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璩

毛璩(?—405年),字叔璉,滎陽陽武(今河南原陽縣)人,東晉末年著名將領。征虜將軍、豫州刺史毛寶之孫,右將軍、益州刺史毛穆之次子。

擔任過右將軍桓豁、衛將軍謝安、征虜將軍謝琰和譙王司馬恬的參軍幕僚,參與淝水之戰,率軍追擊前秦,把前秦苻堅趕得風聲鶴唳。拜梁郡內史,遷益州刺史。梁王司馬珍之在壽春起事後,聯合武陵王司馬遵,共同起兵反對桓玄篡位,拜征西將軍、散騎常侍。

義熙元年(405年),興兵攻打桓振,為譙縱叛軍所害,追封歸鄉公。

基本介紹

  • 本名:毛璩
  • 字號:字叔璉
  • 所處時代晉朝
  • 主要成就:曾擔任益州刺史
  • 父親毛穆之 
人物生平,歷史評價,親屬成員,父祖,兄弟,

人物生平

毛璩(qu)剛成年時,擔任右將軍桓豁參軍。不久,因其父毛穆之去世,而離職回家服喪。服喪期滿後,擔任謝安的衛將軍參軍,後授任尚書郎。後來,謝安再次讓他擔任自己參軍。不久,改任謝安之子謝琰的征虜將軍府司馬。
肥水之戰時,前秦軍隊大敗散逃,毛璩與田次之一同追擊前秦君主苻堅,追到中陽縣,沒追上而返回。升任寧朔將軍、淮南太守。不久補任鎮北將軍、譙王(司馬恬)司馬。
當時海陵縣境內有個名叫青蒲的地方,四面都是湖水沼澤,長滿茭白,是逃亡之人的聚集地,國家的法令都達不到。毛璩建議率領一千人去討伐。當時天大旱,於是毛璩放火燒,茭白都燒著了,逃亡者很困急,全都出來到毛璩這裡自首,將近有一萬戶,都用來補充兵役,朝廷嘉獎他。改任西中郎司馬、龍驤將軍、譙梁二郡內史。不久代替郭銓,擔任建威將軍、益州刺史。
晉安帝初年,升任征虜將軍。桓玄篡位時,派使者加任毛璩散騎常侍、左將軍。毛璩扣留桓玄的使者,不接受任命。桓玄任命桓希為梁州刺史,王異占據涪城,郭法駐防宕渠,師寂駐防巴郡,周道子駐守白帝以防衛。毛璩向遠近傳布檄文,列數桓玄的罪狀,派巴東太守柳約之、建平太守羅述、征虜司馬甄季之擊敗桓希等人,接著率軍屯駐白帝。武陵王司馬遵下令說:“益州刺史毛璩忠誠恭信,自從桓玄作亂以來,總是在他的後方追蹤。如果平定消滅凶逆,肅清荊郢二州,就應當授予上品官職。”
桓玄之亂平定後,晉安帝下詔升任毛璩為征西將軍,加任散騎常侍,都督益、梁、秦、涼、寧五州軍事,代理宜都、寧蜀太守。
當時,毛璩聽說桓振攻陷江陵,率軍赴難,派弟弟毛瑾、毛瑗順外江而下,派參軍譙縱率領巴西、梓潼二郡軍下涪水,將與毛璩軍在巴郡會合。蜀人不願意東征,譙縱因人心思歸,在五城水口反叛,回兵襲擊涪城,殺害毛瑾,毛瑾留府長史鄭純之從成都派使者奔告毛璩。當時毛璩在略城,離成都四百里,派參軍王瓊征討反叛者,在廣漢相對峙。焚道令何林聚集黨徒幫助譙縱,而毛璩手下人受譙縱誘勸,於是一起殺害毛璩及毛瑗,連同在蜀的子侄,一時間都遇害。毛璩子毛弘之嗣爵。
義熙年間,時延祖擔任始康太守,上疏為毛璩兄弟申訴,於是朝廷下詔說:“故益州刺史毛璩、西夷校尉毛瑾、蜀郡太守毛瑗起兵救援王室忠誠剛烈,失敗出於意外。葬送之日臨近,更加感到悲傷。可以都追贈原先授予的官職,賜錢三十萬、布三百匹。”評定毛璩征討桓玄的功勞,追封歸鄉公,食邑一千五百戶。

歷史評價

武陵王司馬遵:“益州刺史毛璩忠誠愨亮。”

親屬成員

父祖

祖父:毛寶,征虜將軍、豫州刺史,封州陵縣開國侯。
父親:毛穆之,益州刺史、建平太守,封建安侯。

兄弟

毛珍,天門太守。
毛球,梓潼太守。
毛璠,寧州刺史。
毛瑾,征虜將軍、梁秦二州刺史。
毛瑗,輔國將軍、寧州刺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