經建成年產10萬噸鐵合金、3.7億塊頁岩磚、20萬噸電石、10萬噸彭潤土加工等骨幹工業產業集群,基本形成以礦冶、建材、化工、三七、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導的工業體系。全鎮工業企業發展到338戶,私營企業3454戶,從業人員達2萬餘人。從2002年到2008年引進投資的17戶頁岩磚廠,逐步樹立起了江那頁岩磚的品牌,占領了全州頁岩磚市場35%以上的市場份額。
新農村規劃新農村規劃
緊緊抓住江那鎮被省列為工業強縣重點縣,把三星壩冶金工業片區納入文山馬塘省級工業園區盤子的機遇,江那鎮政府加強了銃卡片區、三星壩片區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水、電、路、通訊四通的良好投資環境。充分利用鎮內豐富的鉛鋅、沸石礦、澎潤土、頁岩石灰石等多種非金屬礦資源,宣傳江那優勢、展現江那特色,引進投資建廠。截止2008年,引進了雲銅集團、雲錫集團等50餘戶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的企業到江那鎮建廠,總投資額達8.5億元,僅三星工業園內已聚集企業39戶,年產值逾53226萬元,年創利稅2650萬元。積極推行服務承諾制度,對企業實行上門服務,積極主動為投資者協調臨時辦公場所、土地、供電、資金等事宜。隨著年產20萬噸電石廠、金不換年產50億粒血塞通滴丸生產線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工業對鎮域經濟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2007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63494萬元,工業增加值達1.6億元,分別比2002年增長64.4%和60.2%,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37.9%。

經濟

隨著硯山城市建設逐年向境內擴展和江那盤龍綜合農業示範園區、三星工業園區、硯山縣物流中心等項目的啟動,全鎮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發展前景廣闊。
2006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0877萬元,比上年增長20%;完成工農業總產值5.7億元,增長15.19%。其中:完成工業總產值4.63億元,增長17.5%;完成農業總產值1.07億元,增長6.2%;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8.98億元,增長20%;完成鄉鎮企業總收入10.83億萬元,增長1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102萬元,比上年增長21.8%;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887.6萬元,比上年增長16.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610元,比上年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8980元,比上年增長12%。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
水壩水壩
從2002年到2008年,鎮人民政府始終把加快經濟發展作為政府的中心任務,主動適應巨觀調控,積極創新發展模式,鎮域經濟全面發展,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了快速持續增長。2007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實現87242萬元;工業總產值由2002年的11100萬元增加到2007年的63494萬元,年均增長35%;農業生產總值由6688萬元增加到12748萬元,年均增長18.12%;鄉鎮企業總產值由31617萬元增加到109061萬元,年均增長24%;全鎮個體工商戶達2829戶,從業人員達17192人,個私經濟成為江那鎮有力的經濟成長點;固定資產總投資由14460萬元增加到59932萬元,年均增長33.4%;財政收入在實行稅費改革、全面取消農業稅的情況下,鎮政府狠抓財源建設工作,財政收入逐年增長,有效緩解了歷年政府欠債帶來的巨大壓力,財政總收入由1223萬元增加到3872.6萬元,比2006年實際收入2888萬元增長了34.11%,年均增長率為35%。
糧食總產量始終保持在1500萬公斤以上,確保了江那鎮糧食自給和糧食安全,2007年糧食總產量達1850萬公斤,年均增長4%。人均純收入由2002年的1129元增加到2007年的1710元,年均增長15.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由4000元增加到9980元,年均增長12%,民眾生活逐步由過去的“吃飽”向“吃好”轉變。第三產業繁榮興旺,商品流通、交通運輸、餐飲娛樂不斷發展。

衛生

衛生所藥櫃衛生所藥櫃
截止2006年底,全鎮參加農村合作醫療村民達41466人,參合率達91.7%;享受低保村民1164人。村民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鎮衛生院、縣人民醫院和中醫院,全鎮建有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所24個,有鄉村醫生52人。全鎮建有公廁18個,垃圾集中堆放坑7個。

文化教育

江那鎮建有民族職業學校1所,初級中學2所,完全國小30所,現有教師500人,其中,中學教師132人,國小教師368人;全鎮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6261人,其中,國中學生2221人,小學生4040人,農村義務教育入學率100%。
江那鎮建有鎮文化站1個,藏書463冊。全鎮有業餘演出隊27個,有演職員216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全鎮12個村委會(社區)已實施村村通工程,行政村通達率為100%,63個自然村中有45個自然村已經實現通路、通電、通電話、通電視。全鎮有9711戶擁有電視機,其中有5955戶拉有線電視,入網率達57.68%;有2898戶已通自來水,有2497戶飲用井水;有6573戶安裝了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其中: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達3513戶。
全鎮12個村委會(社區)共擁有汽車91輛,農用運輸車284輛,拖拉機216輛,機車2952輛。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7158畝,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075畝,人均擁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9畝。
全鎮共有1608戶農戶建有沼氣池,23戶農戶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674戶農戶安裝有太陽能。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磚(鋼)混結構住房農戶有1571戶,磚木結構住房農戶有3416戶,土木結構住房農戶有5283戶,123戶居住其他結構住房。

新農村建設

江那鎮新農村建設有序實施。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圍繞“發展新產業、建設新農村、培育新農民、樹立新形象”的工作思路,堅持“試點先行、典型引路、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試點村建設。2007年投資112.36萬元,啟動實施了迤勒溫飽試點村建設工作,推動了全鎮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全面展開。工作中,一是以村容村貌整治為切入點,積極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圓滿完成了迤勒村一、二、三、四組的進村和村內道路改造工程,共實施道路硬化10005平方米,新建公廁、沼氣池等環衛設施行道綠化。二是加強了科技文化活動場所建設,投資8萬餘元,建設科技活動室1間,組建文藝隊1個。三是以商品豬、烤菸種植、勞務輸出等為主導產業,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四是按照“農民主導、政府引導、縣鎮村三級投入”的工作原則,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上,發揮農民主動參予的積極性,農村面貌得到較大改觀。五是深化村組民主管理機制,健全完善村務、政務公開制度,建立健全各套基層組織。六是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加快培育新型務工農民和產業農民,提高村民素質。
江那鎮社區宣傳江那鎮社區宣傳

特色產業

烤菸:烤菸是江那鎮的優勢產業之一。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江那鎮將烤菸生產列為一項重要產業來抓,按照“區域布局,規模種植,主攻質量,提高效益”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大了烤菸產業開發力度,通過認真抓好壯苗培育、中耕管理、烘烤技術、入戶預檢等生產環節,大大提高了菸葉產量和質量,烤菸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07年,共種植烤菸1萬畝。
三七:三七,作為我鎮的特色產業之一,促進了農戶經濟的增加。近兩年來,三七價格持續上漲,七農獲利增加,極大地增強了農戶種植三七的積極性,給三七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以GAP三七基地建設為目標,強化種管技術服務和指導,進一步確保三七質量。
辣椒:辣椒是江那鎮的傳統種植優勢品種,近幾年隨著市場效益的好轉,廣大椒農的種植積極性也空前高漲,特別是小米椒、朝天椒、冬早小椒的種植規模逐年增加,2007年全鎮優質辣椒種植面積達1.5萬畝,分布在11個村民委(社區)62個村寨,涉及農戶5734戶。
蔬菜:江那鎮充分發揮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和交通便利的良好條件,把蔬菜產業確定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點產業狠抓落實,依託323國道,在沿線村民委(社區)大力發展蔬菜種植,蔬菜發展規模逐年擴大,目前已建成子馬綜合農業示範區和蘆柴沖商品蔬菜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