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聲律論

“永明”是南朝齊武帝蕭賾(ze陽平音)的年號,從公元483~493年,共11年;“永明體”就是南朝齊武帝永明時期形成的新詩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明聲律論
  • 所處朝代:南朝
  • 出處:《南史。陸厥傳》
  • 運用對象:五言詩
典故出處,產生條件,聲韻的辨析,四聲的區分,運用對象,寫作原理,產生原因,歷史影響,

典故出處

永明體”這個稱謂源出於《南史。陸厥傳》:“永明時盛為文章,吳興沈約,陳郡謝朓,琅琊王融,以氣類相推轂(gu上音);汝南周顒(yong陽平音),善識聲韻。約等文皆用宮商,將平上去入四聲,以此制韻,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間,角徵不同,不可增減,世呼為永明體。”

產生條件

聲韻的辨析

自《三百篇》啟雙 聲之秘,而司馬相如、揚子云益暢其旨。於是孫叔然(炎)制為反切(反,府遠切;切,千結切),雙聲疊韻之理遂大顯於斯世。(錢大昕《音韻答問》見《潛研堂文集》卷十五)

四聲的區分

1、《文鏡秘府論》:宮商為平聲,徵為上聲,羽為去聲,角為入聲。
2、封演《聞見記》:魏時有李登,撰《聲類》十卷,凡一萬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聲命字,不立諸部。
3、《南史·周顒傳》:(周顒)始著《四聲切韻》行於時。
4、封演《聞見記》:永明中,沈約文詞精拔,盛解音律,遂撰《四聲譜》。
原因:永明時竟陵王蕭子良聚集了很多僧人造經唄新聲,四聲與佛經轉讀有關。(陳寅恪《四聲三問》)

運用對象

“永明體”主要指五言詩,要求格律對偶,運用時應該避免犯“平頭、上尾、蜂腰、鶴膝”等聲病,它利用漢字的平上去入四聲,將四聲音調不同的文字按一定的規則排列組織起來,使文章產生抑揚頓挫的聲韻美,這種方法和理論被稱作“永明聲律論”。

寫作原理

永明聲律論的主要倡導者是沈約。他歷仕宋、齊、梁三朝,是名公巨卿兼文壇領袖,又著有《四聲譜》,倡導聲律理論。他認為歷代文學,文體上雖有發展進步,聲律上卻未睹其秘;名篇佳作,多為自然天成,雖與音律暗合,實不知其所以然。沈約提出了具體的聲律理論、寫作法則及其原理,也就是四聲法則。但是有學者認為,後世所常說的“ 八病之說“”恐非沈約創始“,而是後人根據沈約的理論整理延伸出來的。最早完整提出”八病“的是空海的《文鏡秘府論》。其第四卷中談到“文二十八種病”,當中前八種分別是:
平頭(五言詩首句和次句的第一或第二字同聲)
上尾(首句與次句的末一字同聲)
蜂腰(一句中第二字與第五字同聲)
鶴膝(第一句和第三句末字同聲)
大韻(同一聯中用了和所押的韻同韻部的字)
小韻(同一聯中有同韻部的兩個字)
旁紐(一聯有兩字疊韻)
正紐(一聯有兩字雙聲)
作為對五言詩的寫作要求,遵循“四聲”,避免“八病”,這就是以沈約為代表的永明聲律論的主要內容和核心所在。

產生原因

永明聲律論的產生,既受佛學東漸,印度梵文佛經的影響,同時又受我國聲韻學發展的影響,同時也是魏晉南北朝以來文學獨立,文章駢儷化,詩歌進入自覺創作階段的時代需要和必然產物。

歷史影響

“永明體”是第一次將四聲原則運用到了詩歌領域,形成了五言新體詩,不僅與參差錯落、句式長短不一的古詩不同,並且與漢魏時平整的五言古詩也不盡相同,故又稱“新體詩”。永明新體詩是由漢魏古詩發展到唐代近體詩的過渡形式,對唐代近體律詩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永明聲律論和永明新體詩從產生到現在,文學界對他褒貶不一,南朝的兩個文學評論大家對它的態度也不一致。《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表示讚許,而寫《詩品》的鐘嶸則表示反對。贊同者重在肯定聲律論在我國文學史、詩歌史中的歷史意義,反對者著眼於聲律論對詩歌的束縛和因重格律所產生的形式主義的流弊,雙方各執一詞。在這個問題上,見仁見智,總的來說,永明體對後來唐朝近體詩的繁榮還是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