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潦彝族鄉

水潦彝族鄉

水潦彝族鄉屬於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轄鄉,位於縣境西南部,南與貴州省、雲南省隔赤水河相望,西與雲南省接壤,素有“雞鳴三省”之稱,距縣城92公里。

1950年為水潦鄉,1958年改公社,1963年由古藺縣劃入敘永縣管轄。1984年建水潦彝族鄉,1992年壇廠鄉併入。

面積83.1平方公里,人口1.8萬。轄水潦、四合、岔河、新莊、田壩、雄光、白臘、沙壩、喜洋、海涯、白沙、高平、大壩、木落、雙山、底塔、黃獅、落普、英雄19個村委會和水潦居委會。鄉鎮企業有採煤、釀酒、小電站等廠、礦。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水潦彝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地理位置: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南面
  • 面積:83.1平方公里
  • 人口:1.9萬
  • 車牌代碼:川E
概況,沿革,鄉鎮概況,發展現狀,主要產業,烤菸產業,乾果、水果產業,畜牧產業,資源優勢,鄉鎮農業,自然風光,工作成績,應解困難,社會事業,

概況

水潦彝族鄉(Shuilao)位於敘永縣西南部,距縣城92千米,東與敘永縣石壩鄉、觀興鄉接壤,南與貴州省畢節縣團結鄉、林口鎮隔河相望,西與雲南省鎮雄縣坡頭鄉、威信縣水田鄉唇齒相依,北與敘永縣分水鎮一河相隔。面積83.1平方千米,人口2.03萬人(2006年末),其中農業人口1.94萬人,彝族4052人。轄1個居委會、10個行政村,53個村民小組、1個居民小組。
代碼510524213:~001水潦社區居委會 ~201水潦村~204岔河村~205田壩村 ~206雄光村 ~209白臘村 ~211海涯村 ~212雙山村 ~213高坪村~216大壩村 ~218黃獅村

沿革

1950年為水潦鄉,1958年改公社,1963年由古藺縣劃入敘永縣管轄。1984年建水潦彝族鄉,1992年壇廠鄉併入。1997年,面積83.1平方千米,人口1.8萬,轄水潦、四合、岔河、新莊、田壩、雄光、白臘、沙壩、喜洋、海涯、白沙、高平、大壩、木落、雙山、底塔、黃獅、落普、英雄19個行政村和水潦居委會。
2003年,面積83.1平方千米,轄19個村、1個居委會、128個社。總人口19976人,其中農業人口19175人。 2004年,面積83.1平方千米,轄19個村、1個居委會、128個社。總人口1.9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3萬人。

鄉鎮概況

水潦彝族鄉距縣城92公里,與貴州省畢節市、雲南省鎮雄縣威信縣唇齒相依,有“雞鳴三省”之稱。 轄19個村和1個居委會,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30.3%。水潦彝族鄉礦產資源較為豐富。有儲量較多的煤和含量較高的矽礦,此外還有硫、鐵等礦產資源。這為水潦彝族鄉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水潦彝族鄉政府所在地水潦場,始建於明末清初,解放前是四川向雲南、貴州兩省輸送日用工業品的一條重要通道。由於水潦場位於鄉域東南端的赤水河畔,處於“雞鳴三省”交匯處的一面坡之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為敘永面向雲南、貴州兩省發展邊境貿易的南大門。水潦場商賈雲集,牛、馬等大牲畜交易量日均達50頭以上。解放初期,四川的鹽和鐵、雲貴兩省的山貨在這裡交易量較大,故有“金三角”和“小香港”之稱。瀘州市已將其定為“四水”邊貿經濟發展戰略小城鎮之一。
水潦彝族鄉

發展現狀

水潦彝族鄉位於敘永縣最南端,距縣城86公里,屬赤水河流域上游地帶,東與石壩鄉接壤,南與貴州省畢節市團結鄉隔河相望,西與雲南省坡頭鄉接壤,北與分水鎮毗鄰,處於川、滇、黔三省結合部,三省交界,素有“雞鳴三省”之稱。全鄉幅員面積83.1Km2,東西路徑12.3Km,南北跨徑13.4Km。全鄉地形為兩槽兩嶺一面坡,最低海拔686m,最高海拔1684m,平均海拔1080m。鄉境內最高氣溫40℃,最低氣溫-10℃,常年平均氣溫14.2℃,全年無霜期276-300天,常年降雨量896mm,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日照1000-2000小時。全鄉轄10個村1個居委會,53個經濟社,聚居著漢、彝、苗三族人民。2006年末全鄉4755戶,20795人,其中農業戶4552戶,農業人口20066人。少數民族1348戶,5947人(其中:彝族1036戶4895人,苗族312戶1419人),占總人口的30.36%。二00六年全鄉人均純純收入1432元,人均占有糧食205公斤。2006年全鄉生產總值2856萬元。其中,第一產業1933萬元、第二產業161萬元、第三產業762萬元;糧食生產總產量4918.6噸;財政總收入9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31元。水潦彝族鄉屬縣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是瀘州市“四水”邊貿經濟發展戰略小城鎮之一。境內有儲量豐富的優質煤、矽礦、硫、鐵、銅等礦產資源;糧食作物以玉米、紅苕、洋芋、小麥為主;經濟作物有烤菸、蠶桑魔芋生漆、冰脆李、板栗、核桃等。水潦彝族鄉注重發展畜牧業,基本實現規模化經營、產業化經營;狠抓勞務輸出,完成勞務開發轉移輸出4000人。
水潦彝族鄉水潦彝族鄉

主要產業

烤菸產業

全鄉常年種煙10000畝以上,產量250萬斤以上,產值1000萬元以上,人均種煙收入1000元以上。
烤菸烤菸

乾果、水果產業

全鄉2008年在赤水河流域一帶建立了萬畝甜橙基地,已有少部份投產,待完全投產後,預計年收入可達1800萬元以上,人均可增收900元以上。
乾果業方面,全鄉已種植核桃10500畝,並全部納入國家退耕還林,僅此一項,在八年內平均一年為全鄉增收200多萬元,待全部投產後,預計每年可增加收入1000萬元上。
頗具特色的水潦鄉冰脆李,這是水潦鄉所特有的品牌,2008年已發展到了5000多畝,全部投產後,產值可達1000萬元以上,對全鄉民眾的致富增收及打造水潦鄉品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畜牧產業

2008年來,水潦彝族鄉的畜牧產業得到較快的發展,到2008年為止,水潦彝族鄉的肉牛開源節流村四個,肉牛示範小區5個,全鄉牛存欄已達7000多頭。根據水潦彝族鄉的地形結構及牛的出欄量,在發展肉牛產業方面還有較大的潛力可挖,可在水潦彝族鄉的田壩、雄光、雙山等村大力發展肉牛經濟。

資源優勢

赤水河從水潦彝族鄉境內流過,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優勢,經貴陽設計院設計的兩個總計5.5萬千瓦的電站,現尚未得到開發,另倒流河水電工程現也尚未實施。在水潦彝族鄉境內更有著極豐富的煤礦資源,但由於種種原因,2008年尚未得到開發,2008年水潦彝族鄉境內尚無一口合法煤井。

鄉鎮農業

石壩彝族鄉是一個完全的農業鄉鎮,以種植烤菸、玉米為主,還盛產水果、乾果等農林產品。赤水河兩村已定植甜橙4000多畝,還有高品質的冰脆李,兩村水果已初具基地規模,年產量達200萬斤以上,暢銷川、滇、黔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石壩彝族鄉還是全縣肉牛產業化示範鄉,經過大力實施牛種改良,發展肉牛產業,已成為鄉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2007年底,全鄉牛存欄5700頭,年出欄1600頭。

自然風光

石壩彝族鄉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古老的人文景觀、豐富的革命文物、濃厚的民族風情。這裡有山勢宏偉、古木參天、風光秀麗、夏能避暑、冬可賞雪。有大型摩岩石刻“福”字,有石壩彝族鄉萬壽宮翼王石達開攻克的營盤遺址,紅軍長征“石廂子”會議所在地。毛澤東住的地方,中華蘇維埃銀行兌換處,洛甫交權的地方,境內有古洞留仙、鳳飲清泉、龍崗掛印、懸杉倒垂、天馬帶甲、廂里榆錢等景點。

工作成績

2006年,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全體同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得到縣上領導的充分肯定,其中:綜合目標考核一等獎;基層黨建工作二等獎;農業經濟工作二等獎;烤菸生產三等獎;招商引資183萬元。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與水潦鄉全體幹部職工的團結拼搏,銳意進取分不開的。

應解困難

雖然水潦彝族鄉有著比較豐富的資源,但由於水潦彝族鄉路況極差,離縣城又遠,給招商引資工作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很多商家雖然看中水潦的優勢,但一談到投資問題,就覺得成本太高,運輸上造成極大的不便,都只能是望著資源嘆氣,這樣的路況,這樣的硬環境,成了嚴重製約水潦彝族鄉經濟發展卻又是水潦彝族鄉自身所不能解決的難題。
水潦彝族鄉水潦彝族鄉
在水潦彝族鄉境內,2008年尚有4個村未通公路,另外已通公路的村也大多是一條又爛又窄的小道,基本上是晴天的行車路,雨天的“通馬路”,這與建設水潦彝族鄉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差距尚遠,同時也制約著水潦彝族鄉和諧社會的構建。
雖然赤水河從水潦彝族鄉境內經過,但流域所處位置卻是全鄉海拔最低點,白白地看著水從鄉內流過卻不能用於生產及生活,給水潦彝族鄉的人畜飲水造成極大的麻煩。水潦的地形結構是一面坡,土壤極薄,植被極差,無法形成地下水,造成水潦彝族鄉人畜飲水極端困難,2008年,人飲極為困難的村有岔河、水潦、海涯、白蠟、雙山、大壩等村,這些村在每年乾旱的時候,民眾都要在幾公里左右的地方去背水,給民眾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更不符合安全飲水的標準
2008年,水潦彝族鄉急待解決的困難就是路況和人飲方面,希望得到上級領導關心和支持,改變水潦彝族鄉落後的面貌,促進水潦彝族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社會事業

石壩鄉社會事業發展迅速,2008年,有九年制義務教育一所,兩所村完小。有教職工57名,有在校學生1380名。有中心衛生院1個,村醫療衛生站2所。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全面實施,全鄉交通和經濟優勢的日趨突出。敘鎮公路縱貫高山兩村全境,石赤公路直通貴州,加上全鄉村社公路的修建,全鄉交通網路正逐步形成。全鄉程控電話和行動電話已開通,電話用戶800戶,行動電話850戶。光纖電視用戶達500餘戶,鄉域基礎設施初步具備建設投資基礎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