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社火

永登社火

社火是一種古老的民俗藝術,因此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各地社火內容形式各有千秋。永登社火一般有龍、頭場、小場(臘花)、鐵芯子、獅子、熊、高蹺旱船、太平鼓組成。夜社火中還有滾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登社火
  • 分類:民俗文化
  • 地區:甘肅省
藝術特色,相關信息,歷史沿革,

藝術特色

永登縣的社火以龍為頭,青龍、黃龍各一。龍頭龍尾用膠水紙筋拓塑而成,精巧而有氣勢,龍身用布料飾以彩色圖案。每條龍長八九米,由七八個小伙子用木桿擎起,上下有序舞動,左右穿插,極有氣勢。接下來是春官、衙役、風婆、瓜娃子、大頭和尚、柳翠及臘花組成的隊伍。春官由能說會道者裝扮,吉慶喜話出口成章,手拿一把小笤帚,為人們掃塵除穢,討人喜歡。風婆(俗稱搗大媽)手提棒錘,邊走邊舞。瓜嬸子憨態可掬,手執一條鐵鏈,沿街討喜、頭戴面具“大頭和尚戲柳翠”的表演,更是令人捧腹。
永登社火隊里的獅子有“軟”、“硬”之分。獅舞全山“軟獅子”表演。金毛抖抖的獅子,在一名手拿繡球的“武士”引逗廠,表演“踩四門”及登高的驚險動作。“鐵芯子”又叫“抬社火”,內容主要是戲劇人物故事。“鐵芯子”的裝扮既有藝術性,又有驚險性。如《賣水》中的黃桂英,站在李彥貴的扁擔頭兒上,顫顫悠悠,令人手捏冷汗。高蹺主要裝扮《三國》等古典戲劇人物。踩高蹺不僅人要膽大,還須有一定的腿功,一副一丈三尺五寸的高蹺綁在腿上,人身高於屋頂,行走自如。那些頭戴“英雄巾”的太平鼓手們,一手玩著十幾斤重的大筒鼓,時而“鷂子翻身”托鼓向上;時而“蛟龍人海”鼓擺胯下;另一隻手揮舞鼓鞭,擊鼓咚咚,聲震八方,氣吞河山。旱船中的船娘,在艄公的引導下,一串蓮花碎步,猶如隨浪逐波。社火隊最後的臘花姐兒們.則在笛子、二胡、三弦等樂器的伴和下,高唱民間小調,揮綢舞扇,翩翩行進。

相關信息

永登社火表演中滾燈可謂別具一格,滾燈由燈和架兩個部分組成。燈呈圓球形狀,直徑約40厘米。燈罩分內外兩層,內層固定,並稍小於外層,用透亮白紙糊成,裡面點著蠟燭(如今多為電燈代替)。外層可以轉動,上面繪有各色圖案,並貼有彩色紙穗。這個圓形雙層燈,安置在一個寬0.45米,長約1米,輕便靈巧的A型木架前端,因燈罩如球,可繞軸靈活滾動,故名門“滾燈”。
滾燈在夜社火表演中,舞燈者做舉、走、滾、跑的各種動作。當彩燈高舉起時,燈在架上旋轉,燈光閃閃,好似繁星一片。滾燈隊隨社火鼓點,緩步走動時,燈上圖案顯明奪目,各具千秋,制燈藝人的心靈手巧,為人共睹。當舞燈人快速跑動時,滾燈隊像一條賓士的火龍,疾速向前。當舞燈人做動作前進時,彩燈似火球、如流星,穿棱往來,使人眼花繚亂:

歷史沿革

社火是古代勞動人民在勞動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民俗文藝活動。以“驅瘟迎春”為內容的社火,有史記載已兩千餘年。據說是最早人們在勞動之餘,把孩子綁在大型農具上,在打麥場上慶祝豐收,後來逐漸演變成有序成章,各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藝術形式。如今永登社火,除傳統內容外,在鐵芯子高蹺等扮演角色中,增加了現代戲《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及反映現代生活的內容,推陳出新,更具現代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