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哲學

比較哲學

比較哲學(comparative philosophy),廣義的比較哲學是研究哲學和其他學科的關係;狹義的比較哲學則是採用比較方法研究不同文化系統或不同時期的哲學,並使之系統化、理論化的一門學科,一般指後者。

德國的保爾·多伊森被普遍認為是該學科的創始人。“比較哲學”一詞則是由法國哲學家馬松—馬爾色於1923 年在《比較哲學》一書中提出的。二次大戰後,比較哲學獲得迅速發展,原因在於:1.世界經濟和政治一體化的客觀要求促進文化的進一步國際化;2.西方資本主義精神危機使其目光轉向東方,希冀在儒學中尋求扭轉精神危機的契機。

基本介紹

  • 書名:比較哲學
簡介,研究內容,主要觀點,

簡介

東方開發中國家為避免重蹈西方精神危機的覆轍,也堅持東方固有文化和道德傳統。由此而出現了東西方國家共同加速比較哲學研究的新局面。70年代以來,國外掀起了一股比較哲學研究熱潮。美國和日本還分別成立了比較哲學研究會和比較哲學思想會。20世紀初,中國的嚴復、胡適、梁漱溟等開始從不同側面對中西哲學進行比較研究。新中國的比較哲學研究在唯物史觀指導下取得很大進展。

研究內容

東西方比較哲學的研究內容非常廣泛。
按不同層次大致可分為:
1.西方、中國、印度和伊斯蘭這四大哲學文明的比較研究;
2.東西方哲學中相關問題的比較研究;
3.東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
4.西方哲學與東方哲學某一部分的比較;
5.東西方哲學範疇比較。既有同一時期哲學的比較,也有不同時代哲學的比較,人物的比較和思想的比較相互交錯在一起。比較研究的方式多種多樣。
按比較對象劃分,最基本的有兩種,一種是平行研究,即對兩種互無影響的哲學傳統進行比較研究,找出其異同之點;一種是影響研究,即對兩種相互影響的不同傳統哲學進行比較研究。
按比較主體的需求劃分,比較方法可分為縱比、橫比、同比、異比、同異交比等等。
按比較研究的深度,可劃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描述性比較即蒐集史料;二是解釋性比較即對異同之處進行因果性分析。

主要觀點

美國的比較哲學思想運動顯示了美國人關心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溝通的心理向度。在美國這一思想運動方興未艾,並已領先於其他西方國家。綜合其比較哲學研究者的觀點,主要有:
1.必須揭示東西方思想的本質特徵及其異同,這是不同的文化傳統達成諒解、實現世界和平的必由之路;
2.東西方哲學各有欠缺或不夠重視的思想觀念。如東方思想實踐性強於思想性,而西方思想則相反;印度耽溺於解脫之途而忘卻人生,西方人偏好生活行動本身而忽視對目的的關心,中國哲學則似乎可提供一種綜合的途徑。東西方哲學只有相互補充才能達到綜合,從而引向堪稱整體通觀的“世界哲學”;
3.要創造面向開放時代的開放自我的生活方式,必須研究人本身,為此又必然要求對人類所有的思想學說進行比較,作系統、批判性研究,從而使東西方思想達到真正融合,形成一比筆種包容多樣性的開放性的新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