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鎮(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水磨鎮)

水磨鎮(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水磨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水磨鎮位於魯甸中部,古稱朱提江源井中,魯甸縣城西南部,東與小寨接壤,南與龍頭山鎮相連,西靠樂紅、梭山兩鄉,北與昭通市昭陽區大山包鄉和龍樹鄉毗鄰。

“水磨”歷史簡介由來:清雍正年間(1730年前 後),一位唐姓農戶於該地引水作動力開設磨坊,故名水磨。民國時期,境內分屬龍樹鄉、鄰巧鄉、龍溪鎮、梭山鎮。1951年為七區,1958年為燎原人民 公社,1962年改為水磨區,1969年為水磨公社, 1983年復為水磨區,1988年劃出鐵廠鄉,改為水 磨鄉。2006年撤銷原鐵廠鄉併入水磨鄉建水磨鎮。

2018年9月,水磨鎮入選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水磨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
  • 面積:270.14平方千米 
  • 人口:35451人(2017年) 
人口衛生,基本信息,

人口衛生

水磨鎮常住人口35451人(2017年),該鎮以漢、苗、彝、回族為主(是漢、苗、彝、回族混居地)。全鎮轄10個村民委員會(水磨村,鐵廠村,新棚村,黑魯村,拖麻村,岩頭村,嵩屏村,黃梨寨村,滴水村,營地村),169個村民小組,有82個自然村。
水磨鎮是雲南昭通8·03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在恢復重建中,該鎮結合實際,科學制定恢復重建實施方案,強化措施紮實推進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目前,該鎮災後破損房屋及震中嚴重受損的房屋以得到有效的建設和恢復,具體各項災後重建恢復項目措施仍在進行中!
到2013年底,全鎮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1000於人,占人口總數的0.02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5765 人,參合率85 %;享受低保10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676平方米,有鄉村醫生68 人。該鎮建有公廁5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3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0個,人畜混居的農戶1252戶,占農戶總數的15%。

基本信息

國土面積:全鎮國土總面積270.14平方千米。人口狀況:全鎮轄10個村民委員會(水磨村,鐵廠村,新棚村,黑魯村,拖麻村,岩頭村,嵩屏村,黃梨寨村,滴水村,營地村),169個村民小組,有82個自然村,常住人口35451人(2017年),居住著漢、彝、苗、回四種民族,最高海拔3315米,最低海拔1680米,年降雨量在600毫米至1100毫米之間,最高氣溫27℃,最低氣溫–6.8℃,年平均氣溫9.3℃,全年無霜期150多天。有耕地89265畝,人均耕地2.5畝;
朱提江源第一鎮,水磨歡迎您!朱提江源第一鎮,水磨歡迎您!
林業狀況:植物品種豐富繁多,有雲南松、華山松、杉等。
地理條件:全境地形西高東低,由西向東呈階梯狀下降。山脈屬涼山山脈五蓮峰山系,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海拔2400以上的高寒山區。海拔最高點為滴水三鍋樁梁子3150米,最低點為營地李家灣子1700米,高低相差1450米。境內河流均屬橫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源於滴水村貓貓山大海子的龍樹河。水磨鎮土壤主要有黃壤、黃棕壤、棕壤、紫色土、水稻土等。礦產品種有鉛、鋅、銀、鐵、煤等。
氣候條件:全鎮地處雲貴北部,氣候四季溫差不大,乾濕季分明的低緯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8℃,平均初霜期11月11日,終霜期3月28日,無霜期226天,年平均降雨量1165毫米,平均降雨126天,年平均日照1710小時,積溫2240℃,年平均大風日16.2天,春季西南大風日14天,占86%。自然災害主要有霜凍、低溫、冰雹、風災。
社會經濟概況:水磨屬於農業大鄉,全縣糧食主產區和畜牧業大鎮。全鎮糧食播種面積6.3萬畝,產量14981噸,居全縣之首,占全縣糧食產量的14%。其中玉米1268公頃,產量5583噸,馬鈴薯1755公頃,產量7117噸,蕎籽410公頃,產量1073噸,燕麥301公頃,產量662噸。全鎮大牲畜存欄6949頭、豬存欄23248頭。但出欄率低於全縣平均水平0.6%。經濟結構單一,種植業以馬鈴薯、玉米、蕎麥為主,畜牧業以生豬、牛為主,民眾經濟來源主要靠種植業、畜牧業和外出務工收入。經濟總收入4143萬元,人均純收入 838元,糧食總產量1227萬公斤,人均有糧 348公斤。2005年未,生豬存欄達2.5萬頭,出欄1.2萬頭,出欄率為45%;牛存欄0.4萬頭,出欄1200頭,出欄率為30%。
基礎設施狀況:縣至鎮,通鄉油路。目前該鎮通鄉村水泥路已開有水磨村,黑魯村,鐵廠村,拖麻村四個村。其他村落鎮至村,村至社的簡易公路等級低,基礎設施較為落後,路況差,斷頭路多,晴通雨阻現象突出。現仍有28個村民小組未通路。水利化程度底,人蓄引水非常困難,水利化程度僅為9%。至今仍有54個村民小組未實現通電,電視普及率為15%。169個村民小組已通路139個,通電149個,有移動通信機站4座,網路基本覆蓋全鎮每個角落。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滯後。有中心完小1所,中學1所,九年義務教育一貫制1所,村完小12所,單小3所,點校16所,在校生556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5.6%,輟學率1.9%。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得到順利實施,參合面達80%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