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專列

母親的專列

《母親的專列》,是一首詩的名字,是《人民的名義》中省委書記沙瑞金來大風廠,與職工們座談的時候,由鄭西坡朗誦的詩,作者為丁可。該詩感情深沉,通篇沒有華麗的辭藻,不玩弄任何技巧,卻催人淚下,動人心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母親的專列》
  • 作者:丁可
作品內容,作者簡介,作品賞析,

作品內容

《母親的專列》
這是您惟一的一次乘車
母親您躺在車肚子裡
像一根火柴那樣安詳
一生走在地上的母親
一生背著歲月挪動的母親
第一次乘車旅行
第一次享受軟臥
平靜地躺著像一根火柴
只不過火柴頭黑
您的頭白
這是您的第一次遠行啊
就像沒出過遠門的糧食
往常去磨房變成麵粉時
才能乘上您拉動的
那輛老平車專列
我和姐姐弟弟妹妹
陪伴著您
窗外的風景一一閃過
母親您怎么不抬頭看看
只像一根躺著的火柴
終點站到了
車外是高高的煙囪

作者簡介

丁可,江蘇沛縣人。大專畢業。1983年參加工作,任沛縣文化館工會主席。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詩集《啼叫的月光》,《母親的專列》(江蘇文藝出版社2011版),組詩《從一則新聞想起魯迅》、《南方、田野的風》,詩《足球·中國血統》、《有一片棉花向您微笑》、《短語長歌》等。
詩歌《收穫時節》獲《人民日報》江鈴杯詩歌大賽一等獎,組詩《南方,田野的風》獲1991年優秀詩文獎,詩歌《想起那農婦》獲1992年江蘇省報刊作品評比一等獎、《寫給北京的訴詞》獲1993年人民保險杯詩賽三等獎、《走近香港》獲1997年百年滄桑話回歸徵文二等獎,詩作《農婦黃二雲和一千0七條青蟲》榮獲1999年度中國星星跨世紀詩歌獎。詩作:《月亮在中國的心情》獲星星詩刊2000年度“嬌子杯”世紀之春全國新詩大獎賽紅嬌子獎。

作品賞析

江蘇詩人丁可不屬於時下常見的那種“活躍”詩人,儘管他成名多年。在許多詩人熱衷於製造新聞和網路上打情罵俏的年代,丁可十分低調地按照自己道路前行著。他露面次數很少,但時有佳作。
丁可的詩歌,是來自土地,來自生活的結晶。內容十分紮實,常有超凡的想像。短詩《母親的專列》是我近幾年讀到的令人感動的作品之一。詩歌講述了“我”和家人把去世的母親送往火葬場的過程,語言平實簡練、比喻新奇精確,情感似淡實濃,有噬心之痛。全詩的調子很低沉,通篇敘述,沒一句議論和升華,但讀者讀起來早已浮想聯翩。在詩歌中,身體削瘦的母親被形象地比喻為一根火柴,只不過火柴頭是黑色的,而母親因為操勞而滿頭白髮。一黑一白,對比何其強烈。靈車是母親的“專列”,靈車上的擔架是專列上的軟臥;而專列的終點站,則是豎著高高的煙囪的火葬場……這些富有生活化的比喻使得詩歌真正地做到了雅俗共賞。我相信只要對父母懷有感恩之心人讀了這首詩,都會慨然長嘆。
這首詩歌感情深沉,通篇沒有華麗的辭藻,不玩弄任何技巧,卻催人淚下,動人心扉。在詩人的筆下,他的母親一輩子都沒有出過遠門,沒有坐過火車,一生唯一的一次乘車,也是最後一次乘車,卻是在去往火葬場的路上,靈車變成了詩人母親的“專列”。詩人母親的一生,像一根火柴一樣,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子女最初的路,當她耗盡了自己最後的光芒,她亦如一根燃盡的火柴那樣安詳寧靜。詩歌本身蘊含的濃濃親情和悲傷,加上鄭西坡的扮演者李光復老師的真情演繹,和劇中現場氣氛的渲染,使這首詩更加打動人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