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江蘇省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江蘇省首家省級高新區,位於常州市南翼,緊鄰西太湖和常州科教城,1996年3月批准設立,1997年7月正式授牌,現管轄面積為8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7萬人。建區10多年來,高新區堅持走“高科技、外向型、可持續”的園區開發之路,綜合實力不斷攀升。2011年全年實現業務總收入1223億元, GDP 23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86億美元,全年共有南方軸承聯游網路、順風光電、恆立油缸等4家企業成功上市,上市企業總數達到6家,高新區綜合排名在全省129家省級以上開發區中列第13位,在省級開發區中列第1位。高新區先後榮獲“江蘇省先進開發園區”、“江蘇省開放型經濟先進開發區”、“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化工作先進集體”、“2008中國省級開發區科技創新競爭力百強第5名”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江蘇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總部地點常州市南翼
  • 成立時間:1997年7月
  • 公司性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園區概況,管理,規劃,交通地理,園區規劃,產業發展,低碳示範區,創新園區,

園區概況

2003年開始,根據江蘇省沿江開發戰略和常州一體兩翼特大城市發展規劃的要求,武進高新區全面啟動“南區開發”戰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速度推進,高要求

管理

初步打造了一個

規劃

科學、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產業集聚、環境優美、生態和諧、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現代化工業園區。江蘇武進出口加工區成功獲批並順利開關運作,南湖家苑、海關國檢武進辦事處、清英外國語學校、天安數碼城等重要功能性項目建成投運,以通用、博世力士樂、曼透平等12家世界500強為代表的3000餘家內外資企業在高新區落戶並快速發展。其中有總投資6億美元的光寶華東營運中心,總投資6億美元的台灣晶品光電,總投資8億美元的玉柴東部基地,及柳工東部基地、美國愛科農機等重大產業龍頭項目。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醫藥五大產業快速發展,機器人及智慧型裝備、半導體照明、風電裝備等三大特色園區已成為常州市創建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半導體照明工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已成為國家級產業基地。以銘賽機器人、柳工機械、玉柴重工、恆立油缸、新譽重工、卡爾邁耶等為龍頭的機器人及智慧型裝備產業園,一大批成長性較好的先進裝備製造業企業加速集聚,特別是在工程機械方面已初步形成了部件加工、整車裝配、銷售服務一條龍式完整產業鏈條;以光寶光電、晶品光電為龍頭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園,形成了從材料、晶片、外延及晶片、封裝及終端套用產品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智慧平台加快完善,工業設計園、常州信息產業園運行良好,SaaS服務平台建成投運,為高新區“兩化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全省首家省級低碳示範區建設工作全面啟動,並被省住建廳授予“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示範區”稱號,同時已經成為國家“綠色建築產業集聚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二五”期間,武進高新區將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智慧新區、低碳新區、幸福新區”建設目標,堅持“集聚、集約、創新、開放、生態”的標準,以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為目標,以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為重點,搶抓發展機遇,堅持創新驅動,加快轉型升級,為把武進高新區建設成為“全市領先,全省一流,全國有競爭力”的國家級高新區而努力奮鬥。

交通地理

江蘇省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常州“南北新城”戰略發展的南城。
沿江高速穿區而過,距上海南京國際機場分別為160和110公里,
距常州長江港30 公里,
距京滬鐵路常州站15 公里,
距常州機場25 公里,客貨運輸便捷。
距離規劃中的滬寧高速鐵路20 公里,緊鄰新長貨運鐵路,交通物流極為便利。

園區規劃

我們的目標是:把江蘇省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和現代化、園林化、國際化的新城區。
園區總規劃面積100 平方公里,由原蘇州工業園區總規劃師擔綱設計,整體規劃以科學、人性為主旨。
功能布局合理,園區規劃有電子科技板塊、機械裝備板塊、汽車零部件板塊、物流倉儲板塊、中心商貿板塊以及居住休閒板塊,道路規劃科學,客貨分流便捷,路網層次分明。
提供以人為本的功能服務,園區按照城市功能配套各類設施,設有中央商貿區,並在800 米和2000 米半徑內分別設立便利中心和鄰里中心,充分保證生活的舒適性和便利性。
園區內服務設施完備,海關、商檢、公證、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廣告策劃、建築設計、物流配送、報關代理等服務機構一應俱全,服務周到。
江蘇省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武進高新區)成立於1996年,園區總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武進高新區在江蘇省129家省級以上開發區中綜合排名位居前15位,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的龍頭和重要增長點。已成功獲批“江蘇省武進風電裝備科技產業園”、“江蘇省半導體照明高技術特色產業基地”、“江蘇省生態工業園區”、國家級“江蘇武進出口加工區”等稱號。未來五年,將重點圍繞半導體照明、新能源、機器人和智慧型裝備等三大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力爭把武進高新區建成“集聚、集約、生態、創新”的國際化高科技園區

產業發展

支柱產業快速發展
堅持高端化、集聚化、鏈式化、自主化方向,進一步提升產業層次,最佳化產業結構,推進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二大支柱產業集群最大化,形成一批百億元級的大企業,使高新區成為長三角區域內國際化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區。
先進裝備製造
緊緊圍繞重大項目,做大做強機器人及智慧型裝備(智慧型工程機械產品群、智慧型軌道交通裝備產品群、智慧型紡織機械產品群、數控設備及基礎裝備產品群、新型農業裝備產品群等)、風力發電裝備、車輛及配件等產業優勢產品群,進一步拉長、增粗產業鏈,加大規模企業培育力度,加強上下游產業銜接配套水平,打造優勢產業集群,著力引進2-3家全球行業龍頭型生產企業,促進產業最佳化升級。2015年,先進裝備製造總產值超過600億元。
機器人及智慧型裝備(智慧型工程機械產品群、智慧型軌道交通裝備產品群、智慧型紡織機械產品群、數控設備及基礎裝備產品群、新型農業裝備產品群等)、風力發電裝備、車輛及配件。
依託產業基礎,加大投資集聚,做大做強半導體照明、現代家電及數字終端、新型電子元器件三大優勢產品群,著力引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強化核心競爭優勢,提升產業能級。2015年,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超過400億元。
半導體照明 新型電子元器件
潛導產業跨越發展
圍繞“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目標,結合國家及省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重點發展新能源及環保產業、醫療器械及康復器材等潛導產業,實現產業規模化。2015年,潛導產業工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
新能源及環保產業
推進節能環保,大力引進太陽能、潔淨煤技術和“智慧型電網”等清潔能源。重點發展光伏產業和新型環保產業,壯大產業規模和最佳化產業布局,推動新能源與環保產業成為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戰略先導性產業和未來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光伏產業 新型環保產業
醫療器械及康復器材產業
以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做優做強優勢服務業,扶持發展新興服務業,積極構築房地產業、現代金融業、現代商貿業、科技服務業現代物流業和休閒旅遊業“六大高地”。加快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促進服務業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動力源和勞動就業主渠道,逐步形成規模適宜、特色明顯、功能完善、結構合理的服務業發展格局。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60億元。
現代服務業倍增發展
房地產業
以城市房產為基本立足點,以打造低碳示範社區為著眼點,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生態房產、景觀房產、休閒房產、旅遊房產,大打低碳科技品牌,高標準地搞好濱湖低碳示範區地塊的房地產開發,使高新區成為常州乃至周邊地區居民外購住房的主要選擇地之一。推動北區“優二進三”,引導中央商務區等服務業重點集聚區內,大力發展總部樓宇、現代商務商貿房產、星級酒店。通過高標準商住樓宇的開發和建設,提升高新區房地產業服務水平。
現代金融業
重點發展和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新型金融機構,發展金融後台服務體系。創造良好的軟硬體環境,吸引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商業銀行省級分行、保險和證券公司在高新區設立區域總部或法人機構,支持在高新區新設各類非銀行金融機構,建設區域金融機構集聚中心。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服務,設立政策性風險投資引導基金,發展商業性創業風險投資基金,提高對高新技術企業和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能力。
現代商貿業
加快新型商貿業發展,提升新型零售業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推進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充分利用紅星美凱龍、天安數碼城、香格里拉溪湖國際大酒店等品牌的廣告效應,加速集聚人氣,打造常州城南全新的現代商貿服務業集聚區。充分利用高新區北區區轉城的契機,打造功能完備中心商務區,建成集金融、特色商業街、商務寫字樓、城市商業廣場等高水準、高品質,以城市綜合體為特徵的中心商貿商務區。全力構建滿足居民休閒購物消費的現代商業網路,提升高新區商貿服務業發展水平。
依託國家半導體照明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企業博士後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津通工業園、工業設計園、常州信息產業園、生物科技孵化器等功能平台,進一步加強和常州科教城的聯動,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鼓勵就業中介和創業諮詢及培訓等人力資本中介服務;推進代理、轉讓、登記、鑑定等智慧財產權服務業發展。吸引諮詢、會計、律師、工程等行業的國際國內廠商進駐,初步形成種類齊全、分布集中、運作規範、與國際接軌的科技服務體系。
現代物流業。以完善物流供應鏈、提升價值增值鏈為目標,全力推進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形成現代化的綜合物流體系。切實加強出口加工區的保稅物流以及對周邊的輻射功能,積極試點區港聯動,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構建多種運輸方式相配套的現代化物流綜合運輸網路,不斷提高物流集疏運能力。建立、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強對物流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整合社會物流要素,推動物流業向高層次發展。
休閒旅遊業
以服務城鎮為導向、以特色生產為基礎,以科技進步和現代服務體系為保障,大力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加快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14000畝水稻田全面實現機械化作業。依託特色農產品培育和滆湖休閒觀光區的開發,大力發展休閒旅遊業。積極發展有機食品、注重名優特新產品的引進和生產,努力打造“贏龍”牌珍珠香米、種鵝、雪山草雞、甲魚等特色農產品。做好沿滆湖休閒觀光區的開發,大力發展農業觀光旅遊、農家樂旅遊、漁家樂旅遊等休閒旅遊產品。精心設計和建設農業觀光景點,通過特色農產品和休閒體驗吸引遊客,把武進高新區打造成常州市民旅遊休閒“後花園”。

低碳示範區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發展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信息技術革命之後的“第四次浪潮”。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常州市在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的進程中,積極回響國家與江蘇省“開展低碳經濟試點示範”的要求,把發展低碳經濟作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搶占發展先機,這是常州順應全球低碳經濟發展潮流、落實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2010年6月,江蘇省發改委批覆同意武進高新區為江蘇省低碳示範區試點單位,並在上海世博會聯合國館正式授牌“江蘇省低碳示範區”。10月,省科技廳授予“江蘇省級科技創業園”稱號,省建設廳授予“江蘇省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示範區”稱號。
江蘇省低碳示範區定位
以低碳產業發展為重點,以低碳研發機構和研發人員為支撐,以低碳社區建設為載體,以低碳環境營造為保障的低碳經濟的示範區、科技創新的集聚區、轉型升級的引領區;集低碳製造業的集聚區、低碳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區、低碳示範套用的集聚區等“三位一體”的國家級低碳生態示範區;國際低碳新技術交流推廣和產業化基地。
江蘇省低碳示範區具體工作目標
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七個一千”。一是實現減排1000萬噸CO2的目標;二是打造千億元低碳產業規模;三是引進一千家符合低碳產業重點發展要求的各類製造業、服務業和海外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四是引進1000名各類高端低碳人才;五是在西太湖東岸規劃建設一千萬平方米各類低碳建築;六是圍繞低碳產業發展有效投入超一千億元;七是引進1000項低碳新技術。
江蘇省低碳示範區整體規劃
規劃面積為27.8平方公里,規劃空間布局總體框架為“一心六軸四片”。“一心”--即示範區的商務、辦公、商業、金融中心。“六軸”--即示範區主要的“三縱三橫”交通軸線與空間發展軸線。“四片”--即示範區的四大功能片:濱湖生態片、生活與服務片(套用示範區、低碳生活睦鄰體驗區、配套低碳居住區)、東北部與東南部的製造產業片。按照建設節能體系規劃,低碳示範區具體分為零碳區、微碳區和低碳區三個部分。
低碳套用示範區
該基地設於低碳套用示範區內,規劃面積為2.6平方公里,主要規劃建設為低碳製造業發展提供全面支撐的現代低碳服務業體系,包括:創新創業、研發孵化、檢驗檢測、展示交易、規劃設計、低碳金融、信息資訊、教育培訓、系統集成等。目前啟動的一期占地面積約466畝(合31萬m),建設規模為35.8萬m,主要包括低碳科技展示中心、低碳研發集聚中心、低碳科技企業加速器、低碳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江蘇省武進留學人員創業園以及低碳生活配套中心工程建設等六大工程。目前,已經有ZED(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中技天正(武進)低碳建築技術研究院、甘肅自然能源研究院華東分院、江蘇現代低碳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EPGB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省低碳示範區聯合研究中心、常州光寶LED技術研發中心、晶品光電(常州)研發中心、國家半導體照明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遠大可持續建築華東研發中心、江蘇省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湖盪河網生物生態試驗研究中心、江蘇(新譽)風電裝備技術研究院、格林保爾-南京大學光伏研發基地、武進工業設計園、常州泰斗綠色建築研究中心、常州南洲新能源研發中心、常州集福低碳建築研發中心、崑崙常州低碳住宅研究院、常州晶創研發中心、益茂純電動汽車研發中心、常州力合綠色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20個創新平台或研發機構入駐。在部分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們將採用“零資源、零能耗、零污染、零排放、零工地、零距離”的“六個零”建築示範系統,充分發揮低碳、節能、環保的示範效應。

創新園區

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是新時期、新形勢下我區的重要發展導向,是推進我區“二次創業”的核心工作,是落實自主創新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實踐和探索。科技部2008年發布了《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指南》,大力推進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今年5月19日,科技部批准常州市以“一核八園”創新發展布局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的建設方案;7月23日,市委十屆九次全體會議通過了《關於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決定》,打響了全市上下團結一心、建設創新型科技園區的發令槍。
在“一核八園”中,我區主要建設半導體照明產業園、機器人及智慧型裝備產業園、風電產業園和功能新材料產業園等四個專題園區(見現場圖板)。
半導體照明產業園作為武進高新區、武進區重點發展的產業基地之一,按照“一園三地”的模式進行建設,共5294畝。其中,“在建區”2146畝,位於陽湖路以南、淹城路以東、武進大道以北、鳳林路以西;“拓展區(一)”2798畝,位於鏡湖路以南、淹城路以東、南湖路以北、武宜路以西;“拓展區(二)”350畝,位於常武路與沿江高速交叉口東北角,即常州市城南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機器人及智慧型裝備產業園按照“一園三地”的模式進行建設,共9232畝。其中,“建成區”3852畝,位於高新區西湖路以南、武宜路以東、陽湖路以北、鳳翔路-龍臥路-鳳棲路以西;“在建區”2926畝,位於武南路以南、湖濱路以東、西湖路以北、鳳林路以西;“拓展區”2454畝,位於鏡湖路以南、武宜路以東、南湖路以北、鳳棲路以西。
風電裝備產業園按照“一園二地”的模式進行建設,共3457畝。其中,“在建區”1322畝,位於高新區龍門路以南、新典路以東、陽湖路以北、新和路以西;“拓展區”2135畝,位於鏡湖路以南、鳳棲路以東、南湖路以北、常武路以西。
功能新材料產業園作為武進經發區重點發展的產業基地之一,按照“一園二地”的模式進行建設,共5850畝。
武進的四園,占了全市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的半壁江山,因此,武進區在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中責任重大,事關常州、武進創新型城市建設水平的高低,事關產業轉型的快慢,事關未來競爭後勁的強弱。
科技部《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指南》中明確指出,到2015年,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應實現12項量化指標:
每萬名從業人員中理工科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數高於2500名;
園區內企業研發總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5%以上;
園區財政的科技撥款占園區全部財政支出比例高於6%;
每萬名從業人員擁有的當年新增授權發明專利數高於20件;
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率高於35%;
形成一個以上國內領先的優勢產業集群,其中有1家以上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或有2家以
上超過50億元的企業;
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數占園區內企業總數比例高於50%,高新技術企業營業總收入占園區營業總收
入的比例高於60%;
高技術服務業銷售收入占園區營業總收入的比例高於30%;
註冊資本500萬元以下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數占當年新註冊企業數比例高於60%;
各類上市企業數累計達到50家以上;
園區淨利潤占營業總收入的比例高於8%;
園區萬元增加值能耗低於0.25噸標準煤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詳細制定了武進四大專題園區階段性目標表,到2012年,武進四大園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要達816億元,新培育高企42家,各建成省級科技孵化器1家,當年新增授權發明專利數達33件,要實現總銷售收入365億元,其中,半導體照明產業園60億元、機器人及智慧型裝備產業園140億元、風力發電裝備產業園65億元、功能新材料產業園100億元;到2015年,四大產業園內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達150家,園區內企業研發總投入達51.98億元,當年新增授權發明專利數達142件,要實現總銷售收入1050億元,其中,半導體照明產業園200億元、機器人及智慧型裝備產業園450億元、風力發電裝備產業園120億元、功能新材料產業園280億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