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製造局印書處

1865年,曾國藩李鴻章等在上海建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簡稱"江南製造總局"、"江南製造局",又有"上海機器局"、"上海製造局"之稱。該局原本為洋務派建立的規模最大的兵工廠。後因在該局任職的科學家徐壽、徐建寅父子提出的"將西國要書譯出,……刊印傳播,以便國人盡知"的請求,得到曾國藩的嘉許,且認為"此舉較辦製造局尤要"而於1868年在局內附設"翻譯館"(又有翻譯書館、譯書處、編譯處、印書處多種稱謂),開始翻譯和印刷出版有關自然科學和機器工藝方面的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南製造局印書處
  • 建立時間:1865年
  • 創建人:曾國藩、李鴻章等
  • 別名:"上海機器局"、"上海製造局"
內容,江南製造局翻譯館設有刻書處和印書處,

內容

江南製造局翻譯館的翻譯工作由徐壽主持,譯員可考者59人。其中:外國學者有英、美、日籍學者傅蘭雅、秀耀春、羅亨利、偉烈亞力、金楷理、林樂知、衛理、瑪高溫、藤田豐八等,共九人;中國學者徐壽、華蘅芳等50人。由華人與洋人合作,共同翻譯。關於當時翻譯兩書情況,傅蘭雅著《江南製造局翻譯南書事略》有云:
"西人先熟覽胸中而書理已明,則與華士同譯,乃與西書之義,逐句讀成華語,華士以筆述之;若有難言處,則與華士斟酌何法可明;若華士有不明處,則講明之。譯後,華士將初稿改正潤色,令合於中國文法。有數要書,臨刊時華士與西人核對;而平常書多不必對,皆賴華士改正。固華士詳慎郢??,其訛則少,而文法甚精。即脫稿,則付梓刻板"。原載《格致彙編》,本書轉自張志強著《江蘇圖書印刷史》第124頁,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江南製造局翻譯館設有刻書處和印書處

早期翻譯的圖書是雕版印刷的。傅蘭雅《江南製造總局翻譯西書事略》云:"局內刊版印書之處,原為小屋;然刊書之事漸大,其屋亦增廣,內有三十餘人,或刊版、或刷印、或裝訂,而一人董理,又一人董理售書之事,另有三四人抄寫各書"。可見傅蘭雅傅蘭雅(JohnFryer,1839-1928),英國傳教士,1863年被清政府聘為京師同文館英文教習。1865年上海教會召請出任英華學堂校長。1868年受聘為上海江南製造總局編譯,任期達28年之久。計翻譯英文書籍143種,是西方在華傳教士中翻譯西文書籍最多者。對西學東漸、向中國傳輸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上述記載系雕版印刷。然翻譯館印書處有一副鉛活字和一台印書架,系近代鉛活字印刷設備;偉烈亞力所譯《談天》一書中的插圖,是英國以鋼版印成;地圖與海道各圖,系印書處用雕刻銅凹版所印。說明該局印書處曾採用多種工藝印刷圖書。所印書籍涉及歷史、政治、經濟、軍事、算學、物理、化學、光學、電學、天文學、工業、地質學、醫學等領域,計22類近二百種。對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促進中國包括近代印刷出版事業在內的工業技術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