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操

漢唐以來流傳著伯牙學琴的故事:老師成連為使伯牙能夠更好的體會琴曲的精神,於是帶他到東海邊,讓他獨自一人去領略海水洶湧、山林寂靜的大自然的氣氛。伯牙在這個環境裡刻苦練琴,終於學成。並作了《水仙》一曲。 至於目前流傳的《水仙》,很多琴家並不認為它是表現上述題材,而是表現了昭君出塞的歷史故事,因而名之為《秋塞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仙操
  • 流行時期:漢唐
  • 主要內容:伯牙學琴
水仙操簡介,後記,

水仙操簡介

《二香琴譜》
伯牙學琴於成連先生,三年而不成。成連云:“我師方子春在東海中,能移人情。”乃與俱至海上,成連剌船而去,句時不返。伯牙延望無人,但聞海水洶湧,林岫杳冥,萃鳥啁啾。悄然而悲曰,“先生移我情哉”!援琴而作水仙之曲,遂為天下妙。是曲,李玉峰先生得之廣陵吳觀星。逸韻泠然,摹神之作也。
《悟雪山房琴譜》
琴苑要錄:水仙操,伯牙所作也。伯牙學琴於成連,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專一,未能得也。成連曰:“吾之學,不能移人之情,吾師方子春,在東海中”,乃齎糧從之,至蓬萊山,留伯牙曰:“吾將迎吾師”,刺船而去。句時不返,伯牙心悲,延頸四望,但聞海水汩沒,山林窅冥,君鳥悲號,仰天嘆曰:“先生將移我情矣”。乃援琴而作歌曰:“繄洞渭兮流澌濩,舟楫逝兮仙不還,移情愫兮蓬萊山,嗚欽傷宮兮仙不還”。
《雙琴書屋琴譜集成》
鶴山息齋李夢庚覺生傳譜。陳仲屏先生所得意名譜。此曲譜已見過多家,總不如此譜精細自然,撫之自得其入妙之趣,接三記。
《枯木禪琴譜》
伯牙所作。因隨成連先生入海,聽澎湃之音,悟得琴理,所謂海上移情者也。韻淡調疏,須輕彈低拂為妙。
《琴操》
水仙操者,伯牙之所作也。伯牙學琴於成連先生,先生曰,“吾能傳曲,而不能移情。吾師有方子春者,善於琴,能作人之情,今在東海上,子能與我同事之乎。”伯牙曰:“夫子有命,敢不敬從?”乃相與至海上,見子春受業焉。(下有闕文)
《初學記》
水仙操,伯牙所作。
《樂府古題要解》
舊說,伯牙學鼓琴於成連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志專一,尚未能也。成連雲,“吾師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與伯牙至蓬萊山,留伯牙曰,“吾將迎吾師”。刺船而去,句時不返。伯牙延望無人,但聞海上汩沒漰澌之聲;山林窅寞,群鳥悲號。愴然嘆曰,“先生將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終,成連刺船而還,伯牙遂為天下妙手。
《太平御覽》
樂府解題曰,水仙操,伯牙學琴於成連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專一,尚未能也。成連雲,“吾師方子春,今在東海中,能移人情。”乃與伯牙俱往,至蓬萊山,留宿伯牙曰,“子居習之,吾將迎師”。刺船而去,句時不返。伯牙近望無人,但聞海水洞滑崩澌之聲;山林寂寞,群鳥悲號。愴然而嘆曰,“先生將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終,成連回,刺船迎之而還,伯牙遂為天下妙手矣。
《琴史》
伯牙,古之善琴者也。見稱於春秋之後,雜見於諸家之書。嘗琴鼓琴於成連先生,三年不成;神妙寂寞之情,未能得也。成連曰,“我雖傳曲,未能移人之情。我師方子春,在東海中,能移人情。與子共事之乎?”乃共至東海上蓬萊山,留伯牙曰,“子居習之,我將迎師”。刺船而去,句時不返。伯牙心悲,延頸四望,寂寞無人;徒聞海水洶湧,群鳥悲鳴。仰天嘆曰,“先生亦以無師矣,蓋將移我情乎!”乃援琴而作水仙之操雲。……(伯牙)
《通志》
琴操五十七曲、十二操,水仙操,世言伯牙所作。伯牙學鼓琴於成連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專一,尚未能也。成連雲,“吾師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與伯牙至蓬萊山留伯牙曰,“吾將迎吾師。”刺船而去,句時不返,伯牙延望無人,但聞海上水汩沒漰澌之聲;山林窅寞,群鳥悲號。愴然嘆曰,“先生將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終,成連刺船而還,伯牙遂妙絕天下。

後記

《雙琴書屋琴譜集成》
纏綿幽咽,頓挫幽揚,能令人聽者情移意遠,洵絕調也。
《琴學初津》
水仙,鐘子期所作。世傳謂成連作,是操采自遠堂,與聽桐先生口傳合參,先生指法清勁,有非凡響,人所莫測其奧,先生琴曲獨富,而於是操,益黨覺清奇,其五弦九徽之取泛,先生亦常議論,茲去而改為四弦十徽,或更遷一二點,配合較無痕跡,雖三準泛音,共有三十餘位,除此十三位,音節支離,祗可用以考律,究難於曲中採取,故古人無以復加焉。尚冀就正有道。良士拔。
《水仙操》吊屈原
——余光中
把影子投在水上的,都患了潔癖
一種高貴的絕症,
把名字投在風中的,
衣帶便飄在風中,
青苔從風裡來,楚歌從清芬里來,
美從烈士的胎裡帶來,
水動之後,從迴蕩的波里升起,
猶佩青春的葉長似劍,
燦燦的花開如冕,
缽小如舟,山長水遠,是湘江。
一個以水為痕跡,行走大地的仙,是花也罷,是神也罷,她總是那浩蕩山水畫裡雲煙深處的一方留白,又是激情樂曲彈斷處的一處凝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