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入中國

佛教傳入中國

西晉時代之譯經以竺法護為主,其次有帛遠、吉友、僧伽跋澄曇摩難提僧伽提婆、竺念佛、曇摩耶舍等。法護(竺曇摩羅剎),本月氏人,世居敦煌,隨竺高座出家,故易同師姓。又隨師游西域,通三十六種經文,博覽六經。攜回賢劫正法華光贊等百六十五部經,譯出光贊般若、維摩、正法華、無量壽、十地、大哀、般泥洹…等經百五十部。時人尊之為敦煌菩薩。助其譯業者有信士聶承遠,遠子道真。竺法首、陳士倫、孫伯虎、虞世雅等皆承護旨詳校。帛遠(法祖),姓萬,河內人,譯有惟逮、弟子本、起五帝僧等三部經。吉友(帛屍棃密多羅),西域人,晉永嘉中始止建康建初寺,丞相王導重之。譯出大孔雀王神咒經,孔雀王雜神咒經。為密典東傳之始。僧伽跋澄(眾現)、罽賓人,苻堅建元十七年(381年)入關中,口誦阿毘曇毗婆沙、曇摩難筆受梵文,佛圖羅剎譯為華語,沙門敏智筆受為中文。跋澄又齎婆須密經,趙正復請其與曇摩難提、僧伽提婆三人共執梵本,佛念譯為華語,惠嵩筆受,由安、法兩公校定流布迄今。曇摩耶舍(法明),罽賓人,晉隆安中抵廣州住白沙寺,善誦毗婆沙拉、佛生緣起,譯差摩經一卷。復在關中與沙門曇摩掘多共譯舍利弗阿毗曇,凡二十二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教傳入中國
  • 傳入時期:西漢末年
  • 初期:西漢末東漢初
  • 前期:東晉至南北朝
初期,前期,後期,末期,

初期

(西漢末至西晉)
1.魏書志釋老十云:“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秦景憲(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後漢書王英傳、後漢紀卷十、佛祖統紀…等,均載有漢明帝夜夢金人之事。太史傅毅對以或為西方之佛。帝乃遣中郎將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18人使西域。永平十年(58年)於大月氏遇沙門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人,得佛像經卷,用白馬載抵洛陽,明帝為其建白馬寺,譯四十二章經。是為中國有佛僧、佛寺、佛教之始。亦為我國學者所公認佛教傳入中國之始。
四十二章經究屬以上兩人何人所譯,或謂某人獨譯,或謂二者共譯,未成定案。而四十二章經之真假亦有爭辯;版本亦異,或為數次所譯。守遂本往往為麗本之增益,故可判斷麗本為真本。而經文為小乘所重,故知亦非本土所偽造,如梁啓超所主張者。迦葉摩騰,又譯為攝摩騰,本中天竺人,曾講金光明經為天竺小國間息兵,享譽天竺。漢譯四十二章經一卷,卒於洛陽。竺法蘭,亦中天竺人,少時善漢語,工佛圖,明帝置清涼台中。年六十卒於洛。譯有十地斷結、佛本生、佛本行、法海藏諸經,因寇亂皆失,唯四十二章經流傳至今。
2.漢末西域佛教僧侶東來之譯經師,多在桓、靈二帝時:有安清(世高)、支婁迦讖(支讖)、竺佛朔支曜等。安清、安息(伊朗)太子,好學,習天文、醫術、解鳥獸語。既出家,復通經藏。譯有安般守意、陰持入、大小十二門、道地、人本欲生、阿毘曇王法、四諦十二因緣、轉法輪、八正道、禪行法想等經。卒於晉太康元年(280年),世壽一百三十餘歲。支婁迦讖,本月氏人,精懃法戒。漢靈帝時游洛陽,譯出版若道行品、首楞嚴、般舟三昧經,及兜沙、阿閦佛國、寶積等般若、方廣、華嚴諸大部經,為傳入大乘佛法之始。竺佛朔亦天竺人,來洛譯般舟三昧。支曜于于漢靈、獻帝之際來洛,譯有具定意經,及小本起等。
3.三國時西來傳教者以曇摩迦羅、曇帝、康僧鎧康僧會支謙等最著名:曇摩迦羅(法時、曇柯迦羅),中天竺人,嘉平二年(251年)於魏都洛陽譯僧祗戒心,立羯磨法授戒、為中土有佛教戒律受戒之始。曇帝(諦),安息人,譯有曇無德羯摩四分律受戒法、摩訶僧祗律之戒本等。康僧鎧(僧伽跋摩、僧伽婆羅),在白馬寺譯有郁伽長者等四部經。康僧會,其先祖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移交阯從商。會十餘歲父母雙亡,孝服畢出家,明三藏,博六經,通天文,初行佛教於江左。譯有六度集經。支讖弟子支亮,支亮弟子支謙(恭明),其父月氏人,漢靈帝世來中國,謙於漢末避亂於吳,孫權驚其才慧,拜為博士。留吳三十餘年,譯有維摩、大明度無極、瑞應本起、大般泥洹等經至今仍存。其他尚譯有本業、首楞嚴、阿彌陀等經今已不存,共三十部。
4.

前期

(東晉至南北朝)
(一)我國西行求法留印高僧
1.晉宋期西行求法較著名者,以法顯為代表,其前尚有康法朗、過流沙更游諸國,研尋經論。慧叡遊歷諸國,至南天竺。支法領、法淨受師慧遠命西行得經歸。智猛、曇纂、竺道嵩於弘始六年(404年)往中天竺,元嘉末年卒於成都。法勇、僧猛、曇朗等二十五人於宋永初元年(420年)往天竺,勇至中印度,於廣州港登岸返國。法盛二十九人詣天竺。道普宋初遍游西域諸國。法顯,平陽人,姓龔,三歲出家,二十受大戒,感東土戒律未備,乃決意西行,於晉隆安三年(399年)偕慧景、道整、慧應、慧嵬等四人啟程至張掖後,有智嚴等西進流沙,度雪山入北天竺。在印得薩婆多部鈔律、摩訶僧祗律,雜阿毘曇心、綖經、方等般泥經,摩訶僧阿毘曇等二萬餘偈,東下恆河,舶師子國。更得彌沙塞律長阿含、雜阿含及雜藏等,皆中土所未曾有者。復乘船經耶婆提國,抵青州返長安為義熙八年(412年),前後共十五年。後撰有佛國記,編有梵文字典等。
2.南北朝西行求法者:釋法獻,姓徐,涼州人。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到建業,年十三發誓西行,元徽三年(475年)經巴蜀,至於闐,得烏纏國佛牙一枚,舍利十五粒,並觀世音滅罪咒及調達品返回建業。北魏僧道榮(藥)曾至西域。神龜元年(518年)胡太后遣惠生西域取經,宋雲偕行,至正光二年(521年)始還,得大乘經典百七十部。北齊有寶暹、道邃往西域,至隋始攜梵本二百六十部以歸。
(二)譯經事業
1.晉時之翻譯:鳩摩羅什(羅什),父天竺人,為國相,辭相出家至龜茲,王請為國師,並以其妹妻之,而生羅什。午後又隨母出家,善諸三藏。後秦弘始三年(401年),姚興迎什入關,在西明閣、逍遙園設譯場,使沙門八百餘人為襄譯,計譯出坐禪三昧經、阿彌陀經、大品般若經、大智度論、新法華經、新維摩結經、新小品經,以及金剛般若、十住、思益、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成實論等三十五部。自著實相論、維摩論各一部,及答慧遠大乘深義十八科。從其學者三千人。弘始十年卒於長安,卒年七十。此外,弗若多羅、曇摩流支、卑摩羅叉、佛陀耶舍、佛跋陀羅等,均系什公之重要襄譯,有知什所不知者。晉河西曇無讖,中天竺人,河西王沮渠蒙遜,僭據涼土稱王,迎讖斷諸疑難,並譯大集、大雲、悲華地持、優婆塞戒、金光明、海龍王、菩薩戒本等六十萬餘言。讖更以術化度蒙遜及道俗人等無數。
2.宋時之翻譯:法顯歸國後,譯出摩訶僧祗律,方等泥洹經、雜阿毘曇心論計百餘萬言,其中觀佛三昧論六卷,及修行方便論等為佛跋陀羅(覺賢)所譯。釋曇無竭(法勇)游南天竺,歸國譯其所攜回之觀世音受記經。浮陀跋摩(覺鎧),西域人,因沙門道泰,少游蔥右諸國,得毗婆沙十萬偈,請其譯共一百一十七卷。釋智嚴,西涼州人,自西域還,其得梵本到元嘉四年乃共沙門寶雲譯出普曜、度博嚴淨、四天王等經。尋又泛海到天竺求證無上道已,歸國途經罽賓,無疾而化,時年七十八。求那跋摩(功德鎧),本剎利種,為罽賓國王室,二十出家,三十父王死,堅解王祚不就。元嘉元年(424年),文帝迎請之宋,譯出四方羯磨、優婆塞五戒略論及其二十四戒等凡二十六卷。求那跋陀羅,中天竺人,幼學五明。元嘉十二年至慶州,請譯雜阿含、法鼓、勝鬘、楞伽等經、過去現在因果經一卷、無量壽一卷、泥洹、央掘魔、相績解脫、波羅了義、現在佛名、第一義、五相略、八吉祥諸經,凡百餘卷。臨終見聖像,公卿會葬,春秋七十五。

後期

(隋唐期)
(一)隋代:隋文帝奉佛教極厚,北天竺闍那崛多與北天竺達摩笈多譯編法華八卷,稱之為添品妙蓮華經。
(二)唐代:玄奘大師西行求法及其譯經。武后遣使于闐國王,補益晉譯華嚴,王遣實叉難陀來洛陽,譯八十華嚴、大乘入楞伽經,及文殊授記等經。法藏,其先康居國人,與華梵僧等共補譯有華嚴入法界品之脫文,密嚴、金光明、最勝王等經二十一部、顯實等論十餘部。義淨,生於范陽,幼出家。十五歲便慕法顯、玄奘,萌西遊之志。由南海至印,留學二十餘年。於武后證聖元年(695年)返國,後迎於上東門外。後譯華嚴、金光明、最勝王、孔雀王、藥師疏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稱讚如來功德神呪等經。有部毘奈耶律、摩竭魚因緣等凡四十二經,十九卷。著有南海寄歸內法傳與佛國記兩書。先天二年(713年)寂,世壽七十二歲。

末期

五代以後
宋乾德三年(965年),于闐沙門善名等七人來,滄州沙門道圓游五天竺十八年,偕于闐使者至京師獻佛舍利、貝葉梵經。沙門建盛自西竺還,開寶四年(971年)詣闕進貝葉梵經。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在太平興國寺設譯經院,天息災譯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密多經;法天譯大乘聖吉祥持世陀羅尼經;施護譯如來莊嚴經,譯經前持密呪七晝夜,分宣讀梵文、證義、證文、審聽、筆受、綴文、參譯、刊定、潤文等九個譯職階段,極為莊嚴慎重。也是中國所設之最後譯場。以後均是刻經事業,對於梵典之翻譯雖未中斷,但只是個別的,未經政府主譯的了。菩提達摩東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為中國佛教帶來了新的生機。
以上四期,初期為中國佛教之發皇期;前期為中國佛教之開展期;後期為中國佛教之成熟期;末期為中國佛教之守成期。其中尤以羅什與玄奘兩師貢獻最大。什公重中觀,奘師重瑜伽,前者之卷帙雖次於後者,但其所譯之範圍既深且廣,又勝於後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