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大地方軍閥

民國十大地方軍閥

民國軍閥是指在20世紀初影響中國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義上服從「中央政府」的統治,但他們在地方上建立自己的勢力並為擴大自己的勢力採用各種手段,以軍隊作為主要政治資本的勢力。在實質上依然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割據勢力。中國共產黨認為民國軍閥的出現則是外國資本主義在中國的利益表現。主要勢力為北洋軍閥、滇系軍閥、粵系軍閥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國軍閥
  • 時間:20世紀初
  • 起因:清末形成
  • 影響:使中國進入軍閥混亂時期。
東北軍閥,馬家軍閥,西北軍閥,桂軍軍閥,晉軍軍閥,滇軍軍閥,川軍軍閥,黔軍軍閥,湘軍軍閥,粵軍軍閥,

東北軍閥

張作霖
圖片圖片
東北軍前身為奉系軍閥張作霖所統率的軍隊,稱為奉軍。1929年,東北軍被蔣介石改編為東北邊防軍,簡稱“東北軍”,約30萬人,由張作霖之子張學良統轄。“九·一八”事變時,執行蔣介石的對日本侵略不作抵抗的政策,退入關內。1935年被蔣介石集團調至陝甘一帶進攻紅軍。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發動了西安事變。事變後,張學良被蔣扣留。此時有51軍、53軍、57軍、67軍、49軍、騎兵軍共6個軍。1937年3月,蔣介石強令東北軍調至河南和安徽,將其瓦解改編吞併。

馬家軍閥

馬家軍馬家軍的主要人物包括馬步芳馬鴻逵馬鴻賓,合稱為“西北三馬”,不論是在北洋政府還是國民政府時期,他們均能在承認中央政府權威的前提下保持自己在西北的獨立地位。同時,他們也反擊一切試圖損害其獨立地位的外部勢力,無論是中國工農紅軍的西路軍,還是抗戰中的日本軍隊。抗戰爆發後,馬鴻賓部編為八十一軍,馬鴻賓升任軍長,所轄仍為原部隊三十五師和一個獨立第三十五旅。

西北軍閥

民國十大地方軍閥
西北軍民國史上有兩個西北軍,一個是馮玉祥的國民軍,可稱為大西北軍前西北軍;一個是楊虎城的17路軍,可稱為小西北軍後西北軍。大西北軍中,又分正宗西北軍和雜牌西北軍,國民一軍可稱為正宗西北軍,國民二、三軍和後來加入的部隊只能算雜牌西北軍。大西北軍曾經輝煌一時,改稱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下轄九個方面軍,參加北伐。後與蔣爭鬥失利被改編為29軍和26路軍。
17路軍被稱為西北軍,隊伍達到6萬多人,西安事變後17路軍撤消,縮編為38軍。

桂軍軍閥

桂軍民國時期廣西實力派所轄軍隊的習稱,至1928年第二期北伐前,陸續發展成為第7、第13、第15、第18,第19軍,。“七七”盧溝橋抗戰爆發後,除原有部隊外,新建第31、第48、第84軍,並在此基礎上,逐步擴編為第11、第16、第21集團軍。

晉軍軍閥

晉軍也叫晉綏軍事集團,閻錫山是當然的領袖。北伐戰爭時期,閻錫山把晉軍編為三個軍團,共轄12個軍,17個師,12個騎兵師,7個獨立旅,共擁眾20餘萬人。晉軍的編制微近奉軍,其軍隊組織和調動都非常秘密,閻錫山的統御術自有一套,保密防諜工作都做得很好,所以他能保持山西一省的完整。晉綏軍的戰鬥力就是以傅作義的三十五師及其後來發展為三十五軍為典型代表。

滇軍軍閥

龍雲
圖片圖片
滇軍西南地區軍閥派系之一,首領以龍云為代表,1937年8月,蔣介石在南京召開最高“國防會議”,商討抗日禦侮大計。會上,雲南省主席龍雲請調本省部隊開赴前線參加抗戰。蔣給於六十、五十八軍兩個軍番號。六十軍(182、183、184師)於1937年重陽節在昆明誓師出發,徒步行軍1000多公里,經貴陽到長沙。魯南台兒莊會戰,滇軍用血肉之軀抗擊了敵人兇猛的進攻,前面的打光了,後面的又勇敢地衝上去。滇軍中沒有人因膽小而退卻,也沒有人因怕死而逃跑,只有戰死。據統計,8年抗戰,雲南地處後方,但龍雲先後派遣滇軍20多萬赴抗戰前線,滇軍經歷各重大戰役20餘個,傷亡官兵總計10餘萬人。滇軍,以它悲壯的犧牲和輝煌的勝利而載人20世紀中國抗日戰爭的史冊。

川軍軍閥

川軍首領代表為劉湘,1935年3月編制有20軍、21軍、23軍、44軍、28軍(改45軍)、29軍(改41軍)、新6師共170個團。在長達8年的抗戰中,川軍先後有6個集團軍另兩個軍一個旅出川抗戰,約占全國軍隊總數的2/10,是除國民黨中央軍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裝;同時,還征壯丁300萬人補充抗日隊伍,約占同期全國征壯丁數的1/5,為全國各省之冠,以致當時前線有“無川不成軍”之說。為了民族的獨立和生存,川軍將士陣亡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總計64萬餘人。

黔軍軍閥

黔軍首領為王家烈。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黔軍陸續改編為國民革命軍。8月,袁祖銘北伐軍左翼軍總司令,所轄為4個軍(9、10、25、43軍)、1個直轄師和3個直轄旅。紅軍時期有口號:滇軍黔軍兩隻羊,湘軍是條狼,廣西猴子是桂軍,凶似老虎惡似狼。

湘軍軍閥

湘軍主要頭目何健,國民政府時期的湘軍由舊湘軍演變而來。北伐開始時的8個軍中有三個軍屬湘軍。

粵軍軍閥

粵軍抗戰初期,編成第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軍,抗戰後期增編暫二軍。但抗戰後的粵軍其實只能算作半中央半地方軍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