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報

水電報

辛亥革命前夕的四川保路運動中,革命者為發動人民武裝起義,將成都血案的訊息寫於木板之上(上書:“趙爾豐先捕蒲、羅,後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保自救”。),塗以桐油,投入府南河中,傳遍各地,謂之"水電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電報
  • 發生時代:1911年
歷史背景,歷史作用,

歷史背景

1911年是舊曆辛亥年。這年5月,滿清政府宣布“鐵路國有”政策並與英、法、德、美四國銀行簽訂川漢、粵漢鐵路借款契約,出賣鐵路築路權。訊息傳出,激起湘、鄂、粵、川四省人民的保路運動。
保路運動在四川尤其激烈。6月17日,四川保路同志會在成都岳府街川漢鐵路公司成立,推舉立憲黨人蒲殿俊、羅綸為正副會長,當與會代表講到借款契約與國家存亡的關係時,群情激奮,許多人痛哭失聲。8月,為回響保路同志會的倡議,成都率先開始罷工、罷市、罷課。街頭出現了“四川七千萬人同白”的傳單,呼籲:全川一律罷市罷課,一切厘稅雜捐,概行不納。
保路風潮的愈演愈烈,引起滿清統治者和四川總督趙爾豐的極大不安和恐懼。9月7日,趙爾豐以到總督府看郵傳部回電為名誘捕了蒲殿俊、羅綸。並下令槍殺聞訊趕到總督府前來抗議的手無寸鐵的請願民眾,一時間,總督府大門和院外槍彈如雨,當場就有30多人倒在血泊之中。
成都血案”發生後,趙爾豐下令成都實行全城戒嚴,城牆上派有重兵把守,封鎖交通和郵電,妄圖封鎖訊息,阻止人民民眾的反抗鬥爭。
當晚,中國同盟會成員龍鳴劍趁夜幕,縋城而出,奔至錦江河畔的農事試驗農場,與同盟會成員曹篤、朱國琛等人商議,如何以最快的辦法把“成都血案”的訊息傳出去。最後,他們決定製作數百塊木牌,在上面寫著“趙爾豐先捕蒲、羅,後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保自救”等字樣,然後將木牌塗上桐油,包上油紙,連夜秘密投入江中。四川江河縱橫,水網密集,四通八達,這種被稱之為“水電報”的木牌乘秋潮水漲,隨江水漂流而下。各地接到“水電報”的訊息便一傳十,十傳百;許多人又照樣仿造,將更多的“水電報”投入江中,使“成都血案”的訊息很快傳遍沿江各州縣。一些船工也將打撈起來的“水電報”交給當地學校的老師,老師們就印發傳單,帶領學生到街道上去張貼,鼓勵民眾武裝起義反清。不久,滿清政府下令嚴禁傳播“水電報”,但這一命令激起了四川人民更大的憤恨,“水電報”不但越來越多,而且形式也更加多樣。

歷史作用

“水電報”是四川人民討伐滿清政府及其四川爪牙趙爾豐的戰鬥檄文,它極大地鼓舞了四川和各地的革命黨人,最終在10月10日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敲響了滿清統治的喪鐘。
圖為成都人民公園內建於1913年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此碑曾於1941年7月27日,被侵華日軍飛機炸損,後被修復。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