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相思子

毛相思子

毛相思子(學名:Abrus mollis)為豆科相思子屬植物,蝶形花科,約十二種。稍木質細藤本;偶數羽狀複葉,無卷鬚,花小,成總花序狀。子房有胚珠多顆。

產福建、廣東、廣西。生於山谷、路旁疏林、灌叢中,海拔200-1700米。中南半島也有分布。

種子有劇毒。 藥用全株,有清熱解毒,舒肝止痛的功效。主治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

(概述圖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栽培技術,繁殖方法,移栽,病蟲害防治,醫用價值,

形態特徵

藤本。莖疏被黃色長柔毛。
毛相思子(墨線圖)毛相思子(墨線圖)
羽狀複葉;葉柄葉軸被黃色長柔毛;托葉鑽形;小葉10~16對,膜質,長圓形,最上部兩枚常為倒卵形,長1~2.5厘米,寬0.5~1厘米,先端截形,具細尖,基部圓或截形,上面被疏柔毛,下面密被白色長柔毛。
總狀花序腋生;總花梗長2~4厘米,被黃色長柔毛,花長3~9毫米,4~6朵聚生於花序軸的節上;花萼鐘狀,密被灰色長柔毛;花冠粉紅色或淡紫色,莢果長圓形,扁平,長3~5(~6)厘米,寬0.8~1厘米,密被白色長柔毛,頂端具喙,有種子4~9粒;種子黑色或暗褐色,卵形,扁平,稍有光澤,種阜小,環狀,種臍有孔。
花期8月,果期9月。

地理分布

福建廣東廣西。生於山谷、路旁疏林灌叢中,海拔200~1700米。中南半島也有分布。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在生產主要採用育苗移栽法繁殖,也可以用直播及分根繁殖。種子採用磨擦法和熱水浸種法處理,以提高發芽率。2~5月播種,點播或撒播。點播株行距2cm×3cm,播後蓋1cm厚的砂土或火灰,噴水保溫,並蓋稻草一層。1h㎡播種量為150kg。

移栽

播後4~7d出苗,出齊後10d施1次人畜糞水(每1kg兌水20kg),或施用少量的複合化肥,30~45d當苗高10~12cm時即可移植至大田。行株距為30cm×40cm或30cm×30cm,栽後及時淋水,每月除草、鬆土1~2次。雞骨草生長前期約4~5月,每月施肥1次,以尿素0.1kg或硫酸銨0.2kg,兌水50kg以促進苗生長;生長中期約6~8月生長旺盛,以磷鉀兼施,每月1h㎡用氮、磷、鉀複合肥75~120kg兌水或尿素1.5kg,或硫酸銨3.0kg,兌水1500kg糞水進行溝施。生長中後期即9月以後,配合有機肥,1h㎡施過磷酸鈣375~450kg,豬牛糞3750~4500kg,當莖藤蔓高30cm時(4~6月),在株間插好支架以利蔓莖攀援。

病蟲害防治

①根腐病:注意雨季排水,撒施草木灰,噴施1:1:100波爾多液或1000倍多菌靈防治。
②炭疽病:雨天注意排水,發病時用1:3:300波爾多液噴灑,或用1500倍甲基托布津防治。
③蚜蟲:可用化學藥劑防治。

醫用價值

性味歸經
甘、淡,涼。心、肝二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克。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主要功能
毛相思子的帶根全草稱為毛雞骨草,主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風濕痹痛等症。
藥理作用
水提液能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和肝臟中總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以及全血黏度、全血還原黏度、卡松黏度 、 紅細胞聚集指數、紅細胞剛性指數、 紅細胞電泳時間、 紅細胞壓積及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一膽固醇含量 ;表明其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循環 。和防治高脂血症 、 脂肪肝的作用。毛雞骨草的醇提取液體外研究發現,對血清中的HBsAg 和HBeAg均有抑制作用,呈現明顯的量效和時效反應關係。
化學成分
主要成分為脂肪酸、 三萜皂苷、甾體和異黃酮類化合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