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漢光谷)

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武漢光谷一般指本詞條

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東湖高新區”“東新”,別稱“中國·光谷”於1988年創建成立,199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2001年被原國家計委、科技部批准為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2007年被國家發改委批准為國家生物產業基地,2009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11年被中組部、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為全國四家“中央企業集中建設人才基地”之一。2016年獲批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並獲批為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

東湖高新區規劃面積518平方公里,下轄八個街道、八大產業園區,集聚了42所高等院校、56個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院所、66名兩院院士、20多萬專業技術人員和80多萬在校大學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
  • 外文名稱:Wuhan East Lake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Optics Valley
  • 別名光谷東湖高新區
  • 行政區類別:國家級高新區
  • 所屬地區華中湖北省
  • 下轄地區:8個街道
  • 政府駐地:武漢市高新大道777號(高新大道與光谷四路交叉處)
  • 電話區號027
  • 郵政區碼:430000
  • 地理位置武漢市東南部
  • 面積:518.06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 火車站湯遜湖站光谷火車站(在建)
  • 車牌代碼:鄂A
  • 黨工委書記:汪祥旺 
發展歷程,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社會事業,相關成就,最新成就,項目成就,政策成就,人才成就,經濟成就,專利成就,全國地位,區位優勢,

發展歷程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世界新技術革命浪潮洶湧,中國改革開放大潮澎湃,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應運而生。
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4年,東湖高新區開始籌建。
1988年,東湖高新區創建成立。
199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面積24平方公里)。
2000年,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為APEC科技工業園區。
2001年,被原國家計委、科技部批准為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
2006年,被科技部列為全國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試點之一;被商務部、信息產業部、科技部確定為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範區。
2007年,被國家發改委批准為國家生物產業基地。
2009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全國17個國家自主示範區的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上海張江、深圳、蘇南等)。
2011年4月,中組部和國務院國資委確定武漢未來成為四家全國“中央企業集中建設人才基地”之一(北京、天津、杭州、武漢)。
2012年5月,獲批東湖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
2013年,習總書記考察光谷時,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四個方面的肯定:一是光谷科技成果轉化效果明顯;二是圍繞改革做了不少文章;三是光谷與大學結合緊密,光谷的研究機構多,科技人才比較多,有自主創新成果,科技成果轉化較好,光谷的大學產業化做得不錯;四是光谷的產業特色明顯,尤其在光電子產業方面特色鮮明。
2016年5月,光谷被國務院確立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

行政區劃

2009年12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支持東湖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要求東湖高新區發揮科教與人才資源優勢,創新體制機制,推動激勵自主創新政策先行先試。
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批後,中央有關部委以及湖北省、武漢市、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財稅、科技金融創新、股權激勵、創新創業、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等方面相繼出台了50多項配套政策,初步形成了支持示範區科技創新與產業化的政策框架體系。
光谷光谷

地理環境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位於武漢市東南部洪山區江夏區境內。下轄8個街道。在東湖、南湖和湯遜湖之間,東起武漢外環線,西至卓刀泉路,北接東湖,南臨湯遜湖,面積518.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0.6萬(2012年)。由關東光電子產業園、關南生物醫藥產業園、湯遜湖大學科技園、光谷軟體園、佛祖嶺產業園、機電產業園等園區組成。北部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群是其科技與產業依託的重要基礎。東部及南部開闊的農村用地為開發區產業發展提供了用地空間。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緊鄰中心城區,依山傍水,風光秀麗。區內地勢北高南低,湖泊密布,山巒起伏,三湖(東湖、南湖、湯遜湖)、六山(珞珈山南望山、伏虎山、喻家山、馬鞍山、九峰山),再加上外圍的武漢東湖風景區、南湖風景區、馬鞍山森林公園、九峰森林公園、湯遜湖旅遊度假區,綠化和水面多達200 平方公里。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屬於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6.4℃,氣候宜人。
光谷光谷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直線距離武漢天河國際機場41公里,距離華中地區水陸聯運中心武漢港20公里,距離武昌火車站8公里,距離漢口火車站28公里。到2000年底,區內有珞喻路、雄楚大道、關山大道、光谷大道、高新大道,民族大道等主幹道,形成“兩橫三縱”的城市道路骨架系統。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內高等院校林立,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等58所高等院校,100萬名在校大學生;科研機構眾多,有中科院武漢分院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等56個國家級科研院所,10個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7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700多個技術開發機構,52名兩院院士,25萬多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年獲科技成果1,500餘項,是中國智力最密集的地區之一,科教實力居全國第三。
到2000年,東湖新技術開發區85,914名從業人員中,中專學歷占19%,大專學歷占22%,大學學歷占21%,博士、碩士占4.5%;平均每平方公里科技人員達到5,000人。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達5,880人,占在冊職工的5.8%,具有中級技術職稱的人員達12,966人,占在冊職工的17%。1996年後,具有高中級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在冊職工中已占到20%。

自然資源

區域面積224平方公里,園區實現“九通一平”,建立專業園區10多個,提供專業服務,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供水:武漢市水資源豐富,可利用潛力巨大,長江、漢江武漢段水資源年可利用量達300億立方米,東湖開發區的供水符合國家標準,日供給量超220,000立方米,區內供水管網完善,擁有兩條DN1000自來水管道直達區內主要產業園區。
電力:區內擁有110KV變電站兩座,220KV變電站一座,500KV專線一條,可提供充足的電力保障。
天燃氣:供應充足,管網沿光谷各主幹道鋪裝,當前價格為2.3元/m (居民),2.65元/m (工業)。
排水:5萬噸污水處理廠一座,正啟動建設5萬噸二期擴容工程;另一座20萬噸污水處理廠正申報建設;40公里20萬噸中水排江管道11月底即將鋪裝完成,2008年啟動第二條排江管道建設。水電氣價格比沿海地區低1/3。

人口民族

一、常住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區常住人口[注1]為396597人。普查區域為東湖高新區範圍內的關東、佛祖嶺、豹澥、九峰、花山、左嶺、流芳、濱湖8個辦事處,區域面積518平方公里。人口普查共劃分119個普查區、2573個普查小區[注2]。
二、家庭戶人口
全區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戶107235戶,家庭戶人口為278297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0人。
三、性別構成
全區常住人口中,男性為211735人,占總人口的53.39%;女性為184862人,占總人口的46.61%。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15:100。
四、年齡構成
全區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39184人,占總人口的9.88 %;15-64歲的人口為338407人,占總人口的85.33%;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9006人,占總人口的4.79%。
五、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區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131383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71561人;具有國中文化程度的111363人;具有國小文化程度的53734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為33128人,占總人口的33.13%;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為18044人,占總人口的18.04%;具有國中文化程度的為28080人,占總人口的28.08%;具有國小文化程度的為13549人,占總人口的13.55%。
全區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8453人,文盲率[注3]為2.13%。
六、人口的分布
全區常住人口地區分布如下:
地 區 人口數(人)
關東街道辦事處  188996
佛祖嶺街道辦事處 94290
豹澥街道辦事處 24592
九峰街道辦事處 12526
花山街道辦事處 22256
左嶺街道辦事處 27537
濱湖街道辦事處  12064
說明:200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東湖高新區常住人口為24546人,家庭戶7050戶,家庭戶人口為21355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03人。
全區常住人口中,男性為13640人,占總人口的55.57%;女性為10906人,占總人口的44.4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25:100。
全區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4502人,占總人口的18.34 %;15-64歲的人口為18929人,占總人口的77.12%;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115人,占總人口的4.54%。
全區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1749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4284人;具有國中文化程度的9817人;具有國小文化程度的5625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全區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1102人,文盲率為5.50%。

經濟概況

從1988年到2006年,經過18年的努力,光谷企業總收入達到1000億元。
2006年到2009年,3年時間,光谷完成第二個1000億元。
2009年到2011年,不到1年的時間完成第三個1000億元。
2012年,1年的時間,連續跨越4000億元、5000億元台階,達到5006億元;
近三年,高新區經濟指標保持年均30%的增長速度。
2013年高新區企業總收入達到6517億元,增長30.18%。
2014年1-4月份,高新區累計完成企業總收入2196億元,同比增長29.33%。
2013年,在科技部公布的全國高新區評價中,東湖高新區綜合實力居全國第三位,其中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排名第二位,在中西部地區排名第一位。
此外,由同濟大學公布的“2013中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藍皮書暨中國100強產業園區排行榜”中,東湖高新區位列全國高新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六位,成為唯一一個躋身十強的中西部產業園區。

社會事業

東湖高新區已經形成了光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生物醫藥、新能源環保、高端裝備製造、高技術服務業競相發展的“131”產業格局。
1、光電子信息產業
目前,光谷已成為代表國家參與全球光電子產業競爭的主力軍。是我國最大的光通信研發基地,是我國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產基地,最大的光電器件生產基地,我國最大的雷射產業基地。光纖光纜生產規模全球第一(年產光纖7000萬公里;雷射企業200多家,市場占有率連續11年超過50%);擁有我國光電子領域唯一的國家實驗室——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
近年,華為在光谷建成國際上最先進的光通訊半導體晶片研發中心,新思科技等建立了積體電路產業研發集群,全球光電研發基地正在形成。
2、生物醫藥產業
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即光谷生物城)是高新區以“千億產業”思路建設的第二個國家級產業基地。2012年在全國26個生物產業園區中綜合排名第三。光谷生物城建設五年來,實現了“五五”跨越,形成生物創新園、生物醫藥園等5大園區,建設面積500萬方,聚集海內外企業518家,產業年總收入達到512億元,正電子發射斷層掃瞄器(PET)等5項世界領先成果實現產業化。
3、節能環保產業
高新區在生物質能源、電力環保、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新能源服務等多個領域優勢明顯,2013年實現總收入789.21億元,增長19.67%。生物質新能源領域,陽光凱迪是全國生物質能源行業的標桿企業,其生物質發電技術、生物柴油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4、高端裝備製造業
數控領域的創新成果國際領先,華中數控的國產數控系統套用到衛星零件批量加工等航天領域。武重集團超大超重型數控工具機推動我國極限裝備製造水平進入國際領先行列,成功套用於核電裝備、大型船舶等國產重大裝備與極限制造領域,被列入2012年度中國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濱湖機電研製出世界上工作幅面最大的3D印表機。在智慧型電網領域,武漢南瑞公司新一代雷電定位系統在雷電廣域探測及其定位技術、220kV複合材料桿塔基體材料和大尺寸產品的製造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5、現代服務業
高新區擁有全國唯一的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基地,並且在文化創意、軟體服務外包、金融後台等領域具有較強實力。2011年獲批國家現代服務業試點,移動網際網路、軟體與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2013年實現總收入1335.48億元,增長33.24%,成為高新區第二個千億產業。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光大銀行等30家金融機構後台簽約入駐光谷金融後台服務區。

相關成就

武漢·中國光谷位於武漢市東南部的三湖六山之間。關東光電子產業園、關南生物醫藥產業園、湯遜湖大學科技園、光谷軟體園、佛祖嶺產業園、機電產業園等園各具特色,2000家高新技術企業分類聚集,以光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能源環保、生物工程與新醫藥、機電一體化和高科技農業競相發展。
武漢·中國光谷建成了國內最大的光纖光纜、光電器件生產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最大的雷射產業基地。光纖光纜的生產規模居全球第二,國內市場占有率達50%,國際市場占有率12%;光電器件、雷射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40%,在全球產業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武漢·中國光谷已成為我國在光電子信息領域參與國際競爭的標誌性品牌。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東湖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時,充分肯定了通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發展特色高新技術產業的做法;溫家寶總理希望北京、上海、武漢等高新區,經過5到10年的努力,真正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科技園區。
東湖高新區將承擔起新的歷史使命,堅持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全面提升資源整合能力、持續創新能力、產業生成能力和經濟產出能力,主要經濟指標力爭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技工貿總收入2000億元,工業總產值 1500億元,財政收入60億元。通過“十一五”的努力,光谷將建設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科技園區和國家重要的自主創新平台,為躋身世界一流的科技園區奠定堅實基礎。

最新成就

項目成就

“雅圖中國·光影城”在東湖高新區佛祖嶺產業園舉行奠基儀式,武漢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在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開業。
雅圖中國光影城”由深圳雅圖文化科技集團投資興建,一期工程由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代建,將建設國家級數字視頻技術產品研發、展示和銷售中心廠房。項目總投資19.9億元,占地220畝,主營雷射電視、高端投影及相關核心部件的研發與量產,將匯聚一批國際先進的電子元件廠商、晶片研發中心等上下游企業,打造光影技術產業鏈,助力光谷在該領域爭奪核心話語權,預計投產後首年產值將達10億元。深圳雅圖集團是國內唯一的投影機原廠製造及自有品牌企業,是全球唯一能研發LCD、DLP、LCoS三種顯示技術產品的公司,品牌和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6,董事長謝敬曾被評為廣東省“十大創新人物”,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他說,“雅圖”向內地拓展選中武漢是鄉情使然,更是因為武漢最佳化投資環境帶來的吸引力。
生物醫藥產業鏈的上游是新藥研發,在實驗室研製出幾百克的新藥樣本就有可能得到數億元的利潤,既不污染環境又能帶來豐厚回報。成立於2000年的“藥明康德”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在美國和我國天津、蘇州等地均設有運營實體,主要從事新藥研發服務外包等業務,是該領域領軍企業之一。武漢研發基地是該公司打造中西部基地戰略的核心,建築面積達40000平方米,2012年預計可實現產值5億元人民幣。
武漢“藥明康德”已與輝瑞、人福醫藥等多個藥企展開合作,同時進行10餘種新藥研發項目,最少可使一種新藥從研發到臨床套用的時間縮短一倍。該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革博士表示,武漢地區科研、人才優勢明顯,已招聘了多名武大、華科相關專業畢業生,預計3年內可提供科研崗位1000個。
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召開2012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通報會。建立“光谷企業之家”,政府除了為企業提供政務服務,還將幫企業找投資、成果轉化。東湖高新區相關人士稱,高新區提供給企業的服務更多的還是政務服務、事務性的服務,企業需要的融資、成果轉化等專業性服務還不夠,對企業的全方位集成服務也不夠。
為此,東湖高新區計畫重點推進內部體制機制改革,推進政府的扁平化管理,成立“光谷企業之家”,整合各個部門服務企業的資源,把封閉式的部門管理,轉變成資源共享的扁平管理,打破部門之間無形的牆,為企業提供政策諮詢、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創業、投融資、企業諮詢、項目申報、智慧財產權等全方位的專業服務。
在企業服務上,該區計畫建立問責機制,以企業合理要求是否及時解決、企業是否滿意作為服務企業的合格標準。

政策成就

2009年12月,收到國務院關於建設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批覆後,湖北省、武漢市以及東湖區就迅速作出反應,考察學習先行一步的北京中關村經驗,踏訪國內14家兄弟城市,千里取經。
消化、吸收、創新,力爭打造國內政策最優版本。一年多來,36項扶持自主創新的新政策漸次展開。市場主體準入、投融資、股權激勵、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吸引等,涵蓋服務企業的方方面面,滲透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而其中,處處透露出“創新法則”。
比如,在股權激勵試點方面,除借鑑中關村已有的股權獎勵、分紅外,東湖高新區還獨創出績效激勵、增值權激勵兩種新方式。
股權激勵,激發了核心人員和團隊的積極性。迪源光電率先實施股權激勵後,公司主營收入增長131.5%,利潤增長了18.8倍。區域內已有30多家企業開展股權激勵試點。
金融稅收改革上,除探索中小企業集合貸、信用貸款、智慧財產權、股權質押融資外,東湖高新區先行先試,對企業自然人股東未分配利潤轉增企業投資的,可延期繳納個人所得稅;企業獲得省級財政資金獎勵可不計入納稅額,等等。
在行政體制改革方面,東湖高新區響亮喊出“打造全國投資環境最佳高新區”,實現區域內“零收費”,企業行政收費財政買單,取消省級以下行政審批事項和行政收費項目,行政審批時限縮短到國家規定的60%以下。這一優惠政策2011年5月出台後,光谷吸引了1159家新企業前來註冊,財政替企業代繳行政費用260萬元,但撬動了註冊資本金新增50.7億元,“乘數效應”顯現。

人才成就

人才,是自主創新的核心動力。
留美博士肖國華,曾帶著可定位可控制膠囊內鏡項目,四處尋找風投,但由於沒有成型產品,風投均不敢貿然出手。這種狀況,是國內眾多科技型企業面臨的共同難題。
2009年12月,肖國華來到東湖高新區創業,抱著試試的心態申報了“3551人才計畫”,很快通過評審,獲得了500萬元的專項資助。
高新區一援手,肖國華的“智慧膠囊”就順利進行到動物試驗,產品經權威專家認定為全球領先水平。緊接著,眾多風投機構反過來紛紛追隨。
2009年,東湖高新區開始實施“3551人才計畫”:3年內,每年投入不少於1.5億元,在光電子信息、生物、新能源、環保、消費電子等五大產業,引進和培養50名左右掌握國際領先技術、引領產業發展的科技領軍人才,1000名左右新興產業高層次人才。
對引進的世界一流創新團隊,最高給1億元經費資助;入選“3551”的人才,最高無償資助500萬元;成功入選國家“千人計畫”的人才,給予300萬元配套資金……充沛資金支持,像聚盆一樣容納著項目,像磁石一樣吸引著人才。
如今,東湖高新區已投入“3551”人才資金4.2億元,支持人才項目300多個。該區已有77人入選國家“千人計畫”,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2100多人,博士近4000名,遠超預期。
一棵樹如果孤零零地生長於荒郊野外,即便能夠成活也會顯得孤寂;如果生長於森林中,則枝枝爭搶水露,棵棵競取陽光,以致參天聳立,鬱鬱蔥蔥。管理專家們稱這種現象為“森林效應”,寓意群體對個體的影響。
如今,這種效應開始顯現。在“3551人才計畫”實施過程中,東湖高新區資助鄧子新院士團隊2000萬元。鄧子新 擔任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不到2年時間,就吸引了包括田波、卓銀禧、趙進東、陳煥春、朱英國、周宏灝等8位院士的14個海內外團隊入駐。
2006年6月28日,光纖雷射器全球領軍人才閆大鵬來漢參加華創會。出差在外的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得知後,當晚飛回武漢。而閆大鵬已離開武漢飛往北京,準備回美國。馬新強當即從武漢天河機場轉飛北京,與閆大鵬徹夜長談,上演了一部現代版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佳話。
“交談中,華工科技光、機、電領域的技術人才吸引了我”,2007年4月,閆大鵬牽手華工科技成立銳科雷射。短短3年,銳科雷射就躍升為國內第一、全球第三的光纖雷射器供應商,占據全球最先進雷射器高地。

經濟成就

東湖高新區召開工作會議,通報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會議介紹,在日前舉行的全國高新區建設20年成就展上,武漢東湖高新區綜合實力已躋身全國高新區第四位,緊隨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和深圳高新區。2012年1至6月,在全球經濟下行、國內經濟成長趨緩的背景下,武漢東湖高新區經濟仍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
上半年,東湖高新區累計完成企業總收入2236億元,同比增長29.32%;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44.86億元,同比增長15.6%;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2.99億元,同比增長25.3%;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95億元,同比增長42.24%;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75.65億元,同比增長24.7%。
在當前巨觀經濟形勢緊縮的環境下,該區上半年經濟成長並未出現大的波動,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企業總收入、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累計增幅均保持在20%以上。

專利成就

2012年東湖高新區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萬件,創歷史最高。該區2011年專利申請量達到10365件,同比增長44.0%;專利授權量為6662件,同比增長31.2%。2012年武漢市專利申請總量為24105件,東湖高新區占全武漢市申請量的43.0%。
2011年東湖高新區發明專利申請量增量最快,5013件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占全區專利申請量的比例為48.4%,年增長率為54.1%。東湖高新區知識產權局相關人士介紹,為了鼓勵企業和個人積極申請專利,高新區對符合條件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和PCT專利申請者,分別給予5000元、2000元、500元和300元不等的獎勵。
專利申請和授權總量的大幅攀升,凸顯出東湖高新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越來越強,但相比中關村高新區依然有較大差距。中關村新聞發言人劉航稱,2012年中關村企業專利申請量達到2.8萬件,逼近3萬件,同比增長達到22.8%。
湖北省政府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共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協作湖北中心,落戶東湖高新區。該中心占地100畝,計畫總投資12億元,2012年將啟動運轉,爭取2017年底前年審查發明專利申請能力達到11萬件。

全國地位

1984年,武漢市政府在東湖之濱籌建了“東湖智力密集小區規劃辦公室”;28年後,這間“辦公室”成長為中國創新技術最為密集的區域,成為光芒四射的中國光谷。湖北省第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東湖高新區以接近30%增長繼續逆勢飛揚。東湖高新區成功的法門何在?湖北之聲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導:《敢為人先,創新東湖》為您逐一解讀其中奧秘。今天播出第一篇:中國創造看東湖,由湖北台記者劉勝採制:
中國製造的潛艇噪聲大,出海容易被發現,這是因為西方的高檔工具機製造技術一直對我國封鎖。這種高性能數控產品不僅意味著超額的經濟價值,更是一種戰略物資。外國人不賣,光穀人就自己造!
2006年2月,我國第一台國產化的五軸聯動數控龍門銑床在華中數控下線,隨後問世的還有七軸連動數控工具機,大大提高了我國潛艇、太空梭的製造技術。
當年華中科技大學實驗室里一項蹣跚起步的科研成果,孕育出華中數控這樣一家上市公司。華中數控總工程師鄭小年:“這個東湖開發區在政策等各方面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對企業也進行了很好的扶持,企業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成長起來還是很快的。特別對企業特別對我們這個高科技企業它有一個孵化期,從這個角度來講高新區還是想了很多辦法,給了很多扶持。高新區里很多企業慢慢都長大了。”
華中數控的發展只是東湖高新區眾多高新企業迅猛發展的一個縮影:華工雷射、凱迪電力、凡谷電子等一批高科技企業在這裡爭先恐後、超常規發展起來。在科技部公布的全國高新區最新排名中,東湖高新區知識創造與孕育創新能力位列全國第四、中部第一。
2011年,東湖高新區誕生的四大自主創新技術成果,領先國內外。其中烽火科技一根光纖上傳輸數據量超過240Gb/秒,足以供750萬人同時線上打電話,全球領先;武漢凱泰新生物技術公司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個針對腫瘤相關蛋白的特異性抗結腸癌新藥,在美國申報臨床試驗。
2012年8月,又一個重大科研項目取得了突破:一根光纖傳輸總容量高達17.32Tb/秒,傳輸距離達到2240公里。採用這種技術,僅需6根光纖,就能讓全國所有人同時打電話。與此同時,全球第一台71英寸雷射電視、全球第一個語言信息處理服務雲計算平台、全球領先的抗癌新藥等創新成果頻頻湧現。
東湖高新區副書記但長春:“光谷的光電子信息產業,已具備了在國際競爭中的話語權,成為代表我國在這一領域參予全求競爭的知名品牌。”
在中國光谷,平均每個工作日誕生9家企業,平均每天有10項發明專利誕生。 “中國創造”的源頭,是全力打造的高新區1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3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9家省級重點實驗室、18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還有500多家企業建立了自己的研發機構。
2011年,東湖高新區實現企業總收入3810億元,同比增長30.2%;2012年1—6月,東湖高新區經濟逆勢增長,完成企業總收入2236億元,同比增長29.32%,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交出了漂亮的答卷。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談及十二五規劃時說:“武漢今後在中國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東湖開發區的建設與發展。”

區位優勢

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所在城市武漢是長江之上的一顆明珠。半城江色,半城湖光,黃鶴白雲,小鳥依人,風景宜人。
武漢是中國地理位置上的中心,得中獨厚。完整的擁抱了整個長江、漢江。
武漢境內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線密集,交通發達便利。在中國城市中其交通優勢幾乎無人可比,素有“九省通衢”、“貨到漢口昌”的說法。足顯其區位優勢。武漢腹地廣闊,居中以制。通過武漢,就可以控制整個華中市場。而且,武漢是生長在中國九大商品糧生產基地的江漢平原之上的,農業基礎好,農業、礦業資源豐富。歷史上,漢口就是有名的大都會。中國的各大商號、世界的各大銀行都在武漢設有分店。
武漢商人自強自立,創造了一些家喻戶曉的老字號,聞名于海內外,曾經成功打入東南亞市場。武漢在中國的歷史上飾演著重要角色,楚文化所在地、湖廣總督府、首義之區、武漢保衛戰等,都說明武漢在歷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直至新中國成立,國家也在武漢設立了大量的重工業項目,其工業基礎雄厚。另外,武漢又是全國公認的三大科教中心之一,市內名校雲集,科教實力領跑全國。武漢的這一切自然稟賦是得天獨厚的,是令中國許多城市羨慕不已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