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民間醫藥文化

武當山民間醫藥文化

武當中草藥資源特色,向人們詳細介紹了武當道教醫藥的文化特色、診療特色與中草藥套用特色,重點向世人展示了鮮為人知的武當道教獨特的“四個一療法”,即“一雙手”、“一根針”、“一把草”、“一丹爐”治療方法,武當民間採藥歌及武當道教醫藥避瘟疫秘方。2007年,“武當道教醫藥”已分別被十堰市和湖北省政府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列入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新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當山民間醫藥文化
  • 特色:四個一療法
  • 引自:《本草綱目》
  • 醫藥類型:中醫
  • 地點:武當山
簡介,武當醫藥歷史,

簡介

武當山地區是華中地區的“中草藥寶庫”。武當山地區獨特的生態環境,為中草藥資源的生產和民間用藥習俗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偏(單)方治大病”的說法在民間有極大的市場,家家種藥識藥,戶戶懂藥用藥,每戶都知道或收藏有幾個能治病的單方。民間的草醫和游醫更是將這些簡單而實用的醫藥知識視若至寶,由此,形成了武當山地區豐富多彩的偏方文化和醫藥文化。

武當醫藥歷史

據1993年出版的《武當山志》載:“武當山藥用植物繁多,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中記載武當山有中草藥400多種;據1985年藥材普查,已知全山有藥材617種;上世紀90年代普查為800多種。
《中國武當中草藥志》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太和醫院武當中醫藥研究所陳吉炎教授,鄖陽醫學院院長塗漢軍教授,鄖陽醫學院藥檢學院黨總支書記塗自良教授,武當山道教協會會長、中國武當山道教學院院長李光富共同主持編寫。書中首次披露武當山地區蘊藏的中草藥品種數量達2518種之多,比李時珍《本草綱目》1982種多536種,比《本草綱目》中記載武當山有400多種多出2100多種,刷新了武當山藥用動植物數量新記錄。 該書首卷收載了武當山地區常用中草藥品種118種,約110萬字,按各類植物根莖、莖木、皮、葉、花、果實、樹脂等藥用分類,每味藥分別介紹其名稱、來源、產地與分布、化學成分、性狀鑑定、顯微鑑定、理化鑑定、含量測定、炮製、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武當驗方(或民間驗方)、藥理作用、臨床套用和品種注述,部分品種附有武當歌訣。此外,還附有346幅顯微特徵墨線圖、129幅原植物(動物)形態彩圖和藥用部位外形彩圖。 書中圖譜清晰,有原植物(原動物)形態特徵及藥用部位彩圖照片,使用方便;詳細介紹了識別中草藥混偽品的最新研究成果,處處體現了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的基本宗旨;收集編纂了部分道教醫藥秘笈驗方和武當山及毗鄰地區民間醫藥驗方;部分品種新增了武當醫藥歌訣,向世人展示武當醫藥文化的豐富內涵。
2002年,一個偶然的提議,決定了《中國武當中草藥志》的編纂和誕生,“由於每一個醫藥驗方的套用,事關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危,編纂必須科學嚴謹。”畢業於湖北中醫學院中藥學專業,並受聘為該校兼職碩士生導師的陳吉炎,深知研究修編醫藥志書比修編一般志書更難。為充實研究內容,提高《中國武當中草藥志》的質量,在太和醫院黨委書記塗漢軍教授的大力支持下,他決定與武當山道教協會等單位聯合組成專家組,一起尋訪道醫。
在風雨八百里武當山中,他們攀懸岩,涉深澗,訪藥農,嘗百草,整理武當中草藥資料,鑑定品種。
史書和學術界一般稱武當山系所在的鄂西北廣袤山區為“八百里武當”。
八百里武當山可謂是一座神奇的“天然藥材寶庫”。據史料記載,東晉道醫葛洪、唐代藥王孫思邈、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等人曾在此採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