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那跋摩

求那跋摩,漢語譯為功德鎧,古印度僧人、譯經師,剎帝利種姓,他們家族世代為王,管轄罽賓國。其祖父呵梨跋陀,又稱獅子賢,因為人剛強、正直而受到排擠。其父伽阿難,又稱眾喜,潛身匿跡,隱居于山澤。跋摩14歲時,便才華出眾,聰慧大度,仁愛廣博,崇德務善。

基本介紹

  • 本名:功德鎧
  • 別稱:求那跋摩
  • 民族族群:剎帝利種姓
  • 職業:古印度僧人、譯經師
成長經歷,幼懷慈悲,精通三藏,志在弘法,寺院生活,歷史資料,事跡記載,“代受報應”,三個條件,

成長經歷

幼懷慈悲

他的母親想吃野味,讓他去備辦,他對母親說:“凡是有生命的東西,沒有不貪生的,殘害生命,不是有仁德的人所為。”母親大怒,說:“若是得罪了神靈,由我來代你受罪。”後來跋摩在煮油時,熱油燙傷了手指,跋摩對母親說:“你代我忍受痛苦。”母親說:“痛在你身上,我怎能代替你?”跋摩說:“眼前這苦,尚且不能代替,何況是三途(佛教指地獄、餓鬼、畜生)之苦呢?”母親因而悔悟,從此不再殺生。
跋摩18歲時,一個看面相的人對跋摩說:“您年滿30歲時,當君臨一國,南面稱王。你若是不要世俗的榮華富貴,就能夠得成聖果。”

精通三藏

跋摩20歲時出家、受戒,精通九部經,博曉四《阿含經》,誦經百萬餘言,對律部有深人地研究,妙入修禪的要道、禪法的要義,當時的人們都稱跋摩為“三藏法師”。

志在弘法

跋摩30歲時,罽賓國王去世,國王沒有後嗣,眾人議論道:“跋摩是帝室的後裔,且又德才兼備,應請跋摩還俗,繼承王位。”滿朝大臣再三懇請跋摩還俗即位,跋摩始終沒有答應。跋摩辭別了師父和眾人,一個人來到深山野谷,過著與世隔絕的隱居生活。跋摩來到師子國,觀察風俗,弘揚教化,許多識真佛教的人都說跋摩已得初果(聲聞乘中第一預流果)。跋摩又來到闍婆國(古國名,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亞),在他沒到的前一天,闍婆國王的母親夜裡夢見一個和尚,坐著飛船來到國內。第二天早上果然是跋摩來了。國王的母親對跋摩敬以聖禮,從跋摩受五戒。國王的母親勸國王說:“前世的因緣,使我們成為母子,我已受戒,而你卻不信奉佛教,我們的因緣,恐怕會斷絕於今生。”國王迫於母親的命令,只好奉命受戒,接觸佛教時間久了,國王也開始信奉佛法。不久,鄰國起兵侵犯邊境,國王對跋摩說:“外賊自恃力量強大,侵犯我國,若是與敵戰鬥,必然會死傷很多人;若是不戰,國家就要滅亡。今唯師父之命是尊,不知師父有何計?”跋摩說:“面對敵人的侵略,必須進行抵抗。但是心中應存慈悲,不應起害念。”
國王親自領兵拒敵,剛一開戰,敵人就敗退了。國王被流箭傷了腳,跋摩用咒水為國王洗傷,兩天傷就好了。國王更加恭信佛法,並欲出家修行,告訴群臣說:“我欲出家修行,請你們另找一個聖明的君主。”群臣拜伏在地,勸請國王說:“陛下若是捨棄王位,就會使百姓失去依靠。目前,敵國凶強,正對我國虎視眈眈,如果沒有陛下的恩澤保護,我國的百姓就會淪為敵國的奴隸。陛下仁慈,怎能不憐惜您的子民呢?我們冒死相請,以表至誠之心。”國王不忍心違背眾意,就對群臣發出三個心愿,若能應允,就留下繼續治理國家。一願全國之內,信奉佛教;二願全國百姓,戒斷殺生;三願所有的財物,布施給窮人病人。大臣們都非常歡喜,全都敬而應諾。於是全國的百姓都從跋摩受戒。
求那跋摩求那跋摩
國王為跋摩建造佛寺,還親自去工地勞動,傷了腳指,跋摩又用神咒為國王治療,很快就痊癒了。跋摩傳布教化、誘導眾生的名聲,傳播退遠,鄰近的國家聽說後,都派遣使者,前來邀請跋摩。當時京城德高望重的僧人慧觀、慧聰等,都仰慕跋摩的品格、道義,很想能有機會當面向跋摩學習。他們於南朝宋元嘉元年(公元424年)九月,當面啟奏宋文帝,請求迎請跋摩,文帝立即下令,由交州刺史派大船去接跋摩。慧觀等人又派沙門法長、道沖、道俊等人前往閣婆國祈請跋摩,並寫信給跋摩和閣婆國王,請務必使跋摩來宋境,傳布佛教。
跋摩也認為應到各地去廣泛推廣佛教?>教化。在這之前,跋摩已搭乘商人竺難提的船,要到一個小國去,巧遇順風,將船吹到了廣州,所以跋摩在遺文中說:“業行風所吹,遂至於宋境。”說的就是這件事。 宋文帝知道跋摩已經到了廣州,又令地方官,資送跋摩進京。跋摩路過始興,停留了一年多。始興有座虎市山,山勢孤聳直立,峰嶺高絕,跋摩因其形狀很象耆闍山,就將虎市山改名為靈鷲山。跋摩在山寺之外,修建了一間禪室,離寺院有幾里地,鳴磬的聲音傳不過來,但每到鳴磬時,跋摩就已經到了。有時冒雨而來,卻不見身上淋濕;有時踏著泥濘而來,卻不見鞋髒。對此,眾人莫不肅然起敬。寺院裡有座寶月殿,跋摩在殿的北牆上,用手畫了一幅羅漢像,還畫了定光儒童布發的形象,像畫成之後,每天晚上都放出光明,很長時間才熄滅。 始興太守蔡茂之,對跋摩非常敬仰。後來蔡茂之將要死了,跋摩去看望他,為他講說佛法,安慰他。後來蔡家的人夢見蔡茂之在佛寺中與眾僧人講經說法,這是由跋摩教化示導的力量所造成的。虎市山上有很多老虎,自從跋摩來山上居住後,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在山上來來往往,有時也會遇到老虎,跋摩用錫杖按著老虎的頭,撥弄幾下,老虎也沒有發怒。從此人們在山上行走,再也沒有發生老虎傷人的事,山上的居民因感德而皈依佛教者,十有七八。
求那跋摩求那跋摩

寺院生活

跋摩在禪室中坐禪,好幾天沒有出門,寺僧派了一小沙彌前去看望。小沙彌看到有一隻白獅子沿著柱子向上爬,空中生滿了青蓮花,因此驚恐地大喊大叫,人們聽到喊聲跑來驅趕獅子,卻什麼也沒有看到。 宋文帝又令慧觀等人再次敦請跋摩,跋摩乘船進京,於南朝宋元嘉八年(公元431年)正月來到京城建郵。宋文帝召見了跋摩,慰問跋摩路途勞頓,宋文帝說:“弟子常欲持齋戒而不殺生,但是常常做不到。法師既不遠萬里,來我國傳播佛法,將怎樣教導我們?’,跋摩說:“道在於心中,而不在於事;事奉佛法在於自己,而不在於別人。況且帝王與百姓不同,百姓地位低下,沒有名聲,沒有威令,若不克制私慾,努力勞作,怎能維持生活? 而帝王以四海為家,以萬民為子。 帝王出一善言,百姓們都會很高興;帝王發布一個善政,則人神共知。減酷刑,輕勞役,可使風調雨順,四季應時,五穀繁茂,農業豐收。如此持齋,才是真正的持齋;如此不殺生,才是有,寧可自己少吃一餐飯,也要救一小生命,然後才能普濟眾生。”宋文帝撫幾而嘆道:“世俗的人們對深遠的道理感到迷茫,而僧人們又遲滯於小道理。對深遠的道理感到迷茫的人,認為最高深的‘道’是虛無之說;遲滯於小道理的人,則拘泥於書本。至如法師所言,真可謂開悟性,明事理,可與言天道與人事的相互關係。”於是安排跋摩住在祇洹寺,供給豐厚。王公大臣、社會名流,莫不尊崇、敬奉。隨即,跋摩在祇洹寺開講法華經十地經》,開講之日,前來聽講的人成群結隊,摩肩擦踵,車馬滿街。跋摩神情自然,妙論天生,有時藉助於翻譯,反覆啟發、開導聽眾的悟性。祇洹寺的慧義請跋摩翻譯《菩薩善戒》,跋摩翻譯了前28品,後2品由弟子代譯,共30品,還未來得及繕寫,就丟失了序品和戒品,所以現存有兩個版本,或稱為《菩薩戒地》。

歷史資料

南朝宋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徐州刺史王德仲,在彭城請外國人伊葉波羅翻譯《雜心經》,譯到擇品,譯者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難題,只好中途停下。於是又請跋摩譯出後半部,共有13卷。另有先前所譯《四分羯摩》、《優婆塞五戒論略》、《優婆塞二十二戒》等,共26卷,文義周詳而允正,譯文沒有任何差錯。當時影福寺的尼姑慧果、淨音等人,共同請跋摩說:“去年六月,有獅子國的8個尼姑來到京城,說是我們宋地先前沒有尼姑,哪能是你們兩個尼姑受戒,恐怕是戒品不全。”慧果等尼姑又恐受戒的年月時間不夠,苦苦要求再次受戒。跋摩說:“善哉,若欲增明,很可以隨人為善。”但是由於獅子國來的幾個尼姑受戒以後的年歲太短,且又不滿l0人,就讓她們先學漢語。又讓西域的在家修行居士,再請些外國的尼姑來,以足滿10人。這年夏天,跋摩住在定林下寺。
有一個佛教信徒,用花布為跋摩做座席,當跋摩坐上去時,花布上的華彩更加鮮麗,眾人都感到跋摩的神異,崇敬地對跋摩施禮。夏天過完後,跋摩又回到祇洹寺。這年九月十八日,午飯沒有吃完,跋摩就先回去了,他的弟子隨後來看他,跋摩已奄然而逝,終年65歲。跋摩生前,預先寫好了遺文偈頌36行,自說因緣,已證二果。遺文寫好後,親手封好,交給弟子阿沙果說:“我終世後,可將此遺文交給天些國的人,也可以給此地的僧人看。”跋摩去世後,遺體扶坐繩床,顏容不變,就象平時坐禪入定時一樣。前來弔唁的有一千多人,人們聞到一股濃烈的芬芳香氣,還看見有一物,形狀象龍蛇,長約四丈,升起於遺體的一側,直衝天際,人們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於南林的戒壇前,按照外國火葬的方法,火葬跋摩。這天參加葬禮的有上萬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堆上香薪,澆上香油,五色火焰沖天而起,氛氳麗空。這時天氣澄朗,道俗哀嘆,後在火葬處蓋起一座白塔,以示紀念。那兩個欲再次受戒的尼姑們,悲泣望斷,不能自制。
求那跋摩求那跋摩

事跡記載

“代受報應”

高僧求耶跋摩,是剎帝利種姓,祖父以前歷代為罽賓國主,到父親的時候酷信佛教,潛隱到山林中去了。跋摩十九歲時已極懂事,更可貴的是懷有慈愛心腸,能仁義待人,樂善好施。他母親愛吃野味,在城裡買不到時,就叫他上山打獵。這對他是一種難言的痛苦:去吧,他不忍殺生:不去吧,又違背母命,為此常常勉強上山。回來時手提獵物,卻含著眼淚。一次母親又叫他出獵,這一次他忍不住違抗了:“媽媽,你為什麼老愛吃野味呢?它們生息在山林中,又不惹你。你是一條命,它們也是一條命啊! 你為什麼貪一時的口腹,要殺傷它們呢?爸爸因為不能和你相處,才避到深山去修道了,難道你還不能接受教訓嗎?”母親說:“你爸爸是怕來世報應,才遠離我的。”跋摩說:“難道你也不顧我怕報應嗎?”母親說:“假使有什麼報應,我替你代受好了,吃了飯快去。” 跋摩到廚房裡去炒菜,不巧被沸油燙傷了手,痛得直叫-母親忙奔到廚房,看見兒子的手被沸油燙得皮開肉綻,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跋摩哭著說:“媽媽,你快救救我吧!你快代我減少一點痛苦吧!”母親說:“兒啊,我很心疼你,可是我怎能代替你呀!”跋摩說:“唉,今生的這點小事你都不能代替,那我為你打死了不少獵物,你來世怎么能代替我呀!”母親被說得啞口無言,眼睛直楞楞地望著兒子。跋摩接著說:“媽媽,你想過沒有,我到山上去打獵,假使遇見了虎狼,被它們傷害了性命,你會怎么樣呢?”母親說:“我當然非常心痛,我會不想活了,我只有你一個兒子啊!”跋摩說:“媽媽,我打的山雞、野兔,它們也有子女的呀,你不為它們悲痛嗎?”一番話.把母親說得口服心服,覺悟了,從此再不叫兒子上山打獵。不久她信仰了佛教,開始茹素,跋摩在二十歲時出家受戒,母親沒有阻止他,他特別聰敏好學,記憶又好,數年後已深解九部,博覽四含,誦經百萬餘言,通曉律品、禪要,人們尊稱他為三藏法師。他三十歲時,罽賓國王逝世,沒有後嗣,其時跋摩已名揚國中,群臣商議,跋摩乃是帝室後裔,又具賢德俊才,理應請他還俗接位。群臣結隊前往懇求,跋摩苦苦推辭,求他們在貴族中另選,自己卻乘隙逃隱到深山中去了。
求那跋摩求那跋摩

三個條件

數年後,他遊歷到南方一個小國闍婆(今印度尼西亞爪哇)。王母夜夢一位僧人乘飛舟入國,次日果聞跋摩來到王城。王母甚喜,敬以大禮,並受持五戒。王母勸國王:“兒啊,我和你宿世因緣,成為母子,現在我已受了戒,而你卻不信佛教,只怕從此之後,來生不會相遇了”,國王在母親的歷說下,也就信仰了佛教。不久鄰兵犯境,國王對跋摩說:“鄰國前來侵略,若與戰鬥,殺傷必多;若不抵抗,國將危亡,不知如何是好?”跋摩說;“你只要重兵守城,嚴密防犯,你又是英武善戰,可帶一隊精兵出擊,先挫其銳氣,然後曉以仁義,說明鄰邦應和睦相處,彼必慚而退兵了。”王遵其言。擇日旗鼓始戰,鄰兵果敗,再戰而退百里。國王便曉以大義,班師回國,國王在戰鬥時被流矢傷了一足,回國後紅腫,跋摩為他洗滌傷口,敷上藥物,隔宿腫退。從此國王益信佛教,普施國中貧民。一年以後,忽然召集群臣說:“我已歸依佛門,蒙師指引,已有所開悟。現今天下太平,我想入山修道去了,你們另擇明主吧。”群臣拜伏,苦苦勸道:“王若舍國而去,則臣民無依無靠;現天下雖然安寧,是國王威震四方,使敵國不敢侵犯,若國王突然離位,彼必乘隙而來,國將危殆,務請吾王三思!”國王沉思多日,不忍離去,乃道:“你們要我留下可以,但我有三個條件;第一,凡我國內,須同信佛教;
第二,凡我境內,不許殘殺生靈;
第三,凡我君臣,要儘量體恤民艱,將私財多多賑濟貧民。”群臣聽了,個個歡喜遵從。闍婆國的德風,立刻遠揚諸國,他們受到感化,皆遣使前來修好,這時我國高僧慧觀慧聰等,已遠聞跋摩之德名,因面奏宋文帝,要求恭請跋摩來華弘法,宋文帝即親筆修書闍婆國王,備了厚禮,派專使前來延請,國王不捨。跋摩師以佛化宜廣,見遠國專程來請,就說服了國王,隨使前往。
求那跋摩求那跋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