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革命博物館(武漢市革命博物館)

武漢革命博物館

武漢市革命博物館一般指本詞條

武漢革命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紅巷13號,場館總占地面積32111.59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9296.79平方米, 1997年成立,2019年接待觀眾170萬人次以上。

截至2012年5月29日,武漢市革命博物館有藏書3000餘冊;照片底片資料10000餘張;文字資料3000餘份;複製(印)件1300餘件;文物原件594件。其中一級文物10件,二級文物48件,三級文物266件。參考品273件。

2010年12月,武漢革命博物館升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成為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2018年1月,武漢革命博物館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18年11月,武漢革命博物館成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020年12月,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革命博物館
  • 外文名:the WuHan revolutionary museum
  • 地理位置: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紅巷13號
  • 占地面積:32111.59 m
  • 類別:革命博物館
  • 景點級別:AAAA級
  • 開放時間:9:00-17:00(16:30停止入場)
  • 門票價格:免費
  • 館藏精品:《中國佃農生活舉例》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綜述,場所,館藏文物,綜述,館藏精選,精品展覽,文化活動,所獲榮譽,機構設定,參觀信息,開放時間,交通路線,地理位置,優惠信息,

歷史沿革

時間
歷史沿革
1986年
武漢籌建市博物館。
1997年
經武漢市政府同意批准,正式成立武漢革命博物館。
2000年
武漢革命博物館獨立辦公,武漢市博物館遷至漢口新址。
2007年11月30日
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建成並對外開放,隸屬武漢革命博物館管理。
2019年5月9日
武漢革命博物館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
2023年
武昌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聯盟成立,由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市文旅局指導,武昌區委宣傳部發起成立,基地設立在武漢革命博物館。

建築布局

綜述

武漢革命博物館為一套班子,五塊牌子,下轄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毛澤東舊居紀念館、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陳潭秋烈士紀念館、武昌起義門管理所;場館總占地面積32111.59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9296.79平方米。

場所

場所
簡介
圖片
武昌農講所舊址紀念館
位於武昌紅巷13號,占地面積12850平方米,建築面積5110平方米,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同志倡議創辦並主持的一所培養全國農民運動幹部的學校;農講所坐北朝南,周恩來題寫“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館名。
武漢革命博物館
武昌農講所舊址紀念館
武昌毛澤東舊居
位於武昌都府堤41號,占地面積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36平方米,是毛澤東民國十六年(1927年)主持農講所工作並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時的辦公地兼居所,是當時中共中央農委的所在地,也是毛澤東、楊開慧一家最後團聚的地方。毛澤東在這裡完成了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武漢革命博物館
武昌毛澤東舊居
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
位於武昌都府堤街20號,始建於民國七年(1918年),占地面積約77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611平方米,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湖北地區共產黨組織負責人陳潭秋在此居住,以教書作掩護從事革命活動,這裡一度成為湖北革命運動的指揮機關。
武漢革命博物館
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
武昌起義門舊址
位於武昌首義南路,原名“中和門”,是武昌城十大古城門之一。武昌首義爆發後,革命黨占領並打開中和門,迎接城外部隊入城,在城樓布定大炮轟擊總督府。武昌首義勝利後,中和門被譽為“首義勝利的開端”。民國元年(1912年),改名“起義門”。城台主體占地890.8平方米。城門高7.1米,寬5米,城門上方嵌有長方形石匾,上刻葉劍英題寫的“起義門”三個金色大字。
武漢革命博物館
武昌起義門舊址
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
是由武漢市紀委主持建設的全面展示黨的紀律建設光輝歷程的專題性展館,展廳面積近3000平方米,有405件(套)文物資料,700多幅珍貴高清歷史照片。
武漢革命博物館
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

館藏文物

綜述

武漢市革命博物館現有藏書3000餘冊;照片底片資料10000餘張;文字資料3000餘份;複製(印)件1300餘件;文物原件594件。其中一級文物10件,二級文物48件,三級文物266件。參考品273件。

館藏精選

館藏精選
簡介
圖片
中國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規約
32開本,長19厘米,寬13.5厘米,直排印刷,共8頁,封面上的字樣分別為: 右側 “中國國民黨”, 正中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規約”, 左下側並排 “打倒封建思想”,“絕對服從紀律”。 《規約》內容為農講所師生經過認真討論共同制定的十二條紀律。
武漢革命博物館
中國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規約
黃興用過的水晶圖章
圖章為一對,系天然水晶,長2.1厘米,寬2.1厘米,高5.3厘米;一方印文為:“剷除世界一切障礙之使者”,篆字,陽刻,三行直書,有邊欄;另一方印文為:“滅此朝食”, 篆字,陰刻, 二行直書,無邊欄。
武漢革命博物館
黃興用過的水晶圖章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員畢業證章
證章上面繪有藍底白色的國民黨黨徽,黨徽中央嵌有金色木犁圖案,圍繞黨徽上方寫有“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下方為“中國國民黨”,背面鐫有“農村革命”字樣及“928”證章編號。
武漢革命博物館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員畢業證章
毛澤東1926年著《中國佃農生活舉例》
是毛澤東民國十五年(1926年)在湖南湘潭西鄉“與佃農張連初君會談之結果”,是現存的毛澤東最早的一篇關於農村調查的報告,並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由農講所出版。該書下端寫有“中國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叢書”、“1927年3月”,是農講所學習叢書。
武漢革命博物館

精品展覽

緊急時期的艱難探索——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歷史陳列:2021年7月,武漢革命博物館將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覽。

文化活動

文化活動
時間
內容
活動建設
2017年5月24日
武漢革命博物館舉辦“粽”愛端午 ,情系中華系列活動。
2019年1月22日
武漢革命博物館舉辦“來武漢革命博物館過小年,千歲同款年畫等你來拿”系列活動。
2019年5月30日
武漢革命博物館舉辦“六一嘉年華——尋找紅色記憶”系列活動。
2019年10月
武漢革命博物館舉辦“祖國,我想對您說”特別活動。
學術研究
2016年7月14日
武漢革命博物館發布《紅色記憶—武漢革命遺址攝影展》徵稿啟事。
2016年10月24日
武漢革命博物館徵集“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相關文物資料。
2020年7月3日
武漢革命博物館編撰出版《大江弄潮——武漢改革開放四十年》畫冊。

所獲榮譽

時間
所獲榮譽
2010年12月
武漢革命博物館升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成為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2018年1月
武漢革命博物館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2018年11月
武漢革命博物館成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2020年5月
武漢革命博物館榮獲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特別獎。
2020年12月
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1年3月
在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指導,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武漢旅遊體育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評選活動中被評為“武漢十大景”。
2021年3月
被授予“湖北省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2021年9月
武漢革命博物館榮獲“靈秀湖北·十佳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2021年10月
入選全國文化和旅遊系統先進集體擬表彰對象公示名單。
2022年3月
武漢革命博物館的“盤活紅色資源 打造紅色旅遊地標”案例,入選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遊優秀案例。

機構設定

武漢革命博物館下設辦公室、總務科、保管部、保衛科、陳列部、宣教部、舊址保護部、對外交流部、起義門管理所。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進入;周一全天閉館。
2022年7月2日,武漢革命博物館官方微信號發布了調整開放時間的公告,自2022年7月1日—10月31日調整開放時間,逢雙休日及國家法定節假日,閉館時間由17:00延至18:00(17:30停止入場),開館時間仍為上午9:00;周二至周五日常開放時間維持為9:00—17:00(16:30停止入場)。

交通路線

武漢市內乘公交11路、514路、530路內環、530路外環、539路、542路、554路、566路、607路、804路到解放路司門口站;43路環線、576路、584路到中山路解放路站下可到。

地理位置

武漢革命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紅巷13號。

優惠信息

2020年8月7日,湖北省宣布,全省A級旅遊景區對全國遊客免門票,此次活動從8月8日開始,一直持續到年底,武漢革命博物館位列其中。
武漢革命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