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法語

比利時法語

比利時法語(法語:français de Belgique)是比利時瓦隆人使用的法語變體,相關的少數民族方言有瓦隆語、皮卡底語、香檳語和洛林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利時法語
  • 外文名:français de Belgique
  • 使用者:比利時瓦隆人
  • 分類:法語變體
  • 相關方言:瓦隆語,皮卡底語,香檳語,洛林語
  • 使用地:盧安達和蒲隆地等
  • 成因:與法國北部接壤、通婚案例
語言概述,歷史,受到的影響,發音不同點,辭彙,語法,

語言概述

剛果民主共和國、盧安達和蒲隆地等國所用的法語也可看作是比利時法語的分支。比利時法語和法國北部的法語幾乎完全相同,但仍有語音和辭彙上的差別。

歷史

歷史上,比利時法語區從未成為單一政治實體,直到法國大革命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才統一於法國,而之前該地區也從未屬於法國。這一地區由County of Hainaut(其中一半是路易十四時代的Treaties of Nijmegen)、County of Namur、Prince-Bishopric of Liège、Principality of Stavelot-Malmedy,以及布拉班特公國南部、盧森堡公國西部組成。
克洛維時代的首都Tournai(位於今瓦隆地區)是一座古羅馬城市,因此拉丁語在此地套用比低地國家其他地區使用更多。兩個世紀後,加洛林王朝逐漸打敗了墨洛溫王朝。他們都以列日為基地,正好位於瓦隆地區兩端。直到今天,Tournai和列日仍然分別是比利時法語區界線的西端和東端,兩座城市以北的地區都不使用法語。墨洛溫王朝加洛林王朝法庭對拉丁語向其他低地日耳曼國家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拉丁語自然而然進入了當地法語(或瓦隆方言),而並不需要將此地歸屬法國。
然而,與法國北部接壤、大量的通婚案例(分別源自邊界兩邊的姓氏卻在兩國均有存在可證明這一點)、緊密的經濟聯繫、拿破崙時代(1792、1815)法國的占領、教育中對法語的標準化,以及現代媒體等因素,都促使比利時法語與法國法語幾乎一致。實際上,和標準法語相比,法國南部的法語無論是口音還是用法,都比比利時法語差別更大。

受到的影響

直到20世紀初,比利時南部使用法語的地區,即今瓦隆地區的大部分居民仍使用瓦隆語,並且很多人同時會講法語和瓦隆語,因此瓦隆語對比利時法語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因為與使用荷蘭語的弗拉芒地區交界,因此又引入了大量荷蘭語各種方言的辭彙;從更低程度講,因為與德國接壤,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部分使用德語的人口被劃入比利時,又帶入了一些德語成分。

發音不同點

法國法語和比利時法語有一些延續的語音學區分,但通常相當於法國各地方言之間的區別。比利時法語區內部語音也並非一致,城市之間也會有地區性口音(如著名的列日腔),但整體上口音輕重程度更多由社會階層和教育程度而定。勞動人民口音相對較重較典型,而很多中上層人士口音接近標準音。
主要的語音差異有:
缺少/ɥ/的近似音:/ɥi/的複合音換成/wi/,其他情況下/ɥ/成為完整元音/y/。故對於大部分使用法語的比利時人來說,enfuir(逃跑)和enfouir(掩埋)是同音詞。 鼻音/ɛ̃/和/œ̃/的區別仍然保留,而在法國很多地方兩種發音已經融合。因此brin(莖)和brun(棕色)對很多法國人來說是同音詞,但對於比利時人卻不是。 長短元音之間有明顯區分。 字母“w”幾乎總是讀作與英語相同的/w/,也大體等於弗拉芒語的“w”;而在法國則通常如同德語一樣讀作/v/。例如,wagon(火車車廂)在標準法語中讀作/vaɡɔ̃/,但在比利時法語中讀作/waɡɔ̃/。 某些人詞尾停頓音弱化,例如“d”成為“t”,“b”成為“p”,“g”成為“k”。 導致/ɡʁɑ̃t/替代/ɡʁɑ̃d/(“grande”)和/taːp/替代/tabl/(“table”)。 某些口音,例如部分市區(尤其是布魯塞爾和列日)和年長者口音與標準法語區別較大。如字母“h”在標準法語中不發音,但在列日及周邊地區的口音中,這個字母在某些位置發音,年長者尤為明顯。這種方言也以其緩慢而略似唱歌的重音著名,這一特點在Verviers以東較遠地區更為強烈。

辭彙

比利時法語獨有的辭彙被稱為“Belgicisme”(法語:belgicisme)。這個名字同樣適用於比利時特有的荷蘭語辭彙。很多人試圖為這類辭彙列出完整列表,以下是部分較為常見的例子:
septante表示“七十”、nonante表示“九十”,而標準法語分別表示為soixante-dix(字面意思“60+10”)和quatre-vingt-dix(“4×20+10”)。這兩個辭彙亦見於瑞士法語,但不像瑞士法語一樣用huitante(“八十”)代替quatre-vingts (“4×20”)。事實上,這兩個詞儘管現今被認為是比利時或瑞士特有辭彙,但在法國直到大約16世紀也仍然常用,後來才被現今的形式取代[1]。 動詞savoir在表示“有能力做某事”時一般代替pouvoir;而在其他法語變體中,“savoir”只表示“知道”。因此比利時法語中Je ne sais pas dormir意思是“我睡不著”,Je ne peux pas dormir意思是“不準我睡覺”。這種用法經常導致其他法語變體使用者的困惑,他們將第一句理解為“我不知道怎么睡覺”。一日三餐的名稱不同,如下表所列。比利時、瑞士、加拿大法語的“早餐”——déjeuner源於意為“to break the fast”的動詞,而標準法語中早餐名為petit déjeuner。souper在法國表示去過歌劇院、劇場或參加類似夜間活動之後的宵夜。
中文
比利時、瑞士、加拿大法語
標準法語
早飯
déjeuner
petit déjeuner
午飯
dîner
déjeuner
晚飯(出門前)
souper
dîner
宵夜(出門後)
(無)
souper
大量瓦隆語辭彙進入比利時法語,瓦隆東部地區尤為明顯。例如Qu'à torate(a cognate of à bientôt,“回見”)、pèkèt (“jenever”)、barakî(類似於英式英語詞chav)。 也有明顯受到日耳曼語言影響的痕跡: 市長稱為bourgmestre而不是標準法語的maire,受荷蘭語burgemeester影響 crolle(“捲曲”、“纏繞”)受荷蘭語詞krul的布拉班發音影響 s'il vous plaît表示“請”或者在向他人遞東西時表示“這兒”,而在標準法語中只有“請”的意思。“voilà”也表示“這兒”。與荷蘭語alstublieft用法對應 sûr(來自荷蘭語zuur)意為“酸味的”,而法國使用acide dringuelle,標準法語“pourboire”,意為“小費”,源自荷蘭語辭彙drinkgeld,但布魯塞爾較少用該詞。

語法

日耳曼語的影響很明顯
Ça me goûte,標準法語“ça me plait”,意思是“我喜歡(某種食物)”,模仿荷蘭語Dat smaakt Tu viens avec ?,標準法語“Tu m'accompagnes ?”,意思是“你和?來”,模仿荷蘭語Kom je mee? Ça tire ici(此句主要在布魯塞爾使用),標準法語“Il y a un courant d'air”,意思是“有一股氣流”,模仿比利時荷蘭語Het trekt hier pour moi + 動詞的句式;例如,“Passe-moi un bic, pour moi écrire”,標準法語“Donne-moi un stylo, afin que je puisse écrire”“給我一支鋼筆寫字”,荷蘭語語法結構(“om te +動詞”) “Qu'est-ce que c'est que ça pour un animal ?”標準法語“Quelle sorte d'animal est-ce là ?”,意思是“這動物是什麼種類?” 荷蘭語“Wat is dat voor een dier ?” Une fois(原意大致相當於英語的“once”,一次,一旦)用於句中(尤其在布魯塞爾),是荷蘭語“eens”的直譯,無法確切譯成外文,作用只是使句子的意思更委婉,例如:“Viens une fois ici”,字面意思是“來這兒吧”。模仿比利時口音的法國人往往錯誤地在句末使用大量的“Une foi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