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垂點

氧垂點

氧垂點(Oxygen points)是氧垂曲線上的某一點,在該點處耗氧速率等於復氧速率,溶解氧量最低,虧氧量最大,稱為臨界虧氧點或氧垂點。在該點之前耗氧速率大於復氧速率,而在該點之後耗氧速率逐漸小於復氧速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氧垂點
  • 外文名:Oxygen points
  • 別稱:臨界虧氧點
  • 特點:溶解氧量最低,虧氧量最大
  • 影響因素:耗氧速率和復氧速率
  • 學科:水污染控制
簡介,計算公式,注意事項,

簡介

有機物排入河流後,經微生物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導致河水迅速虧氧,另一方面,空氣中的氧通過河流水面不斷地溶入水中,使溶解氧逐漸得到恢復。微生物耗氧與大氣復氧同時作用,使河流中的DO與BOD5濃度處於右圖所示變化模式中。途中o點耗氧速率等於復氧速率,稱為氧垂點或臨界虧氧點。
氧垂曲線氧垂曲線
(1)a~o段,耗氧速率大於復氧速率,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大幅度下降,虧氧量增加,直至耗氧速率等於復氧速率。o點處,溶解氧量最低,虧氧量最大,稱為臨界虧氧點或氧垂點;
(2)o~b段,復氧速率開始超過耗氧速率,水中溶解氧量開始回升,虧氧量逐漸減少,直至轉折點b;
(3)b點以後,溶解氧含量繼續回升,虧氧量繼續減少,直至恢復到排污口前的狀態。

計算公式

氧垂曲線到達氧垂點的時間,可由氧垂曲線公式求得,即:
令dDt/dt=0時,
氧垂點
式中:Dt—廢水排入河流t時刻後,河水與廢水混合水中的虧氧量;
D0廢水排入點處河水與廢水混合水中的虧氧量;
k1,k2—分別為耗氧速率常數和復氧速率常數;
tc—從排污點到氧垂點所需的時間,d;
Dc—臨界點的虧氧值。

注意事項

套用上述公式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公式只考慮了有機物生化耗氧和大氣復氧兩個因素,故僅適用於河流截面變化不大,藻類等水生植物底泥影響可忽略不計的河段;
(2)僅適用於河水和污水在排放點處完全混合的條件;
(3)所使用的k1、k2值必須與水溫相適應;
(4)如沿河流有幾個排放點,則應根據具體情況合併成一個排放點計算或逐段計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