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天門高速公路

武漢—天門高速公路

武漢—天門高速公路(Wuhan–Tianmen Expressway),簡稱“武天高速”,是中國湖北省境內連線武漢市蔡甸區和天門市的高速公路,為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武漢—重慶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4223的組成部分之一。

武天高速一般指武漢至天門高速公路,全長91.28公里,分段建設,全線擬採用設計時速120公里的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度34米。

武天高速建成後,武漢到天門的時間縮短至1小時。同時,這條高速遠期延伸至宜昌,形成武漢經天門至宜昌高速公路通道,將在滬蓉、滬渝高速間形成一條新的東西向快速通道,有效分流沿線地區對外交通量和長途過境交通量,緩解滬蓉、滬渝高速公路交通壓力。

2023年12月28日,武天高速天門西段用地正式通過自然資源部會審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天門高速公路
  • 外文名:Wuhan–Tianmen Expressway
  • 別名:武天宜高速
  • 途徑地區:武漢,漢川 ,天門
  • 限速: 120公里/小時
  • 區域:中國湖北省
  • 歸屬線路:G4223武渝高速
建設歷程,路線走向,武漢至漢川段,漢川至天門段,方案比選,建設意義,

建設歷程

2022年3月25日,武漢市蔡甸區全面動員啟動武天高速征地拆遷,力爭2022年9月開工建設,建成後天門將融入武漢1小時經濟圈。
2022年4月22日,武漢市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畫交通樞紐首批重大項目舉行開工儀式。
2022年7月6日,武天高速開工。
2023年6月28日,武漢至天門高速公路武漢至漢川段首片預製箱梁順利架設。
2023年12月28日,武天高速天門西段用地正式通過自然資源部會審會。該項目用地會審僅用時15天。

路線走向

武漢至漢川段

武漢至漢川段起於武漢市蔡甸區玉賢街道楊新村北側,終點與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交叉,該段全長約54公里,其中武漢市境內約10公里。
項目起於武漢四環線,往武漢市區對接規劃仙女山路南延線,經蔡甸區大集,玉賢,索河,進入漢川市,經城隍,華嚴,分水,里潭,至田二河北(中洲南),終點與武漢城市圈環線相交,對接武漢至天門高速公路城市圈環線高速至隨岳高速段。
路線起點73.122km,其中武漢市境內里程28.612km,漢川市境里程44.510km。互縱向立體交叉13處,其中樞紐互通5處,一般互通8處,服務區2處,主線收費站1處,,匝道收費站8處,管理分中心1處,養護工區1處。

漢川至天門段

項目起於漢川市田二河鎮李集村以南與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交叉,向西於華嚴湖東南側進入天門境內;在天門境內,經乾驛鎮華嚴湖以南、馬灣鎮區以北;繼續向西在橫林以北董灣附近相繼跨越天門至仙桃鐵路及潛江支線,繼而在天門市中心城區、岳口工業園之間狹窄地帶布線,最終止於岳口鎮七屋台村附近與隨岳高速公路交叉。
路線全長 37.705km,按設計速度 120km/h、路基寬 34m 的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全線設橋樑 18746m/27 座,樞紐互通 2 處,一般互通 3 處,服務區 1 處,養護工區 1處,監控管理分中心 1 處,匝道收費站 3 處。項目總投資 780575.358 萬元,建設工期約 36 個月。
以通道研究確定的走廊方案為基礎,擬定了 A(南線)、B(北線)兩個貫通方案,同時結合城鎮節點、鐵路交叉分離方式、礦產資源、通航河流等,分別在 A(南線)方案走廊帶內擬定了 A1、A2 兩處比較段。

方案比選

武天高速城市圈環線至隨岳高速段,以天門城區為控制性節點,漢川至天門段總體存在天門南、天門北兩大方案
天門南方案:武漢至漢川段在田二河北、中洲南與城市圈環線交叉後,向西經乾驛、馬灣,在天門城區以南與隨岳高速交叉,進而向西至沙洋城區方向。
天門北方案:武漢至漢川段在田二河北、中洲南與城市圈環線交叉後,向西經淨潭、盧市,在天門城區以北與隨岳高速交叉,進而向西至沙洋城區方向。
武漢—天門高速公路
可研線路比選

建設意義

武漢至重慶高速公路漢川至天門段項目是國家高速公路網武漢—重慶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長江經濟帶發展、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建設交通強國等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以及湖北“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戰略布局的提出,湖北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從國家層面來看,促進沿江地區高質量發展以及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對沿江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動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要求交通運輸不斷增強對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的戰略支撐力;從省級層面來看,隨著“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戰略的實施,強化武漢“主中心”地位和宜昌的省域副中心地位,要求武漢、宜昌加快構建輻射周邊區域的快速交通網; 實現鄂東、江漢平原、鄂西協同發展,要求加密貫通湖北東中西部的快速通道。從武漢城市圈層面來看,武漢與天門、漢川之間缺少快速直連通道,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構建大武漢都市區以及武漢城市圈一體化和同城化進程。武漢至天門高速公路城市圈環線高速至隨岳高速段是武漢至天門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遠期擬延伸至宜昌,形成武漢經天門至宜昌高速公路通道,可以有效分流武漢及以東地區至宜昌及以西地區交通量,緩解滬蓉、滬渝高速公路交通壓力。同時,本項目及所在通道的建設在進一步加強湖北東中西部經濟聯繫,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實現武漢與天門高效連通,促進武漢城市圈一體化和同城化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支撐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武漢至天門高速公路通道位於沿武西高鐵發展軸內,連線的漢川和天門是漢江生態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時期,漢川市提出打造漢川經濟升級版,建設生態宜居、人民幸福、和諧秀美的小康漢川;天門市提出努力建成武漢城市圈重要支點城市和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本項目途經漢川市以及天門市等城鎮,建成後將為沿線城鎮提供便捷的對外出行通道,改善沿線地區交通條件和投資環境,有利於沿線地區旅遊開發、工農業產品外運、礦產資源開發等。此外,本項目所在的武漢至天門高速公路通道能夠有效溝通武漢、漢川和天門,有力支撐武漢、漢川和天門聯動發展,對於促進天門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打造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主軸線,推動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具 有重要意義。
武漢城市圈是以武漢市為中心,由武漢市和周邊約 100km 半徑範圍內的黃石、孝感、天門等九市構成的區域經濟聯合體,面積 5.8 萬 km2。2014 年 2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武漢城市圈區域發展規劃(2013—202年)》。根據該規劃,武漢城市圈將構建“一核一帶三區四軸”區域發展格局。在武漢與武漢城市圈域除天門以外的所有城市均實現高速公路直接聯繫,而武漢至天門方向的出行主要利用滬蓉、滬渝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繞行,未能實現武漢、天門兩地之間的快速直達。由此可見,區域交通基礎設施條件不能適應武漢城市圈一體化和同城化的加速推進。本項目及所在通道的建設,將在武漢與天門之間形成一條高速直達通道,縮短兩地時空距離,全面提升天門、漢川乃至仙潛天城鎮密集發展區的交通區位,對於強化武漢、天門、漢川三地交通聯繫,促進天門、漢川與大武漢全面對接發展,支撐武漢城市圈一體化和同城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