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紫菜協會

江蘇省紫菜協會於2003年 2月15日在南京成立,是我國首家民間省級紫菜協會,旨在提高行業發展的組織化程度,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技術水平,開拓紫菜的國內外市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省紫菜協會
  • 秘書長:張明豐 
  • 主管部門: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 
協會簡介,完善體制,

協會簡介

首任秘書長為端木怡燕。江蘇省紫菜協會是由海安蘭波實業公司、南通海達水產食品公司等一批紫菜生產加工骨幹企業牽頭髮起,同業經濟組織和相關單位自願加入,按照市場經濟模式運作,實行"自願入會、自理會務、自聘人員、自籌經費"的原則組建的,首批發展會員89個,其中單位會員72個,個人會員17個。從會員的組成看,既有國有企業、股份制企業,又有私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資企業以及科研機構和熱心紫菜行業的個人,具有較強的行業協會代表性。
江蘇的條斑紫菜業經過30年的發展,成為全省海洋漁業經濟中的支柱產業。養殖加工均有一定的規模。其中90%以上的產品出口外銷,養殖規模和產量占全國條斑紫菜的95%以上,形成了紫菜種質保存、良種培育、育苗、栽培、一次加工、二次加工、機械製造和批發市場配套完整的產業體系。但是,日本多年來一直將乾紫菜和調味紫菜納入進口配額產品目錄,對原產於哪個國家的紫菜能進口以及進口數量的多少,完全由日本政府加以嚴格控制。日本只對原產於韓國的該類紫菜產品發放進口配額,從而導致中國同類紫菜產品對日出口多年來一直為零。我國生產的同類紫菜價格長期還不到日本本國生產的三分之一。而2002~2003年度我國乾紫菜總產量達到23億張,其中江蘇省產量為22億張,由於我國條斑紫菜產品不能進入日本市場,約1/3的紫菜產品由日本有關紫菜商社低價採購後再轉銷到其他國家和地區,致使我紫菜產業損失慘重。2003年以前,在我國南通瑞達紫菜機械儀器研究所研製出國產化全自動紫菜加工機組以前,國內紫菜加工設備、零件基本都是從日本引進的,近20年來累計超過4000萬美元。日本一方面向中國出口大量相關機械設備,另一方面又禁止中國紫菜的進口。
一次加工的條斑紫菜一次加工的條斑紫菜
江蘇紫菜協會成立之後,針對日本政府對中國紫菜貿易的歧視性做法,向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提出申請,請求調查並認定日本政府在紫菜進口方面存在貿易壁壘,並要求在此基礎上與日本政府進行磋商,以促使其取消對於原產於中國的條斑紫菜的進口限制。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完善體制

近年來,江蘇省紫菜協會逐步建立了優質條斑紫菜育、養、加、銷科技公共服務平台,通過積極引進紫菜新品種、新技術,對紫菜從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指導、完善銷售網路、完善檢測手段等方式,最佳化了紫菜生產環境,提高了促進了紫菜產品質量,紫菜市場有序競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高了國際競爭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