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簾洞(甘肅省武山縣景點)

水簾洞(甘肅省武山縣景點)

武山水簾洞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25公里的鐘樓山峽谷內,谷中"群峰疊嶂覓無路,亂石開徑別有天。谷澗溪水潺潺,景色幽靜宜人。”水簾洞系高約50米、深20多米的天然岩洞,洞內常年細流不斷,雨天洞檐飛流直下如水簾,因而得名。

石窟亭宇始建於十六國時期的後秦,經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歷代修建,有水簾洞拉稍寺千佛洞顯聖池等著名景觀,尤以拉稍寺、千佛洞的摩崖題記、雕塑作品、壁畫等最為珍貴。該石窟現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內有享有亞洲之最的露天摩崖浮雕大佛拉稍寺大佛,在我國石窟藝術中實屬罕見,是研究我國早期石窟文化的重要資料。現共保留有歷代造像百餘尊,壁畫2000多平方米,建築物10餘座,舍利塔8座,題記碑刻10通,無頭乾屍1具,拉稍寺摩崖題記為研究分期斷代,以及美術史的淵源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而最為珍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水簾洞
  • 外文名稱:Water Curtain Cave
  • 地理位置: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
  • 開放時間:8:00-17:00
  •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景區
  • 門票價格:25元
  • 著名景點水簾洞拉稍寺千佛洞顯聖池
  •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建議遊玩時長:3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9月-11月最佳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概述,水簾洞石窟群,旅遊指南,

景點概述

水簾洞石窟位於甘肅省武山縣城東北25公里魯班鄉,現包括拉捎寺、千佛洞、顯聖池、水簾洞,是僅次於天水麥積山石窟的石窟群,同為渭河上游古“絲綢之路”南道的佛教藝術勝地。現存歷代造像90餘尊,壁畫1000平方米,浮雕和半圓雕佛塔8座,古建築18座。窟群創建於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水簾洞系高約50米、深20多米的天然岩洞,洞內常年細流不斷,雨天洞檐飛流直下如水簾,因而得名。
武山水簾洞武山水簾洞
水簾洞石窟群始建於北周,經五代、宋.元增建重修。石窟群共有七寺(顯聖寺、拉梢寺、粉團寺、磚瓦寺、硬山寺、觀台寺、千佛寺)五台(蓮花台、清靜台、說法台、鐘樓台、鳴鼓台)十二處人文古蹟,分五組散布於方圓數公里以內,與「雄奇險秀幽曠」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成為隴右古文化明珠和風景勝地。其中拉梢寺、水簾洞、千佛洞三處古蹟保存較好,而水簾洞位於窟群中心,地形獨特,氣勢雄偉,民間影響最大,故以其名統稱整個石窟群。

水簾洞石窟群

水簾洞
水簾洞在形似斧劈的試斧山東側之峭壁上,是一個約50米長,30米高,2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每當雨季,洞頂、洞壁泉水、雨水一齊湧出,洞檐流水如注,恰似珠簾掩門,故得名水簾洞。洞內有四聖宮、觀音寺、南殿、菩薩殿等多座建築,各殿、台、亭、閣依自然岩洞有開有合,錯落有致,工藝精巧。其中尤以菩薩殿最為高大華麗。該殿上下兩層,下層石壁洞中有一汪清池,清澈見底;上層橫匾大書“西山暮雨”四字,內塑當地民間傳說中的麻線娘娘;水簾洞的崖面上保存著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畫。整個洞內樓台、泉石、雕塑、畫像相輝相映,大有天然布景之趣。
水簾洞石窟群之水簾洞水簾洞石窟群之水簾洞
水簾洞與拉梢寺遙遙相望,南北呼應。窟寺處地形為一高約三十餘米,凹深約二十餘米,長約五十餘餘的天然洞穴。
窟寺為佛道合一聖地。石窟佛像在洞內摩崖淺龕和崖體表面,以懸塑、浮雕和壁畫相結合的佛教故事作品為主。原洞壁內滿繪壁畫,現僅存西壁長十七米,高約八米的壁畫一方,按內容以二十四組畫面映襯布局。高大的釋迦牟尼佛端坐在正中,位置顯赫,引人注目。大佛兩手平行托舉於胸前,手心向外,作講經說法相。兩個脅侍菩薩站立兩旁,神態安定自然。周圍以飛天篷車簇擁,它們大都袒胸露臂,或空飛舞,或奏樂高歌,或布散花雨,其身姿之輕盈,動作之優美,神態之高雅,與敦煌莫高窟飛天有同工異曲之妙,堪稱藝術佳作。 牛拉車是西壁畫中又一精彩生動的畫面。它表現一牛車長途跋涉穩健前行的形象。圖中牛體健美強壯,昂首挺胸,雙目前視,四肢用力,顯出負重的樣子。車輪大而圓,十三根寬形輻條呈放射狀將輪軸與寬厚的輪邊相連,給人以強烈的木質感。
壁畫前方即水簾洞寺院,建釋道兩教數十座亭台樓閣殿宇廟堂及精美神像。水簾洞在隋代中葉就有諸多建築,以後各代均有擴建修補。現存建築群,系近代實物,依地勢布局,或架懸崖,或嵌入岩際,構思巧妙,工藝精湛,古色古香,妙趣橫生。
拉稍寺
創建於北周,又叫大佛崖,與水簾洞隔山相對,寺內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藝術作品。拉梢寺氣勢雄偉、古樸壯觀,因有我國和亞洲之最的高40多米的摩崖高浮雕大佛造像而聞名於世,又稱大佛崖。據傳,建寺時自崖腳積木至巔,功畢逐次拆木而下,故名拉梢寺。
水簾洞石窟群之拉稍寺水簾洞石窟群之拉稍寺
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3尊,中間的大佛高達40餘米,兩旁是手持蓮花躬身肅立的脅侍菩薩。佛坐蓮台上,蓮瓣間層刻有獅、鹿、象,或站或臥,排列對稱,雕琢古樸,形象生動,造型藝術水平較高。周圍諸多佛龕佇立著宋代小佛像。崖面上部向前突出,又加築風檐以蔽風雨,檐端雕刻飛雲走獸,懸掛銅鈴,微風過處,叮鐺作響。其造型留有小乘佛教的痕跡,在我國石窟藝術中實屬罕見。
拉梢寺是水簾洞石窟群中的重要窟寺,位於峽谷兩側紅砂岩峭壁上,崖面長、高各六十餘米,為正方形體。正中有一巨型浮雕佛像,顯赫醒目,故人稱大佛崖。大佛為北周秦州刺史、隴右大都督尉遲回於明帝三年(西元五五九年)所建。其時社會動亂,生死無常。因而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紛紛塑造佛像,以乞求佛祖庇佑賜福。尉遲回身為朝廷命官,為求佛「永保天下和平,四海安樂」,塑造大佛。相傳當年動工時,工匠四至,各呈其藝。 大佛像為釋迦牟尼,身高約三十六米,占整個崖面的二分之一以上,比麥積山東崖大佛還要高出一倍有餘,氣勢奪人,雄偉壯觀。大佛兩側侍立兩眉清目秀菩薩,為石胎泥塑,頭戴花髻冠,身披羊腸裙,瓔珞垂珠,香環結寶,手持蓮花,赤足恭立於蓮花台上。大佛蓮座的雕琢也很精緻奇巧。蓮瓣間鐫刻有三排小獸像,上層六獅、中層八鹿、下層九象。在佛教故事中,它們都是與佛有密切關係的靈性動物,或為佛的化身,或為佛的象徵。將它們與佛刻在一起,表示佛的威儀、智慧、仁慈和法力無邊,而將它們置於佛的足下,又襯托出佛的偉大。這些獸像或立或臥,或側或正,或翹首遠望,或低頭凝視,活靈活現,十分生動逼真,富有異國情趣。這幅由大佛、脅侍菩薩、蓮座渾然為一體的完美藝術圖景,是中國石窟雕塑藝術中的珍品。
千佛洞
從拉稍寺沿溝進1華里處便是千佛洞,千佛洞因壁塑千佛而得名,壁繪崖面500多平方米。洞內壁畫多為吳帶當風盛行時期的中唐及五代作品,亦有典型的北周雙飛天壁畫,因避光作畫,至今色澤鮮艷,線條流暢,給人以滿壁風動之感。洞內原有7窟,現殘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畫,造像豐滿,神態各異。特別是菩薩像豐盈秀美,頗具北周特點,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遺風,是研究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重要資料。
水簾洞石窟群之千佛洞水簾洞石窟群之千佛洞
水簾洞西北進溝半公里,深山叢中拔起一峰,上懸下削。中間有一巨大天然洞穴,長二十五米,高二十五米,深八米,因存上千尊造像和於佛壁畫,故稱千佛洞。又因洞內有七尊崖懸塑佛,俗稱「七佛溝」。
千佛洞內現存窟龕三十多個,大小佛像近千尊,壁畫數百平方米,皆分布於岩洞一側崖面上,以木樁棧道為界,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佛龕較少,造像緊貼崖面,表現形式多高塑和影塑。佛皆著通肩大衣,背負圓光,兩側各有二脅侍菩薩,造型莊嚴肅穆,古樸自然,現存幾百身,因尊位和身份不同而造型不同,如釋迦佛莊嚴慈祥,菩薩溫柔恬靜,阿難樸實天真,天王威武強悍,供養人和善虔誠,地神拘謹怯懦,真可謂千姿百態,各具風采,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水簾洞石窟群之千佛洞水簾洞石窟群之千佛洞
下部崖面保存有北周百餘造像,分浮雕和龕內泥塑兩種類型。龕多為圓拱形,現存二十多個。雕塑風格和技法已與上部迥然不同。結樹布局上井然有序,突出主體。造像一般身材修長,衣紋舒暢,豐盈清秀,形神兼備。下部崖面保存的數百平方壁畫,尤以南壁一處中唐作品為最佳。這是一幅以大佛、菩薩、飛天供養人等群像組成的精美圖案。大佛主體部分已脫落,其餘部分畫面明晰,完好無損。
水簾洞石窟群之顯聖池水簾洞石窟群之顯聖池
顯聖池
顯聖池位於水簾洞東南側,為一天然崖窟,洞中有池常年滴水叮咚,有“滴珠鳴琴”之稱。其中佛像多系唐時所造,僅留殘跡。現存北周壁畫25平方米,窟壁及四周還有打子洞、聖賢壁、馬鞍石和仙人張果老毛驢吃草處等民俗景點。

旅遊指南

武山水簾洞石窟群東臨麥積山,西望炳靈寺,造像風格一脈相承,但又獨具特色,它把浮雕、窟龕、懸塑、壁畫相結合,融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佛教文化於一體,在全國僅此一例。加上周圍的丹霞地貌風光,一線天、試斧山、蓮花山、象鼻山、筆尖峰、單乳峰、聖賢壁等鬼斧神工般的奇山怪石,以及漫山遍野的奇花異草,構成了獨特壯麗的人文自然景觀,每年吸引數萬名海內外遊客流連忘返。
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
附近景點:
6、甘谷大像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