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直播抗旱節水栽培技術

水稻旱直播抗旱節水栽培技術,公開號為CN101766107A,申請人是陳鏡任,申請日是2009-12-0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稻旱直播抗旱節水栽培技術
  • 公開號:CN101766107A
  • 申請人:陳鏡任
  • 申請日:2009-12-04
【申請日】
2009-12-04


【公開號】
CN101766107A
【公開日】
2010-07-07
【申請人】
陳鏡任
【地址】
545100廣西壯族自治區柳江縣拉堡鎮柳堡路92號
【發明人】
陳鏡任
【專利代理機構】
柳州市榮久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夥) 45113
【代理人】
李志華
【國省代碼】
45
【主權項】
一種完全利用自然降水進行水稻旱直播抗旱節水栽培技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栽培技術是根據水稻各生長發育階段的需水要求和當地各級的旬自然降水規律的歷史氣象資料統計數據,調整水稻的生育期,使水稻的各生長發育階段與當地各旬的自然降水規律相吻合,並配合採取相應的綜合技術措施,達到抗旱節水、穩定增產的目的;其調整方法包括:1)、選種:選擇高產優質分櫱和再生能力強、抗性好、比較遲熟的稻種,計算其全生育期和營養生長期;2)、確定播種期:根據當地春播階段氣候特點,結合土壤乾旱狀況,根據所選稻種的全生育期,以其營養生長期加上種子播到土壤中需要的吸水時間和萌芽出苗時間,以水稻孕穗期與當地田間有水層的時段吻合為基準,倒推確定春播的具體日期,保證水稻生長發育各階段對水的需求與當地各級的旬自然降水規律相吻合協調,使水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其綜合技術措施包括:1)、旱整地:對進行旱直播的田塊犁曬過冬,經過風化和乾土作用下,土塊容易破碎,在全田除草後、播種前7~10天進行2~3次耕耙,翻動土壤,使其形成良好的團粒結構和微團粒結構、增加孔隙、擴大體積、產生大量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有利形成土壤毛管水,蓄集水分,結合將作物秸桿還田或每畝施農家肥1500~2000公斤,另採取重施基肥措施;2)、原創播種:原創播種是直接乾播種子的方法,即不用浸種催芽、不需專門秧田、不需整理秧田、灌水耙田,不需育秧管理和扯秧移栽或拋栽,將不經浸種催芽的種子直接播到整地結束的土壤中,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進行水稻生產,在旬降水量小於10毫米的3月間,進行原創播種,對經多次耕耙後的土壤進行開行,將水稻種子直接播到經旱整地的土地,機械或人工蓋種,使種子在乾旱的土壤中吸水約15天左右萌芽出苗;3)、秧苗耐旱鍛鍊:在旬降水量小於30毫米的4月上、中旬進行土壤蓄集水分和秧苗耐旱鍛鍊:萌芽出苗後復蓋作物秸桿,減少葉面蒸騰和地面蒸發,秧苗實行旱長,有利於秧苗的耐旱鍛鍊;4)、促分櫱:在旬降水量30~50毫米、50~100毫米的4月下旬至5月末採取促分櫱措施:由3月中旬播種、種子在土壤中吸水、到旱長結束,前後約需35天左右,即進入4月下旬,旱直播水稻進入分櫱期,並形成獨立根系,可根據每次降水大小和雨量多少,抓住下雨機會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增施氮、鉀速效肥,增加主根系和次生根係數量,擴大吸收面積,保障分櫱期的水肥供應充足;同時對幼苗噴施多效唑,用800~1000倍濃度,在一葉一心、二葉一心期各噴多效唑一次,抑制主苗生長,促進分櫱;5)、增施幼穗肥:在6月上、中旬旱直播水稻進入水稻孕穗期,水稻孕穗期是水分臨界期,對水分供應最為敏感,6月上、中旬旬降水量為50~100、100~150毫米,水分供應足夠,避免出現穎花退化和穎花不實現象;此時穗分化進入穎花分化期,可根據葉色變化增施幼穗肥-氮肥,增加葉綠素有利光合作用,增加結實率;6)、田頭挖水櫃儲水、按比例施粒肥:在旬降水量為100~150毫米以上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水充足,水稻處於大胎抽穗期,正好需要充足的水分,同時採取在田頭挖水櫃儲水,以備在再出現乾旱時有水灌溉,保證水稻在大胎抽穗期的水分供應;在劍葉抽出三分之一時,即可根據比例施粒肥;7)、加強排洪、防治病菌: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出現洪澇時,即旬降水量為150~200毫米以上,此時旱直播的禾苗已經拔節長高、莖桿粗硬,可以抵抗一定洪澇,另配合採取疏通排水溝、增加排洪設施,水退時一邊打撈浪渣,一邊沖洗葉面泥漿,水退後及時增施速效氮、鉀肥料和噴施防治病菌藥劑,提高植株抵抗能力和防止病菌發生。
【頁數】
12
【主分類號】
A01G16/00
【專利分類號】
A01G16/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