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目山

水目山

祥雲水目山文化旅遊區坐落於楚大高速公路和廣大鐵路旁的祥雲縣城西南,距大理州府56公里,距省會昆明26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水目山
  • 開放時間:8:00-18:00
  • 景點級別:AAAA級
  • 門票價格:45元
  • 著名景點:塔盤院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
  • 適宜遊玩季節:全年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發展歷史,景點特色,發展現狀,

發展歷史

水目山是中國開創較早的佛教聖地之一,是漢傳佛教禪宗第九代祖師道場、世界第一子孫式舍利塔林聖地、佛門聖物舍利子發掘安放地、南詔國、大理國皇家寺院。唐憲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南詔國國王勸龍晟下旨由禪宗第九代傳人普濟慶光禪師到水目山開山建寺。此後,歷代出佛產祖,高僧雲集,萬眾皈依,鼎盛時達三千和尚八百尼姑。世界塔林舍利子、中國南方最早的戒堂、全國罕見的寺抱塔奇觀和唐代茶花、宋代龍柏、明代月季等奇異景觀及大理國十王剃度、徐霞客尋訪、吳三桂求卜、林則徐問道、擔當受戒等歷史記載,令世人嘆為觀止。水目山的佛教歷史及文化遺產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在世界佛教界具有突出的特點,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水目山於1992年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身臨其境,婉若世外桃源,令人陶醉。
水目山

景點特色

水目山是雲南開創最早的佛教聖地之一,唐憲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南詔諸大臣請建此剎。普濟慶光禪師用禪杖鑿地,“而有清泉湧出,因名水目”。開堂之日,南詔國內的四方貴族都來祝賀。香火最旺時,號稱“和尚三千,尼姑八百”。歷代都有高僧住水目山,如南詔(唐代)的開山祖普濟慶光禪師,大理國(宋代)的淨妙澄禪師,晚清時期的無住如禪師、非相行禪師等。而在大理國時曾有不少皇族中人在此出家為僧。清初有名的擔當和尚,也曾在此長住。從南詔時期起,水目山寺院經過多次修理工建,逐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建築群落,有水目、賢填充、地藏寺、靈光寺、塔院、三教閣、毗盧閣、彌陀庵等寺觀。現在水目山保留了水目寺、普賢寺、寶華寺三座寺院,當地俗稱下庵、中庵、上庵。下庵水目寺,為清代宣統二年(1910年)重建,1984年至1987年重修。下庵依次是山門、塔盤院、前院、南北配殿、大雄寶殿,南北兩邊有僧房、香櫥、職事堂、齋堂、茶室、雲會堂。下庵前面,有歷代僧人精心培植的梨數十畝。中庵是在92年由民間捐資重建,非常幽靜、古樸,大殿內供奉千手觀音。上庵是山上規模最大的寺院,96年恢復了寶華寺的羅漢殿於2008年10月開光,2012年玉佛殿恢復重建完成,內供奉三尊緬甸玉佛,是水目山的一景。此外,寶華寺的大山門、觀音殿、大雄寶殿等殿堂都已經列入重建日程。寶華寺西南角有一株1000多年的唐代獅子頭茶花,每到冬春交際之時,茶花都會開放。擔當名詩“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就是描寫的茶花開放的勝景。
水目寺以北的北崗塔林,現存七十餘座歷代僧墓塔。這些僧墓塔從大理國一直延續到清代中期,所葬僧人無數,成為水目山的一景。塔林中出土的舍利子,更使水目山這座佛教名山增添了光彩,至今,舍利子還供奉在塔林的地宮當中。
水目山

發展現狀

自唐代以來,一千餘年間,水目山經歷代修建,寺宇庵閣,棋布峰間。寶華寺、水目寺、玉皇閣、觀音閣等建築參差錯落,巍峨壯觀,雕樑畫棟,轉閣迴廊,獨具匠心,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傑出的建築才能,這些建築吸收了中原園林建築精華,又有獨具的藝術特點。在寺宇中塑有佛教造像,這些佛像,神態栩栩如生,描金施彩,莊嚴穆麗。庭院中,花卉四時常開,暗香浮動,更倍增景色。古往今來,文人墨客選勝登臨,遊人不絕,成為旅遊佳地。
水目山美景水目山美景
1987年,水目山被列為雲南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水目山建築已重新修葺,並成為祥雲縣重要的風景名勝區,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前來觀賞。
2006年,水目山北崗塔林和寺包塔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