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縣(武盛縣(湖南古寧遠縣))

寧遠縣(湖南古寧遠縣)

武盛縣(湖南古寧遠縣)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寧遠縣,隸屬於湖南省永州市,位於湖南省南部,萌渚嶺北麓,南有九疑山,北倚陽明山,東連新田、嘉禾、藍山,南接江華,西鄰道縣、雙牌,北界祁陽金洞林場。介於東經110°42′—112°27′,北緯25°11′—26°08′之間,南北長104.7千米,東西寬52.2千米,總面積2526平方千米。

寧遠自然風光秀美,境內的九疑山是國家森林公園、湖南省六大風景名勝區和十大旅遊區之一,吸引了大批政治家、史學家和文學家登臨九疑,尋宗訪古,屈原司馬遷李白杜甫朱熹徐霞客等歷代文人騷客都曾親臨九疑,留下了大量歌詠九疑山和讚頌舜帝的詩句。

2018年,寧遠縣下轄4個街道、12個鎮、4個鄉。2017年,寧遠縣常住人口72.73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2.7849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242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7.601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5.9404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20955元,全縣三次產業結構為19.1:31.2:49.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寧遠縣
  • 外文名稱:Ningyuan county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湖南省永州市
  • 下轄地區:4個街道、12個鎮、4個鄉
  • 政府駐地:舜陵街道印山路98號
  • 電話區號:0746
  • 郵政區碼:425600
  • 地理位置:湖南省南部
  • 面積:2526平方千米
  • 人口:72.73萬人(2017年常住人口)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區
  • 著名景點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寧遠文廟舜帝陵
  • 車牌代碼:湘M
  • 行政區劃代碼:431126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衛生事業,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環境保護,安全生產,歷史文化,風景名勝,風俗民情,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寧遠縣名始於宋乾德二年(964年),屬荊湖南路道州江華郡。
明洪武元年(1368年),寧遠屬道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寧遠屬湖廣省永州府道州。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劃境東北部南北二鄉十三里置新田縣,寧遠仍屬永州府道州。
清康熙三年(1644年)設湖南省,寧遠縣屬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永州府。
民國三年(1914年),廢府留道,寧遠屬衡陽道。民國十一年(1922年)廢道,設行政督察區,寧遠屬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十六年(1927年)劃縣境北陽明山區及新田、祁陽、桂陽等部分地,設立陽明縣。民國二十年(1931年)改陽明縣為陽明特別區,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撤銷,原寧遠劃出地復歸寧遠。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國民政府頒布《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暫行條例》,次年12月,寧遠縣屬湖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第九行政督察區改名第七行政督察區。新中國建立前夕,寧遠仍屬第七行政督察區。
1949年11月17日,寧遠和平解放,縣人民政府成立。寧遠縣屬湖南省永州專員公署(後改為零陵專區)。
1952年11月並衡陽、零陵、郴州三個專區為湘南行政公署(設衡陽),寧遠縣屬湘南行政公署。
1954年7月撤銷湘南行政公署,恢復衡陽、郴州二個專區,寧遠屬衡陽專區。
1962年 12月,恢復零陵行政公署,寧遠屬之。
1968年9月15日,零陵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寧遠屬之。
1979年3月24日,撤銷零陵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零陵地區行政公署,寧遠屬之。
1995年11月22日,撤銷零陵地區行政公署,成立永州市,寧遠屬之。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寧遠縣下轄4個街道、12個鎮、4個鄉。寧遠縣人民政府駐舜陵街道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431126001000
文廟街道
431126002000
舜陵街道
431126003000
桐山街道
431126004000
東溪街道
431126101000
天堂鎮
431126102000
水市鎮
431126103000
灣井鎮
431126104000
冷水鎮
431126105000
太平鎮
431126106000
禾亭鎮
431126107000
仁和鎮
431126108000
中和鎮
431126109000
柏家坪鎮
431126110000
清水橋鎮
431126111000
鯉溪鎮
431126112000
保全鎮
431126200000
九疑山瑤族鄉
431126202000
五龍山瑤族鄉
431126203000
棉花坪瑤族鄉
431126204000
桐木漯瑤族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寧遠縣位於湖南南部,萌渚嶺北麓,南有九嶷山,北倚陽明山,東連新田縣嘉禾縣藍山縣,南接江華瑤族自治縣,西鄰道縣雙牌縣,北界祁陽縣。介於東經110°42′—112°27′,北緯25°11′—26°08′之間,南北長104.7千米,東西寬52.2千米,總面積25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寧遠縣境內四面環山,最高海拔1959.2米,最低海拔165米。山丘面積占全縣面積的63%。境內四面環山。南聳九疑山,北枕陽膽山,西都嶺,東亘霧雲山。縣域形似舟形盆地,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平原、水面之比大體47:15:16:20:2。主要山脈有九嶷山、三分石、婆婆石、癩子山等,其中九嶷山主峰畚箕窩海拔高達1959.2米。

氣候特徵

寧遠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區,氣候溫暖,雨量豐沛。

自然資源

水資源

一、地表水
寧遠縣大氣降雨為寧遠地表徑流主要來源。豐水年水量約26.9億立方米,枯水年約12.7億立方米。4—7月徑流量約占全年的56%。南、北山區水量每平方千米110萬立方米。東部崗丘地區僅61萬立方米。每年從藍山縣流入水量約1.08億立方米。1978—2003年26年中,全縣年平均徑流深784.2毫米,年平徑流量約19.8億立方米。全縣四大河流除泠水從縣造紙廠至曹家灘一段遭污染、仁水從新開銻礦至下流1000米範圍內砷、汞含量超標,不宜作飲用水外,其它河流水質良好。經各河流分段計算,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11.24萬千瓦,其中可供開發的水能資源為68615千瓦,已開發35090千瓦。寧遠境內長度在5千米以上,流域面積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大小河流有60條,發源於縣內的59條,發源於外縣的1條。除黃司河流入祁陽縣白水,下墜河經嘉禾、新田流入舂水外,其餘河流均經縣西注入瀟水。
舂水
民國前亦名都溪水。寧遠河的主要幹流。上游分東西兩支:東舂水發源於荒塘鄉牛塘嶺南麓,流徑石家洞、鯉溪、永安、柏萬城,至禮仕灣茄子園村兩江口,全長40千米;西舂水發源於桐木漯瑤族鄉小源,過上龍盤蛟源河,經清水橋、柏家坪、雙井圩,至禮仕灣茄子園村兩江口與東舂水相匯,全長32千米。東西舂水匯合後繼續南流,經棉花坪、李家鋪、仁和、雙板橋、保和,至天堂鎮兩河口與泠江相匯在道縣青口注入瀟水。兩江口至兩河口流程40.8千米。舂水大小支流41條,流域面積963.5平方千米,落差520米,坡降6.3‰,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0.52秒立米,平均徑流量6.793億立米,水能理論蘊藏量28147千瓦,實際可供開發24554千瓦。
泠水
又名泠江,唐代曾名遲水。上游主要有兩條支流:一支發源於藍山縣團園山,一支發源於灣井茶羅坪。北向下灌四公堂匯合後,流徑東城、冷水、轉西流經縣城,至天堂鎮兩河口荊家碼頭與舂水匯合,匯流約1.5千米出境,至道縣三海洞村附近與九疑河匯合。縣境流程43.2千米。泠水大小支流21條,境內流域面積691.9平方千米,落差1125米,坡降19.3‰,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8秒立方米,平均徑流量5.289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6071千瓦,實際可供開發7064千瓦。
九疑河
舊志稱瀟水。上游分東西兩支流:東支源於九疑山南香爐石、三分石、畚箕窩等峰谷,中以牛頭江、紫荊河較大;西支源於九疑山西南黃龍山、黃河、癩子山,中以母江河較大。東西兩條支流在別江口歐家附近匯合,過九疑、香花鋪、水市、大陽洞,經大陽洞圩坪上約1千米處出境,至道縣三海洞村附近與寧遠河相匯。縣境流程102千米。九疑河大小支流44條,流域面積460.8平方千米,落差1045米,坡降20.5‰,河中多年平均流量14.09秒立方米,平均徑流量4.446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50484千瓦,實際可供開發30474千瓦。
仁水
發源於中和鎮西山東瓜漯,流經中和、慕投,至庫里下游2千米處出境,於道縣油湘的小河口與寧遠河相匯,全長35.9千米。仁水大小支流12條,流域面積232.4平方千米,落差529米,坡降14.7‰,平均徑流量1.74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9028千瓦,實際可供開發2923千瓦。
二、地下水
據湖南省地質局二十萬分之一水文地質普查資料查明,寧遠縣有地下河42條,流量1282.1升/秒,較大泉井336個,流量722.09升/秒。二者總流量為2004.19升/秒,其中岩溶大泉34個,流量478.12升/秒。地下水分為鬆散岩類孔隙水、基岩裂縫水和碳酸鹽類岩溶水三種類型。
鬆散岩類孔隙水
主要分布在泠、疑、舂、仁四水及主要支流沿岸的河漫灘和一級階地中。含水層砂礫卵石厚度3—6米,地下水埋藏深度2—3米。因含水層不深,河床下切厲害,泉井出露位置較低,湧水量不大,孔隙水僅可作為分散居民的生活用水水源。
基岩裂隙水
主要分布在縣境西北角步步嶺、牛塘嶺及南部九疑山一帶。含水層為變質砂岩、板頁岩、花崗岩、石英岩等,節理裂隙發育,岩石風化破碎厲害,富含基岩裂隙水。
碳酸岩類岩溶水主要分布在鯉溪、太平、保全、下墜、雲潭、冷水、灣井、禾亭、桐山、逍遙岩等地。大體分為5個富水塊段:
神下—灣井富水段
灰岩出露面積約150平方千米,含水層為泥盆系棋子橋與佘田橋灰岩。冷水至下灌一帶為河谷水沖積物及山前洪積物所覆蓋,該地帶窪地密布,泉水極不發育,地下河長度多數不超過1000米。該段有地下河19條,總計流量2.173萬方/日(1方=1000升),水位埋深10米左右。
馮石禾亭富水段
面積為52平方千米,由泥盆系棋子橋和錫礦山下段組成,形成片狀的峰林現象。地表岩溶強烈發育,窪地遍地可見。該段有地下河3條,總流量6750方/天。
楊桂坪—鯉溪富水段
岩溶發育,形成溶蝕丘陵窪地形態,岩溶水以管道式的地下河運動,漏斗、落水洞、地下河都很發育。該段有地下河9條,每條長度一般不超過1000米,流量100升/秒左右,地下河與泉水總量10.18萬方/天。
天堂水市富水段
南北長約16千米,東西寬約8千米。該段有地下河1條,流量17.85升/秒,流量大於1升/秒的泉水有26處,合計流量38.8升/秒。
馬子腳禮仕灣富水段
面積為150.4平方千米。該段有地下河3條,總流量720.57升/秒,流量大於1升/秒的泉水14處,泉水流量240.98升/秒。二者合流量961.55升/秒。
寧遠縣境東部太平鎮,系碳酸鹽岩類地層,岩溶發育,有較豐富的地下水。但地勢較高,地下水埋藏深。全縣地下水水質除舜陵鎮有16口井被污染、硫化物含量超標外,其它泉井水質良好。

植物資源

寧遠縣查明有森林植物2000多種,喬木和灌木樹種87科254屬596種,其中有栽培價值的236種,有適用推廣價值的72種。按林種分,用材林218種,經濟林96種(其中果木33種),防護林152種,薪炭林130種。優勢樹種是杉木、馬尾松和油茶,其生長面積78.8萬公頃;約占有林面積的80%。各類樹種分布狀況:
海拔200—500米的紅壤區是馬尾松林、油茶林、果木林的主產地,生長有油茶、油桐、馬尾松、棕櫚、桂花、喜樹苦楝、樟、板栗、錐栗楓香、香椿、濕地松、山蒼子懸鈴木、櫟類、杉、桔、棗、柿、桃、李、梨等。
海拔500—1000米的山地黃壤區,為闊葉林、馬尾松、楠竹的主要生長地,樹種主要有馬尾松杉木楠竹青岡、漆樹、樟、櫟、柏木、速生柏、木荷、香椿、酸棗、拐棗粗榧、櫻桃、楓香、泡桐、鹽膚木、檵木、楊梅杜鵑苦竹方竹紫竹箭竹等。
海拔1000—1600米的黃棕壤區,樹種分布有高山杜鵑鵝耳櫪、栲樹、高山木荷、青岡櫟、福建柏、伯樂樹、石櫟、鹽膚木、交讓木、紅花油茶杜仲觀光木、金葉白蘭、鵝掌楸、領春木、華南五針松、楨楠、厚朴等。
海拔1600米以上的高山區,常見粉背青岡、小葉石櫟、高山杜鵑、南嶺栲樹、胡枝子淚竹、苦竹竹叢,多為矮林和灌草叢植被。
草山草坡面積10.8萬公頃,主要分布於九疑山、魯觀、新開、荒塘、桐木漯等地。主要種類為冬茅、蕨、野古草、狗芽根葛藤、芒、白茅、芭芒、野菊花、地榆、馬鞭草、路邊荊、車前草等70多種。
按地域分,全縣形成四大森林分布區,即西北部陽明山馬尾松、闊葉林、人工杉木林分布區;南部九疑山天然闊葉原始次生林、竹林、人工杉木林分布區;東部霧雲山丘崗馬尾松、經濟林分布區;中部平崗油茶、果木、柏木、馬尾松分布區。
全縣有珍稀優良鄉土樹種52種。屬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有水杉(引種)、搖錢樹、紅豆杉3種。二級保護樹種有銀杏、鐘萼木、胡桃、福建柏、篦子三尖杉、杜仲、觀光木、半楓荷8種。三級保護樹種有紅豆樹、油杉、皂莢、黃連木、紅楠、光皮樹、交讓木、栓皮栗、椴樹、領春木、楨楠、白辛樹、華南五針松、紫莖、凹葉厚朴、厚朴、油杉、紅椿、南方鐵杉、重陽木、三角槭、拐棗、鵝耳櫪、櫸樹共24種。省屬重點保護樹種有中華五加、檫木、香榧、南方紅豆杉、紅花木蘭、金葉白蘭、白克木、香樺、湖南石櫧、金毛柯、湖南山核桃、小葉黃杞、穗狀獼猴桃、羅漢松、滇楸等15種。尤有九疑杉(屬青枝杉),具有速生豐產,樹幹通直、木質透紅芳香、材質特好、耐腐力強等特點。舊志載:叩之作銅鐵聲。質堅若鐵、削之芳香四溢。灣井鎮黃花園村將軍廟原有6株九疑古杉,2003年僅存一株,高39米、胸徑1米,單株材積9.79立方米。

動物資源

寧遠山地面積廣、森林茂密,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屬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有22種:屬一類保護的有黃腹角雉;屬二類保護的有穿山甲、水獺、鹿、果子狸、大鯢(娃娃魚)、獼猴、蘇門羚、白鷳、錦雞、大靈貓、小靈貓、虎紋蛙、鷹;屬三類保護的有竹雞、野雞、豪豬、黃鼬、刺蝟、蛇、龜、蛙。
哺乳類
華南虎,九疑山區和陽明山區偶見過往。豹,極少,偶見於南、北、西山區。麝、大靈貓、小靈貓甚少,見於九疑山腹地。野貓、獐、鹿、麂、野豬、穿山甲、青羊、蘇門羚、豪豬、豬獾、黃鼬、花面狸(俗稱果子狸)等,見於各地丘陵和山區。獼猴,見於九疑山區。水獺、刺蝟、狼、野兔,見於丘陵和低山區。蝙蝠,遍及全縣。鼠,以小家鼠、褐家鼠、黃胸鼠為多,縣內各處可見。另有黃毛鼠和東方田鼠,見於田野和小溪邊;竹鼠(俗稱芭茅老鼠),見於山區竹林及芭茅地;花松鼠、紅松鼠,見於南、西山區;九疑山住龍門偶見鼴鼠(亦稱麝鼠)。
鳥類
候鳥有燕子、白鷺、大雁。其他有老鷹、猴面鷹、草鴞、三寶鳥、環頸雉(野雞)、黃腹角雉、白鷳、錦雞、雷鳥、赤紅山椒鳥,棕背佰勞、灰喜鵲、八哥、烏鴉、畫眉、黃腹山雀、山麻雀、池鷺、夜鶯、四聲杜鵑、啄木鳥、山斑鳩、竹雞、白鶺鴒、白頭鵯、黑頸黃鸝、鵲、紅嘴相思鳥、銀喉山雀、黑尾臘嘴雀、針尾沙雉、長耳鴞、小翠鳥、棕背啄木鳥、斑鳩、長尾雉、壽帶鳥、灰山椒鳥、紅尾佰勞、喜鵲、白頸鳥鴉、黃眉柳鶯、戴勝、大山雀、麻雀、鳳頭雀等。
節肢、兩棲、爬行類
節肢動物有沼蝦、白蝦、長臂蝦、米蝦、溪蝦和螃蟹。兩棲動物有肥螈、大鯢(俗稱娃娃魚)、蟾蜍、澤蛙、虎紋蛙、沼蛙、大樹蛙、斑腿樹蛙、雨蛙、姬蛙、青蛙、棘胸蛙等。爬行動物有龜、鷹嘴龜、鱉、石子龍、黑眉錦蛇、滑鼠蛇、眼鏡蛇、五步蛇、烙頭蛇、紅點錦蛇、中國水蛇、金環蛇、銀環蛇、烏梢蛇、竹葉青、蝮蛇、蜥蜴、壁虎等。軟體動物有蚌、螺螄、蝸牛等。環節動物有蚯蚓、蜈蚣、水蛭(俗稱螞蝗)等。
昆蟲類
有蝴蝶、蜻蜓、螢火蟲、蟻、蠶、蜂、蟬、螞蚱(蝗蟲)、天牛、金龜子、蟋蟀、蟑螂、蚊、蠅、螳螂等。

礦產資源

寧遠縣處於南嶺有色金屬成礦帶北部,湘南鉛、鋅、銀多金屬成礦帶上。礦產資源品種多、礦點多、規模小。全縣已發現礦種25種、礦地72處,礦點、礦化點67處。礦產資源潛在經濟價值22.2億元,88.8萬元/平方千米。寧遠縣礦產資源勘查程度低,進行一定勘查工作的僅有7種,探明有可采儲量並經主管部門審批的僅有新開銻礦和清水橋鉛鋅礦。有色金屬礦種多,多數可開採儲量少,而儲量大的灰岩大理岩花崗岩等非金屬礦開採利用少。高嶺土開採也尚未成規模。共(伴)生、低品位,暫難利用的礦多,如鎢、錫、銅、鉛鋅、釩等共(伴)生、品位較低,尚難開發利用,但開發利用潛力大。已開發利用的礦產有鉛、鋅、銅、銻、鐵、高嶺土、水泥灰岩、磚瓦粘土等十幾種。年產銻礦石0.5萬噸,鉛鋅礦石1.5萬噸,鐵礦石2萬噸,建築石料100萬立方米,磚瓦粘土16.5萬立方米,砂石2萬立方米,炭質頁岩3萬噸。礦產品除銻、鉛鋅銷往外地外,其他均為縣內利用。

人口

截至2017年末,寧遠縣戶籍總戶數19.1萬戶,戶籍總人口89.21萬人。年末全縣常住人口72.73萬人,其中男性38.21萬人,女性34.52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11:100。常住人口中的城鎮人口為32.02萬人,城鎮化率為44.03%。全年出生人口數11178人,2016年漏報人數為801人,新生兒男女性別比為118.9:100;死亡人口數633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43‰。

經濟

綜述

2017年,寧遠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2.7849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2428億元,同比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47.6017億元,同比增長5.4%;第三產業增加值75.9404億元,同比增長13.2%。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方生產總值為20955元,同比增長8.7%。全縣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1:32:47調整為19.1:31.2:49.7,一、二產業所占比重分別下降1.9和0.8%,三產業所占比重上升2.7%。一、二、三產業對經濟成長貢獻率分別為9.6%、20.6%和69.8%,一、二、三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0.83、1.79和6.08%。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寧遠縣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8.979億元,同比增長12.8%。其中,國有投資完成97.5456億元,同比增長16.6%,非國有投資完成91.4334億元,同比增長9%;房地產投資完成8.0039億元,同比增長11.3%。從產業來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2.542億元,同比增長17.3%;第二產業完成投資59.4384億元,同比下降1.7%;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16.9986億元,同比增長21.4%。高新技術產業投資9.1781億元,同比增長33.7%;民生工程投資28.4983億元,同比增長40.8%;基礎設施投資77.4825億元,同比增長52.3%;工業投資完成59.4384億元,與2016年同期持平。
財稅收支
2017年,寧遠縣完成財政總收入16.4633億元,同比增長19.74%,其中縣本級收入11.2795億元,上劃省級收入1.1161億元,上劃中央收入4.06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93%、26.51%、45.81%。實現稅收收入13.7901億元,占財政總收入的83.8%,較2016年同期提高4.72%。全年財政支出51.5321億元,同比增長23.05%。其中,一般預算支出46.5616億元,同比增長16.4%。
人民生活
2017年,寧遠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260元,同比增長11.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427元,同比增長10.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120元,同比增長11.6%。

第一產業

2017年,寧遠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4.6298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農業產值21.4510億元,同比增長2.0%;林業產值4.0563億元,同比增長10%;牧業產值23.1359億元,同比增長2.3%;漁業產值4.2966億元,同比增長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69億元,同比增長8%。
種植業
2017年,寧遠縣糧食播種面積55620公頃,糧食總產量達到30.8822萬噸,同比增長1.9%。經濟作物中,烤菸種植面積5380公頃,收購菸葉19.60萬擔。
林業
2017年,寧遠縣森林覆蓋率為60.95%。人工造林面積達到3420公頃。木材採伐量3.02萬立方米。
畜牧業
2017年,寧遠縣肉類總產量8.99萬噸,同比增長2.1%。生豬出欄91.53萬頭,同比增長2.3%;生豬存欄53.84萬頭,同比下降4.98%。
漁業
2017年,寧遠縣水產品產量2.23萬噸,同比增長5.0%。

第二產業

工業
2017年,寧遠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72.4391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8.4245億元,同比增長10.8%,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44.0146億元,同比增長9.8%。實現工業增加值38.0056億元,同比增長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4.0054億元,同比增長7.4%;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9家,其中本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7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24.7229億元,同比增長11%;規模以上企業產品銷售率達到98.2%。
建築業
2017年,寧遠縣實現建築業增加值96569億元,同比增長0.8%。全縣具有資質的建築業企業達12家,共實現總產值和利潤25.6672億元和2.24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2%和17.9%。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23.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8%,其中新開工面積300.15萬平萬米,同比增長21.4%。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7年,寧遠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2472億元,同比增長10.9%。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5.4953億元,同比增長12.8%;鄉鎮消費品零售額14.7519億元,同比增長5.4%。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61.7866億元,同比增長11.1%;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8.4606億元,同比增長9.6%。年末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45家,較上年增加4家;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企業10家,較上年增加4家。
招商引資
2017年,寧遠縣實際到位外資1.1030萬美元,同比增長16.1%;內聯引資28.99億元,同比增長10.7%;完成外貿進出口額1.4963萬美元,同比增長26.4%。
房地產業
2017年,寧遠縣城鎮住宅總竣工面積56.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8%。商品房銷售面積73.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6.8%,銷售金額達到26.42億元,同比增長48.85%;全縣商品房銷售均價為3609元/平方米,同比增長8.81%。
郵電通信
2017年,寧遠縣郵電業務總量達2.7601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郵政業務總量4231萬元,電信業務總量5498萬元,移動業務總量1.5222億元,聯通業務總量2650萬元。年末行動電話用戶共33.7629萬戶,其中移動21.92萬戶,聯通56000戶,電信62429戶。固定電話用戶12474戶。
旅遊業
2017年,寧遠縣共接待遊客1039.2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9.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9%和23.1%。
金融業
截至2017年末,寧遠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07.9014億元,較年初淨增27.4161億元,同比增長15.2%。其中個人儲蓄存款餘額為143.9408億元,較年初淨增20.5600億元,同比增長16.66%。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為116.2994億元,較年初淨增18.2206億元,同比增長18.58%。

交通運輸

交通

截至2017年末,寧遠縣公路通車裡程達2852.625千米,其中國道63.302千米,省道346.271千米,縣道242.273千米,鄉道699.57千米,村道1413.331千米,專用道1.878千米,高速公路通車裡程86千米,其中二廣高速52.7千米,廈蓉高速33.3千米。
永(永州)連(廣東連州)二級公路縱貫寧遠縣全境,與高速公路或鐵路聯結,縣城距長沙、廣州均在400千米以內,可“朝發午至”;距永州機場100千米,距湘南“門戶”郴州120千米,距廣西桂林180千米,車程均在2小時以內。衡棗高速、洛湛鐵路、廈蓉高速、二廣高速通車。

運輸

2017年,寧遠縣實現全社會貨物周轉量290758萬噸千米,同比增長10.5%。旅客周轉量67280萬人千米,同比增長3.6%。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寧遠縣共有中國小校284所,其中:高中5所(含完全中學3所),國中2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國小53所,教學點187個,特殊學校1所,公報職高學校1所,民辦職高4所。在校學生120354人,其中:高中學生11935人,國中學生35116人,國小學生70009人,特殊學校學生27人,公辦職高學生2100人,民辦職高學生1167人。全縣教師總數5765人,其中:高中教師760人,國中教師1523人,國小教師3065人,特校教師15人,幼稚園教師205人,公辦職高教師160人,教師進修學校教師37人。職高學校1所,教師160人,學生2100人。幼稚園204所,學生27670人。

衛生事業

截至2017年末,寧遠縣實有衛生機構637個,其中綜合醫院7個,專科醫院9個,鄉鎮衛生院18所,衛生院分院9個,村衛生室545個,校醫務室6個,門診、診所40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年末衛生技術人員3200人,衛生機構床位數4427張。

勞動就業

2017年,寧遠縣新增就業15763人,安排就業培訓7870人,其中:城鎮企業職工培訓3498人,農村勞動力培訓1334人,失業人員培訓1020人,其他培訓2018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末,寧遠縣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總人數達到51.4752萬人,比上年增加8375人,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0925人,比上年減少436人;企業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0479人,比上年增加694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登記參保總人數為47.3348萬人,比上年增加8117人。全縣參加城鎮醫療保險人數77.3萬人,其中城鄉居民74.6萬人,職工2.7萬人。

社會福利

2017年,寧遠縣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352戶,人口達17776人,比2016年減少41733人;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418戶,人數達10981人,比2016年減少5567人。五保戶人數6143人,比2016年減少99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人數10086人,比2016年增加54人。

環境保護

2017年,寧遠縣單位GDP能耗為0.557噸標準煤/億元,同比下降6.3%;單位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3%。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四項指標均完成市級下達任務目標,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等四項主要污染物同比分別削減了2.18%、0.5%、21.3%和1.97%。

安全生產

2017年,寧遠縣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1起、死亡3人,發生1起較大以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歷史文化

寧遠歷史文化悠久。自秦漢設郡置縣,已有2200多年歷史,宋乾德三年(965年)定名寧遠,寓武定功成,遠方安寧之意。《史記》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夏朝時為紀念舜帝而建的舜帝陵,成為“中華第一古陵”,歷代君王致祭不斷,修葺一新後更成為海內外華夏子孫祭祖朝拜的聖地。寧遠歷史上曾孕育出唐代湖廣第一狀元李郃和宋代特科狀元樂雷發,84名進士,居湖廣各縣之首。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寧遠文廟是全國第二大孔廟。2005年、2009年、2012年和2015年先後四次舉行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

風景名勝


寧遠縣(武盛縣(湖南古寧遠縣))

寧遠文廟又名學宮。座落在寧遠古城區西南廓,泠水在廟前流過。建於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的寧遠文廟占地10282平方米。是中國保存完整、始建時間最早的兩處文廟之一。也是中南六省區最魘一座文廟。現有登對坊、步賢坊、泮池、欞星門、大成門、名宦祠、鄉賢祠、大成殿、東、西廡、崇聖祠及明倫堂,尊經閣等建築。廟內20根高浮雕鏤孔龍鳳石柱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為全國古建築所僅有。1996年,國務院公布寧遠文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遠縣(武盛縣(湖南古寧遠縣))

紫霞岩
位於疑山舜陵景區的舜帝陵南1千米山腰,系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紫霞岩又名重華岩、斜岩、岩口軒昂,氣勢恢宏。岩內有可感、可視、可聽的風洞、雨洞、雷洞、八音堂,石乳以巨大、精美著稱。內有一溪九曲流經全洞,是中國溶洞遊覽史中開發很早的地下溶洞,洞內石壁留有唐宋以來的題刻、題墨。游道全長1550米,洞內空間十分寵大,可同時容納數千人,地勢平坦,氣溫適宜。
寧遠縣(武盛縣(湖南古寧遠縣))

桃花岩
位於寧遠縣城東11千米灌溪仙景區北部的海江村,永連公路旁1千米處,九嶷山蕭韶峰東北方約2千米處。發源於藍山石婆源的螃蟹江於寧遠海江村突然潛入地下,經2里許,於真武砠與岩頭村中間的岩口流出地面,水深丈余,形成暗河。乘船自口入,臨流四顧,莫知洞深,莫知其奧,莫知水從何來,故曰莫知岩。岩口高丈余。石壁森嚴。洞內岩壁石鐘燦若桃花,洞頂石乳若串串珍珠,懸空而掛。

風俗民情

主食
寧遠人主食以大米為主。20世紀50年代以前,貧苦農民主糧不足,多以紅薯雜糧度日,有“紅薯半年糧”之說。早餐吃蒸紅薯,稱之“圓豬圓羊”;中餐吃薯絲摻米飯,稱之“芝麻裹糖”;晚餐吃煨紅薯,稱之“吹吹打打”。20世紀80年代後,稻穀產量劇增,大米真正成為主食。西鄉人愛吃打粑粑,北鄉人愛吃粽粑。城鎮居民早餐多食米粉或麵條。
菜餚
寧遠菜餚有四大特點。
一是辣椒。城鄉家家都制有剁辣椒,餐餐桌上有辣椒。俗說:“進了寧遠界,沒有辣椒不成菜”。
二是油炸品。有油炸豆腐片、排散、油炸魚等。
三是酸鹹菜。習慣把季節蔬菜酸製成乾濕鹹酸菜,尤以東鄉為重。
四是腊味。進入冬季,家家都要涼閔吹或熏制臘肉。除豬肉外,還有雞、鴨、魚、狗肉等,山區尤甚。炒血鴨、燜狗肉、餡豆腐,為寧遠三大傳統名菜;色、香、味俱佳,為喜慶節日筵席必備佳肴。
飲酒喝茶
寧遠人喜飲家釀酒,以紅薯酒為普遍,有“寧遠紅薯酒,農民家家有”之說縣北一帶喜用糯米釀酒,再摻燒酒浸泡,謂之“拖缸酒”,有“西路粑粑北路酒”之說。全縣各地寒冬時期喜喝熱酒,愛勸酒猜拳。東南部山區習慣用飯碗飲酒喝茶.
寧遠人喝茶,四鄉有別。縣境東部喜喝濃茶。太平、下墜、嶺頭源、雲潭、保全一帶,清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茶,習慣用醃菜送飲。親友進門,先以茶招待。尤其是婦女,日飲3—4次,早茶、午茶、晚茶和夜茶。禾亭一帶喜用沙罐熬茶,以黃豆、花生、糖果送茶。縣境南北,平時喝井水,很少喝茶,來了客人,亦多以井水相待,故有“南路並水東路茶”之說。

著名人物

李郃(808—873年):唐代文狀元,歷任河南參軍、賀州刺史(加龍虎將軍賜緋魚袋)、通政司佐司政、吏部侍郎授正議大夫等職。
楊齊賢:南宋詩論家,試製科第一。所著《李太白詩注》(25卷)是宋元明三代最通行的李詩箋注本,另著有《蜀樞集》和《周子年譜》。
石玉生(1366—1394年):江西泰和縣人,明初隨父由江西宦遊永州,受明太祖朱元璋之命以都指揮使司駐軍鎮守東堡(今大觀堡)。明洪武年間,平定杜回子、奉虎晚等數萬民族起義軍,明太祖朱元璋御封衡永郴桂參將。石玉生於明洪武年間鎮壓起義,在永郴兩州三縣建立了48個大型古堡,是新田大冠堡堡主。
熊繡(1441—1515年):明代名臣,歷任陝西巡按、山東右布政使、兵部左、右侍郎、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巡撫事等,卒贈刑部尚書。
荊茂(1447—1517年):明代名臣,歷任河南道監督御史、廣西按察使、浙江按察使、閩浙兩省巡按等職。
石煥章(1815—1879年):字麟祥,號玉成,清湘軍將領。鹹豐元年(1851)至同治十一年(1872),為清政府鎮壓太平軍和苗族起義,光緒皇帝詔授一品榮祿大夫。
楊宗稷(1865—1933年):清末民初琴學宗師。著有:《琴粹》、《琴話》、《琴學漫錄》、《琴鏡補》、《琴瑟全譜》、《琴學問答》、《藏琴錄》等。
李韞珩(1877—1948年):國民黨陸軍中將,第五縱隊司令。
歐陽振聲(1881—1931年):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後為統一共和黨常務幹事、國會議員。
世界舉重冠軍樂茂盛世界舉重冠軍樂茂盛
石樹勛(1901—1972年):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曾任國民黨總統府少將高參、中央軍事委員會別動軍少將參謀長、忠義救國軍總指揮長等職。
樂天宇(1901—1984年):著名農林科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館長,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常委。
闕漢騫(1902—1973年):國民黨高級將領,第六兵團司令。敗退台灣後,先後任過台北總司令,澎湖“防守”司令等職。
李治安(1908—1980年):國民黨起義將領,陸軍少將。
歐冠 (1890—1981年)號天爵,亦號天覺。寧遠一中第一任校長。1948年調任衡州行政督察區專員兼衡陽市長、警備司令。1950年底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湖南軍區高級參議。1954年開始,任湖南省人民軍政委員會參議(後改省政府參事)。
鄭茂清(1945年—):湖南省前副省長兼省委企業工委書記。
歐進萍(1959年—):結構監測、控制與防災減災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前校長、博士生導師。
李運利(1976年—):女子舉重世界冠軍。
樂茂盛(1978年—):男子舉重世界冠軍。
李宏利(1980年—):男子舉重世界冠軍。

榮譽稱號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2019年5月18日,寧遠縣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19年9月20日,獲得全國綠化模範單位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