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題畫詞,分上下兩片。上片寫西山秋爽圖所畫之景,斜暉脈脈,山林蕭疏,絕頂之上,一孤僧悠然閒坐;下片寫詞人的感觸,畫中老僧閒雲野鶴般的生活,讓他無限嚮往,他也希望能夠擺脫塵累,去享受恬淡平靜的時光。全詞物我交融,情景相諧,用詞清麗,有一種雲淡風輕的靜謐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 作品出處:《納蘭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水調歌頭1·題西山秋爽圖2
空山梵唄靜3,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歲晚憶曾游處,猶記半竿斜照4,一抹界疏林。絕頂茅庵里5,老衲正孤吟6
雲中錫7,溪頭釣8,澗邊琴9。此生著幾兩屐10,誰識臥遊心11?準擬乘風歸去,錯向槐安回首12,何日得投簪13。布襪青鞋約14,但向畫圖尋。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台城游”“凱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雙調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用仄聲韻和平仄混用)。
  2. 西山秋爽圖:據清高士奇《江村書畫目》,高士奇曾藏有元人盛懋所繪《西山秋爽圖》,詞人所題詠者或即此畫。西山,在北京西郊。
  3. 梵唄(fàn bài):佛教作法事時的歌詠之聲。
  4. 半竿斜照:明湯傳楹《前調·與吳維申甫及》:“半竿斜日,一秤殘局,且作浮生譜。”
  5. 絕頂:山之最高處。
  6. 老衲:年老的僧人。
  7. 錫:錫杖。僧人所持的禪杖。其制為杖頭有一鐵卷,中段用木,下安鐵纂,振時作聲。梵名隙棄羅,取錫錫作聲為義。《得道梯橙錫杖經》:“是錫杖者,名為智杖,亦名德杖。”晉竺僧度《答楊苕華書》:“且披袈裟,振錫杖,飲清流,詠波若,雖王公之服,八珍之膳,鏗鏘之聲,煒曄之色,不與易也。”
  8. 溪頭:猶溪邊。《水經注》:“渭水之右,蹯溪(水名。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南,傳說為周呂尚未遇文王時垂釣處)……水流次平石釣處,即太公垂釣之所也。”
  9. 澗邊琴:《宋書·隱逸傳》:“衡陽王義季鎮京口,長吏張邵與頤姻通,迎來,止黃鵠山。山北有竹林精舍,林澗甚美。顳憩於此澗,義季亟從之游。顆服其野服,不改常度。為義季鼓琴,並新聲變曲,其三調游弦、廣陵、止息之流,皆與世異。”
  10. 幾兩屐(jī):即“阮家屐”。泛指木屐。《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列傳》:“初,祖約性好財,孚性好屐,同是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詣約,見正料財物,客至,屏當不盡,余兩小簏,以著背後,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詣阮,正見自蠟屐,因自嘆曰: ‘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神色甚閒暢。於是勝負始分。”
  11. 臥遊:謂游目山水畫以代遊覽。《宋書·宗炳傳》:“有疾還江陵,嘆日:‘老疾俱至,名山恐難偏睹,唯當澄懷觀道,臥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圖之於室。”
  12. 槐安:槐安國或槐安夢的省稱。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載,淳于棼飲酒古槐樹下,醉後入夢,見一城樓題大槐安國。槐安國王招其為駙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盡富貴榮華。醒後見槐下有一大蟻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夢中的槐安國和南柯郡。後因用“槐安夢”比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
  13. 何日得投簪:丟下固冠用的簪子,喻棄官。南朝齊孔稚圭《北移文》:“昔聞投簪逸海岸,今見解蘭縛塵纓。”
  14. 布襪青鞋:布襪,草鞋,多指隱者或平民裝束。借指隱居。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書山水障歌》:“若耶溪,雲門寺,吾獨胡為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宋辛棄疾《點絳唇》:“青鞋自喜,不踏長安市。”

白話譯文

空曠的山嶺中,連寺廟的頌讚聲都消歇了,月亮和它的影子一併沉映在水中。塵世外一方幽境,悠然自得,不許有塵世的侵擾。歲末時節,回憶起曾經遊玩過的地方,仍然記得夕陽西下時疏林上的一抹霞光。高山頂上的茅草僧舍中,年老的僧人正在獨自吟誦佛經。
拄杖行走於雲山之中,安然垂釣於溪頭之上,撥弄琴弦於澗水之岸。(如此隱居山中,雲遊一生)能穿破幾雙木屐?我賞畫神遊的心境又有誰能夠理解?我欲脫離宦海,回首往事不過是夢一場,何日才能實現棄官隱居的願望?怕是這隱居的約定,只得在這幅畫中兌現了。

創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作年份未知,應是詞人題詠盛懋《西山秋爽圖》而作。詞人出身官宦之家,繁華生活早已讓其厭倦,畫中老僧閒雲野鶴般的生活讓其羨慕,固藉此題畫表達出來。這首詞是其題畫作品之一。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題畫之作有類詠物,既要有物又要有人,人物交融,不即不離,方為佳構。此篇即是有如此特色的一首。此中之物是作畫者所畫之圖,即《西山秋爽圖》,人是賞畫之人,也就是作者納蘭性德。詞人將所題之畫作了傳神的描繪,又於畫景之中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和心情。上片側重於圖畫中景物與意境的描寫,下片側重於刻畫觀畫的感受與心情。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隱士生活為許多古代士人所傾慕。空山不見人,青枝茂密,綠葉扶疏,一個簡樸的小茅棚里,老僧正微閉雙目虔誠地念誦經卷。他是念誦的《金剛經》還是《心經》,不可而知,只聽到梵音聲聲在靜謐的山林中悠遠迴蕩,把寂靜的夕陽無限拉長。詩人對這種生活產生了無限嚮往,看著這幅畫作,禁不住神遊開去,覺得官宦日子真是受罪。同對也表達了願望難以達成的矛盾與無奈的心情。

名家點評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天驥《納蘭性德和他的詞》:“納蘭性德委實是虔誠的佛教徒。他還以恬靜的筆調描繪佛寺的清幽,嚮往虛空寂滅的境界。……詞里說‘何日得投簪’,以踐‘布襪青鞋’之約,這也表明,他真希望有朝一日像畫裡入靜的老僧那樣,結庵於西山絕頂!享受著世外梵音。”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4~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是大學士納蘭明珠之子,清代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家”,自幼聰穎過人,二十一歲中進士,有著清代李後主的美稱。其詞風清新婉麗,不事雕琢,多感傷抒情之作。著有《通志堂集》,詞有《飲水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